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苏州人文林有一个“傻儿子”。
文林这个“傻儿子”,2岁了还不会走路,6岁还站立不稳,9岁仍然口齿不清。长大后,这个“傻儿子”一生共九次参加乡试,全部名落孙山,连个举人都没捞着。
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都觉得,文林这个“傻儿子”实在愚钝,孺子难教。
但作为父亲的文林不以为然,他总是鼓励这个“傻儿子”:你将来绝对不会痴傻一生的,你的福气可是别人远远比不上的。
“傻儿子”没有辜负父亲文林的期望,日后,他将成长为诗、文、书、画全才的文艺巨星,并跻身江南四大才子之一,他的名字叫:
文徵明(1470-1559年)。
文徵明出身的苏州文氏,其先祖其实是武官出身,一直到文徵明的曾祖父文惠才开始转而经商,并供养家族子弟读书习儒,这种从武-商-文转化的家族脉络,在转折的第一代就结出了果实:
文惠的长子文洪(文徵明祖父)后来考中了举人;
文洪的长子文林(文徵明父亲)在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考中进士,后来官至温州知府;
另外,文林的弟弟文森(文徵明的叔父)也在明宪宗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考中进士。
可以说,文徵明尽管天生愚钝,但他的祖父是举人,父亲和叔父是进士,已经有了科举家族的雏形,但无奈文徵明人生中九次参加科考全部落榜,在明代以科举谋出身、论高低的年代,苏州文氏家族的文脉似乎将在文徵明手上丧送。
今天,我们论述一个古代家族的辉煌,宋代以前所论及的,绝大部分是门阀贵族,例如王羲之、谢安等王谢门阀巨族,但宋代科举开始广泛取士以后,加上宋代推崇文治,这就使得宋代以及后来的明清两代,家族是否在科举中能有累世多代的功名,对家族声名的兴衰延续就显得异常重要。
所以,文林的这个“傻儿子”文徵明,似乎是这个科举家族的一个异类。
但一个顶级家族的延续,他的兴衰奥秘,绝对不仅仅是智力的传承,这种传承,还体现在家族长辈和成员对于家族后人的家教,与耐心、宽容、循循善诱。
文林活着的时候,文徵明都没有显示出特别的才华和智力,文徵明29岁那一年(1498年),和好友唐伯虎一起到南京参加乡试,结果唐伯虎不仅考上举人,还荣膺第一名,在人才荟萃的江南地区脱颖而出、成为解元。
文徵明毫无例外,继续名落孙山。
当时,已经官至温州知府的文林于是继续劝慰儿子文徵明说,伯虎虽然有才,高中解元,但他为人轻浮,做事不稳,恐怕人生的路会越走越窄呀;而我的孩子,你将来的成就,绝对不是伯虎所能及的。你要相信老爸。
这位目力深邃的父亲预言得非常准确,不到一年,生性放纵的唐伯虎赶到北京参加会试,结果却被人诬陷举报与富家子弟徐经买通考官、科场舞弊。
唐伯虎锒铛入狱,尽管最终因为没有证据被无罪释放,但此后,他却被终身禁考,断绝了仕途。
天才纵横如唐伯虎,能在高手如云的江南地区高中解元,说明他才华非凡,但是由于生性放纵,缺乏沉稳致远的家教加持,唐伯虎很快就在科场上铩羽而归,而且险些因科举舞弊案被杀。
此后,仕途无望的唐伯虎放荡一生,这固然成就了他在书画等艺术上的非凡成就,但其坎坷挫折的一生,仍然不免让时人和后人扼腕叹息。
于是,在人生的长跑中,有着科举家族的文化沉淀,和一位好父亲循循善诱的文徵明,开始以温良勤勉的性格稳扎稳打,步步改善推进自己的人生。
不得不说,尽管作为一位不世出的天才,唐伯虎才华横溢,但在人生这场马拉松中,他终究敌不过家学深厚、家教深远、家风淳良的文徵明。
从这个意义来看,人生的成败,从来就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奋斗,而是家族几代的积淀、积累与教育使然。
尽管自己的“傻儿子”天资不高,但文林不仅有好家教和好耐心,而且还有好人脉。
19岁那年,文徵明参加科举考试,却因为字写得很难看,被考官打入三等落榜,以此为耻的文徵明此后开始勤学苦练书法。
为了让儿子更上层楼,文林于是让文徵明跟随书法大家李应祯学习书法。
