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89|回复: 0

zt念佛的功德--净空法师 讲述(第一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3 10: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念佛的功德



净空法师 讲述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讲于台南成功大学

吴真度 整理



内容提要



第一天揭示:佛教非宗教、非哲学,而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之教育,其最终目的在追求‘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



修行是以戒定慧为手段,伏断妄想、分别、执著,而得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而八万四千法门当中,又以净宗持名念佛法门为现今末法众生最方便、最究竟、最契机之法门。



第二天揭示:净土五经之来源,《无量寿经》汇集本之因缘始末,及现所采用夏莲居老居士汇集本之殊胜处,并以‘善根福德因缘成熟’勉励大众。



第三天揭示:六道、十法界之因缘,三福为修行成就之基础,而其中又以‘孝亲尊师’为大根大本。



第四天揭示:三归依之真实意义乃是归依自性之觉正净,即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



修行之要不在形式,而是在日常生活当中依教奉行;学佛是学阿弥陀佛的心,愿、行,并深信‘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则念佛之功德及其殊胜利益,必定现前可得。




第一天



台南净宗学会会长、诸位同修、诸位大德:



这一次有这样殊胜的因缘,在成功大学庄严的会场与大家来谈谈佛法,这次共有四次的讲演,题目是‘念佛的功德’。这些年来,佛法在台湾可以说有相当的成就,尤其是念佛法门,念佛的人虽然多,可是究竟为什么要念佛?要怎样念佛?念佛的好处到底有多少?一般大众对于这些问题,多少都还有一些疑惑,我们这次的讲演就把重点放在这方面。



首先我们对佛法要有正确的认识,然后才会对学佛生起欢喜心,佛法的功德利益就很容易得到。佛法在民国初年,欧阳竟无先生曾经作了一次很重要的讲演,他这篇讲词是他的学生记录下来,在台湾有流通,也许有同修们见到过,他的题目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世所必需’,当时是在第四中山大学发表的讲演。那时的第四中山大学就是现在的南京师范大学,在抗战胜利后是金陵女子大学,现在改成南京师范大学,民初那学校是第四中山大学。



他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佛法确确实实为这个时代所必需,我们不能把它看作是宗教,宗教是狭义的,不能包括佛法,而佛法包括宗教。这情形就好像佛法是一所完整的大学,宗教与哲学都是学校里的一个科系,科系不能代表整个学校,而学校确确实实有这么多的科系。



我们仔细去观察,佛法究竟是什么?欧阳先生说:‘佛法就是佛法’,当然这说法绝定没有错,但是我们在修学当中依旧感觉茫然,会感觉到神秘,于是我们再仔细地观察,佛教确实是很类似我们所讲的教育,而实实在在说,它确实是教育。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创办这个教育,很像我们中国孔子的创办私人教学;我们读历史知道,孔子是在不得志之后才退居从事于教学的工作,而释迦牟尼佛的情形与孔老夫子恰恰相反,舍弃政治而从事于教学,与孔夫子的情形是不相同的。但是他们在教育上的成就可以说是都非常的伟大辉煌,这是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的。



所以佛教传到中国来之后,佛门弟子对于释迦牟尼佛尊称为‘本师’,正如同中国后来的读书人尊称孔老夫子为‘先师’。我们称‘本师’,根本的老师,创始这个教育的这位老师,创始人,而我们自称为弟子,这可非常明显看出我们和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我们对佛陀的尊敬是把他当老师来看,绝定不是把他当神明来看待,要是把他当神明来看待,那它就是宗教了。



所以今天有人说佛教是宗教,我们也不能反驳,为什么呢?它确实变质了,真的变成宗教了,一般社会大众都把佛菩萨当作神明来看待,这是变质成宗教了。我们要学,但不是学宗教,是学教育的这部份,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这是认识清楚。



过去的菩萨都是佛的学生,换句话说,他们都是我的学长,他们是早年和佛陀学习,我们是后来和佛陀学习,这些关系我们都要搞清楚。佛的学生太多太多了,认识清楚了就不致于迷信。佛教导我们‘信心’非常重要,《华严经》上说‘信为道源功德母。’,在佛门里的术语‘修行证果’,以我们现代的话说‘完成学业,成就圆满的智慧德能。’,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信’。



