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靖(Appeasement)一词,最早于1930年代被人们运用于政治上,由英国政治家艾登提出。起初这个词具有褒义的色彩,是通过与德国、日本积极沟通来换取和平从而发展经济的代名词。
但随着张伯伦等人的外交政策失败后,人们将这个词定义为不断满足敌人需求来换取短暂和平的贬义词,这个用法一直延续到今天。为什么二战前英国对德、意、日的整军备战,甚至挑战公约的行为置若罔闻,甚至助纣为虐?这种外交政策又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战时英国首相张伯伦
一、日落西山的日不落
一战的胜利并没有使英国恢复荣光,反而将帝国拉入深渊。战争让英国直接损失大概20亿英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也在战争中消耗殆尽。这导致英国经济发展趋于停滞。
更不幸的是,努力恢复经济的英国在1929年又遭遇世界性经济危机,稍有好转的经济再次陷入寒冬。1931年,英国放弃金本位制。第二年,由于产业衰败,失业工人达到300万人。经济的持续衰退使得英国收缩了军事领域的发展战略。
经济危机
1931年,,日本侵犯我国东北。1933年10月,德国宣布退出国际联盟,并不再遵守裁军协定,国际局势日益复杂,面对日德的军事威胁,英国也确实有所反应。这一年,英国成立了国防需要委员会,用来评估各国军事实力,由此提出新的军备计划。该委员会成立后,接连三次向内阁发出报告,要求增加军费。
可是当时的财务大臣张伯伦,大手一挥,就裁去了1/3的申请数额。更要命的是,钱拨下来了,具体操作时却处处受掣肘。
张伯伦
当时英国内阁中将经济实力视为第四军种的呼声很高,以国防协调大臣英斯基普为代表的官员认为:“英国的强大并非来自军事,而是来自其工业生产,金融地位,以及各国对其产品的需求上。经济才是保卫英国的重要实力。”所以政府在加强军备的同时,还要顾虑民用的出口贸易与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也是因为这样,英国在军备竞赛中始终处于落后地位。
二战中的英国士兵
1938年,英国军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而德国的占比已至20%。更直观的数据是,二战前德军有陆军105个师,英国陆军只有32个,德国随时可以参战的飞机多达4000多架,而英国只有1660架。
二战中的英国坦克
二、绑架民意国运的克莱夫登集团
英国经济军事的疲软和德国愈来愈强的军事实力,让一部分英国上层贵族名流和权力者的心态及政治观念都发生了变化。
一方面,他们对工人阶级持有戒备之心,担心一旦英德开战,会使革命势力夺取胜利,因此叫嚣着“当下一场战争来临时,欧洲文明就将被消灭”!
另一方面,他们充满失败主义的消极思想,认为就算和法国结盟,也无法抗衡德意日三国同盟,所以主张防御战略,只求保护好英国本土和各个海洋贸易航线就行了。
二战前欧洲战场形势图
1939年,张伯伦甚至在议会中说:“我们的军事准备庞大,但是它只是为了防守。”这些政见相同的人组成了一个亲德反共、主张“和平”的政治集团。
在白金汉郡的一个豪华庄园里,阿斯特夫妇常邀请名流、政要来此举办政治沙龙,参与沙龙的成员有《泰晤士报》、《观察家报》主编,保守党成员和下院议员,甚至时任首相鲍尔温和下任首相张伯伦等,都是这里的常客。
1937年,这个团体被英国周报披露,人们称其为“克莱夫登集团”。在沙龙中这些人大肆宣扬绥靖观点,主动影响首相、外交大臣,甚至参与重要的政治决策,被人们称为“第二外交部”。
克莱夫登集团坚信英德友好交往才能保证世界的和平,认为德国是阻挡共产主义蔓延的重要助力。平日利用自己在报纸行业的优势,发动舆论宣传争取民意,并活跃于英德高层之间,积极搭线牵桥,寻求谈判的可能。
克莱夫登庄园
1935年,希特勒上台后开始积极扩军。针对这一问题,克莱夫登集团成员洛西恩勋爵访问德国,与希特勒、里宾特洛甫等一众政要会面。他表示英德共同的敌人只有苏联,只要英德可以达成一个10年期的和约,英国就可以默许德国扩军。此次交谈很融洽、很愉快。
希特勒
洛西恩回国后向首相鲍尔温阐述访问的顺利,并在《泰晤士报》上发声呼吁废除《凡尔赛条约》中对德不公的条款。这波操作让希特勒等人在惊讶之余,也乐见其成,通过绥靖派向英国释放一些善意的信号,就能换来宝贵的发展时间,无疑是划算的。