李应祯曾经官至兵部郎中和太仆少卿,他的女婿祝枝山,后来也因为书法名列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李应祯与文林是同僚,女婿祝枝山又是文徵明的好友,于是李应祯慨然允诺指点文徵明。
跟随李应祯学习书法时,文徵明已经22岁了,李应祯于是点拨他说,“你书法学得再好,但都有个问题,就是你没有自己,即使你学王羲之再像,你也仅仅只是临摹别人而已。”
这使得文徵明如醍醐灌耳。
此后,文徵明在李应祯指点下,书法日益精进,后来,他草书、行书、楷书无不精通,大字小楷字字精品,即使到88岁时,文徵明仍然能写得一手恭正温润的蝇头小楷,这种对于心神、身体和笔法的控制,在中国书法史上极为罕见。
而有关文徵明这个“傻儿子”如何一步步从愚钝平庸到以勤补拙、步步成长,父亲文林在背后的家教训导可谓功不可没。
▲文徵明88岁时书法《真赏斋铭并序》(局部)。图源:网络
但文林难以提点这个“傻儿子”了,文徵明30岁那年(1499年),文林在温州知府任上积劳成疾去世,一直到他死后,温州府民才发现,这位为政清廉的地方首长,竟然贫寒如洗,遗物里没有一件温州的财物,连一双布鞋都是从老家带来的。
等到文徵明带着医生从苏州赶到温州,文林已经去世三天了,地方官吏市民不忍心,于是自愿凑集钱财要替文林办丧事。
按照当时的官场惯例,地方官死在任上,地方会负责丧葬费用,当地官绅也会送来赙仪,加起来达数千两银子。对于这笔原本合情合理的收入,文徵明不顾家庭的窘迫和父亲丧葬费用的缺乏,毅然谢绝了当地士绅的好意。
文徵明说,我父亲清白做官,我不能为了一己私利而玷污父亲的声名,于是,这位“傻儿子”毅然回绝了温州士民的好意,简单办理了丧事,扶棺北归。
当地士民非常感慨,于是将这笔被文徵明拒绝的钱修了一座亭子,名曰“却金亭”,以表彰纪念文林、文徵明父子。
▲文徵明《携琴访友图》。图源:网络
文林去世后,苏州文氏在连续两代高中科举后,却在文徵明这一代似乎戛然而止。对于告别了贵族社会,以科举取士决定阶层上升和功名利禄、家族名望的明代社会来说,连续九次科举落榜的文徵明,似乎将导致苏州文氏的断崖式陨落。
然而,苏州文氏的名望,却将在文林的“傻儿子”文徵明的经营下,逐渐浸润大明帝国的心扉。
文林去世第二年(1500年),唐伯虎出狱还乡,结果江南士子很多都对唐伯虎落井下石,唐伯虎的妻子甚至与他闹离婚分家产,走投无路的唐伯虎决定离乡远游,但却放心不下自己的弟弟,于是想到将弟弟托付给文徵明。
自己也仅是贫寒度日的文徵明慷慨允诺,并多次写信劝唐伯虎不要自暴自弃。
唐伯虎十分感动,回信说:“我心惟君知。”
文徵明对于落难故友慨施援手,但当有权贵、藩王要给他送珍宝钱财,请他挥毫作画时,他却直接拒绝,并给自己订立了一条底线:不给藩王、权贵、外国使者写字作画。
但如果来者是一个贫寒的邻里亲友,他却喜欢热情接待,欣然磨墨运笔,为来者赠书作画,而别人所回馈他的,无外乎一些普通的食品、日用品和文化用品。
尽管后来他的作品以亿万计算,其中2018年他的行书作品《杂咏诗卷》拍卖价,更是高达8165万元人民币,但在文徵明活着的时候,他却时常为生计困窘。
正德六年(1511年),右佥都御使俞谏在苏州、杭州等地治水,当听说文徵明生活艰难、甚至要向朋友借米维持生计后,俞谏有意施援,于是礼请当时42岁的文徵明到官署茶叙。
茶聚间,俞谏婉转提头说:“听说你最近不太如意……”
不等俞谏说完,文徵明就说,“我虽不富贵,但并不贫寒。”
俞谏于是又委婉说,“我看你此次前来,衣着也比较朴素。”
文徵明又是淡然地说,“这是因为下雨,才穿破衣服出门。”
于是自始至终,俞谏都开不了口,提借钱给文徵明补贴家用的事。
在文徵明活着时,他所做的书画就已经价值不菲,以致他在世时,市面上就已经有了大量文徵明的赝品伪作问世,但是文徵明本人却始终活得非常清贫,艺术家甘于清贫的人生,这种坚守,没有恬然高远的修为,是极难达到的。
当时,有的作伪者甚至直接拿着伪作,要文徵明帮忙签名盖章。
文徵明对此都欣然应允。
后来,甚至有的人拿着伪作请求他鉴定真假,他也一概说是真迹。
门人弟子都非常不解,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文徵明解释说,凡是有能力收购字画的,必然是家里有余财的富贵人家,而出卖字画的,一定是因为家境困难,急需用钱。如果因为我一句话而导致双方无法成交,卖字画的人家不是更要陷入困境了么?
