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意外艺术 Author 晴子 不知道你有没有感觉,每过一阵子,网上就会有一批针对女性的“美学标准”。例如备受争议很久的直角肩和蚂蚁腰,还有妆容和穿衣的纯欲风。现在上个网,一边看见有人在努力拒绝身材羞辱,拒绝标签化;一边看到有人在拼命创造词汇给美贴上标签,制定风格模板。回顾古代版的女子潮流手册——仕女画,似乎也时不时刮起不一样的审美风,忽胖忽瘦,忽华贵忽文雅。不由得想问:“有没有什么作品,就让我看看女孩子们快快乐乐的样子,远离样貌焦虑的?!!”有的有的,这就要来说说仇英这幅“重彩仕女第一长卷”——《汉宫春晓图》女子们被刻画的同样的端庄,都是当家主母的标准模板,多是在做贴合古代女教内容的事情,例如画中就在教育女子要“欢不可以黩,宠不可以专(规劝女子不要刻意争宠)”。女子们穿着华丽,但面容幽怨。让人猜测她们可能最近很久没见到夫君,而且宫里伙食油大味不好。这也使得一部人对古代女子的刻板印象就是——生活挺无聊的,活着挺无趣的。而当你打开《汉宫春晓图》时,你会发现画风是这样的:不过这张画叫《汉宫春晓图》,这个聚会的“汉宫”在哪里呢?“汉宫”并非是某个具体的宫殿,它是对汉代宫廷的泛指。他想要这画有复古的感觉,又要带着点明代当下的审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场景问题,要怎么突出画中宫廷的华丽呢?明代是苏州园林发展的顶峰,有钱人纷纷都在掏钱建园子,精致的园林多到让苏州直接被誉为“园林之城”。大景定下,主角就随他发挥,参考一下现实里见到的明代女子。让画里女子的衣物设计与唐宋相似,再带上些明代的飘逸美感。大胆的石青、淡黄、与朱红的三色拼接,兼具色彩过渡和冷暖对比,发饰上配有金银点缀更显精细。将抹胸裙子高束在胸前,用长丝带打结系住,丝带随着运动而摇摆,肩头披上绣花披帛,增加了文雅的气质。腰间再佩挂上类似中国结的红色挂饰,作为颜色的串联。衣着精致后,女孩们自然忍不住再加点小的搭配,所以聚会上,大家会找寻新鲜的花儿折枝戴上。女孩们的雅趣自然不止这些,她们还能动静结合,弹唱歌舞一样不落下。关于斗草,我们现在很难见到,它曾经可是古代的流行游戏。女孩们斗草主要是比花草种类和数量,看谁采的花草种类多,谁的更新鲜别致。大家采了些花草来,兜着坐在花草堆里斗草。 这一个说:“我有观音柳。” 那一个说:“我有罗汉松。” 那一个又说:“我有君子竹。” 这一个又说:“我有美人蕉。” ... 众人没了,香菱便说:“我有夫妻蕙。” ——《红楼梦》(节选) 香菱凭借一朵特别稀有的夫妻蕙力压其他人,成为斗草界的mvp。87版红楼梦还原的斗草场景。来源/电视剧87版《红楼梦》截图女孩们的乐趣也有与劳动相关的,她们还会熨练、刺绣。仇英这部分的绘画,可能是致敬了唐代张萱的《捣练图》。我们现在的聚会,难逃拍照这一环节,古代女孩们也不例外。不过友情提醒,不要得罪画师,不然会被小心眼画师在画布上添油加醋。插播一条小八卦:有人说这里画的是王昭君被画师画丑的故事。这幅画的作者仇英是不是贵族界的派对一哥,明代版泡在女孩堆里的贾宝玉?将仇英的一生和其他文人对比,会发现他的身上似乎看不到主角光环。在当时的社会,只是漆工出身的他,少时家中没钱支持读书,长大后能看见的路,也就是一辈子学习父辈手艺,在市井中混口饭吃。