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时代,良渚先民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
清晨,男子带上渔网和竹编器具,驾着独木舟,捕鱼捞虾;稻作区内,有人在用磨制石器除草;远方捕捉猎物的人伺机行动;居家的女子织布、饲养牲畜、准备晚餐,等候男主人收获归来。傍晚美味的史前佳肴和篝火晚会是一天最热闹的时候,摩登的原始人已经摸清“寒来暑往”的规律,学会利用自然界素材制作精美的衣服和首饰尽情舞动,不再是身披兽皮、头插羽毛的模样,遇上闷热潮湿的天气,穿上苎麻衣、草鞋,通气又凉爽,劳作时太晒怎么办?随手摘下植物叶片,遮阳取阴,或是扇动它,驱逐炎热。久而久之,先民们从植物、禽鸟处受到启发,因材施用,后世文人好将扇子的出现与尧、舜、周武王等人联系起来,自然只是说说而已,沈从文推测,扇子的应用至少不晚于新石器时代陶器出现之后,扇子许是为国人“扫却人间炎暑,招回天上清凉”最古老“凉友”。
鸵鸟羽毛扇,公元前1332—前1323年,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墓出土,现藏埃及开罗博物馆
不独中国,古希腊、埃及、伊特鲁里亚和罗马人也使用扇子遮阴招风。古希腊人最早从芦苇取材,制成的扇子像芭蕉叶,古埃及人懂得利用棕榈叶制作高大的扇子,由身强力壮的奴隶为之打扇。慢慢地,扇子越高大,表示人的地位越高贵,图坦卡蒙墓中出土了好几件“假”扇子,统一配置了长长扇柄,好看不实用,权当权力的象征,倒是在一白漆木盒中发现的一把长仅18厘米的小扇,一看就是年轻法老用过的。中国出土的早期扇子有长短柄之分,就是对应不同的操持人群,短柄扇多发现于中小墓中,长柄扇仅见于较大的墓里,有的长达2米,显然需要下人站在一旁“帮忙”。目前在中国发现最早、保存最完好的扇子实物为江西靖安县李洲坳东周古墓出土的短柄竹扇(长37厘米,扇面宽25厘米),以精细的竹篾编成,看起来像一把菜刀,又名“刀扇”。该墓被认为是一座大墓的陪葬墓,160平方米的墓坑里埋葬有47具棺木,考古专家发现在11具遗骸的骨骼中都有一种绿色的结晶体,推测这些女子可能在集体食用有毒食品后全部死亡。从出土的300余件纺织品和纺织机械零部件来看,专家推测这些女人当为纺织女工,墓主人不是什么大贵族,而是为国君负责纺织工作的官员,短柄竹扇当为自用品。迄今所见保存完好的长柄竹扇出自马王堆一号汉墓,柄长176厘米、扇面宽45厘米,立起来的话高达2.5米,就算是奴仆拿着它也很难摇动生风,为主人遮挡太阳、阻挡风尘却十分合适。长柄大竹扇,西汉,柄长176厘米,扇面宽45厘米,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现藏湖南省博物馆秦汉以前出土物和砖石画像,常见竹扇、羽扇。若论扇子的远祖,应为材料易得、制作简单的蒲葵扇(又称蒲扇),它有个更有名的名字:芭蕉扇。在我国,所谓“芭蕉扇”其实是用盛产在南方的蒲葵叶制成的,蒲葵属棕榈科蒲葵属,与属芭蕉科的芭蕉风马牛不相及,它的叶片呈扇形舒展,把绿色葵叶连柄摘下,蒲扇算是做成功了一大半。拿植物叶子作扇子最怕叶子干燥后变形,好在蒲葵叶片中的纤维非常坚韧,干燥后相当结实,无明显变形,天生就适合拿来做扇子。尤其是在冬季,叶片含水量低,此时的叶片做起蒲扇更加容易,只需把摘下的叶片晒干后,水洗火烘使其色泽洁白,然后压平,修剪成形,用篾丝镶边,丝线扎紧,一把蒲扇就此完成。据说最早为蒲扇带货的是东晋名士谢安,《晋书》载,谢安有一同乡在中宿县(即广东清远一带)官府做事,不巧被辞退只好回家,路过京城建康时,素闻谢安盛名,前去拜访,谢安问他,回家路费够吗?同乡答:“没事,我这还有5万把蒲葵扇。”谢安取来一把蒲扇小试,对它赞不绝口,京城士庶听说蒲扇被偶像“翻牌”,争相购买,蒲扇价格噌噌上涨,谢安不仅帮同乡解决了路费,还让他大赚一笔。这种事,早年王羲之也干过,《晋书》说他在绍兴蕺山见一老妇人摆摊卖六角竹扇,生意不怎么好,便同老婆婆商量,在扇面上写上几个字拿去卖定能一抢而空,老妇一开始不信他,王羲之问,“你一把扇子卖多少钱”,妇人答,“二十钱”,王羲之说,“你把写好字的扇子拿去市场卖,就说是王右军写的字,保证脱销”,妇人照做,果真如此,第二天,她又带着扇子来找王羲之,羲之微笑拒绝了。