信心非常重要,佛法里讲信心,第一个是讲自信心,第二个是信老师,对老师要有真正的信心,为什么?对老师有坚定的信心,老师的教导你才会认真去学习;对老师没有信心,老师纵然再高明,你也不愿意学习,换句话说,佛法的教学内容,你依然是一片空白,你学不到。



所以在中国,可以说立国的精神就是‘孝亲尊师’,佛法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佛教我们修学是从‘孝敬父母,奉事师长。’而立定根基,这可以说佛法和中国儒家传统的教学立在同一个基础上,这也是佛教育传到中国后,很容易为中国朝野士大夫们所乐于接受的原因。它的内容非常丰富,非常完备,这我们可以从遗留下来的经典中,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们既然和佛是师生的关系,我们晓得佛对我们是真诚的教诲,佛法教学的内容是些什么?目标是些什么?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佛教就是佛教育,所追求的只有一个目标,经论上常讲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句话是从梵文音译过来的,就是佛教教学的总目标。



这句话在过去翻译时‘尊重不翻’,实际上是可以翻出来的,为什么还要保留原音?对它尊重,这是佛陀教育的目标,这是音译,它的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所以其实是可以翻出来的,这意思翻得很圆满。



我们现在听到‘无上正等正觉’这名词也不好懂,也得费点事去解释,如果换成现代的名词,实在讲呢,大家就不难懂了,它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究竟圆满的智慧。我这样讲法,大家就好懂了。



这个智慧,实在讲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不但对于现前,对于过去、未来也统统的明了,而且是正确的明了,绝定没有错,究竟圆满的明了,不是局部的明了,这是佛法教学的目标。由此可知,佛法所追求的是智慧,佛法是智慧的教育,智慧的教学。



我们乍听总不免要加很多疑问,这可能吗?真有这回事情吗?一个人对于过去、现在、未来、此界他方都能明白吗?在宗教里我们听到赞美上帝,上帝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而人也能做到。其实诸位要是在佛法里稍稍涉猎一些,你就明了了,上帝确实不能,那是赞美他的话,而人的确能,依照佛法的修学,确确实实能够达到这个目标。



所以佛法教学没有别的,恢复我们本有的智慧德能而已。我们常常在大乘经上读到,佛度一众生,像《金刚经》上说的‘实无众生佛得度者。’,佛度一切众生,佛又说实实在在没有度一个众生,这话是什么意思?因为智慧是他的本能,他本有的,不是佛给他的,佛只是一切众生在迷失时,帮你点一点而已,这一觉悟是你自己本有的。



佛在《华严经》上说得很好,‘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智慧’就是刚才说的究竟圆满的智慧,对于整个宇宙人生究竟明了,这是你本来的智慧,你本来就有的。‘德能’是什么?是讲作用,智慧的作用广大无边,真实而不可思议,尽虚空遍法界都是自己德能变现出来的。



我们的智慧德能到底有无失去?绝定没有,既然没有失掉,为什么我们在变得这么苦恼呢?佛说因为你迷了。怎么迷的呢?佛说的很清楚,‘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是佛把我们的病根说出来了,只要把妄想执著消除了,你的智慧德能就恢复了,妄想没有了,智慧就现前;执著没有了,德能就现前。



有关智慧德能,天亲菩萨在《往生论》里说了二句话,这二句话综合起来讲‘清净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妄想没有了,真实智慧就现前了;执著要是破除了,无为法身就现前了,这个境界就叫‘成佛’,成的是究竟圆满佛,这是在佛教学中真正是毕业了。



所以佛的教学也分三个阶段,就像我们现在学校的制度,有三个学位,三个阶段,大学毕业了是学士,再念研究所是硕士、博士。佛教里也有三个学位,最低的是阿罗汉,阿罗汉是学位的名称;比阿罗汉高的学位是菩萨,最高的学位是佛陀,所以你要是证得究竟圆满的觉悟,那你就得到最高的学位了。



