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之初的淮军
洪秀全和他的太平军把清政府弄得焦头烂额,朝廷军队在面对太平军时,表现得十分糟糕。统治者无奈之下,只好仰仗地方办团练去对付太平军。这个不经意的决定,使清朝的军事力量从中央转到地方手上,直接改变了晚晴政局。
其中,曾国藩与李鸿章二人分别借组建团练的名义,成功创建了私人性质浓厚的湘军与淮军,成为击败太平军的决定性力量。但随着太平军与捻军等国内反对势力的消亡,这种私人性质的地方团练就显得很尴尬了,中央朝廷是不会允许这种地方军队存在的,历史上诸侯割据称雄,甚至推翻中央的事太多了。所以,曾国藩直接解散了湘军,而李鸿章和他的淮军,该何去何从呢?
一、进退两难的淮军
军队是为保卫国家而诞生的,在没有敌对势力的情况下,军队的存在意义自然会大大下降,淮军即是如此。这支击败太平天国的主力军,在太平天国消亡之后,又参与了剿灭捻军的战争当中。但战争终会结束,如果淮军是清政府所直接管控的中央军,那自然万事大吉,但淮军又偏偏是李鸿章一手培养出来的“李家军”,所以在战争结束之后,淮军存在的合法性立刻成为李鸿章所考虑的首要问题。
太平天国的出现改变了晚清政局
1872年天津教案发生,曾国藩被指控偏心洋人,处理不当,不久便因病去世,李鸿章被朝廷指派处理教案,成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教案的发生为李鸿章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他立刻率领淮军北上至天津,将淮军的形象包装成拱卫京城的正规国家军队。
但是,处理教案的时间毕竟不会太久,淮军所临时取得的合法地位很快又面临困境,以致于淮军在天津驻扎时功能十分复杂,既是治安力量,也是修建工程的“工程队”,用今天的话说,淮军的“人设”十分不稳。此时的李鸿章迫切需要一个新的契机来解决淮军合法性的问题。
天津教案遗址
二、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
1874年,日本侵台。相较于晚清七十年里无数大型战争来说,这一次日军的突袭对清政府的冲击还不是很大,更无法和20年后的甲午战争相提并论。
但历史往往就是一个逻辑上的因果传承,1874年的日军侵台不仅仅使清政府意识到了海防的重要性,更为20年后的甲午大海战埋下了伏笔。还有一点,老成的李鸿章从中看到了淮军转型的重大契机。
战争爆发之前,清政府便已经获取日军将要攻击台湾的消息,朝廷命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为钦差大臣,负责台湾防务,李鸿章虽无法直接参与,但身为负责国家安全的北洋大臣,他也有权协助沈葆桢。
沈葆桢抵达台湾之后发现,台军只有2000人,虚弱的兵力根本无法应对日军的进攻。他与李鸿章沟通过多次,认为以台湾一地的资源根本无法构建有效的防御体系,最好能以台湾为防御主阵地,联合福建、浙江等沿海省份,构建一个完整的沿海防御机制。
负责台湾守备的沈葆桢
台湾防御力量薄弱,倒给了李鸿章一个机会,他发现这可能是使淮军转型的大好时机,此后他多次发电给沈葆桢,旁敲侧击地询问沈葆桢是否需要借兵,同时开始为淮军入台做准备。他先是联系淮军出身的江苏巡抚张树声,透露出他想派兵前往台湾的想法,然后又向总理衙门上折子,让总理衙门做好备战工作。
5月20日,李鸿章在回复沈葆桢的电报中再次透露出将淮军用作抵御日本的主力一事,此次他不仅仅打算将闲置在徐州地区的淮军调往台湾,甚至打算将驻扎在陕西的淮军调动至台湾。当然这一切的想法都得经过沈葆桢同意才行,而沈葆桢的想法也是要积极备战,两人真是一拍即合,初步达成共识。
6月5日,李鸿章接到沈葆桢来电,请求调兵前往台湾,就这样李鸿章的淮军转型计划正式启动。
1874年日军进攻台湾
三、海防体制下的淮军
既然朝廷调兵援台的计划与李鸿章的转型计划不谋而合,李鸿章做事的底气就更足了,他将淮军的调动与国家政策相融合,使淮军的存在与调动纳入到国家体制之内。1874年6月,李鸿章与沈葆桢以及各地淮军将领、巡抚进行多次沟通,最终决定不再调动用于防守西北疆土的淮军,将驻扎在徐州的淮军全力调往台湾。
此时的淮军调动已经不再是私人军队的调动,而是符合国家命令与规定的正常调动,李鸿章也由此光明正大地开始向政府要军费。就这样,李鸿章通过台海危机,成功将闲置的淮军调往台湾成为国防军队,与驻扎在直隶的淮军南北对应,淮军转型的第一步就此完成。
李鸿章照
但战争终究会结束,结束之后淮军是否又会回到之前的尴尬境地呢?李鸿章对此也有进一步的考量。既然日本这样的小国都能对大清沿海产生如此大的威胁,那么如何面对英法等西方强国呢?李鸿章决定利用此次台海危机,激发朝廷对于海防问题的关心,继而构建起一个完整的海防体制,而淮军就是海防力量当中的主力军。只有这样,淮军才能彻底地纳入到国家正规军队,不再有被裁撤的危机。
为此李鸿章开始向朝廷上奏,请求朝廷筹备海防事宜,由此开启了晚清著名的海防陆防大讨论,李鸿章自然大力推崇海防论,这里面既有学习西方、科技兴军的意思,也有将淮军进行彻底转型的意思。
极力主张防御陆地的左宗棠
海防问题讨论的结果是政府接纳了构建海防体制的建议,但也不放弃西北陆地的防御,朝廷还是认识到了海防的重要性,李鸿章和沈葆桢也分别被任命为负责南北方海防体制构建的负责人。
至此,李鸿章借构建海防问题,拥有了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方面的大权,淮军自然也就开始取代原先的绿营兵勇,成为国家的正规军。
海防体制的结果:北洋海军舰队成立
文史君说
但凡优秀的政治家,在面临困境时,总会在危机中寻找新的机会与突破口,当淮军面临着像湘军一样被裁撤的危机时,李鸿章并没有仿效曾国藩解散湘军的做法,而是在各种各样的危机中寻找使淮军合法化的途径,而1874年的台湾危机就为李鸿章提供了彻底的解决机会。
参考文献
王瑞成:《“权力外移”与晚清权力机构的演变(1855-1875)》,《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2期。
王瑞成:《危机与危机利用:日军侵台事件与李鸿章和淮军的转型》,《近代史研究》2016年第2期。
(作者:浩然文史·刘越)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6 12:04 PM , Processed in 0.04233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