当然不是所有材质的扇子都能在市面上流通,两晋时有过两次自上而下的禁扇令,针对的是纨扇一类,以竹木为骨架,用薄质丝绸糊成,因其形状通常为圆形,故称团扇。丝织品价格昂贵,纨扇难入寻常百姓家,得“宫扇”之名。最有名的宫扇莫过于班婕妤写过的那把,班氏自建始元年(前32)被选入宫,受汉成帝宠幸,封为婕妤,赵飞燕姐妹入宫后,班氏失宠,主动去长信宫服侍太后,作《怨歌行》自哀,明面在写“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的纨扇,实则借它自伤,“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影视剧中的甄宓效仿班婕妤用团扇遮面。来源/电视剧《军师联盟》片段
从此以后,团扇与美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就像执白羽扇的一定是诸葛亮、周瑜之流,“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手里没把羽毛扇,都不好意思称自己为谋士、儒将。究竟诸葛亮手里拿没拿东西,拿的是白羽扇还是麈尾扇(以驼鹿尾毛制成,类似拂子,也称毛扇),不得而知。不过史书中不乏手执羽扇指麾三军的案例,比如羽扇一挥轻松退敌的顾荣(东吴丞相顾雍之孙),靠“执白羽麾风”(《北齐书》)逆转风向使火船冲向敌营的陆法和。羽扇成了指挥作战的工具,到唐代恢复“本职”,招徕大批文人粉丝,白居易说它颜色素洁,挥动起来如飒飒松风声,飘逸的形态就像白鹤展翅(“飒如松起籁,飘似鹤翻空”),麈尾和蒲葵扇都比不过它。如果有人在秋天送你一把白羽扇,那可得小心了,唐玄宗晚年想罢相张九龄,初秋一天,命高力士给他送了把白羽扇,暗示他已经“过时”,张九龄又不傻,写了篇《白羽扇赋》:“伊昔皋泽之时,亦有云霄之志,苟效用之得所,虽杀身之何忌?肃肃白羽,穆如清风,纵秋气之移夺,终感恩于箧中”,说纵使秋天到了,也会将白羽扇收进箱子里好好珍藏,感念圣恩,留待明年再用。不久张九龄改任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1、象牙编织嵌象牙染雕兰菊纹团扇,清,现藏故宫博物院;2、牙丝编地花卉芭蕉扇,清中期,现藏故宫博物院。象牙席被禁止制作后;3、花蝶图面象牙雕竹节纹柄团扇,清,现藏故宫博物院一到秋天,固定扇面的凉扇就会被收起来,“弃捐箧笥中”,这种时候,折扇的优势发挥出来了,用时打开,不用时合拢,收于袖中,易携带、易收藏。它真正在中国流行起来是在明永乐年间,发明折扇的不是中国人,而是一洋之隔的日本人,时人常称其为“倭扇”。隋唐时期,中国的团扇和麈尾扇风靡日本、朝鲜,日本人已能就地取材以槟榔树叶为材料制作团扇,8世纪末开始向邻国输出,其中既有仿造品,也有独创品桧扇。桧扇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奈良时代(710—794),它由桧木、杉木等条形薄片叠合串结而成,首端用金属物缀结,尾端以丝线、皮绳等串系,撒开时成扇形,合拢时形似条木,一般使用5—8块木片,若将木片增至三倍即称“三重扇”,增至五倍即称“五重扇”。4、桧扇,室町时代(1336—1573),现藏日本滋贺县美穗博物馆;5、蒋廷锡绘梅雀图康熙帝书雪梅诗折扇,现藏故宫博物院;6、《仿倪瓒山水》成扇,明,董其昌绘,金笺,水墨,现藏故宫博物院折扇进入中国的时间不晚于北宋端拱元年(988),该年二月八日,日本僧人来华,进献桧扇20把、蝙蝠扇2把,因为走的上层路线,没有在全国广泛流行开来,熙宁末年江少虞游相国寺,见有人售卖日本折扇,“琴漆柄”,扇面用鸦青纸,其上“用淡粉画平远山水”,有渔人披蓑衣乘小舟垂钓,天边隐隐有微云、飞鸟,江少虞赞其“意思深远,笔势精妙,中国之善画者或不能也”,无奈囊中羞涩,“索价绝高,余时苦贫,无以置之”,之后再访故地,不复有矣,“每以为恨”。新事物的流行往往需要由上至下的推动,朱元璋就是折扇的背后推手,“上(成祖)喜其卷舒之便,命工如式为之”,折扇“永乐间始盛行于中国”,正德年间甚至专门有工匠赴日本学习制扇工艺。中国的折扇,经历了仿制、改良的过程,比如将日本的单面贴纸改为双面贴纸,大幅度增加扇骨等,打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唐扇”,又反向输出日本,16世纪流入欧洲,风行一时。