所以佛法当中是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当作佛。



这在宗教里头是没有的,宗教里头不可以人人都当上帝,所以佛法是平等法,一切众生都应当成佛。我们要把佛、菩萨、罗汉这三个名词认识清楚,他不是神明,他是学位的名称,代表修学到某一个阶段。阿罗汉是‘正觉’,再往上是‘正等正觉’,就是菩萨了,加上‘无上’就是佛了,这三个名词是这样来的。



我们不是这一生才迷的,很久以前就迷了,愈迷愈深,没办法觉悟了,其实说,觉悟也并不是那么难,难在那里呢?刚才讲了,你的妄想执著不肯放下;假如你的妄想执著肯放下,成佛很容易,所以这桩事情不是求人。世间求人最难,佛法不是求人,是求自己,你自己真肯就容易了,你自己不肯,那就难了,难易操纵在自己的手上,不是操纵在外面的境界,也不是操纵于别人。



佛法修学的目标晓得了,怎么迷的,迷的根源也知道了,于是我们体会到释迦牟尼佛一生的教学,也就是指我们现前所遗留的经典所汇集在一起而称为《大藏经》的,这《大藏经》的内容是什么?就是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一个真正觉悟的人,他所见到的,是一个彻底觉悟的人所见到的。



我们每一个人不止只有这一生,我们有过去世,过去世还有过去世;我们有未来世,未来世还有未来世。生命是永恒的,生命是不生不灭的,这是事实的真相,这不是宗教里所说的。而我们活动的空间,也就是我们生活的范围,是无量无边,不限于这一个小地区,不限于这一个地球。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虚空法界,有无童无边诸佛如来的刹土,所谓‘佛的刹土’,就是指一尊佛教化的范围,我们今天讲教化的区域,在佛经里称为‘大千世界’,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尊佛教化的范围,这个范围究竟有多大?在过去有很多人认为经上讲的‘三千大千世界’,大概是我们现代科学家发现的银河系。



可是这些年来,在中国大陆有位黄念祖老居士,他是研究科学的,他在天津教书,天津大学是从前的北洋大学,他告诉我们,这一个银河系,实在讲就是佛法里讲的一个单位世界,一个小世界;那三千大千世界是多少个小世界呢?一百亿个,这范围就太大了,一百亿个银河系是一尊佛的教区。



诸位想想,佛要是没有究竟圆满的智慧德能,他怎能教化这么大的区域?而佛告诉我们,像这样的教区,在太空当中无量无边,世界无量边,诸佛无量无边,那众生的数字更是无量无边,这都是我们生活的空间,都是我们活动的范围。诸位要是细读《华严》,你就能略略知道一个仿佛。



怎样能够恢复我们的智慧本能呢?恢复我们大自在的生活空间呢?这就是佛法之所以要教我们的。所以我们的心量要拓开,像佛一样‘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心量有多大?虚空法界。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看看我们周边的一切众生,心量之小啊,二个人都不能包容,二个人是谁呢?夫妻还要吵架啦,还常常闹离婚,你才晓得佛说我们迷,迷到什么程度了,所以佛在经上常常感叹,叹惜众生‘可怜悯者。’,可怜可悯。他要是没有智慧而来迷惑颠倒,就不可怜不可悯;他有智慧,他有德能,和诸佛如来没有两样,现在居然迷到这个程度,这才叫真正的可怜可悯。



这是我们认识经典的内容,实在讲,经典就是教科书。佛当年在世和中国孔老夫子一样,虽然教学四十九年,但没有编教科书,每天和大众讲学,有些是主动为学生说的,有些是学生提出问题,老师为他解答的,这种情形我们在经典里都看得出来,所以经典就是教科书。



为什么当年老师不编教科书留给后人方便?孔老夫子也没有编教科书留给后世,这二位是东西方的圣人,这是什么道理?我们深入去体会了解,能得到一点消息,那就是佛陀所说的字字句句都是活的,不是死的,因此记录就非常困难,写成文字就变成死东西了,对于后人的修学产生了许多障碍,这是佛法难懂的地方;关键也还是出在妄想、执著上,对佛法也生了妄想,也起了执者。



