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28|回复: 0

[哲史艺丛] 明末辽东军人的心理变化:祖大寿投降前经历了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7 03: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末辽东军人的心理变化:祖大寿投降前经历了什么?

 王淼 国家人文历史  2022-05-31 23:56 Posted on 北京

10.png
本 文 约 5500 字
阅 读 需 要 14 min


明崇祯四年(1631)七月,辽东总兵祖大寿奉命修筑大凌河城,目的是以修城的方式作为进攻后金的手段,将关宁防线往前推。然而,祖大寿在大凌河修城尚不足半月,他率领的明军即被闻讯赶来的清军团团包围。

在明军与清军的诸多战事中,大凌河之战的规模不算大,但影响却不算小。尤其对明朝武将的集体降清,此战可谓推倒了一系列多米诺骨牌,从此之后,明将投降自保成为一时风气,而大量武将的流失,使得明军原有的优势逐渐丧失。对大明帝国来说,所谓“辽事糜烂”,自此已经难以挽回。

11.jpg
影视剧中的祖大寿。来源/电视剧《孝庄秘史》截图

大凌河被围困


重新修筑大凌河城,本是老臣孙承宗主导的战略规划的一部分,亦即以大凌河城作为堡垒,与宁远、右屯、锦州等地互为犄角,以充分发挥明军拥有的火器优势,避免与擅长流动作战的清军发生野战。平心而论,这种战略本身谈不上多么高明,实际上就是一种耗时费力的笨法子,实是在长期被动挨打的状况下,明军应付清军的无奈之举。

大凌河城被围之后,皇太极并没有实行强攻,而是采取了围点打援的方法,一方面在大凌河城外围挖壕沟、筑高墙,另一方面用重兵进行打援,并先后多次击败明军增援,使得被围明军很快陷入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绝境。

12.jpg
影视剧中,皇太极围困大凌河城。来源/电视剧《孝庄秘史》截图

辽东战场上,长期与清军交战的关宁铁骑乃是明国第一精锐。这支部队最初发轫于执掌东北军政数十年的李成梁时期,后经孙承宗、袁崇焕等人的精心打造,到了祖大寿时期,这支部队已经成为百战精锐,不仅军中多有死士,而且名将如云,像曹文诏、满桂、赵率教、左良玉、周遇吉,乃至后来降清的吴三桂等人,均出自这支部队。

关宁铁骑同时也成就了祖家之于辽东名门望族的地位,祖大寿的祖父祖仁和父亲祖承训因军功不断升迁,先后出任援剿总兵官和辽东总兵官,在祖仁和祖承训的提携下,祖氏族人均获得大小不等的官职。他们分别驻扎在锦州和宁远等地,既有着雄厚的财力,亦广置土地、蓄养家丁。他们虽然桀骜不驯,却被明廷视之为不得不依靠的力量,即便是孙承宗、袁崇焕这些权倾一方的封疆大吏,面对他们的种种过失,也只能慰勉有加,却不敢轻易得罪他们。

13.jpg

影视剧中的关宁铁骑。来源/电视剧《江山风雨情》截图

出生于军人世家的祖大寿很早即在军中任职,因为他平素足智多谋、勇敢善战,到大凌河城被围时,他已经出任辽东总兵一职,成为新一代关宁铁骑的掌门人。然而,即便是足智多谋、勇敢善战的祖大寿,面对清军的千里奔袭与重重包围,也依然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当然,希望并没有完全消失,因为祖大寿知道,孙承宗一定会派兵救援,但是,祖大寿没有想到的是,孙承宗每次派出援兵,都被皇太极的打援部队击退。有一次,皇太极甚至让清军假冒明军的援兵,引诱祖大寿出城。祖大寿不知是计,立即率兵冲了出来,却险些被清军活捉。祖大寿自此困守危城,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崇祯四年九月二十四日,明廷派出的一支最大规模的援军终于来到了。这支援军共有四万多人,领军者是监军道张春。九月二十七日,援军抵达大凌河城近郊,与清兵相遇并开战。开战伊始,清军受到明军的火器压制,被杀伤者颇多,但此时清军已经装备了红衣大炮,在随后的炮战中,清军开始占据上风,明军被杀得节节后退。清军随之又以伏兵冲击溃败的明军,张春再也难以挽回明军的颓势,救援依然以明军的惨败而告终。

