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9|回复: 0

[哲史艺丛] 结个婚路上走了两年:到达伊利汗国的元朝公主阔阔真发现和亲的汗王已经死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8 09: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结个婚路上走了两年:到达伊利汗国的元朝公主阔阔真发现和亲的汗王已经死了……

 张斯扬 国家人文历史 2024-01-23 04:47 


1.png

本 文 约 5100 字
阅 读 需 要 13 分 钟


提起中国古代的和亲公主,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是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和亲吐蕃等在历史书上常见的故事,汉、唐两朝公主和亲次数多、名气大,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元朝也有“和亲”的传统,还记载过这么一位为了和亲使命,沿海上丝绸之路远渡重洋,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古代出嫁最遥远的公主,她就是阔阔真。


2.jpeg

近代昭君出塞木雕刻。来源/金塔县博物馆


和亲始末


关于阔阔真公主的历史记载非常少,而我们现在能够认识她则要归功于送阔阔真公主出嫁的另一位历史名人——马可·波罗

威尼斯商人出身的马可·波罗17岁跟随父亲和叔叔前往中国,1275年到达元朝的首都,觐见元世祖忽必烈,得到了“他人甚聪明,凡事皆能理会,大汗欲重用之”的评价,此后又在中国……仕于大汗所垂十七年,常奉使往来于各地。”在中国游历十七年后,马可·波罗迫切地想回家乡,“然大汗爱之切,欲置之左右,不许其归”,但归乡心切的他还是等到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

“会东鞑靼君主阿鲁浑之妃卜鲁罕(Bolgana)死,遗命非其族人不得袭其位为阿鲁浑妃。因是阿鲁浑遣派贵人曰兀剌台 (Oulatai)、曰阿卜思哈(Apousca)、曰火者(Coja)三人,携带侍从甚盛,往大汗所,请赐故妃卜鲁罕之族女为阿鲁浑妃……三人至大汗所,陈明来意。大汗待之优渥,召卜鲁罕族女名阔阔真(Cogatra)者来前。此女年十七岁,颇娇丽,大汗以示三使者,三使者喜,愿奉之归国。

3.jpeg

忽必烈像。来源/中国历史博物馆保管部编《中国历代名人画像谱》,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此次和亲正是由1286年伊利汗国阿鲁浑汗的王后卜鲁罕去世而展开。这位卜鲁罕原本是阿鲁浑的父亲阿八哈汗的妃子,因其颇受阿八哈汗的宠爱,被赐予了很多珍宝。这位十分得宠的妃子虽然有钱有地位,但并未产子,膝下空虚,阿八哈汗便命其子阿鲁浑把独生子合赞交给她抚养,并下令卜鲁罕的斡耳朵将来也归合赞所有。


阿八哈汗去世之后,卜鲁罕被阿鲁浑汗所收继,她在阿鲁浑汗的诸位妻子中也很有地位。她在临终遗言中表示,除了她本族的女子之外,其他人不得承袭她的斡耳朵。于是阿鲁浑汗派遣了兀刺台、阿卜思哈和火者三位使者带领使团觐见忽必烈大汗,请求他赐一位与卜鲁罕同族的女子前往伊利汗国为妃,这也正是阔阔真公主远渡重洋的缘由。


4.jpeg

元时期的伊利汗国。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这正给了马可·波罗回乡的机会,他刚刚出使印度归来,“三使者见尼古剌、玛窦、马可皆是拉丁人,而聪明过人,拟携之同行。”这些使者考虑到如果取陆道送亲,长途跋涉困难重重,岂是一位弱女子能经受得住的,所以计划从海路返回伊利汗国,而“加以此辈拉丁人历涉印度海诸地,熟悉道路情形,尤愿携之同往。”


使者们请求忽必烈大汗能派遣马可·波罗和其父、叔与使团同行,虽然“大汗宠爱此三拉丁人甚切”,但考虑到这次和亲毕竟是件巩固统治、张扬国威的大事,最终还是“兹不得已割爱”。


于是,1291年初,三位伊利汗国的使者、三个威尼斯拉丁人连同随从六百余人带着忽必烈汗所赐的礼物和两年的粮食,乘坐十三艘四桅、可张十二帆的帆船从福建泉州港浩浩荡荡出发,一路护送阔阔真公主前往伊利汗国。


5.png

元代福建泉州地图。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一路上如何艰难险阻并未被提及,只知道到达目的地之后,原本出发时的六百多随从此时只活下来了八人,三位伊利汗国的使者也只有火者一人幸存,幸好和亲女主角阔阔真公主安然无恙,和亲便能继续下去,总共历时两年又两个月终于抵达了伊利汗国。


女主角虽然如当初阿鲁浑汗所愿来到伊利汗国,但毕竟路途遥远,耗时漫长,到达时已经时移世易,在使者以及和亲公主不知情的时候,即使卜鲁罕曾遗言要本族女子继承她的位置,然而阿鲁浑汗久等不见使者回来,对巨额财富谁没有觊觎之心呢?他在1290年又娶了一名叫卜鲁罕的妃子,人称小卜鲁罕,由小卜鲁罕继承了之前卜鲁罕的斡耳朵,也就是说我们此次和亲女主角的财富、地位都已经被他人所占。


但这些财宝阿鲁浑汗也没有享用多久,在1291年春天,即使团从中国出发不久,伊利汗国的阿鲁浑汗就去世了,他的弟弟乞合都继承了阿鲁浑的汗位。男主角已死,那么这位继承男主角位置的乞合都是否能成为和亲新主角呢?


