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9|回复: 0

古代多木制建筑怎防火?挂一物赶火神好害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3 08: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2/08/03 网推 郑玉如


20220803004449.jpg
古代多用土木作为建材,但木头不易保存,而且发生火灾非常恐怖,古人为了防火,除了邻近水源建房,还会在宅院里设储水设施。(示意图/达志影像)


古代建筑多採用土木材料,因为木材比起砖石成本低,而且施工方便,不过木头比石头更不易保存,遇天乾物燥或打雷天气时,一不小心就可能发生火灾,而且古时建筑的屋顶紧密,容易造成屋内火势闷烧,更难被扑灭,古人究竟如何防火呢?除了在靠近水源的地方建屋外,还有人会在家里挂春宫图,认为有防火的作用。


根据《梨视频》报导,南宋嘉泰元年和二年时,曾发生过4次火灾,几乎烧掉半个临安,可见古代发生火灾很难扑灭,而古代不如现代方便,建筑多为木材,因此古人在选址时,会优先选择邻近水源的地点建房,例如安徽宏村始祖汪仁雅,原本在金陵经商,但却多次遇到火灾,辗转来到雷岗山一带后,他将天然水窟开凿成湖泊「月沼」,也就是为了以备不时之需。

若找不到近水源的地方,古人就会在屋内设储水设施,不少老宅院中,可见许多大水缸,紫禁城也是以此方式防火,根据《大清会典》记载,紫禁城里的水缸多达308个,主要就是用于防火,称为「门海」,每个水缸容积约3千升,随时需保持满水状态,到了冬季,还会有专人在水缸下燃烧炭火,避免水结冰。

另外,从周朝开始,朝廷就已成立类似现今的消防单位,每个朝代的名称都不同,周朝称为「司煊」;宋朝称为「防隅」;元明则是「救火兵丁」;清初为「防范火班」。根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宋朝还设有军巡铺,也就是现在所谓的消防局,汴梁城中每300步一所,设有5名士兵巡视,还在高处设望火楼,发生火灾时能第一时间发现。

古人在建筑样式上,也会制作防火设计,例如徽派建筑的马头墙,石灰材质可以阻止燃火,还有防风作用,以免火势蔓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民间传说的防火方式,例如在屋脊设计能吞火的神兽鸱吻(音同吃吻),而且古人认为火神是女性,因此会在家挂春宫图,认为火神看了会害羞,就不敢进入家门,能防止火灾发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16 05:50 PM , Processed in 0.07256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