至于他所喜爱的绘画,在存在着明显阶级偏见的文人圈,出身低微也没学问的他根本无法入流。“自古善画者,莫非衣冠贵胄,逸士高人,振妙一时,传芳千祀,非闾阎鄙贱之所能也。”仇英真切地感受着社会的偏见,在稀少的关于他的记载里,他没留下什么壮志豪言,你能看见的,只有一个攒足了劲埋头苦画的身影。他不断地临摹前人的画,虚心向曾经的名家学习,他好像是在用沉默表示自己对命运的不接受。他一直画,画到同时期的文人说他一人能兼众名家的长处。“仇实父工于绘事笔不妄下。树石师刘松年,人物师吴道子,宫室师郭忠恕,山水师李思训。其于唐宋名家无不模仿。其妙以一人而兼众长,故才幅半缣皆视为拱璧。”他一直画,画到明代的艺术市场为他打开大门,收藏家项元汴为他出高价,并让他入住自己家。“(仇英)摹唐宋人画,皆能夺真 .... 丝丹缕素,精丽艳逸,无惭古人。”仇英依靠绘画,一步步从市井小民变成富贾的座上宾,成为一代大师。他见过普罗大众的样子,也知晓文人眼里的风月,大概是因为这种广泛的观察,他笔下的美人具有风雅趣味的同时,也更为真实。让人能感受到,《汉宫春晓图》中的女孩们不是精致的摆设,不是陪衬,而是真实世界里的女孩的缩影。她们会嬉戏打闹,互相陪伴,会一同读书,也会一同八卦。我们见过太多作品去刻画女孩的纤瘦端庄或是富贵妩媚,但单纯地笑,简单的青春明媚,不也是最动人的吗?明代对女子的管束达到封建顶峰,女子的衣食住行还有自己的身体,这些全都被定下各种要求。这本是令女子枯萎的时代,但一批批女孩手拉着手,尝试着挑战封建束缚。她们通过家族背景获得机会识字读书,或是通过丈夫抓住机会学习知识,去尝试获得和男子相同的文化教育,并活跃于文人的圈层。《历代女子文集》中收录了明朝部分七十位女作家,《历代妇女著作考》中,明代妇女作家多达243人,超过以往历代人数总和。她们证明了女子的才学,并且女孩们互相影响着,以家族为单位,扩大女子学习的机会,明代逐渐形成以家族为单位的才女群。长江才女群有徐媛、陆卿子,她们凭借才学被后人称为吴门二大家;嘉兴才女群有沈纫兰,著有《效颦集》,有黄媛贞,著有《云卧斋诗余》;吴江才女群有沈宜修,能诗擅画,著有诗集《鹂吹集》,收录800余首诗。还有更多女性的名字记录在古文上,短短的几行话,都是她们一生的不屈服。我们在《汉宫春晓图》中见到的那些活动,女孩们折花装扮、斗草取乐、歌舞弹唱、读书下棋...这些背后,是无数女子带动女性拓宽生活,走出被父命和夫家潦草填满一生的成果。每逢佳节,女子不必拘束在闺房内,她们也可以牵手相聚走上街道,去享受青春,去放声大笑。那些笑声隐藏在一张张古画中,一页页古籍背后,玲珑悦耳,正等着你去聆听。年年端午,京城士女填溢,竞看灯船。....士女凭栏轰笑,声光凌乱,耳目不能自主。[1]汪浔. 虚窗雅阁[D].复旦大学,2012.[2]郑伟灵. 雅俗共赏[D].广西师范大学,2020.DOI:10.27036/d.cnki.ggxsu.2020.000979.[3]李光蕾. 仇英《汉宫春晓图》研究[D].苏州大学,2015.[4]张景丽. 图像、身体与空间:仇英仕女画艺术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21.DOI:10.27699/d.cnki.ghbmt.2021.000099.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