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2|回复: 0

[哲史艺丛] 军队斥候:明代边军的“夜不收”和“尖哨”是个什么群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11 05: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军队斥候:明代边军的“夜不收”和“尖哨”是个什么群体?

 文史君 浩然文史 2023-06-08 18:30 Posted on 山东
60.png


自从人类社会有战争以来,军事侦察活动就成为战争双方获取对方信息、克敌制胜的重要手段。明帝国与北方的蒙古残存势力、甚至是后来崛起于东北白山黑水间的女真长期对峙,时刻处于战争状态,双方的军事冲突与战争日益频繁。因而,军事侦察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明朝,承担军事侦察任务的是一个叫“夜不收”的群体,他们有时还会被细分为“尖哨”和“尖夜”。那么,这个群体如何开展军事侦察活动?他们又如何在波谲云诡的战争中屡建奇功?他们的生活状况如何?

一、斥候与侦探:

有明一代的夜不收群体演变


“夜不收”这个词并非明代独创,最早出现于元代无名氏创作的杂剧《气英布》的第四折中:“贫道已曾差能行快走夜不收往军前打探去了”。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最早的“夜不收”有两个特点,一是“能行”,也就是可以走长路;二是“快走”,也就是健步。从这个意义上说,“夜不收”与宋代当差的“急足”和“急脚子”十分类似,都是承担侦察活动的人。《水浒传》中的“神行太保”戴宗在梁山上就是专门为梁山打探与传递军事情报的人。


61.png

《水浒传》中的“神行太保”戴宗剧照


到了明代,“夜不收”这个称呼被更加广泛地使用。明代的军事侦察部队为什么要叫作“夜不收”呢?主要是因为古代军队行军,白天出营作战,晚上鸣金收兵,回营休整。但这些侦察部队被派往敌军大营刺探消息,并不跟随大部队一起收兵回营,因而被叫“夜不收”。也有一种说法,“夜不收”大多昼伏夜出,因有是称。


不管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所谓的“夜不收”,就是指“军中探听贼中动静消息及专备急干使令之人”。他们在营堡和墩台均有设置,归属于墩、卫、堡、营等不同的政治单位。他们“捷能飞檐走壁而杀人放火;技能奇巧异人而惊世骇俗;术能窥天测地而预知露馅”,这些具有特殊技能的人才被选拔为“夜不收”,正是为了应对千变万化的战争形势,专挫敌人锐气,赢得战争胜利。


有明一代,“夜不收”名目众多,在顾养谦《抚辽奏议》中记载有哨报、爪探、守哨、走报、墩台、督哨、传事、坐塘等不同名称。可以看出,“夜不收”是一个泛称,随着边防形势的变化在内部已经出现了一些分工。虽然名称不同,但他们承担着出境侦察、哨探敌情、传递军报甚至是烧荒、奇袭等基本职责。


62.png

微电影中李自成杀夜不收


明代的“夜不收”最早出现于明宣宗宣德三年(1428年),当时的“夜不收”还没有统一的建制,各边镇“夜不收”的人数不一,所受待遇也不同。


在明初,明帝国对北方草原民族实施全面压制,处于战略进攻的态势,作为军事侦察群体的“夜不收”,并没有受到太大的重视。在很长一段时间,“夜不收”和一般守边军士的待遇没有多大差别。但随着明帝国的边防战略由进攻转向防守,战争主动权易位之时,“夜不收”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


明英宗正统三年(1439年),皇帝下诏全面增给“夜不收”的口粮,在此后,增发标准各异。在“夜不收”内部也有分发标准差异,那些沿边守瞭或出境哨探的“夜不收”可以一次性领取行粮,而剩下的“夜不收”则要按出勤天数领取口粮,最多每月不超过三五斗。总体而言,“夜不收”的薪俸还是偏低,仅够维持一个三口之家的日常生计,并无多少剩余。


63.jpeg

明英宗朱祁镇


二、戍鼓烽烟:

辽东边防体系与夜不收、尖哨、尖夜


蒙古北部和辽东地区少数民族的客观存在决定了明帝国必须在北方修建延绵不绝的边墙,这些少数民族不断南犯,也决定了明帝国北部边墙的反复修建与不断加固。


明帝国的辽东段长城西起山海关,东到鸭绿江畔,全长2000余里,主要分为三段。第一段始修于正统二年(1438年),从山海关外的铁场堡到广宁的镇静堡,全长870里,称为“辽西边墙”。第二段从广宁的镇静堡到开原北关,全长700余里,称为“辽河区域边墙。”第二段边墙修建的时间最早最长,最初是出于海运罢废后维护辽西走廊粮道安全的目的而修建,沿辽河而建,在整体上呈现出一个“倒V”形。第三段始修于成化三年(1467年),从开原北关一直到九连城江沿台堡,称作“辽东边墙”。这三段边墙陆续连为一体,共同构成防御明帝国辽东边墙的坚实防线。