1936年3月7日,德国违反《洛迦诺公约》,派军接管莱茵非武装区。为应对英国方面的压力,希特勒再次提出修订和平协定的愿望。克莱夫登集团又觉和平将至,就派人说服内阁,并在舆论上为德国开脱。洛西恩甚至公开表达:这一行动不过是德国人返回自己的后花园。
1938年3月13日,德国与奥地利合并,此举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可是克莱夫登分子们关注的重点,不是德国对其国家主权的侵犯,而是德国采取武力威胁作为手段是不光彩的,是无助于和平的。最终仅仅向德国大使适当地表示了抗议。
克莱夫登集团一边借宣传工具操控民意,一边沟通内阁大臣影响其决策,以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来维护虚假的和平,这种出卖也涉及到了中国。
白金汉宫 英国内阁办公室
三、从九一八到布鲁塞尔会议:英国对中
国的出卖
“绥靖”一词虽然在30年代才出现,可绥靖思潮从一战后就开始在大国外交思想中蔓延。绥靖外交政策下被牺牲的国家就有我们的中国。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企图染指我国东北,日本深知此举是对英国在远东利益的损坏,也是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挑战,因此为逃脱国联的追责,就在9月24日发布了声明,强调本次行动只是一场“自卫”。
九一八事变
事件发生后,英国作为国联的重要成员国,并没有对日本提出严厉的抗议,反而要求中日尽快和平谈判,避免战争的发生。10月14日,英外交部官员告知施肇基,放弃让英国介入牵制日本的幻想。此事中国只能与日本和平协商。
施肇基(中)
英国当然知道日本一边打着和平的幌子,一边准备下一步蚕食中国的计划。但是中国的安危跟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日军的行动不涉及到京奉铁路这一英国在东北最大的投资就行。
京奉铁路
1937年7月,日军全面侵华开始。国民政府派以顾维钧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在国际上寻求帮助。11月,在国联的推动下,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办国际会议,商讨中日问题。此时淞沪会战已陷入尾声,上海即将沦陷。布鲁塞尔会议的成败,对中国军民抗战士气与战场上敌我实力差,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顾维钧(左)
可英国却拒绝在会议上讨论援助中国的问题,甚至连中国申请的武器援助也一并拒绝。美法等国之间也相互推脱责任,最终会议以失败告终。会议的失败直接使日本侵略者甩掉最后一丝顾虑,加快了对中国的侵略。而英国自己种下的恶果,也即将成熟。
二战中的英国
文史君说
英国的绥靖政策看似荒谬无知,可仔细想来,也在情理之中。当经济下行,保守主义观点占据上风,舆论高地为政客把控的时候,国家不可避免地被大资产阶级所绑架。这些人经历过一战后的衰退,20年代的经济危机,已经受够了“苦日子”,所以一心只想着维护和平,企图用经济的繁荣再现帝国的荣光。德国正是利用了这一心理,一步步麻痹英国,悄然积蓄力量,在接下来的搏斗中将一战的胜利者们一拳击倒。
参考文献
齐世荣主编:《绥靖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计秋枫、冯梁等:《英国文化与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2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河南师大春秋学社)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2 09:27 PM , Processed in 0.04122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