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企业家卢作孚
1940年,在法国的敦刻尔克小镇正在上演二战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撤军行动,超过33万英法联军从欧洲大陆成功撤退,为日后的大反攻保留了有生力量。而在中国的1937年,也在发生着这样的一场大撤退运动,只不过这次撤退的是工厂设备而不是士兵。在这场中国的工厂大撤退中,有一位企业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就是卢作孚。
一、白手起家的卢作孚
卢作孚,于1893年降生于四川省合川县的一个农民家庭,虽因贫困辍学,但他在家里依旧读书认字。1910年卢作孚加入同盟会,他参加了四川的保路运动与革命运动,1914年,对政治较为失望的卢作孚在家乡担任过中学教师、记者、编辑、基层教育官员等多种职务,可以说卢作孚的前三十年完全是以文化人的身份生活于世间。
四川的保路运动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索
卢作孚的人生转折自1926年始,这一年他用8000元资金创办民生公司,从此跨入商界。其实在两年前卢作孚便产生了这个念头,1924年他被杨森聘用为民众通俗教育馆馆长,创办了多家工业展览馆与博物馆,一时间整个成都汇集了诸多科学名流。但好景不长,很快杨森便陷入争权夺利的战争当中而无暇顾及卢作孚的事业建设,卢作孚也意识到推动国家科学与实业发展不能依赖他人,得靠自己努力,由此他产生了创办实业的想法,而实业当中最为关键的便是交通运输业。
四川地方实力派之一杨森
1926年,卢作孚在友人的协助下筹集起购买一艘货轮的钱,并由此创办公司,卢作孚将其命名为“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而这第一艘轮船也被命名为“民生轮”。与其他的民营轮船公司不同,卢作孚在创办公司之初便决定向国际一流水准看齐,他制定了详细的公司服务宗旨与条例,并将安全、舒适、迅速、清洁等作为轮船服务的重点。与此同时,他拒绝晚清遗留下来的在公司经营过程中的层层外包制,而是选择以经理负责制作为公司的运作机制,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为公司赚得最大化利润。
民生公司的轮船
二、商界赢家
凭借先进的管理机制与卢作孚亲力亲为的态度,加之卢作孚在运营公司期间被四川地方势力多次聘用为省政府官员,民生公司得以迅速发展。但摆在卢作孚面前的最大难题便是长江这条“黄金水道”被西方人所创办的外国轮船公司霸占太久了,仅凭民生公司一家根本不可能与西方轮船公司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卢作孚想出了“化整为零,统一川江”的办法,也就是说他首先要做的便是统一在长江上运营的国内民族企业,将细缕整理为线团,整合国内之后再与外企进行抗衡。
长江被誉为是“黄金水道”
自1931年开始,卢作孚开始了大张旗鼓的收购与对抗西方公司的过程。据后人研究,这一过程可分为三步,首先他通过先进的管理方式加之政府的支持,以强大的实力成功收购上包括长江上游下游在内的十数家轮船公司与数十条轮船;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二步,卢作孚随后竟然对西南地区的军用货轮进行了改编收购,而这些军轮大多是地方实力派自己经营的轮船公司所拥有的,因管理不善而被卢作孚收购;第三步也是最为困难的,那便是对“太古”、“怡和”、“日清”这三家长时间霸占长江航道的西方企业进行对抗乃至最后的合并收购。卢作孚面对三家巨头公司的打压与威胁毫无惧色,他凭借百姓的民族爱国心理与民生公司强大的实力与优秀的服务水平,在几年的时间里便在与外企的对抗中获得决定性胜利。到1937年,卢作孚的民生公司已经包揽了长江70%以上的运输业务,拥有数十艘轮船和上万名员工,成为当之无愧的民族企业的佼佼者。
游走在长江上的太古轮船公司游轮
三、挽救民族工业命脉
时间转眼到了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战争爆发,而卢作孚也因其强大的工作能力被国民政府任命为交通部次长,为全国范围内的交通运输发展出谋划策。淞沪会战爆发后,大量工厂的机器设备从上海抢运出来,但运送至湖北宜昌之后便遇到了巨大难题。众所周知的是长江自西向东顺流而下,反之则是溯游而上,而从宜昌到重庆这一段的航道更是坡度陡,水流湍急,木船已经无法实现转移物资的愿望,一时间如何转移物资又成为了一大难题。
宜昌码头
在危难关头下,卢作孚率领其民生公司挺身而出,早在1937年9月初,民生公司便担负起政府的运兵任务,成功将川军的四个师运送至抗战前线,面临着国家工业命脉的大迁移任务,卢作孚更是决定要让民生公司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1938年10月,卢作孚亲临宜昌码头进行视察工作,他要对撤退的物资有一个整体的规划,此时他面临的最大困难便是船只短缺,民生公司在当时可以调用的船只仅剩20余艘,而运送货物一来一回需要六天,也就是说六天才能完成一次运输任务,如果完成全部任务得需要一年时间。但日军怎会给中国人一年的运输时间呢?卢作孚再次想起了之前便用过的“三段运输法”,也就是说将货物根据重要程度划分等级,再将宜昌至重庆的航道划分为三段,仅将最为重要的运送至重庆,其他的则按照不同的重要程度运送至三斗坪或万县,再由其他货轮运送至重庆,这样的话船只即可发挥其最大效能,运送更多的货物。与此同时卢作孚将运载人的客轮进行改造,使其大幅度增加客容量,卢作孚还向民间征收了数千艘木船与数千名搬运工用来运输货物。
运输的目的地之一:重庆朝天门码头
就这样,这场中国宜昌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成功完成,堆积在宜昌的十万吨货物与数万人成功运输至大后方,卢作孚与他的民生公司在付出巨大的财产牺牲与数百人的工作人员伤亡的代价之后,成功的挽救了中国工业的命脉,民族英雄的称号当之无愧。
文史君说:
卢作孚一生可以说是伟大且辉煌的,他的前三十年以知识分子的身份游走于各地,此后白手起家创办民生公司,为中国民族企业的发展与抗战物资运输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卢作孚被称为“中国船王”是无可置疑的。
参考文献:
1.朱复胜:《1938年宜昌“敦刻尔克”大撤退》,《湖北文史》2014年第01期。
2. 张志学:《实业报国 使命担当——卢作孚与民生公司》,《企业管理》2019年第10期。
(作者:浩然文史·刘越)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30 04:35 AM , Processed in 0.03689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