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0|回复: 0

[哲史艺丛] 狐狸不只成了精,它还曾经是图腾、祥瑞,也曾被人们信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16 09: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狐狸不只成了精,它还曾经是图腾、祥瑞,也曾被人们信仰

 文史君 浩然文史 2022-07-16 18:30 发表于河北

1B0F75DA-C2C6-4901-90BC-00965C894C9F.jpeg

被狐狸精附体的苏妲己


说起狐狸,可能很多人首先联想到的是民间“狐狸精”这个称谓,但是,狐狸在历史上也曾扮演了一些不一样的角色,今天文史君想跟大家介绍,狐狸是如何从普通动物成为图腾、祥瑞,又是如何妖化乃至最后发展成为狐仙信仰的。


一、远古——先秦:从图腾到祥瑞


1.远古时代:图腾


狐狸狡猾、机智,充满灵性,在远古时期,狐狸担当起了作为部落图腾的重任。《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皇帝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皇帝战于阪泉之野。”这句话中提到的六种动物,其实也就是六个以这些动物作为图腾的部落,其中“貔”在《尔雅》中的解释是白狐,说明了狐狸在远古时期就是图腾中的一员。


66CEF144-4B25-4324-B0A3-E4AE83AFE672.jpeg

白狐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说是大禹已经30岁了都还没有娶妻,他就很担心自己这样会违背了当时的法度(当时制度是男子年满三十就要娶妻)。当时大禹治水走到了涂山(今浙江绍兴西北),这里生活了一个涂山氏家族。


1B935C72-381A-48C0-B7DD-8AA0C8F47677.jpeg

涂山氏雕像


大禹向天说道:“如果同意我娶妻的话,我就一定会得到上天的回应的。”话音刚落,一只九尾白狐出现在大禹面前。大禹心想:“白色是我们部落崇尚的衣服的颜色,这九尾则是王者的象征。”


大禹曾经听过涂山地区的民歌,其中就有唱道:“绥绥白狐,九尾庬庬(m áng)。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大意是说,谁娶了涂山氏家族的姑娘,谁就家道兴旺。后来大禹就娶了涂山氏家族的姑娘女娇。


在一些神话传说当中,涂山氏就是九尾白狐,而我们刚才说的故事里,当中的女主角涂山氏部族的部落图腾也就是九尾狐。


8BB3AFC2-A72B-4E8D-8C6E-8889A7CA34B6.jpeg

九尾白狐


2.先秦时期:祥瑞


远古时期,狐狸承担了部分图腾的任务,到了先秦时期,由于之前的图腾崇拜仍然在延续,所以这一时期狐狸逐渐发展成了“祥瑞”的象征。在古代,祥瑞是吉兆的一种表示。

现在的一些古装剧中常常会出现祥瑞,其中既有以动物或者植物状态出现的,也有以天象状态出现的,比如我们所熟知的麒麟、嘉禾和景星,它们就分别是动物、植物和天象的祥瑞代表。


而狐狸这种生物,在先秦时期也是天降祥瑞的一种象征,这在一些历史典籍中亦有表现。比如在《穆天子传》就有记载:“甲辰,天子猎于渗泽,于是得白狐,狢焉,以祭于河宗。”


855BC833-4CDB-4794-B9F4-DFD9A82BC0FE.jpeg

麒麟图样


二、两汉以后:狐的妖化


随着历史洪流的逐渐推动,至汉代时,狐狸开始被妖化,此时“妖狐”之说 “崭露头角”。有关狐狸被妖化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书中这样说道:“狐,妖兽也,鬼所乘之。”这一时期的狐狸一改先前图腾、祥瑞的形象,变身成了所谓的“妖狐”。


9BCF1809-F4FA-4610-96F5-B7473B3DCF8E.jpeg

影视剧中妖狐化成人的模样


狐狸从灵兽“堕落”成妖兽,这其中既有巫术等的影响,也有如佛教、道教等宗教因素的影响。


魏晋时期,狐狸“妖化”之说愈加盛行,此时狐狸已经不是之前那样被作为祥瑞对待了,而是被看作 “凶兆”,是一种妖邪的东西。此后也发展出了一系列有关狐魅的志怪小说。


《西京杂记》中有这么一个故事,:西汉广川王喜欢挖掘坟墓,他挖掘栾书的坟墓时,发现棺柩和随葬品已经全部腐烂了,只有一只白狐,它看到人来了一下子就逃跑了。广川王就派人去追,但是没有追到,只是用戟刺伤了白狐的左脚。当天晚上,广川王梦见一个胡子和眉毛都白了的男人对他说:“你为什么要刺伤我的左脚?”男子说完又用手杖去敲打广川王的左脚。广川王醒来发现,自己的左脚肿痛生疮,一直到他去世都没有被治好。


三、唐宋——清代:从狐神崇拜到狐仙

信仰遍及北方


1.唐宋:狐神崇拜


但是,当人们逐渐把狐狸“妖化”的同时,民间却悄然兴起对狐神的崇拜。在古籍《太平广记》中清楚地写道:“唐初以来,百姓多事狐神。”民间亦有一句谚语——“无狐魅,不成村”,这同样说明了这段时期狐神崇拜的普遍性。


51B022F7-A576-48E6-8CB3-77DBAE1FFFC4.jpeg

狐神崇拜


至宋代,狐神崇拜继续发展。《汴京遗迹志》中载道:“宣和七年秋,有狐由艮岳直入禁中,据御榻而坐,诏毁狐王庙。”从中可知,狐神庙已经在宋代大量出现,已经到了需要官方出面来控制的地步了。


01A1C731-52A2-47D2-B72B-FCA6733FAD66.jpeg

狐仙庙


2.清代:狐仙信仰遍及北方


元明清时期对狐的崇拜仍在发展,至清代狐仙信仰臻于完备。狐仙庙也在北方地区分布甚广,而无论是民间百姓抑或是官员,他们在信奉狐仙上都十分虔诚,这些主要体现在家庭里给狐仙设立牌位、大小节日祭祀狐仙、日常拜狐仙以求保佑等活动中。


文史君说


狐仙信仰曾经在中国北方地区十分兴盛,在中国民间信仰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狐从普通动物成为原始部落的图腾之一,历经被人们认定为祥瑞、妖狐,最后发展成为“狐仙信仰”,这之间还有很多民俗文化价值等着我们继续去探寻。


参考文献


王伟:《中国狐精原型论略》,《蒲松龄研究》2007年第2期。


张目:《信仰与情感的错位——狐的妖化与狐仙信仰的兴起》,《文教资料》2013年第21期。


袁珂:《中国神话通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拂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5-19 07:00 PM , Processed in 0.05400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