法国王后凯瑟琳·德·美第奇、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安妮女王都是有名的“扇子控”,每一个参加宫廷舞会的盛装贵妇们,手里都有一把奢华折扇,事实上在欧洲,特别是西欧,或许根本不需要拿扇子扇风,与其说它是纳凉工具,还不如说是上流社会入场券。《伊丽莎白一世》,约1592年,马库斯·盖拉特,布面油画,现藏英国国家肖像馆。伊丽莎白一世是有名的扇子控,图中女王站在英国地图上,手里拿着折扇扇子家族那么多成员,使用时有什么讲究?据清人王廷鼎观察,“今俗御扇,大抵初夏用折扇,中夏用团扇,盛暑用羽扇,稍凉复用团扇,至折扇而捐矣。僧道专用折扇,盛暑僧用蒲扇,道用羽扇。商人止用折扇,近亦有用羽扇、团扇者”,三教九流,各有各的爱好。纯靠人力手摇扇子毕竟辛苦,时间长了,就会疲乏不支。西汉时,长安巧工丁绶发明了一种手工操作、驱动的七轮扇,“连七轮,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颤”,不仅节省人力,制冷效果极佳。之所以称轮扇,因其状如车轮,原理类似现在电扇,靠转动中轴上的若干叶片(即轮扇)生风,7个轮扇组合为一体,同置一室,同时操作,风力之大,持续时间之久,难怪屋里人都打起寒战来。后来赵昭仪送给赵飞燕的礼物中,除了枕头,还有6种扇子,七轮扇也在其列,想来赵飞燕是个超级怕热的人,没有这些避暑小发明,简直过不好夏天。同样怕热的还有“向来朕甚畏暑”的皇帝雍正。根据内务府档案,他即位第二年夏天命造办处做了不少风扇,一会嫌架子高,一会嫌羽扇小,干脆换种思路,又找人做了批手摇扇,以铁片做的扇叶,人在屋内推动扇叶起风,但有一个问题,干活的人推得满身汗味,妨碍皇帝休息,雍正建议把手摇风扇改造成拉绳风扇,拆开房子后檐墙,人在墙外只需拉动绳子转动扇叶即可,室内得了清凉,也无异味。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造办处做好2架拉绳风扇呈上,雍正直夸,甚好甚好,若是在紫禁城实在待不下去,就去圆明园避暑,那里正捣鼓以流水作动力的风扇“水木明瑟”,雍正帝打算把它安装在水木明瑟殿的东次间,通过西洋水法,把水引入殿内,转动“翎毛”风扇产生冷风,使屋内凉爽。他的这一创意装置造福了很多人,乾隆来此后诗兴大发:“林瑟瑟,水泠泠,溪风群籁动,山鸟一声鸣。斯时斯景谁图得,非色非空吟不成”,如入清凉之境.《胤禛行乐图册·临窗赏荷》页(局部),清,绢本设色,现藏故宫博物院,绘其夏日手持羽扇赏荷之景。雍正帝十分怕热,不仅命人制作多把扇子,还发明了以流水作动力的风扇“水木明瑟”既然宫里能工巧匠那么多,乾隆心想,何不让西洋人做一架自行转动的风扇?乾隆二年(1737)六月十三日,“太监毛团传旨:着西洋人沙如玉想法做自行转动风扇一分”,接到旨令的沙如玉满脸问号,他自雍正七年(1729)来造办处当差,为宫廷制作、维修钟表,对自动装置十分娴熟,根据雍正帝的需要发明了报更自鸣钟,在宫中服务多年,经验丰富,乾隆初年的钟表制作活计多由他负责或参与,可说到做风扇,心里没谱。两天后,他将风扇纸样送交皇帝呈览,得到的回复是,将钟表、玻璃镜、风扇统一在一个装置上,“底座下添抽屉,以便收贮风扇。先做一小样呈览,准时再做”,沙如玉们费尽脑汁,与皇帝来回拉锯11个月才完成一架高近2米的红木人物风扇钟,下面为箱座,抽屉内确实可放置物件,顶部有一大风扇,扇叶呈蝙蝠形状,钟表上有一挥扇童子,上弦后,童子持扇上下挥动,大风扇水平转动,想必乾隆对沙如玉的设计十分满意,因为后来他又命人做了好几件类似装置,比如铜镀金嵌珐琅扇扇机器人钟中,女子手持羽扇端坐,听候上弦“召唤”,为人驱暑擦汗。红木人物风扇钟,清乾隆,高194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与雍正的借力扇风相比,你不得不承认乾隆的想象力实在丰富,可惜前者是纳凉的工具,后者深藏皇宫、供人把玩,只是点缀夏天的玩具,无法成为用发条驱动的真风扇。[1]杨祥民. 扇子的故事:传统造物的礼仪性与审美性蠡测. 南京师范大学, 2011.[2]杨祥民. 略论人类早期扇子的形制[J]. 美术观察, 2016(5):2.[3]郑艳娥. 秦汉以前古扇的探讨[J]. 南方文物, 2000(1):6.[4]王勇. 日本折扇的起源及在中国的流播[J]. 日本学刊, 199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