64.png

明朝辽东边防图


从明初到明末,盘踞在辽东一带的少数民族,在洪武时期主要是以纳哈出为代表的蒙元残余势力,而后是兀良哈三卫、建州三卫、土蛮和其他一些小部落。这些少数民族与明帝国隔边墙而牧,利用优越的地缘条件上下其手,在明帝国和北虏之间捞取双重政治、经济好处。


明英宗正统以后,明帝国因为中央财政不足而对东北少数民族的入贡加以限制,此举激起了他们的不满。正统十四年(1449年),女真李满住发动叛乱,劫掠辽东。为根除叛乱势力,明廷屡次下诏令辽东镇出兵,“扑杀诸夷”。在这种反复拉锯战争中,明廷与东北少数民族的矛盾不断激化。而女真、蒙古诸部这种两面三刀、阳奉阴违的跳梁表现,也贯穿于明代始终,对明代的辽东边防体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他们对邻近的边墙日拆月毁,因而此段边墙受损也最为严重,辽东镇承受的军事压力也更大。“夜不收”这一群体在辽东镇地区被寄予厚望,其表现也更加突出。


65.png

明朝边军


在女真部崛起之前,“夜不收”的侦察活动主要是针对兀良哈等蒙古部落。在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并对明帝国的辽东边防构成实际威胁之时,针对女真的军事侦察活动被提上日程。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兵部覆辽东巡抚郭光复的疏言中就曾建议:“修我内治,如敌楼、火器,急为建置;城堡墩台,早为修补。设守瞭之军。”随着冲突的不断加剧,“夜不收”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大,活动频率也日益提高。


在应对少数民族信息失察这一问题上,从“夜不收”中又分化出了所谓的“尖哨”和“尖夜”群体。


前面我们说过,明初朝廷以兀良哈三卫和建州女真诸部为藩篱,正所谓“三卫藩篱,为我之耳目”。明廷希望通过他们来获取东北局势变化的一些信息,但这些少数民族对朝廷两面三刀、阳奉阴违,甚至勾结鞑靼、土蛮突破边墙内犯。因此,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兵科都给事中邢守庭上疏,认为“迩来边务渐修”,但仍要去除的积弊是对于兀良哈三卫信息的过度依赖。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建立属于明帝国自己的侦察部队。在三卫之外,又设立了“尖哨”与“尖夜”。


“尖哨”也叫“明哨”,就是指那些“赉里入本路,常洽虏营,久住采探”的人,他们在夷人的陪伴下乘夷马,操夷语,与夷人打成一片,依靠这种关系获取情报。他们在敌境一待就是几个月,“多方诱伊大小虏众”以“觅其入犯之真情”,通常能够获取比较可靠的一手资料。但“尖哨”在敌境内活动,其行迹很容易暴露,因此在双方开战之前很可能会遭到敌军的杀害。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明帝国选择广布密探,以数量求质量,以此避免一人被捕敌后情报系统全面崩溃的情况。


再来讲“尖夜”,“尖夜”也叫“暗哨”,是为了防止“尖哨”行动失败而诞生的。“尖夜”指那些“出口按拨,常川瞭望”的人,他们通常在边塞地区活动,有着自己的管辖范围。在沿边指定地点埋伏的“尖夜”着夷服,操夷语,随身携带两个西瓜纸炮、一副敲火镰石和若干干粮、煤块,以备不时之需。“尖夜”在管辖区内“轮班瞭哨”,如果发现敌情,点炮报警,先放两炮,过一段时间再放两炮。除了放炮,“尖夜”还会用投枪的方式对入犯的少数民族造成干扰,加以拦截。


“尖哨”与“尖夜”一表一里,相互配合,当时人称他们为“明哨如履虎穴,暗哨如履虎尾”,一旦边事有警,信息就能得到迅速传递,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军事风险,有利于明帝国的边防及时加强防御。从这个意义上说,明帝国的军事侦察体系是非常完备的。


66.png

夜不收搞偷袭


文史君说


为应对北方少数民族南下的危机,明帝国在北方边境线上修建了延绵不绝的边墙,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我们熟知的“九边”防御体系。与开塞抑或缩边的军事行为相配合的是以“夜不收”、“尖哨”和“尖夜”为代表的军事侦察系统。在辽东地区,因为民族矛盾最为复杂,政治形势变化最为猛烈,这种军事侦察系统应用得也最为成熟。


参考文献


《明英宗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明]茅元仪,《武备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明]刘效祖撰,彭勇、崔继来等校,《四镇三关志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18年。


邢玲玲,《“夜不收”释疑》,《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作者:浩然文史·神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5 11:19 AM , Processed in 0.03019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