乞合都表示不需要——乞合都即位之后,强娶了小卜鲁罕,同时占有了小卜鲁罕斡耳朵中的财富。1293年初夏,使团终于护送阔阔真公主在阿塞拜疆觐见乞合都汗时,对于已无任何用处的阔阔真,乞合都汗命使者把阔阔真送给阿鲁浑的儿子合赞。合赞停驻阿八哈耳城中,与阔阔真完婚。


6.jpeg

大汗及其妻子像。来源/纪录片《中国通史》截图


本来是嫁给汗王,现在却只能嫁给前任汗王的儿子,不说阔阔真心里有无落差感,单看这场和亲的政治意义,就已经大打折扣。然而历史的趣味性就在于永远无法猜到结局。


乞合都并不是一名合格的君王,在位时挥霍无度,造成国库空虚,又发布了不合理的经济政策,于1295年被权臣谋杀,权臣奉拜都(旭烈兀庶子塔刺海之子)为汗。合赞早在叔父继位后便暗生野心,现在时机成熟,终于起兵夺取汗位,战胜拜都后于1296年3月登基。命运仿佛一个圈,兜兜转转过后,仍然转回了原点,阔阔真还是成为了王后,即使卜鲁罕的财富已由旁人继承,但阔阔真的身上还是带着元大汗忽必烈的记号,不论是派使者请求大汗赐妃的示好,还是忽必烈派得力干将马可·波罗护送而显示对伊利汗国的重视、拉拢,这场和亲的政治目的已然达到。


伊利汗国


从这场和亲的背景又衍生出了无数问题,伊利汗国这个名字对很多人来说很陌生,那么伊利汗国的汗王为什么要派遣使者请求忽必烈大汗赐婚呢?伊利汗国和元朝又有什么关系呢?

最直接的关系就是伊利汗国和元朝都是由蒙古人创建,甚至还沾亲带故。毕竟13世纪蒙古人所建的“蒙古帝国”并不止元朝,还包括四大汗国,伊利汗国就是其中之一。

7.jpeg

元代蒙古人俑。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伊利汗国的创建者是成吉思汗的孙子、元世祖忽必烈的弟弟旭烈兀,统治疆域东起阿姆河(在今天的土库曼斯坦境内),西临地中海,北到高加索(在今天的俄罗斯境内),南至波斯湾,横跨欧亚大陆,是当时东西方交通的枢纽。伊朗(Iran)的英语拼写就是来源于伊利汗国(il-khanate) 。


公元1252年,蒙古大汗蒙哥命旭烈兀率领蒙古大军远征阿拉伯帝国,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蒙古铁骑开始了又一次西征,公元1258年由旭烈兀统领的蒙古大军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的末代哈里发穆斯塔辛·阿拔斯投降,旋即被旭烈兀下令处死,阿拉伯帝国灭亡。两年后,旭烈兀率领蒙古大军将叙利亚纳入了蒙古帝国的版图。此时旭烈兀收到蒙古大汗蒙哥去世的消息,马上停止西征,率领蒙古大军返回。


8.jpeg

影视剧中的蒙哥。来源/电视剧《忽必烈传奇》截图


还未返回蒙古,旭烈兀便听到了哥哥忽必烈继承大汗之位的消息,索性便不再回归,相反刚刚攻克的地区无人管辖,与其回到哥哥的地盘处处受限,还不如留在自己的地盘做个“土皇帝”。果然,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正式册封旭烈兀为统治阿姆河直至叙利亚之间疆土的君主,称为“伊利汗”,并赐予“辅国安民之宝”的王印。


“伊利”在蒙古语中是“从属”的意思,这表明伊利汗国是元朝的宗藩,是元朝的一部分。这也是伊利汗派遣使者请求忽必烈大汗赐婚的原因,伊利汗国与元朝关系十分密切。


历代伊利汗的袭封其实都需要得到元朝皇帝的批准才被视为合法。1265年,旭烈兀去世,其子阿八哈并未直接继位,只是权摄国政,向忽必烈报丧,直到元世祖忽必烈派遣使者发来诏书,阿八哈才真正继承了汗位。到1282年阿八哈去世,其弟帖古迭儿继立,但阿八哈之子阿鲁浑以自己获得了元朝政府承认为由,起兵推翻了其叔父的政权,自己登上了汗位。之后阿鲁浑去世,其弟海合都和堂弟拜都相继即位,二人都没有获得元朝政府承认,直到1295年元成宗铁穆耳命阿鲁浑之子合赞继承汗位,并赐予“王府定国理民之宝”王印。虽然说元朝认可并不能成为争夺汗位的决定性因素,但在明面上也是一张十分有用的大旗。