在他看来,以菩萨心肠救济落魄文人,远远比鉴定真假、维护他自己的名声来得重要的多。
后来,清代人朱彝尊非常感慨地说,文徵明“人品第一,书画诗次之”。
尽管文林的这个“傻儿子”终其一生都不能金榜题名,然而文林、文徵明父子留下的恬淡、清净、正直与善良的品德,早在文徵明在世时,就为苏州文氏赢得了满天下的敬重,而在文徵明之后,当时有的外国使者途经苏州城时,还特地要别人指点哪里是文徵明的故居,然后打躬作揖,朝着苏州文氏的老宅深深敬拜。
对于当时崇尚中华文明的朝鲜、越南等地使者来说,中华文化圈的礼仪文明假如有活化石,那么苏州文氏就一定是其中的代表,这是一种跨越国界的品格与文化熏陶,尽管苏州文氏远非财富、权力和声名的顶级代表,但他们家族所世代传承的,却是中华文化中最为深邃和韵味悠长的品德。
迟钝却大器晚成的文徵明,一直活到了90岁才溘然长逝。
传说他临死前,仍然在为友人的家属撰写墓志铭,中途他感到不适,于是将笔搁在一边,端坐着,静静结束了平淡却辉煌的一生。
作为古代中国的文艺巨星,文徵明在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徐祯卿)中,最为大器晚成,但却是唯一的诗、文、书、画艺术全才:
诗文方面,他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书法方面,他与祝枝山、王宠并称“三大家”;
绘画方面,他与唐伯虎、沈周、仇英并称“明四家”。
对于文徵明这种大器晚成的人生经历,今天我们在分析这位文化巨星,同时也是苏州文氏真正的奠基人的时候可以发现,他身上所拥有的那种恬然淡远、善良真挚,是一种历经岁月而弥久、余韵悠长的文化品格。
从这个意义来说,苏州文氏所代表的中国顶级家族,所渗透出的这种文化魅力,才迥然有别于别的王侯将相和科举家族,从而拥有了一种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但苏州文氏的故事并未终止,文徵明在1559年去世后,他的子孙秉承家教,以诗书传家,有后人统计,从文徵明开始,苏州文氏共诞生了62位诗人画家,即使在文化鼎盛的江南,也称得上是文化巨族。
文徵明去世63年后,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文徵明的曾孙文震孟高中状元,使得苏州文氏进入了高光时刻。
但与曾祖文徵明一样,文震孟在夺魁之前,其实屡战屡败。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21岁文震孟考中举人,但此后他连续九次参加会试,却全都名落孙山。天启二年(1622年),文震孟从苏州再赴北京参加会试,就当大家都以为他将再次落榜时,没想到屡败屡战的文震孟却一飞冲天,考卷被明熹宗一眼看中圈为当科状元。
当时,文震孟已经49岁了。
从21岁一直到49岁,整整28年间历经十次会试,文震孟才最终考中进士,并且一飞冲天夺得状元,这种百折不挠的经历,堪称绝世传奇。
对于一般人来说,年近老年才高中进士、甚至状元夺魁,一般人肯定会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乃至异常艰难的成就,但文震孟继承了苏州文氏的憨直作风。
高中状元仅仅八个月后,天启二年(1622年)十月,文震孟就上书弹劾当时权势遮天、甚至敢号称“九千岁”的大宦官魏忠贤,这惹得魏忠贤大怒,于是,文震孟高中状元才仅仅八个月,就被廷杖80大棍后贬谪出京。
文震孟所处的晚明时期,大宦官魏忠贤利用明熹宗贪玩嬉戏的空子把持朝政,并打击异己、祸害天下,以致当时朝廷内外上至大臣、下至百姓,很多人都被廷杖、剥皮、割舌,惨死者无数,就在这种腥风血雨的朝堂风雨中,文震孟却不顾身家性命、挺身而出,以致高中状元仅仅八个月就被贬黜离京。
但即使是回到苏州故乡,文震孟也仍然积极参与东林党人的活动,当时,江南民间士绅集合在东林党人周围,暗中声讨魏忠贤等人擅权乱国,这惹得魏忠贤大怒,于是挑拨明熹宗拆毁东林书院,并杀害了杨涟、左光斗等著名东林党人,文震孟则“被夺宦籍,贬为平民”。
一直到天启七年(1627年)明熹宗驾崩后,崇祯皇帝即位、随后铲除了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集团,文震孟才被重新召回朝中。
重新入仕后,文震孟被崇祯皇帝任命讲解经史,有一次,文震孟在讲经时,崇祯皇帝无意间翘起了二郎腿,当时文震孟刚好讲到《尚书》的《五子之歌》,于是文震孟故意高声朗诵《五子之歌》中的“为人上者,奈何不敬”,一边两眼紧盯着崇祯皇帝的脚,搞得崇祯皇帝只好急忙用长袖遮住脚,然后慢慢放下二郎腿。
