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3|回复: 0

[哲史艺丛] 爱国志士结局凄惨,卖国汉奸盆满钵满,谁是“网暴”马世英的黑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9 06: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爱国志士结局凄惨,卖国汉奸盆满钵满,谁是“网暴”马世英的黑手

 文史君 浩然文史 2023-01-09 17:30 Posted on 山东
10.png

马士英


当今网络发达,谣言也更容易传播,通过舆论可以轻而易举地改变一个人的形象,将黑变白。其实舆论战古代就有,今天说起弘光朝首辅马士英,都认为他主政期间不仔细备战,致使明朝想要偏安都不可得,所以马士英也被认为是造成明朝灭亡的大罪人之一。但在清末,马士英的老乡、贵州人姚大荣最先替马士英翻案,他认为马士英奸臣的形象很大程度上源于孔尚任在戏剧《桃花扇》中的恶意宣传。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马阁老和《桃花扇》的故事。


11.png

京剧桃花扇


一、《桃花扇》和马士英简介


《桃花扇》可以说是最著名的清朝戏剧,被称为清朝传奇的“压轴作品”,《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因此留名青史。《桃花扇》的主线还是才子佳人,它以侯方域和李香君的感情为主线,又夹杂着晚明社会的兴衰。孔尚任自己就说“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在这本书里,侯方域可是正面形象(历史上他当了汉奸),明朝灭亡后,拒不出仕,为了李香君还出了家,展现了明末士人的气节。而与侯方域这个正面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马士英。马士英出场不多,但却是该剧最大的反派,他卖国求荣、见利忘义。马士英一出场就说“捷足争先,拜相与封侯,凭着这拥立功大权归手”、“幸遇国家多故,正我辈得意之秋”,将马士英借国难谋私利的无耻嘴脸展露无遗。


12.png

南明朝廷


现在我们就来说说马士英的几个“罪状”。


马士英,1591年出生于贵州,1619年入仕。1644年清军入关,同年在南京,东林党史可法等人想要拥立潞王朱常淓,而阉党马士英等人却中意福王朱由崧。马士英纵横捭阖,联合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刘伯温后人、南京勋贵刘孔昭,以及握兵几十万的江北四镇的四大总兵,抢先拥立了朱由崧,开创了弘光朝。朱由崧登基后,基本采取垂拱而治的态度,让马士英为首辅主政。


马士英主政弘光朝时期,朝廷政治更加黑暗。马士英首先通过党争,大力打击异己。比如东林的史可法被踢出中央,逼到扬州督师,东林的周镳则被弄死,中央成了马士英的一言堂。其次,马士英主政却不仔细战备,甚至提出了荒唐的联虏御寇政策,他幻想清军没有入主中原的野心,只是为了入关掠夺,所以他积极联合清朝剿灭李闯,没有认真巩固江淮防线。第三,卖官鬻爵,弄权媚上,又没有能力整合江南,致使湖北左良玉以清君侧(清马士英)为名造反,马士英仓促调集江北四镇南下御敌,使得江淮防线空虚,清军轻易突破江淮,攻破南京,直接造成弘光朝的灭亡。所以清朝修的《明史》将马士英列为“奸臣”。


13.jpeg


二、抗清斗士马士英和他的死因


清末民初马士英的老乡姚大荣写了《马阁老洗冤集》最先替马士英翻案,认为清人对马士英的评价有失公允。历史上,1645年5月南京沦陷后,马士英可是同文天祥一样,继续抵抗,却不被各势力所接纳。马士英曾先后投奔监国鲁王朱以海和隆武帝朱聿键,皆不被接纳。在无大义名分下,马士英只得在在浙江杭州、绍兴等地以义军的名义继续抗清。据《清史稿》所载,马士英率领的明军在浙江至少五次大规模和清军交战,马士英的抗击大多失败,最大战绩也就是斩杀了汉奸总兵何世元。


14.jpeg

关于马士英之死,出现了多种说法,这正展现了马士英抗清的复杂性。


第一种是抹黑马士英的,代表就是《明史》等清朝官方史料。《明史》认为马士英在巢湖反清,1646年巢湖遭到清军围剿,马士英投降,后被清军斩杀。


第二种则是替马士英辩白的,代表就是《马阁老洗冤集》。该书认为马士英为明朝奋战至最后一刻,马士英在巢湖没有投降,因此被清军斩杀。姚大荣称赞马士英是“收拾朱明残局之一人”。


