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94|回复: 0

偏差的「作意」理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21 04: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偏差的「作意」理解
妙意 自在世间 2023-12-20

图片_20231221164446.jpg


偏差的「作意」理解


       问:三界万法全体都是第八识,即全体都是种子或功能差别,也就是一真法界,这点通过自己的理解与观行已经在内心得到确认,或起码接触现象界时能引起意根的作意。但这样观行似乎仅仅把过去一向认知的全体现象界为真转变为假,都是第八识不同种子的现行而已,进一步思维发现,这些不同的种子也是暂时被心体所藏,刹那变迁,说明全体种子也都是假,这也是第八识真妄和合的本意所在。这样的认知转变最终只是从假的全体现象界转变为假的种子界,觉得还没有安住在真如心体上面,不得受用。

       答:您对「作意」的理解有一点偏差,作意是接触境界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而且初学者应该先修意识的如理作意。只有久学的修行人才会有意根的如理作意。如果您是看到现象才想到,这不是作意,而是正念。

       请您思维水与波的譬喻,分别波形是世俗谛,只看水就是胜义谛。分别不同的资料组合相当于世俗谛,将它们都看成资料则是胜义谛。有正智的人一方面住于胜义谛,同时又可以分别一切法,即是《维摩诘经》所说的“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真与假并不是永远都是真或假。而是从哪个角度去看它是真、是假。比如看电影,你若看电影屏幕里画面的变动,就是世俗谛,就是假。你若是看屏幕则是胜义谛,就是真。真与假是同时存在的。大乘法的精要是“于相而离相,于念而离念”。善业种子、恶业种子、出世间的种子都是不同的。但是全体都是种子,就如水的波形再怎么变都没有改变它是水的本质。种子就是所藏,所藏就是心。只要割裂成两个部分就是世俗谛,打成一片就是胜义谛。


图片_20231221164451.jpg


问题集锦


       问:《圆觉经》“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怎么理解?

       答:“住妄想境”,比如你看电视就整个都是妄想境,看得很高兴,这并没有离开真如。全体都是一真法界,哪来的妄想?住在妄想境也就等于住在一真法界,因为一切法真如,妄想也是真如!

       “不加了知”,住在哪里都没关系,不用再起一个念去检查“我现在住在哪里”。连妄想境都不用离开,那我们要干什么?只要把自己浸泡在大乘了义法里面,接着只要随顺世俗而生活即可,对于自己的小烦恼不必太介意。


图片_20231221164437.png


       问:修习菩萨法,欲界的爱恋需要断除吗?

       答:性爱是生死法,但是菩萨把生死当作坐骑。《楞严经》讲佛陀教导一些菩萨阿罗汉来到人间与众生同事,甚至示现成淫女。菩萨是完全尊重众生的意愿,只有恒顺众生,才会让众生对他产生无比的信任。已经断掉欲界爱的菩萨,不需要刻意再重回欲界爱。未断欲界爱的菩萨,也不用急着把欲界爱断掉,因为保留贪爱可以作为度众方便,这个部分请参考《菩萨善戒经》


图片_20231221164437.png


       问:第八识能藏的心体没有了知性,但是有了别性。

       答:了别根身、器界、种子都是属于第八识所藏的功能性。第八识能藏的心体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作为这些种子进进出出的一个所在地。

图片_20231221164437.png


       问:如果一真法界就是全体第八识,而且是无为法,那第八识所藏种子就不应该有分别,但功能差别又在显现着分别相,似乎一真法界又成了有为法了,困惑。

       答:落入相、明、分别就是世俗谛,这正是“假作真时真亦假”,刚才已经讲了,您可能没明白,可以再思维一下。

图片_20231221164437.png


       问:用电脑来比喻理解,虽然屏幕现出的不同影像在硬盘有着另一种版本(不同的01组合),而且两者确实非一非异,也不相在。但硬盘中的版本虽然都是01的组合,但毕竟都是不同结构的01组合,而且存储在不同的磁道上,这些不同结构的01组合随时都可能被汰换,都是暂时的假有。那存储着不同01组合的这块硬盘也是真妄和合,也可比喻为一真法界吗?

       答:不一样的01组合都是你去看的。对于CPU来讲,它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全体都是资料、数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6-11 06:05 PM , Processed in 0.02909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