但置身明末宦官与士大夫的激烈斗争,以及士大夫与士大夫之间的频繁党争,加上崇祯皇帝本身又反复多疑,这使得文震孟在此后虽然短暂出任过三个月的宰相,但不久就因为党争被诬陷离职,回到苏州家中不久后,63岁的文震孟(1574-1636年)最终抱病去世。
文震孟去世八年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破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尽,大明王朝覆灭。随后清兵入关,满清势力又与南明朝廷以及各路农民军展开争夺,全国上下到处腥风血雨。
清军南下攻破苏州后,当时,文震孟的弟弟文震亨仍然在世,于是他从苏州避居阳澄湖,当时,清军强令要求明朝遗民剃发,清兵的要求是“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为了捍卫自己内心的信仰和效忠大明帝国,文震亨誓不剃发,最终绝食而死,享年61岁(1585-1645年)。
作为文徵明的曾孙,文震亨也擅长诗书绘画,生长于苏州天堂的他,还曾经写下了一本奇书《长物志》。长物,指的是日常生活中,非必需的、多余的东西。
在《长物志》中,文震亨细细品讲了“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画、几榻、器具、位置、衣饰、舟车、蔬果、香茗”等十二类“长物”,彰显出苏州文氏在历经几代人后,对于生活美学的提炼与极致感悟。
例如文震亨会讲解如何用米汤滋养青苔:
“五六十粒米,两碗水,照得见人影的粘稠度,放凉之后,最适合滋养青苔。”
文震亨还讲到他把茶叶放在荷花里熏香一夜,然后在第二天拿出来招待友人:
“荷花芯中熏过一夜的茶叶,散发出清新的香甜。冲泡的水,一定要是冬天存储的雨水。”
对于这种极致的生活美学,有朋友调侃他说,“你的专长是书画跟营造园林,干嘛写生活小事呢?”
文震亨的回答是:
“假如将来人们渐渐忘了该如何好好生活,想要重新体会或了解时,那么至少还有一本书,可以给他们作为参考。”
▲文徵明《白玉兰图卷》。图源:网络
人们以为,写下《长物志》的他如此极致生活、这般留恋人间,因此在朝代鼎革,大多数人选择剃发顺从、苟且偷生之时,他也一定会选择做一个顺民、剃发偷生。
但是作为苏州文氏的子孙,作为文徵明的曾孙,作为《长物志》的作者,他却毅然选择了以绝食而死,来彰显自己的刚烈忠诚。
文震亨绝食而死后,文震孟的次子、后来被过继给文震亨的文乘,也在暗中联络义士,筹划参与反清复明。
作为文震孟的儿子和文徵明的玄孙,出身苏州文氏的文乘不甘国家危亡,与起兵反清复明的吴日生等人书信往来、筹谋抗清复国,没想到计划被清军截获,文乘被捕,最终被判斩刑。
临刑前,文乘面不改色,他先是朝着北方明朝首都北京的方向跪拜,然后又朝着南方苏州家乡的方向跪拜,并写下了最后一首诗:
“三百年前旧姓文,一心报国许谁闻。
忠魂今夜归何处,明月滩头吊白云。”
文乘就义后,他的妻子也自杀殉亡。文乘的儿子则因为“家门破败,身无立锥”,后来,文乘的孙子在苏州灵岩山剃发出家为僧。
至此,苏州文氏这个从明朝初年以武官起家,转而从商,继而从文,先后出过文徵明等文艺巨星、文震孟等状元宰相的文化家族,最终在明末清初的时代鼎革之中,因为效忠前朝、殉节忠义而被清廷歼灭消亡。
后来,苏州文氏还有文点等后人仍然以书画为生、留存到了清朝,但这个曾经如此恬淡清雅的家族,至此已逐渐陨落人间。
但人们不曾忘记,那个姑苏城外,善良、忠诚,看似恬然、淡雅,却在时代鼎革之际不顾个人乃至家族安危,敢于为国家和民族挺身而出的文化巨族,如何在时代的腥风血雨中慷慨高歌、舍身成仁。
这样的家族成员,在和平年代,是一个个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在动荡时代,又是一个个挺身而出的时代英雄。他们可以是朋友、可以是师长、可以是巨星、可以是英雄,他们,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正是这样的家族,超脱离开了科举、功名的束缚,转而以一种既温文尔雅又浩然忠义的并存融合,成为中国顶级家族的又一杰出代表。
每每仰望这样的家族,我们都心生敬意,慨叹良久。
致敬,苏州文氏!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顺手点个在看让我知道您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