第三种则认为抗清失败后,马士英出家隐遁,代表是康熙时的《青云圃志略》。该书说康熙时,有一个马道人就是马士英,马士英在抗清失败后在江西南昌出家,后改姓上官,因此存活下来。但这种说法可信度太低。因此笔者支持第二种说法。


15.png

姚大荣


三、《桃花扇》和马士英的污名化


在南京沦陷后,马士英没有同“水太凉”的钱谦益一样当汉奸,反而是同文天祥一样四处流转,坚持抵抗,最后就义,也算是展现了明朝士人的气节。被毛主席称为“国宝”的历史学家陈垣盛赞马士英为“弘光朝最后奋战之一人”。可这么一个忠肝义胆的人怎么就成了人人唾骂、清朝人最为痛恨的巨奸呢,很大程度上就是《桃花扇》的推动。


16.png

怕水凉的钱谦益雨天跪迎清军入南京


姚大荣就认为:首先,孔尚任有明星效应,他是孔子后人,知名度高,算是当时好莱坞级编剧家,他写的剧目备受社会追捧。“圣裔者,国中人望而莫敢訾议者也”,孔尚任的话就是圣旨,国人不敢反对,所以孔尚任剧本里说马士英是奸臣,马士英就是奸臣。在这种情况下,文艺取代了历史事实。


其次,就是清代舆论传播的便利。清代正是戏剧大发展、大繁荣时期,市民娱乐兴起,戏剧广泛普及。《桃花扇》一上映,“竞相传抄,搬演无虚日”、“金斗班演《桃花扇》,伶人得缠头费甚巨,自是金斗班超群班之上,驯至进入内府,供奉御筵”,看见没,《桃花扇》的受欢迎程度都进宫成了皇家曲目了。


因为《桃花扇》的宣传,马士英就成了清人最痛恨的巨奸。


四、马士英污名化的推动者


马士英被污名化的主要推动者就是左氏。左良玉为一己私利造反,他在进攻南京途中病死,其子左梦庚继续造反,马士英调集江北守军南下防御,致使明朝江淮防御空虚。左梦庚被明军击败,旋即叛国当了汉奸,投降了清军,左氏一连串的举措直接导致了弘光朝的灭亡。与左氏的汉奸行为不同,马士英辗转南方,坚持抗清,拒不投降,“抗敌忠贞,百折不回,必邀异代褒奖”。但清朝是胜利者,弘光朝、隆武朝等南明四朝都不被清朝承认,所以《明史》中马士英的称号都加“伪”字,马士英的抗清行为自然是逆天而行;与之相对,汉奸左梦庚就是顺势而为,左梦庚最后成了光荣的汉军正黄旗奴才(奴才在清朝可是爱新觉罗的家里人,比一般臣民更亲近)、一等子爵,是高于一般汉人的旗人大爷。


17.png

左良玉


在顺治朝,左梦庚极力避免左氏的污名化,所以就要抹黑对手马士英,而孔尚任功利心极重,“结欢巨室”。最后孔尚任联系上了正黄旗大爷左梦庚,二人一拍即合,孔尚任帮左氏抹黑马士英,并将左氏列为忠义之臣,《桃花扇》第四十回就将左氏称为“死难之臣”、左良玉死后被封为“飞天使者”。所以姚大荣就称,“始知全书主旨实系专为左良玉涤除叛逆之迹……(如此马士英)必系奸臣无疑”,这样马士英的奸臣误国罪名最终做实,并影响今天。


文史君说


客观来说,马士英能力的确不足,不足以担当首辅,他该为明朝的灭亡负一定责任,但将马士英刻画成一个巨奸还是有失公允。不论马士英政绩如何,有没有挽救明朝那算是能力问题,但从他为国捐躯、抗清就义的态度和行为来说,他确实比一些所谓的君子值得称许。马士英的遭遇充分展现了历史的不公,爱国志士结局凄惨,卖国汉奸盆满钵满,多么讽刺!那么谁是今天舆论场上的“马士英”呢?想必很多网友心里也该有自己的答案吧。


参考文献


《明史》,中华书局,2013年。


姚大荣:《马阁老洗冤录》,安顺姚氏铅印本,1934 年。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6 05:48 AM , Processed in 0.06589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