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都认为清朝顽固、愚昧、落后,清军入关摧残了明朝已经出现的武器革命,使得中国热武器进程被打断,中国军队又退回到了大刀长矛的时代,直到近代被列强的先进热武器打醒打痛。但真实的历史上,在乾隆以前,清军还是重视热武器的,中国的热武器还有一定规模和技术能勉强维持。可乾隆短视,因热武器不能适应南方的山林作战,致使本就勉强维持的热武器发展彻底停滞。乾隆以后,中国的热武器技术遂荒废下来。
1618年后金努尔哈赤正式造反,后金军在东北烧杀抢掠、屡战屡胜,直到1626年1月,努尔哈赤遇到了造反以来最大的挫折——宁远大败。在宁远之战中,明军袁崇焕用红夷大炮防御宁远城,致使后金军久攻不下,努尔哈赤兵败撤退。
宁远之战给了后金巨大的教训,使得后金也开始认识到火器的威力。当时的后金为了侵略扩张,态度较为开明,热衷于学习先进的武器技术。1631年,后金就成功仿造了红夷大炮,这标志着后金火器可以自产。1633年,因为大汉奸孔有德挟持诸多明朝火器工匠叛逃建州,给后金带来了先进的火器技术,后金火器研制突飞猛进。当时的后金大汗皇太极大喜,封汉奸孔有德为王。一介汉奸成为王爵,可见后金对火器的重视。自此以后,金军作战必携大炮,潼关之战、扬州破城,皆是后金(当时已改名为清)军先用大炮轰击,待轰垮城墙后,八旗兵再行冲杀。
康熙以前,清军虽有火器军,但都被当作辅助兵种,而且是汉军的专属武器,真正的满八旗勇士不屑使用。康熙十二年(1673),三藩之乱爆发。吴三桂军是脱胎于明军的,继承了明军的火器战术,大规模装备了火铳等轻火器。按照《清圣祖实录》所说,每次吴军和清军野战,吴军都是深沟濠堑,用轻火器对清军进行中远距离精准杀伤,这也是三藩之乱初期,吴军屡战屡胜,能快速拿下湖南的原因。清朝艰难平定三藩之后,康熙发上谕:“本朝用兵以来,惟有弓矢剑戟为用……(现)特立火器,制备枪炮,交发八旗。”
按照皇帝的指示,以三藩之乱的诸战例为样板,此后清朝暂时搁置了火炮的发展,转而研究火铳等轻火器,以求精准杀伤。1689年,清朝正式设立了属于汉军旗的火器营,正式开始了八旗军的火器化。
1690年,以内外蒙古为战场,爆发了清朝和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的战争。6月,清朝的阿尔尼率2万满蒙联军进攻噶尔丹,但被噶尔丹的火铳兵击败。7月,清军主力分三路开入蒙古草原,左路清军由满蒙八旗、火器营、绿营兵组成,兵力约2万,在乌兰布通安营,随即爆发了乌兰布通大战。
清军
按照魏源《圣武记》所说,乌兰布通大战可是一次热兵器大战。8月1日,双方交战,清军充当进攻方;而准军则为防守方,准军“于林内隔河高岸相拒”,在岸边准军设置了著名的“驼城”,把骆驼当成障碍物,准军则在骆驼组成的圈里用火铳、弓箭射击清军。战争开始时,清军依旧发挥八旗横冲直撞的精神,直接冲锋,但付出了巨大的伤亡而无果,冲锋中清军多位高级将领,包括国舅佟国纲,都死于准军的火铳。
随后,清军调整战法,停止了冲锋,将火器营调往一线。火器营“设鹿角枪炮,列兵徐进”,按此记录,这可是典型的排队枪毙阵法。而火器营的登场,使得清准双方的交战变成了对射战,清军火器营是专业的火器兵,装备好,素质高,准确度强,几轮排队齐射,直接扭转了战争的颓势。至天黑,清军又进行了夜战冲锋,迫使准军离开了河边,退往高地,此后噶尔丹主动撤退,8月22日清军也撤回北京,乌兰布通之战算是以清军惨胜而结束。
乌兰布通之战后,面对日益重要的火器兵,康熙正式下令组建满八旗火器营,并设立每年一次的火器大阅兵,此事标志着火器兵在近代以前的清朝迎来了最辉煌的时刻。
