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5|回复: 0

[哲史艺丛] 杀人魔王黄巢,没写过那首雷人的「高考祝福诗」 | 短史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10 07: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杀人魔王黄巢,没写过那首雷人的「高考祝福诗」 | 短史记

 林汣琰 短史记-腾讯新闻 2022-06-10 04:08 发表于北京


作者林汣琰

编辑吴酉仁


相信这两天,很多人都被下图这段“高考祝福语”给雷到了。


按广为流传的“常识”,“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诗,题为《不第后赋菊》,是唐朝人黄巢参加科举考试落榜后抒发内心郁闷所作。黄巢的科举之路始终没能走通,他后来成了唐末的民变领袖,残忍嗜杀,让许多人闻风丧胆。显而易见,这首诗不适合用来祝福高考。


具体说说这首诗——其实,这首诗并不是黄巢写的


F2A169AB-A2F7-4519-AFB7-B7B982ED1C59.jpeg


今人认定此诗为黄巢所写的依据,是《全唐诗》收录了此诗并说它的作者是黄巢。


但《全唐诗》乃清代人所编,因汇编时缺乏考据,非唐与五代之人所写而误收入其中者甚多。据陈尚君先生的《〈全唐诗〉误收诗考》,该书有许多诗作或是唐代以前之人所写而被误收在唐代人的名下,如曹植的诗作被当成了李商隐的作品。或是宋代人及宋代以后之人所写,也被误收在了唐与五代之人名下。这类误收情况,仅陈先生考据出来的,便有六七百首之多。


《全唐诗》共收有三首所谓的“黄巢诗”。


据陈尚君先生的考据,其中一首《自题像》“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是绝对的伪作,乃后人将唐人元稹的《智度师》一诗略作改动缝合而成,然后挂在了黄巢名下。

另一首《菊花联句》只有两句:“堪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赭黄衣”,最早见于南宋后期文人张端义的《贵耳集》,书中说这是黄巢五岁时所做,据此评价黄巢说他“跋扈之意,已见于婴孩之时”,其父见了这两句诗甚至想要揍儿子一顿。问题是这两句诗和这段故事,在宋元两代几乎找不到其他记载,而张端义自己又说,他所记之事皆来自耳闻传说,而非爬梳史料。南宋后期之人自市井江湖中耳闻所得的黄巢故事,自然不能当真。


后世最有名、流传最广的《不第后赋菊》,也就是“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最早的出处也在南宋末年。据明朝人的说法,是载于俞文豹的《清夜录》。


问题是,“一位曾领导席卷南北并建立金统王朝的起义领袖,如此成熟且具开创气象的诗篇,为何经历唐末五代、北宋及南宋前期之三百多年,从未有人道及,至南宋末突然出现?”故此,陈先生的看法是:南宋市井之中流行讲史说书,而讲五代故事又是比讲三国故事更热门的话题,黄巢正是讲五代故事绕不过去的开篇,现存史料也显示南宋的说书艺人给黄巢附会了很多故事,也替黄巢写了很多诗作。所以,《不第后赋菊》这首诗,很可能是“南宋讲史说书艺人所编造”,编造这种诗作的目的,是为了向听众展示黄巢自青少年时代起就是一个充满了野心之人。


相同的看法,也见于更早的闻一多先生的《全唐诗辨证》。闻先生认为,《全唐诗》所收黄巢的三首诗里,《自题像》是后世的好事之人“以元微之《智度师》诗,窜易磔裂,合二为一”,是妥妥的伪作。另两首《题菊花》和《不第后赋菊》“殆亦此类”,大体也是一样。《题菊花》说是黄巢五岁所作,“尤不可信”。


有意思的是,朱元璋后来也写了一首《咏菊花》:“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该诗被朱元璋收录到了自己的《御制文集补》中,显见是得意之作。这大概说明,在朱元璋生活的元末,由南宋说书艺人替黄巢编的那首《不第后赋菊》,仍在市井中流传。朱元璋听过这类说书,脑子里有点印象,于是东施效颦自己也来了这么一首。可惜朱的文才有限,这东施效颦的水准,反远不如原作。


29DD9A43-9D3D-459D-900F-07F3292323A1.jpeg


此外,黄巢参加过科举考试这件事情,也很可疑。


在五代编成的《旧唐书》里,留下了很多关于黄巢出身的记载。其中的《黄巢传》里说,黄巢“本以贩盐为事”,属于“阘(小门)(小草)微人,萑(芦苇)(蒲草)贱类”,意思是黄巢的出身非常低微,是很底层卖私盐的。《郑馀庆传》里记载了唐僖宗的一份诏书,称黄巢为“草贼”,由这个“草”字也可见黄巢的出身很低。《郑畋传》里则记载,黄巢攻陷京师后,大臣郑畋与诸镇将校在岐阳盟誓匡扶李唐,传檄天下,檄文提及黄巢的出身时,是这样说的:


“草贼黄巢,奴仆下才,豺狼丑类。寒耕热耨,不励力于田畴;媮(同偷)食靡衣,务偷生于剽夺。”


