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缅甸这个国家频繁出现在国内媒体的负面新闻里。电诈、噶腰子,一时间这个国家宛若人间地狱。实际上,缅甸这个国家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罗兴亚难民问题就是其中之一。2015年起的罗兴亚难民危机更是让矛盾到达了顶峰。由于各种原因,缅甸政府不承认境内罗兴亚人的公民权。那么罗兴亚人到底是不是缅甸人?罗兴亚问题又是因何而起?
缅甸境内的罗兴亚人分布于若开邦阿拉干地区北部,他们信仰伊斯兰教。据说在2017年之前,居住在缅甸境内的罗兴亚人最多可达140万人,现如今仍有60多万罗兴亚人居住在缅甸境内。
关于“罗兴亚”(Rohingya)这个称呼的由来,历来存在多种不同的看法。罗兴亚本族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称呼源自于阿拉伯语中的同情一词(Raham),并提出罗兴亚人源自8世纪经商的阿拉伯商人。他们的祖先在经商途中遇到了船难,于是高喊“Raham”呼救,因而当地人便以Raham称呼他们。随着时间的推移,称呼逐步转变为Rhohang,最终演变为Rohingya这一称呼。
然而这一说法遭到了当地穆斯林领袖的驳斥,他们指出当年遭遇海难而在阿拉干沿海定居的穆斯林商人如今被称为“Thambu Kya”,如果真像罗兴亚历史学家所说的,那么如今的Thambu Kya应该被称为“罗兴亚人”。他们指出,“罗兴亚”一词应该源自阿富汗中北部的一个名为Ruha的村庄,罗兴亚人应该是那些人的后裔。另外有人认为阿拉干王国在古时候被穆斯林称为摩罗亨(Mrohaung),后来这一称呼演变为罗兴(Rohang),居住在此地的人便被称为罗兴亚人。
然而,缅族的历史学家们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他们指出罗兴亚一词从未在1950年以前的文献中出现过,他们引用英国政府于1824年在缅甸进行的人口普查报告作为证据,指出当时的罗兴亚人被称为吉大港人。罗兴亚一词应该是由进入阿拉干地区的孟加拉移民后代于1950年之后创造出来的。
对“罗兴亚”一词起源的不同看法,其实也表现了不同人群对于罗兴亚人的来源的不同态度。罗兴亚人认为自己就是从8世纪起就在缅甸定居的穆斯林;而当地穆斯林则认为自己与罗兴亚人截然不同;缅甸本族人民则认为罗兴亚人实质上是孟加拉人,从而不认可罗兴亚人在缅甸具有合法地位。
罗兴亚人居住的若开邦位于缅甸西部,古称阿拉干王国,这里历来与缅甸在文化上很亲近,与西部的孟加拉地区也保持着和睦的关系。古时候的阿拉干王国主体是佛教徒,仅有少数穆斯林。正如上面提到的,最早定居此地的穆斯林是阿拉伯商人。1430年起,信仰伊斯兰教的孟加拉苏丹国征服了此地并开始实行统治,由此大量的孟加拉人口涌入这一地区。这些人的后裔曾被称为锡巴迪,意为“母亲是缅甸佛教徒,父亲是外来的穆斯林”。直到1784年,缅甸才收复了若开邦地区。
好景不长,英国殖民者在第一次英缅战争中夺走了若开邦的统治权,并在第三次英缅战争后完成了对缅甸全境的殖民。英国殖民者为了促进殖民地的发展,鼓励大量印度人和孟加拉人移民到人烟稀少的阿拉干地区从事农业活动。不仅如此,由于当时孟加拉和缅甸之间的阿拉干没有国境线,因此每年都有大量来自吉大港地区的孟加拉人前来阿拉干地区工作。
英国殖民当局对若开邦采取了以宗教进行划分的管理手段,将佛教徒与穆斯林相区分,并采取了不同的统治方式。对于缅甸族佛教徒采取了直接统治的方式,而对穆斯林则采取了相对宽松的方式,并在他们中扶植亲英势力。英殖民者的区别对待加剧了两个民族之间的隔阂与矛盾,两族人民于1938年便爆发了流血冲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军为了抵御日军的推进,组织了一支由孟加拉穆斯林组成的“孟加拉V支队”,但是这支队伍在英军撤入印度后并没有按照指令去对抗日军,转而屠杀了大量阿拉干地区的佛教徒平民,抢占土地。据说超过10万名佛教徒平民被杀害。二战结束后,英国政府要求这支队伍归还抢占的土地,但是孟加拉人并没有归还土地反而拥兵自重,成立了穆斯林解放组织。他们试图从缅甸独立出去,加入将从英属印度中分离的东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国)。这样的做法不仅遭到英殖民政府的反对,而且也被巴基斯坦国父真纳拒绝。英国驻阿拉干地区长官希望这些穆斯林与当地其他民族一起组成缅甸联邦。
缅甸独立后,当时的缅甸政府曾给予印巴分治前来到缅甸的罗兴亚人公民权。罗兴亚人越来越多,成为了若开邦北部的优势民族。印巴分治后,大量孟加拉难民涌入若开邦,罗兴亚人的数量再度增加。这引发了罗兴亚人与缅甸当局的矛盾,罗兴亚人于1948年声称要将若开邦从缅甸分裂出去加入孟加拉,于是挑起了战争,大量无辜的若开邦当地人受到战争的波及。经过多次围剿后,缅甸政府军取得了胜利,胜利后的缅甸政府无法容忍罗兴亚人屡次过火的行为,最终缅甸于1982年发布了新的公民法,取消了罗兴亚人的政治权利。
多年以来,罗兴亚问题依旧没有得到妥善解决。近十年来,这个问题日渐尖锐。2012年5月28日,三位罗兴亚穆斯林抢劫并奸杀了一位若开邦当地的女佛教徒,这引发了当地人的强烈不满,最终演变为暴动。缅甸政府实施宵禁并入驻军队控制局面。最终局面得到了稳定,但暴动导致16个罗兴亚人以及13个佛教徒伤亡。6月18日,凶杀案的三名凶手落网,其中一人畏罪自杀,其余两人判处死刑。然而暴乱于当年10月再起,导致2万多罗兴亚人流离失所。
2015年起,罗兴亚人开始从缅甸向外迁移。2016年,联合国难民署麦基希克表示,缅甸政府对罗兴亚人的所作所为构成了“种族清洗“罪。面对大量罗兴亚人从缅甸出逃的情况,孟加拉当局拒绝了国际社会让罗兴亚人入境的呼吁,要求缅甸政府控制出逃的罗兴亚人。2017年,150名恐怖分子向若开邦的警察哨所和缅甸军营发起攻击。这导致了缅甸军队的清乡行动,引发了80万罗兴亚人偷渡孟加拉,即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
追根溯源,罗兴亚难民问题的历史根源在于英国殖民者所采取的分而治之的管理方式。以种族和宗教进行划分并区别对待的方式,激化了罗兴亚穆斯林和当地佛教徒之间的矛盾。如今罗兴亚难民问题依旧悬而未决,大量罗兴亚人居住在贫民窟,缺乏生活保障。尽管这一问题处理起来相当棘手,是非曲直难以评说,但还是希望有朝一日罗兴亚问题可以得到妥善处理。
参考文献
贾礼伟:《孟加拉国罗兴亚人问题的缘由、现状及前景》,《理论观察》2021年第3期。
张添:《缅甸罗兴亚人问题的视差——历史、现状与症结分析》,《南洋问题研究》2019年第2期。
(作者:浩然文史·ABC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