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4|回复: 0

[哲史艺丛] 五胡乱华时唯此人力推汉化,胡汉通婚革风易俗,开创一片太平盛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17 02: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胡乱华时唯此人力推汉化,胡汉通婚革风易俗,开创一片太平盛世

 埃尔文 历史学堂君 2022-12-17 07:15 Posted on 广东

作者:埃尔文
编辑:莉莉丝
 
五胡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极为灰暗的时期。在小冰河期的作用下,气温大幅降低,北方的游牧民族为了生计不得不向南逃窜,并与中原汉人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冲突。在这场生存竞争中,北方生灵涂炭,胡人与汉人之间的矛盾空尖锐。如何平息尖锐的民族矛盾、如何化解百年来的仇怨、如何重建秩序,构建一个多民族共荣的新王朝,成为了每一个北方统治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在这乱世之中,有的王选择了清除异族,大开杀戒,让民族间的仇恨继续延续下去。而有的,则通过汉化的方式革风易俗,融入了中华文明的大家庭,这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莫过于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他的远见卓识不仅化解了鲜卑人与汉人的仇怨,还开创了一个民族融合、文化繁荣的新时代,而他的后代,也将与汉人一起,共同开创中华文明的顶峰——大唐帝国。

5.jpeg
上图_ 大唐帝国
 
  • 生灵涂炭的中国北方与拓跋氏的崛起

 
公元3-5世纪,太阳陷入休眠期,活力减弱,欧亚大陆由此迎来了千年难遇的小冰河期。这一时期,气温大幅降低,北方的牧草成片的枯萎,因为食物匮乏,牛羊大批饿死,而以肉奶为主食的北方牧民也理所当然的陷入了饥馑之中。为了生计,北方的游牧民族不得不背井离乡,南迁至中原地区寻找更肥沃的土地,并与中原王朝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冲突。

魏国和西晋初期,由于国力尚存,尚能勉强维持秩序,但随着西晋王朝八王之乱的爆发,西晋的国力被大幅削弱,朝廷再也没有能力约束这些好战的胡人。内迁的胡人部族看到了西晋王朝的衰弱,纷纷起兵进行扩张,中原大地遂陷入一片战火之中。在诸多的胡人部族中,最为强大的五支便是匈奴、鲜卑、氐族、羯族和羌族。

6.jpeg
上图_ 八王之乱

五胡之中,匈奴人率先扛起反旗,匈奴刘氏连连击败西晋军队,并于317年彻底灭亡了西晋。北方残存的西晋皇族和其他士族因此纷纷南逃,史称衣冠南渡。随后,其他胡人部族也开始鱼贯而入,纷纷在中国北方圈地称王,建立自己的国家。386年,鲜卑人拓跋珪厉兵秣马,建立北魏,统治了北方的大片领土。

到孝文帝拓跋宏继位时,北魏的统治已经将近百年,但拓跋宏继承的王朝,远非一个太平盛世。他继承的王朝,民族矛盾尖锐,鲜卑与汉人间的厮杀从未中断,鲜卑贵族和传统汉人士族之间更是水火不容。拓跋宏接手的,就是这样一个金玉在外败絮其中的帝国,如何弥补帝国内不可调和的分裂,是拓跋宏的当务之急。

7.jpeg
上图_ 北魏版图

  • 北魏初期的民族歧视政策

 
北魏自建国后,一直压榨境内的其他民族,其中,尤以压迫汉人最深。当时著名的文学家谢灵运记到:“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老百姓苟不保命,安无宁日。“或死于干戈,或弊于饥谨,其幸而自存者盖十五焉”。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自胡人入侵以来,老百姓苦不堪言,朝不保夕,死于干戈者不计其数,十人里大概能存五人。

而《通典·边防典》记到:“每以骑战,驱夏人为肉篱。以骑蹙步,夏人未战先死。这句话的意思是每当北魏军队作战时,都先将夏人驱逐在前,这里的夏人即是汉人,让汉人充当肉盾,消耗敌军,而骑兵则在后面不断督促驱赶步兵,很多汉人都被鲜卑骑兵活活踩死,未上战场就已死于非命。从这两个例子足以看出北魏视汉人如草芥,是随时可以牺牲凌虐的对象。

北魏初期对于汉人的歧视,不仅局限在物质上的剥削和压迫,在文化上,也严禁族人学习汉人文化,比如鲜卑贵族贺狄卡就着装颇似汉服,而被北魏皇帝怀疑学习汉文化,下令将其斩首。可以说,拓跋宏之前的北魏,是执行的彻彻底底的歧视政策,在文化下,鲜卑贵族残酷的剥削汉人,在文化上,则严禁族人学习汉风,力求保持自己草原民族的原始风貌。因为北魏的歧视政策,汉人士族也对北魏朝廷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致使北魏的统治一直不得稳固,民族矛盾层出不穷,汉人的反抗更是像星星之火一样无法扑灭。

面对国内的乱局,继位的拓跋宏下定决心革风易俗,学习汉化,彻底融入中华文明的大家庭,他明白,只有融入汉文化,北魏的政权才能长治久安,再这样对抗下去,迟早会激起汉人的反抗,并让自己的王朝死无葬身之地。