摒弃檄文里那些强烈的道德批判,大致也是在说黄巢出身很底层的农民,但他不肯安安分分种地,反而做起了“剽夺”的营生。这个营生就是冒险贩卖私盐。


同书《张濬传》里交待得也很明白。当时,张濬奉命去游说军阀王敬武支持李唐,他对众军官说,“黄巢前日贩盐虏耳”,不过是一个“贩盐白丁”。“贩盐虏”三字,足见黄巢并不是与官府合作、得到朝廷认可的大盐商。“贩盐白丁”四字,也说明除了私盐贩子外,黄巢没有别的体面的社会身份。


总之,《旧唐书》里无一字提及黄巢曾参加过科举考试。此外,当时在唐的韩国人崔致远,在为高骈起草的《檄黄巢书》里,也说黄巢“出自闾阎之末,起于垄亩之间”,是个农民出身的底层人。


到了北宋,在欧阳修等人编撰的《新唐书》里,黄巢的出身略有了一些变化。该书《黄巢传》中说,黄巢“世鬻盐,富于赀。善击剑骑射,稍通书记,辩给,喜养亡命。”——意思是黄巢他们家世代都是盐商,很有钱。黄巢这个人擅长击剑、骑射,略读过一些书,且能言善辩,家中养着很多亡命之徒。虽然出身较之《旧唐书》高了一些,但《新唐书》也没说黄巢参加过科举考试。


明确说黄巢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且未得中的史书,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书中说


“巢少与仙芝皆以贩私盐为事,巢善骑射,喜任侠,粗渉书传,屡举进士不第,遂为盗,与仙芝攻剽州县,横行山东,民之困于重敛者争归之。”


这段文字抛弃了《新唐书》里“世鬻盐,富于赀”的记载,只说黄巢从青少年时代就与王仙芝等人贩卖私盐为生。然后说他擅长骑射,为人任侠,粗读过一点书,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里的进士科,因为屡考屡败,最后做了盗贼,与王仙芝等人一起袭击掳掠州县。那些被朝廷的沉重汲取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百姓都去依附他们。


司马光说黄巢“屡举进士不第”,今人已无法知晓他究竟是依据了什么材料这样写。但就这段文本而言,实在是颇为古怪——很难想象一个自青少年时代就在违法贩卖私盐的“江湖人”,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放下手中的弓马刀剑,跑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而且参加的还是最最难考中的“进士科”。唐代的科举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三史、一史、童子等许多科目。其中最受读书人看重的是明经和进士两科。其中进士又远比明经要难,录取率一般只有考试人数的百分之一二。唐朝中后期每年的平均录取额度只有大约三十人。黄巢活跃的唐僖宗时代,十四年里只录取了进士347人,平均每年只录取了24.79人。因为进士最难考,所以当时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意思是三十岁考中明经算年纪老,五十岁考中进士算年纪轻。


理解了这一点,便能看出“屡举进士不第,遂为盗”这句话很有问题。黄巢只是个粗读过一点书的江湖人,即便真想要通过科举改变阶层,也不应该狂妄自大到去考难如登天的进士科。更何况,在唐朝,要想去京师参加进士科考试,一般是需要获得“乡贡”保送资格的,也就是先在县级政府报名,经县与州府考试合格后给予解状,才可以去京城参加科举。像白居易就是“宣城所贡”。黄巢是个私盐贩子,干的是违法营生,又只是粗读过一些书,这样的人要想获得“乡贡”资格,实在很难。


5D0FA8F3-19F3-4690-B2C1-827D0378442C.jpeg


综而言之,说黄巢是一个出身底层的私盐贩子应该可信。唐代中晚期,朝廷为了敛财,实施了食盐国家专卖政策,盐价随之暴涨,底层百姓吃不起官盐,私盐贩子应运而生。许多私盐贩子来自底层穷人,甚至有女性参与其中。有些做大了的盐枭,后来凭着财力和人力资源,在唐朝末年成了风云人物。除黄巢与王仙芝外,南唐的奠基者徐温、前蜀的开国君主王建、吴越王钱镠,早年都贩卖过私盐。


但是,说黄巢“屡举进士不第”,就很可疑了。《旧唐书》与《新唐书》皆无此说,仅见于更晚的《资治通鉴》。说黄巢科举落第后写过《赋菊》诗,则不止是可疑,而是不可信——如此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和作品,唐代史料里见不到,五代史料里见不到,北宋史料里也见不到,要到黄巢死了三百多年后的南宋末年才出现,显见是出自后人附会。


黄巢后来成了人人闻之色变的杀人魔王不假,但“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首诗,真不是他写的。(来源:腾讯新闻)




参考资料

①陈尚君:《〈全唐诗〉误收诗考》,收入氏著《唐诗求是》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版,第28-78页。
②陈尚君:《黄巢诗献疑》,《文汇读书周报》2019年12月30日。
《全唐诗辨证》。收入《闻一多全集》第七册,湖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68-569页。
④施宝义:《黄巢〈自题像〉诗辨伪》,《读书》1981年第10期。
⑤张德信、毛佩琦主编:《洪武御制全书》,黄山书社1995年版,第360页。
⑥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527-528页。
⑦《旧唐书》之《黄巢传》《郑馀庆传》《郑畋传》《张濬传》。《新唐书》之《黄巢传》。《资治通鉴》之卷第二百五十二唐纪六十八。
俞兆鹏:《黄巢生平事迹考异》,《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1年第2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2 11:30 AM , Processed in 0.03025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