这次重修大凌河城,祖大寿的部队所带的粮草本来不多,而清军千里奔袭,皇太极采取的第一个措施就是切断了明军的粮道。清军虽然围而不攻,明军却只能坐吃山空,经过多日的消耗后,明军已经彻底断粮。刚刚断粮时,明军还可以杀战马、吃马肉,战马杀完了,不得已就开始吃人肉,先是吃筑城的民夫,继而吃饿死的士兵,史籍中所说的用人骨当柴烧,将人肉烤着吃,当是彼时惨酷境况的真实写照。

不顾家人性命的诈降


清军围城之初,皇太极曾多次从城外投进劝降书。这些劝降书不仅为祖大寿讲明利害关系,同时也吐露了皇太极所谓“战争之事我自任之,运筹决胜,惟将军指示”的“休戚与共,富贵同享”的愿望。明末的辽东本来地处满汉杂处之地,汉人深受“胡俗”影响,故而“夷夏之防”的观念较为淡薄,时人甚至有“辽人不可鼓忠义”之论。辽人固然有从军的传统,但大多数辽东籍士兵只是为了糊口才走上从军之路,而他们对明廷的向心力亦多为利益所系,他们对明廷本身并无多少好感。对祖大寿本人而言,他起初也只听命于对他有知遇之恩的孙承宗和袁崇焕,他的上司袁崇焕被逮入狱,他甚至不顾京师危殆,一气之下带领着关宁军返回了关外。直到袁崇焕写信相召,祖大寿才勉强率部重返京师前线,且自此听调不听宣,始终与朝廷保持着不即不离的距离。

14.jpg
影视剧中,袁崇焕被杀。来源/电视剧《孝庄秘史》截图

最后一次救援失败之后,被围困在大凌河城中的明军处境更加艰难。祖大寿及其部众已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选择:是不屈而死,还是投降而生。事实上,除了副将何可纲表明誓死不降的态度之外,祖大寿手下的大多数将领已经倾向于集体投降。

崇祯四年十月初七,祖大寿与皇太极开始互派使者,正式谈判。经过多日的讨价还价之后,已无退路的祖大寿决定率众投降,为部下留一条活路。十月二十五日,祖大寿邀请清将石廷柱进城商议投降的具体细节,随即命祖可法、祖泽润、刘天禄、张存仁等四员明将跟随石廷柱进入清军的营地。皇太极亲自走出大营迎接,四人跪倒便拜,皇太极急忙上前一步扶起,且以女真族最高贵的礼节“抱腰礼”相见。

十月二十八日,祖大寿先是命人将誓死不降的何可纲绑缚至城外,当着皇太极的面杀掉了他,随后打开大凌河城的城门,率领手下将领进入清军的大营。见到皇太极之后,祖大寿欲跪,被皇太极阻止,代之以“抱腰礼”。行礼之后,祖大寿与皇太极一起登坛,盟誓祭天,正式完成了投降的所有程序。

15.jpg
誓死不降的何可纲。来源/电视剧《孝庄秘史》截图

降清之后,祖大寿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皇太极建言,自己虽然已经降清,但驻扎在锦州的明军却尚不知情,他愿意带领一支军马赶赴锦州,在城内充当内应,配合皇太极夺取锦州。这似乎是一个非常合理的建议,看起来没有任何毛病,皇太极虽然不无疑心,却没有拒绝祖大寿的建议。毕竟,包括祖大寿的养子祖可法、从子祖泽润在内的一大批明将在他手中充当人质,他觉得祖大寿出尔反尔的可能性并不大。