8.jpeg
上图_ 鲜卑男子常服
 
  • 推行汉化,革风易俗

 
拓跋宏推行汉化的第一个政策,就是迁都洛阳。

为什么要迁都洛阳,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洛阳曾是汉朝旧都,拥有深厚的汉文化底蕴,更在天下汉人士族的心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拓跋宏想利用迁都,赢得汉人士族的忠心,并向天下昭告自己推行汉化的决心与意志。二则是北魏的旧都乃是鲜卑保守贵族的盘踞之地,阻挠改革的势力过于强大,待在那里,拓跋宏的改革将寸步难行,而迁到洛阳,不仅汉人士族众多,随之前去的也多是鲜卑族中的开明人士。在这样一个支持者遍地的地方,革风易俗显然要容易的多。

9.jpeg
上图_ 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

第二个举措,则是禁用鲜卑语,推行汉语汉字。

魏太和十九年 (495 年),拓跋宏下令:“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违者,免所居官。”这里的北俗之语即是鲜卑语,这句话是说以后在朝堂之上再也不许说鲜卑语,违抗命令的立即撤职查办。拓跋宏认为,语言是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推行汉化最重要的就是推行汉语,一旦鲜卑人都学会了汉语,就能与汉人自由交流,交流多了,矛盾自然就小了。因此推行汉语乃是重中之重。

但强行推行汉语,鲜卑人反对怎么办?拓跋宏用一项政策就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就是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这句话的意思是30岁以上的人风俗已定,难以改变,可以不强求他们学习汉语,但是30岁以下的人,尤其是少年,应当从小教习汉语,即汉语从娃娃抓起。如此隔上几代,鲜卑就能人人说汉语,完全融入汉文化和中华文明。

除此之外,拓跋宏还严令想要入朝做官的人必须会汉语,因此大大提升了鲜卑贵族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在拓跋宏的倡导下,不出几十年,鲜卑族就已经皆会汉语,局势大为改观。

10.jpeg
上图_ 北魏鲜卑人

第三个举措,则是禁穿胡服,改穿汉服。

拓跋宏明令鲜卑大小人等不许再穿夹领小袖的鲜卑服饰,而应依照汉人习惯穿汉服。为了推行汉服,拓跋宏带头将自己的礼服从鲜卑服装换成了汉服中的衮冕。并于同年按照南方汉人王朝的样式制作五等公服,并逐渐向民间推广。而那些拒绝改变服饰的官员,都被拓跋宏一并罢免。

第四个举措,改鲜卑复姓,配以汉之单姓。拓跋宏因嫌鲜卑旧姓冗长,而采用汉族姓氏,后世一些鲜卑姓氏,如长孙、叙孙、穆崇等,其实并非其本来面目,而都是经过汉化处理的姓氏,真正的鲜卑姓氏,早就在拓跋宏的改革之后销声匿迹。

11.jpeg
上图_ 魏晋时期的汉服

第五个举措,则是大力推行胡汉通婚,促进民族融合。

第五个举措可以说是推行汉化中最重要的一环,前四项举措几乎都是在为这最后一项做准备。拓跋宏的前四项改革,是通过推行汉化让鲜卑人转变习俗,尽量的向汉人贴近,而习俗贴近汉人的目的,则是为了和汉人更好的通婚,以赢得后者的信任爱戴,两族在不断的通婚之中逐渐融为一体,亲如一家,北魏的江山由此就可以坚如磐石,万古长存。有了前四项改革做铺垫,相当数量的鲜卑人在拓跋宏执政的后期已经汉化极深,具备了和汉人士族联姻的基础。因此,在拓跋宏的支持下,胡汉联姻水到渠成,成为那一时期的一个风尚。

《资治通鉴》记载:魏孝文帝“雅重门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阳郑羲,太原王琼四姓,衣冠所推,咸纳其女以充后宫。”魏孝文帝说:“然则婚者,合二姓之好,结他族之亲,以上祀宗庙,下以继后世。这里的四姓都是汉族有名的门阀世家,拓跋宏亲自纳其女为嫔妃。并将自己的亲弟弟们与其联姻,为下属做出表率。在鲜卑上层的示范上,民间的两族通婚也愈加普遍,俨然成为当时的一种风尚。鲜卑与汉人,也就渐渐融为了一体,成为了不可分割的同胞。

12.jpeg
上图_ 北朝女陶俑

  • 开创民族融合的新时代,为大唐帝国的强盛打下基础

 
在拓跋宏的政策下,鲜卑人不出几代,就已完全与汉人融为了一体,他们穿汉服,说汉语,行汉制,持汉姓,除了鲜卑的名头外,无论是文化还是血统,他们都与汉人已经别无二致。中国北方也由此迎来了一段相对繁荣的时代。拓跋宏死后,鲜卑的文化与汉文化高度交融,汉文化在保留自身核心的前提下融入了鲜卑文化的剽悍与粗犷。在军事上,鲜卑人的加入也让中原民族的尚武传统和骑兵力量大幅增强,南北朝的具装骑兵,就是鲜卑人马匹和骑术与中原先进锻造技术结合的结果。

而鲜卑族的血脉也与汉人相融,并由此诞生了集文雅与刚毅并存的新汉族,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莫过于开创中华帝国黄金时代的李唐家族,他们既像传统的汉人士族那样风度翩翩,温文尔雅,又有着古老游牧民族的剽悍与勇猛,隋唐时的汉人,远非后世那般软弱温顺,他们是文明的捍卫者,是野蛮的文明人,他们一手持剑,一手握笔,文武结合,共同开创了光耀世界的大唐盛世。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通典·边防典》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2 09:56 PM , Processed in 0.02929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