伊利汗国与元朝政府之间的往来也极为频繁。公元1284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遣丞相孛罗出使伊利汗国,伊利汗阿鲁浑由于喜爱孛罗的渊博学识,就把他留在了伊利汗国。如果两国的关系不够亲密,阿鲁浑怎么敢“扣留”元朝政府大员呢?并且之后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元成宗铁穆耳也派遣过大臣拜住出使伊利汗国,此人也被伊利汗合赞留在身边,不久又派他回元朝,后来拜住还成为了元英宗硕德八剌的丞相。这也只能是关系亲密的“小弟”才能有如此殊荣了。


9.jpeg

元成宗像。来源/中国历史博物馆保管部编《中国历代名人画像谱》,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所以以伊利汗国和元朝的关系,请求赐婚和亲也是加深两国关系的正常方式,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蒙古和亲


说此次和亲非常普通的另一个缘由就是“和亲”即联姻这个婚姻制度其实是蒙古人的一项传统。

蒙古盛行外婚制, 本氏族不得通婚。蒙古各部之间为争夺利益混战不止,而联姻则是这些部落结成政治联盟,集中政治力量的最快方法。铁木真就曾以纳妃的形式同各部结为盟友:

“铁木真九岁时, 其父也速该携往母舅斡勒忽纳特氏处求婚, 道遇翁吉剌氏人德薛禅, 谓昨夜梦一白海青两手擎着日月飞来我手上立, 洵为吉兆, 遂以己女妻之。也速该留一从马为聘礼而去。其后, 太祖脱离泰亦赤兀之难, 始寻得德薛禅家成婚, 载之而回。曰孛儿帖兀真。次曰忽兰哈敦兀洼思, 蔑儿乞部长带亦儿兀孙女。三曰也速凯特, 塔塔尔人。四曰公主哈敦, 阿勒坛汗之女, 貌不扬。成吉思汗以其为贵主, 故厚之。”

10.jpeg

铁木真像。来源/中国历史博物馆保管部编《中国历代名人画像谱》,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除了蒙古内部,蒙古对其他少数民族政权“和亲”也很常见,如果是盟友,那么“和亲”就是天然制造关系的纽带。比如投奔成吉思汗的高昌回鹘,高昌亦都护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亲往蒙古汗帐, 称: “陛下若恩顾臣, 使臣得与陛下四子之末, 庶几竭犬马之力。”成吉思汗马上答应, “使尚公主也立安敦, 且得序于诸子。”因为两者的辖属关系并未结束,到了忽必烈时,这种“和亲”关系仍在继续:“并以太宗窝阔台孙女布鲁罕公主嫁之; 布鲁罕公主死后, 续娶其妹八卜叉公主, 生有二子。八不叉公主死后, 又娶忽必烈子安西王忙哥剌之女兀剌真公主为妻。”两者良好的关系也为元通过高昌收复西辽, 封锁西夏、金朝的西向之路, 以及招抚西域各部、统一中原甚至继续西征奠定了基础。


不仅对盟友,对蒙古征服大业上的绊脚石、势必要拿下的敌人,蒙古也会采取和亲政策。西夏和金就是典型,只不过“和亲”之策传达的并不是友好之意,而是分化两国,使之成为蒙古的附庸,进而实现吞并。1209 年, 成吉思汗水淹中兴城, 久攻不下, 蒙军遂撤围而退, 成吉思汗“遣太傅讹答入中兴, 招谕夏主, 夏主纳女请和。”西夏皇帝被迫“献女”,然而缓兵之计并未奏效,西夏还是成为了蒙古附庸,最后得到,“(成吉思汗)死后秘不发丧。待唐兀主(夏末帝李睍及期出都城来谒时, 执杀之, 并屠其城民。后诸将果如命而行。”而对于金,成吉思汗亦提出让其“奉卫绍王女岐国公主及金帛、童男女五百、马三千以献”,甚至让“王妹公主在朝为言”,金皇室以为以此投降便能保住性命,只可惜此时的和亲更是一种政治手段,照杀不误,金皇室宗族在青城“皆及于难”,金哀宗于1234年自缢于蔡州, 金灭亡。


11.jpeg

西夏童子泥头像。来源/武威西夏博物馆


由此可知,蒙古是非常喜欢“和亲”策略的,并且面对不同的和亲对象,和亲意义也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这种“和亲”制度,绝对无关于风花雪月,个人感情在其中更是微不足道,这种政治行为最大的目的是作为赤裸裸的利益交换,起决定作用的是统治者的利益。崇尚武力的蒙元帝国灵活利用“和亲”的政治方式,引导与各个政权的关系走向,成功让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施泳峰. 从伊朗国家博物馆藏元青花看元代与伊利汗国的联系[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4(10):66-69.

陶丽. 伊利汗国皇室联姻问题初探[D]. 内蒙古:内蒙古大学,2017.

陶丽.浅论《史集》中记载的伊利汗国皇室婚姻方式[J]. 2021.

钟月强.蒙元和亲述略[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01):1-2+23.

宋超著. 和亲史话.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07.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a.png
END
作者 | 张斯扬
编辑 | 胡心雅 任婕(实习)
校对 | 张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4 07:19 AM , Processed in 0.03306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