实在讲,世出世间圣人的教诲,我们要体会他的意思而不能执著他的言语,他的东西是活的,不是死的,这才叫‘真实智慧’。以现代的话来说,他的言语超越空间,超越时间,因为超越时间,三千年他这样教是正确的,三千年后的今天,我们听他的话还是正确的。因为超越空间,世尊当年教印度人,印度人得利益;拿到中国来教中国人,中国人也得同样的利益,无论把它传到那一个国家,那一个种族,依照他的教诲去做,绝对得真实利益,所以他的教诲是超越时间及空间,这是很难、很难做到的。



我们明白这个大前提、大原则,我们才能谈得上读经,所以诸位一定要晓得,要老实去读经,不要求解,经的这一段怎么讲,那一段什么意思,你这样就是打妄想了,起了执著,为什么呢?实实在在告诉你,经典里没有意思,你要是在这里面找意思,你不就叫打妄想了吗?



因为没有意思,所以有意思就不能超越空间、超越时间了,因为没有意思才超越了,时空局限不了它,所以经是活的。三千年前有三千年前的讲法,放在我们现在中华民国有中华民国的讲法,绝定没讲错。对中国人是中国的讲法,对外国人是外国的讲法,都得利益,所以它不是一个讲法。也就是说它没有意思,但在用上时却有无量义。



《般若经》上教给我们,‘般若无知’所以‘无所不知’,经典没有意思,所以它有无量义;这个事实,大家稍稍细心点能看得出来,我们看经典的注解,注解就是讲法,你看汉朝的注解,就是这部经在汉朝时候的人的讲法;它那种讲法一定是让当时的人得利益,它的总目标就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



我们再看唐人的注解,同样一部经,唐人的注解一定是唐朝那时的讲法,和汉人讲的不一样,如果一样,何必再作注解?我们再陆续的看,宋朝的讲法,明朝的讲法,清朝的讲法,都不一样,经文一句也没更动,但讲法不一样,不一样就是无量义,所以经文没有意思,但用的时候是无量义,如果经文有意思,只有一个意思,那个意思是死的,不能讲出第二个意思了。



这是经典翻译之难,所以现在有人提倡要把佛经翻成白话文,那个问题就严重了,白话文一翻,那经都有意思了,不是没有意思了,就把活的佛法变成死的佛法,那白话文一翻,佛法就宣告死亡了,它不能有第二个意思了,这是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的。



古人译经,这实实在在说,我们从历史可以看到,中国人有福,这历代译经的人都是修行证果的人,他不是普通人,他不是照字面来翻,他是自己确确实实也达到这个境界,纵然不能达到究竟圆满,也达到了‘正觉’、‘正等正觉’的境界,所以翻出来的经文和佛所讲的,还没有变质,虽不能翻的百分之百,大概也有百分之八、九十,所以我们确确实实能得受用。



现在要是去译经,我们是不是已入了境界?你不入此境界,你怎会知道事实的真相?佛所证得的事实真相,那些菩萨、罗汉也契入了,所以他们把经典的意思讲给我们听,不是用凡夫心,不是依文解意,绝对不是以妄想、分别、执著来解经,他以什么方法来译经?来为我们讲经?真实智慧,就是用这个。



真实智慧从那里来的?从自己开悟来的。那我们要问,我们为什么没办法开悟?他为什么能开悟?悟是本有的、本能的;迷,本来没有。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告诉我们‘本觉本有。不觉本无。’,‘不觉’就是迷,本来没有;所以究竟圆满的智慧是你本来就有的。



本来有的,现在没有了,这个原因就是妄想、执著。所以佛法讲到修行,关键就在禅定,这是佛家讲的修行的总纲领,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智慧就开了,本能就恢复了。所以‘定’是佛法里修行的枢纽。



整个佛法从纲领上来讲就是戒定慧三学,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教导一切众生,教什么?戒、定、慧,这是他教学的三大纲领。