1695年,清军分三路进攻准噶尔,康熙亲领中军共1.1万人,其中火铳兵2000,并有各式火炮共162门;东路清军为9000人,无火器;西路清军共2.2万人,其中火铳兵1000,并有各式火炮124门。5月8日,康熙的中军在克鲁伦河突袭了准噶尔大营,清军凭借强大的炮火,直接摧毁了噶尔丹的抵抗,噶尔丹仓促西逃至昭莫多。在昭莫多,西路清军占领了制高点,可以肆无忌惮地对准军进行火力覆盖。噶尔丹为了抢占制高点,全军冲向高地。清准双方就在昭莫多爆发了高地争夺战。“击伤相当,胜负未决”,战至天黑,清军中军赶来,在两路清军的夹击下,准军战败。
昭莫多之战图卷,清军的热武器优势明显
克鲁伦河、昭莫多两战,清军都是正面先以强大的火器远距离轰击敌人,削弱敌人士气,使敌人进攻受挫,然后通过骑兵侧翼突袭的方式,一举击溃敌人。两战标志着清朝步、炮、骑协同作战能力的成熟。
虽然康熙大力发展火器营,但他极度狭隘,陕西巡抚曾上奏请求山西自行改良热武器,康熙大惊,严厉斥责他,并颁上谕,说“子母炮等系八旗火器, 各省改造,断乎不可”,直接断绝了清朝民间改良武器的可能。此后雍正时期,热武器发展仍停留在康熙年代,没有进展,并且雍正将每年一次的热武器阅兵改为三年一次,表现了清朝对热武器的重视大幅下降。
乾隆上台后,乾隆十二年(1747),西南发生了大小金川叛乱,清军开始平叛。当年,清朝川陕总督率兵入川进剿,川地山林众多,道路难行,清军所用大炮无法运输,小炮又无法摧毁金川叛军的碉堡,“子母、劈山等炮仅可御敌,不足攻碉”;而火铳、火药等武器,遇到南方山林的湿热天气,又造成了大面积损毁,战事陷入僵局。1748年,清朝中央发兵4万入川平叛,此时清军是叛军的10倍,但清军火器依旧无法使用,最终清军只能选择最原始的冷兵器战法,金川则凭借山林崎岖的优势,以弓箭层层阻击,极大地消耗了清军的力量。1749年2月,清军和金川双方均无力再战,金川主动投降,清军对其叛乱不加追责,“宣诏赦其死”,清朝算是以体面的方式暂时结束了战争。
清军
1771年,第二次金川之战爆发,战争持续到1773年,清军方面竟然陷入颓势,清军总指挥温福战死。其后乾隆任命阿桂出征,阿桂集中了包括适应山地丛林战的特种兵——锐健营在内的7万人围剿金川军,其中锐健营完全以冷兵器称雄,他们擅长攀爬、格斗,充当了清军剿灭叛军的尖刀利刃,给平定金川立下了大功。至1776年,通过不计成本的围剿,金川的叛军头目索诺木率2000叛军投降,持续30年的平定金川之战终于结束。
两次金川之战,暴露了火器兵不能应对山林湿热天气下作战的短板,可以说火器兵在两次金川之战中,没有出彩的地方;而完全依靠体力、武力的锐健营则成了新起之秀,立下了平定金川的大功。两相比较之下,个人勇武又成了战争胜败的关键,所以此后清朝对火器的发展不再热衷。而雍正时期的三年一阅兵,在乾隆时期,又进行了删减,阅兵演习由10天减为5天,演习配给的弹药由每门炮10发减为3发,弹药填充量由充足填充削减为只填充1/8,这种训练演习形同玩乐,充分显示了清朝对火器的轻视。终于到了嘉庆朝,火器技术开始失传,新筑的大炮反不及原炮。鸦片战争爆发,清军甚至要搬出康熙平三藩、战准噶尔时的祖宗炮对战英军近代炮。
郎世宁《乾隆大阅图》
参考文献
刘旭:《中国古代火炮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年
毛宪民:《清宫武备兵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 年。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