然而,当祖大寿率领少数部属装作从大凌河城突围奔还、进入锦州之后,却立即闭门不出,无论皇太极如何相召,他也只是王顾左右而言他,或者干脆不作回应了。自此,皇太极才认定了祖大寿诈降的事实。但是,尽管如此,皇太极并没有因为祖大寿的诈降而迁怒于其他投降的明将,他不仅妥善安置了这些将士,还做出了豁达大度的姿态,特别重用了祖可法、祖泽润、刘天禄、张存仁等人。

祖大寿回到锦州不久,即遭到辽东巡抚邱禾嘉的弹劾,但崇祯皇帝碍于祖大寿在辽东的声望,非但没有追究祖大寿降清失地的责任,反而给他升了职。在此之后,崇祯皇帝曾三次下诏命祖大寿进京觐见,但均被他以各种借口推辞——祖大寿平生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件事,就是恩师袁崇焕的被逮入狱,袁崇焕被当庭拿下,祖大寿当时就站在袁崇焕的旁边,两腿瑟瑟发抖。袁崇焕的遭遇,让祖大寿真正见识到皇权的威严与冷酷,他在听调不听宣的同时,也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轻易不敢独自离开军队,唯恐被无孔不入的锦衣卫捉去。

但不管是出于忠君报国的考虑,还是出于切身利益的考虑,祖大寿的诈降却无疑是真实的。因为他此后依然时时出现在与清军作战的第一线,与清军殊死搏斗,而且多次拒绝了皇太极的劝降与约见。

十年之后:这次是真降了


崇祯十四年(1641)三月,距祖大寿第一次降清将近十年之后,皇太极再次发兵围攻锦州,明清之间的最后一次战略大决战松锦之战就此拉开了帷幕。

在松锦之战中,清军所采用的依然是围城和打援的战术,不同的是,清军这次面对的援军,乃是明廷集全国之力调集的十三万精锐明军,而指挥这些明军的,则是新任兵部尚书兼副都御使总督蓟辽军务的名将洪承畴。对于明清双方来说,松锦之战都是一场足以决定彼此命运成败的战略大决战——明军胜,可以全歼清军精锐部队,进而收复辽东失地;清军胜,能够一举消灭明军的机动部队,明朝再也无力与之抗衡。所以,明清双方都调集了各自所有的精锐部队,在锦州和松山之间摆开战场,力求毕其功于一役。

16.jpg
影视剧中的洪承畴。来源/电视剧《孝庄秘史》截图

松锦之战的结果仍然以清军全胜、明军完败而结束。至于明军完败的原因,也仍然是一个“朝议两端”、文武离心、将帅不和,乃至将领相互拆台、监军越俎代庖的老套故事,洪承畴本人倒不必负太大的责任。而援军的失败与洪承畴的被俘,也使得困守在锦州城里的祖大寿陷入了与当年困守大凌河城一样的处境——火药断绝,粮草不继,人相食,草根木皮俱尽……十年前大凌河城的悲剧再一次在锦州城内上演。

当初围困锦州,就是祖大寿过去的部下张存仁给皇太极出的主意。张存仁不仅提出“坚持围困之策,截彼侦探,禁我逃亡,远不过一岁,近不过数月,自有可乘机会”,对明军救援锦州有着准确的预料;他同时亦认为祖大寿“惟便是图”“本无定见”,“一当危急,束身归命矣”,对祖大寿的为人与个性有着准确的把握。

的确,随着松山的沦陷与洪承畴的降清,摆在祖大寿面前的,也只剩下降与不降两个选项了。祖大寿当然明白,像诈降这种伎俩,偶尔玩一次或许可以侥幸成功,想玩第二次就绝无可能,何况祖大寿手上除了自家亲人的身家性命之外,已经没有什么人质可以轻易交给皇太极了。更为关键的是,对于自己效忠的明朝,祖大寿已经看不到任何希望,继续卖命,只有为这个腐烂透顶的王朝殉葬,这显然不是祖大寿想要的结果。