戒,它的内容教我们修福,人不能没有福报,没福就很苦。福从那里来呢?断恶修善,我们一切苦难是恶业感召的,我们的幸福快乐是善业得的果报,善因一定有善果,恶因一定有恶报;造恶会得善果,修善会得恶报,绝定没有这个事情,所以戒是教我们断恶修善,因为恶业里的妄想、执著特别强烈,你的清净心很不容易恢复,所以佛首先教给我们‘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从这里入门,在这个基础上去修‘定’。



‘定’就是清净心、平等心,清净平等心起作用就是智慧,就是无所不知,特别是平等心现前就无所不知了。



我们为什么不能知道过去未来呢?为什么不能知道此界他方呢?因为我们的心不平等,有界限,界限就是障碍,这界限不是外面来的,是自己造成的,叫‘作茧自缚’,不是别人障碍你,是自己障碍自己。



所以佛法修行的枢纽是‘定’,初学佛法对于这些名词、定义只能说一个模糊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楚,这在修学过程当中必然起障碍。



佛法讲的戒学是广义的,不是狭义的,佛法里讲持戒,特别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修行有六个纲领,我们称为‘六度’,布施再来就是持戒;持戒的意思,以现代话来说是守法,遵守老师教导的方法,不违背老师教导的原理原则,这叫‘持戒’。不能把持戒只看到五戒、十戒、比丘戒、菩萨戒,那你看的范围太狭小了,你这样去做法,你想想看,不但没有破执著,反而加重执著,执著在五戒、执著在十戒,执著在菩萨戒。



佛是叫你破执著的,不是叫你增长执著,你要懂这个意思,所以它是广义的,不是狭义的。不但佛的教诫我们要遵守,世间的法律要遵守,道德要遵守,乃至于风俗习惯都要遵守,这个社会才和谐,大众才能过得幸福,才能过得快乐。所以六度里的持戒就是守法,一定要养成守法的观念,要认真的去做到。



我们能守法,心自然就安,心安理就得到了;心安了,心清净了,人就聪明了,他为什么聪明呢?就是他心清净了、烦恼少了、妄念少了,他见事见理自自然然要比过去清楚、明白,这就是我们讲的‘智慧开了’。



智慧的大小与他定功的浅深恰好成正比例,换句话说,你有一分清净心就有一分智慧,你有二分清净心就有二分智慧。佛的心是圆满的清净,佛的智慧也是圆满的,佛的能力超越一切。我们现代科学家发现这时空里确确实实有不少障碍,科学的术语里讲‘次元’,三次元、四次元、无量的次元,这就是时空里的障碍,这些障碍从那里来的呢?都是从妄想执著里生出来的。



所以佛法高明,得清净心之后,妄想执著没有了,所有一切次元的时空全都突破,宇宙人生的真相才看清楚。我们今天只能接触到三度空间,四度空间、五度空间我们就接触不到了,无限度的空间我们怎能够达到呢?



实在说,梦中有梦中的境界,定中有定中的境界,随著定功的浅深而境界不相同,诸位细细和科学合起来看。譬如阿罗汉,我们在《地藏经》里看到,婆罗门女的母亲去世了,她知道她的母亲生前造作很多恶业,依照佛的教训,她一定堕恶道,究竟到那里呢?不知道。



她请求阿罗汉,阿罗汉定中见到她的母亲在地狱里受苦,这就说明地狱道的次元和我们人间的不同,他入定就能突破,他能进入五度空间、六度空间,用入定的方法就能突破、能见到,是这么一回事情。



他见到之后出定再告诉她,我们从这里来观察时,这就是事实,这不是幻觉,确确实实可以用现代科学来证明。阿罗汉的定功并不很深,佛在《楞严经》上讲他的定功是第九次定,菩萨的定功更深。菩萨有很多等级,如果从《华严经》上看,从初住到等觉共四十一个阶级,换句话说,他们的定功有四十一个不同的层次,层次愈高,突破的次元就愈多,这样才能把宇宙人生的真相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佛说的不是假话,经典里所描绘的他方世界,像《华严经》讲的毗卢遮那佛的华藏世界,《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讲的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这与我们的次元绝定不相同。而我们这个世间,在过去修行的人,他修定到相当程度,榷确实实有见到极乐世界,这例子很多很多,像我们净土宗的古德传记里,慧远大师当年在世,一生曾经见过三次,都是在定中见到的。



