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4|回复: 0

[转贴] 古代也有教辅书:清末科举考西学,考生考官蒙了,书商却发了大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2 04: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代也有教辅书:清末科举考西学,考生考官蒙了,书商却发了大财

 文史君 浩然文史 2023-07-01 18:30 Posted on 山东


10.png

清代科举考试


每一个经历过高考的学生,都有过与书海“鏖战”的经历,从小学到高中,学过的教材、做过的辅导书与试卷数不胜数,人人叫苦连天。但如果回头看一看历史,就会发现我们的前辈们都是这样熬过来的,甚至比我们更惨。1900年庚子事变爆发,列强直接勒令中国停止当年的科举考试,这还不算惨的,由于当时的通讯技术还比较简陋,即使清政府在庚子之乱后宣布推行科举新政,大部分内陆士子直到考试前才知晓此事,根本来不及应对!但有一群人,消息比读书人灵通,那就是科举教材的出版书商。


一、知识版图的巨大变革


1901年,部分省份在学子的强烈呼吁下恢复了因战乱而停止的科考,但这一批考生不知道,他们迎来的这一场科举考试,将会是传统科举的最后一场考试。因为就在同一年,清政府按1898年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改制方案,对科举再度进行了变革,新科举不考八股文了,考试内容也不再局限于儒家经典。第一场考中国时政历史,第二场考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与文化,第三场才考传统的四书五经,而且第三场是最不重要的一场考试。


11.jpeg

八股文


经过变革之后的科举考试,很明显是在向西学靠拢,即使依旧保留了对四书五经的考察,但也大大缩减了题量,并将其安排在最不被人重视的第三场中考。


对万千学子而言,科举改制并不仅是一项制度上的革新,更意味着他们将被迫放弃千年以来的知识传统和学术思维,必须将自己的知识版图“由东转西”,在短时间内恶补大量的西学知识,以应对新科考。在以科举取士为主要选官途径的中国,这无疑代表着中国文化的一次巨大转向。


12.jpeg

桌子上摆着显微镜


但随科举改制而来的另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士子如何在短时间内学习西学知识呢?一本一本阅读显然不现实,更无法对考试内容做到有的放矢。这就意味着科举“教材”也得应时而变,所以出版市场将会迎来一次重大变革。


13.png

北京琉璃厂书摊


二、热闹的购书市场


1901年,当科举改制的消息传到九省通衢的武昌时,士子朱峙三的私塾教师立刻让他更换阅读书目,在大批量阅读西学书目的同时,也要加紧阅读《古文观止》。因为科考改变的不仅是西学内容,还有考试形式,策论取代了八股,这种极具有思辨性的考察,使得考生必须将西学与中学相结合才行。


14.png

清末私塾,塾师指导学生读书


朱峙三因身处消息灵通之地,加之有老师的指导,应对新科考还能从容一些,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科举的骤变让他们手足无措,正是这种手足无措为出版商带来了一拨巨大的商机。出版商对政治的嗅觉敏感度,远比读书人高,他们秉承着“考什么便卖什么”的原则,第一场考察中国历史与时政,他们便卖《九通》、《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历史类书籍,第二场考新增加的西学知识,他们就将各种西学书籍进行重新编排,取其核心内容制作成册,加之以大量的西学报纸一块售卖,一时间竟出现“洛阳纸贵”的现象。


问题是,读书人不是不知道要买新书,而是根本买不到新书,买书难、读书难,成为士子群体的一大问题。


15.png

晚清时期的物理课本,学习西学知识


那如果实在买不到书怎么办呢?还有另一条途径,就是购买流行报刊,因为报刊所登知识新闻,都是当代流行且关注度高的问题,而且报纸当中的“新闻体”,本身就与新增加的策论文体有很高的相似度,像《时务报》等由名家主笔的报纸,便成为士子们争相购买并模仿的对象。


按照时人的说法:“所谓事务策论,主试者以报纸为蓝本,而命题不外乎是,应试者以报纸为兔园册子,而服(复)习不外乎是。”由此可见,新科举推行后,命题人都会从报刊当中选取西学热点,考生复习也是看报纸。1901年重开科举之后,甚至出现过考生全文照抄报纸的现象,可见报刊已经成为学子们的备考书目。


16.png

晚清《时务报》


三、科举改制与社会变革


每当科考之前,学子们便会聚集到省城或京城,这正是书商赚钱的绝佳时机。他们一般会在考试歇脚地附近搭建一个“书市”。在科考之前,他们还会大规模出版“考前冲刺卷”,即将大量的西学书目、报刊时文、策论文章编排在一起,帮助学生“考前突击”。


新书的多少是衡量书商是否赚钱的主要标准。有人曾对江南科举贡院周边的书市与书店进行过细致观察,他说:“书坊数十户,过问者虽颇不少,而各家新书皆缺,故无大宗生意。”这种“惨淡”的情况,直到书商购入新书之后才有所改观。


17.jpeg

江南贡院


自晚清以来,考生进入考场时是可以携带书籍的,考试范围也是固定的,考来考去都是儒家那些经典书目,可以说考生与考官对考试有共同的经验。但科举改制之后,有些地方的考官在考前会从书商那里购买大量“新书”,作为考生进入考场之后的参考书目。但即便是这样,还是有不少考生与主考官在考场里“大眼瞪小眼”,对新科举茫然无措,连主考官都不知道如何下笔,考生又怎会知道呢?甚至在考场上还闹出过笑话,有考官不知道西方哲学家培根,而将其名在试卷上改为“贝根”。


18.png

弗朗西斯·培根


新科举带来的不仅是思想上的巨大变革,还影响到社会公平。许多士人因为买不起或买不到新书而丧失科考资格,或在考场上茫然无措,而这显然是不符合科举公平取士的标准的。


与科举改制并立而行的另一项新政举措,就是兴学堂。在学堂内不分贵贱贫富的新式学习方法,是很符合中国文化传统“公正”这一理念的,这也昭示着学堂可能会成为比科考更加公正的选择。


19.png

1905年,湖南官立瓷业学堂


文史君说


科举改制的出现不但改变了读书人的思想图景,也改变了书商们的经营布局,他们嗅到商机后,立即出版大量的新书以供学生阅读。新科考不单单是考试形式的变化,在科举取士的传统社会,科考形式的改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很多考生因贫穷或因家乡偏僻而没有机会购买新书,致使科举背后的贫富、地区差异进一步拉大,违背了科举公正的初衷,也催生了相对公平的学堂制度的产生。可以说这是科举制最后的光辉,1905年,科举制即被废除。


参考文献


田涛:《清季科举变动的知识效应》,《晋阳学刊》2008年第4期。


曹南屏:《“考试不足得人才”:清末科举改制与出版市场的互动及其影响》,《近代史研究》2018年第5期。


(作者:浩然文史· 刘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5 11:01 AM , Processed in 0.04331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