皇太极是细心人,考虑到祖大寿曾经降而复叛,未必有脸面再次投降。但祖大寿本人却无暇顾及这些了,此时的祖大寿已经无路可走,他既意识到大明王朝的穷途末路,也知道要想保住家人的性命和家族的利益,唯有投降一途。权衡再三,祖大寿终于下定投降的决心——这次当然不是诈降,而是真降。《清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所谓:“援兵尽绝,城内粮尽,饥民相食,祖大寿战守计穷,又闻松山已失,乃率众出城……叩首乞降。”

17.jpg
影视剧中祖大寿最终投降。来源/电视剧《孝庄秘史》截图

皇太极虽然上过一次当,但他依然以最高的礼节迎接祖大寿,并说:“你过去背叛我是为了你的主子,为了你的家人和宗族。我对大臣们说过,祖大寿如果再次投降,我也决不会杀他。过去的就算过去了,只要以后能为我大清尽力就可以了。”

祖大寿降而复叛,叛而复降,自然急于打消皇太极的疑心,表明自己的忠诚。他先是做出深刻的检讨:“臣先执谬,自辱其身,深愧归降之晚。伏覩皇上宽仁神武,一统之业,朝夕可定。”继而为皇太极献计献策:“以臣目击机会,先取山海关五城,最为上策。明文武官之能否,城之虚实,兵之强弱,臣所洞悉。宜乘此时攻取中后所,收吴三桂家属,彼必为之心动。其余中右所、中前所、前屯卫,一鼓可平也。破山海,更易于破宁远,山海军士皆四方乌合之众,不谙阵战。绝其咽喉,撤其藩篱,海运不通,长城不守,彼京师难保,三桂安能固守宁远也?”作为职业军人,祖大寿几代驻守辽东,自然深谙明军城防虚实与官兵底细,他的建议可谓句句切中要害。由此可见,他自此已经死心塌地地归附清。

有人说祖大寿第二次降清后依然心怀故国,所以一直消极自守,无所作为,说实话,这还真有点抬高了祖大寿。从上面列举出的事实可以看出,在谄媚讨好新主人方面,与他的那些儿子、养子和从子们相比,降清后的祖大寿并不稍让。他之所以在降清后即隐居幕后、销声匿迹,大概率只是因为年事已高(六十三岁),既得不到清真正的重用,也无以充当清的急先锋去冲锋陷阵罢了。

回望明亡清兴的历史,明显可以看出,清之所以取代朱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前者深谙怀柔之道,可以有效地招徕人才,合理地运用人才,并得到这些人才真心实意的信服。而后者虽然掌握着大量的人才资源,却总是无法做到人尽其用,这些人才或被逼反,或遭冤杀,或消磨于内耗,或干脆弃置不用……最终的结果,就是造成人才大量流失,明清之间随之强弱易位——即以祖大寿为代表的祖家为例,祖氏家族一共为清贡献了三个子爵,十几个大小不等的将军,而他们都曾经是大明帝国的干城之将,却最终为清所用,成为皇太极“以明制明”策略的最佳例证。

18.jpg
皇太极的野望。来源/电视剧《孝庄秘史》截图

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皇太极的胸襟与见识,在他即位之初,即首先订立了招徕汉人、为己所用的政策。皇太极明言:“金银币帛虽多得不足喜,惟多得人为可喜耳。金银币帛用之有尽,如收得一二贤能之人堪为国家之助,其利赖宁有穷也,且将来休养生息,我国人民日益繁庶也。”

皇太极以十年的耐心收降祖大寿,且“授以高官厚禄,使之安享尊荣”,即充分印证了他招徕人才的理念。与皇太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崇祯皇帝对待自己的部属只有疑心与猜忌,有功不赏,有劳不录,喜怒无常,刻薄寡恩,才最终使得己方所有的优势尽失,人心所向化为乌有。

参考文献:
清太宗实录稿本[M]. 辽宁大学历史系,
钟翰点校. 清史列传[M]. 中华书局, 1987.
清实录[M]. 中华书局, 1986.
叶高树. 1618-1683降清明将研究[M]. 台湾师范大学, 1982.

19.png

END
作者 | 王淼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古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2 11:45 AM , Processed in 0.03179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