天台的智者大师读《法华经》入定,见到一千年前释迦牟尼佛在灵鹫山讲《法华经》,超越了时间,也超越了空间。天台在中国浙江,他跑到印度去了,定中所现的境界是印度,是一千多年前的印度,所以他出定告诉人,释迦牟尼佛讲《法华经》,法会还没有散。



这些道理许多科学家都肯定,但是想不出什么方法教时光倒流,回到过去。佛法就有办法,这个方法就教我们修定,定是清净心,是个总名词,在教下里称为‘止观’,在密宗里称为‘相应’,在念佛法门里称为‘一心不乱’,名词不一样,事实是相同的,禅宗里称为‘禅定’。



我们现在提倡的《无量寿经》,采用夏莲居老居士的汇集本,这本子在所有一切《无量寿经》经本当中,是最好的一个版本,

我明天会向诸位做一个简单的报告。经题上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修净土的人希望得什么?希望得‘大乘’,希望得‘无量寿’,希望得‘庄严’,这三个是所求的,特别是‘无量寿’,真的是无量,不是‘有量的无量’,确实是无量。



‘ 庄严’就是我们世间讲的真善美,世间人讲真善美是有名无实,这三个字确确实实都没有得到,都是假的,都得不到;但是西方极乐世界的确是真实的,这叫‘庄严 ’。用什么方法求呢?这是佛教给我们修学的标准,也是修行的标准,‘清净’、‘平等’、‘觉’,为我们提出这三桩事情。



你要想得‘大乘’,你要想得‘无量寿’,你要想得‘真善美’,你一定要修清净心,你一定要修平等心,其实只要心能够做到清净、平等,‘觉’自自然然在其中了,前面的期求,你就能如愿以偿。将来在西方极乐世界是果报,我们要问,现前能否得到?现前一定能得到。



如果说现前不能得到,而将来会得到,这个事情不但不能教人相信,我都不相信。现在就能得到,将来也能得到,这个我相信。现在就得到啊,你不能得到,必定有不能得的因缘。



从前章嘉大师曾对我说过一句话,‘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他说这句话是真实的,可是很多人求,为什么求不应呢?一定有障碍,你要把这个障碍找出来,把这个障碍消除掉,感应就现前了。



所以当你有求而求不应时,不能怪佛菩萨不灵,与佛菩萨不相干,这是实实在在的。佛为你讲道理,佛给你讲方法,佛为你讲事实,这些你要懂得。所以佛法里头绝对没有迷信,‘迷’正是佛法要破的,佛法是破迷开悟,佛法怎么会迷信呢?而我们自己迷了却不自知,还以为自己是虔诚的佛教徒,为什么佛菩萨不保佑我?这就天大的冤枉,完全变成宗教了,把老师当作神来看待。



神能保佑你吗?神也不能,神果然能保佑人的话,我早就拜神了,我就不学佛了。神也不能保佑人,我们中国古人常讲‘聪明正直谓之神。’,我们如果是无理的要求,求神保佑我发财,求神保佑我升官,我又贪赃枉法,神还保佑我,那这神不是还和我一样贪污吗?一样贪赃枉法嘛。这不但对神不敬,对神是侮辱,你们诸位想想对不对?



我们拜神,给他一点贿赂,供养他一点,希望他给我发财,我发一百万,我供养一万给你,一本万利,诸位想想,那有这种神明?所以这真的是侮辱神明,对神明是大不敬。由此去观察世间人的颠倒错乱,再看看佛经上佛所讲的话,你会点头,佛讲的的确不错,字字句句都真实。



我们既然知道这个法门,想认识它,想修学它,一定要清楚,一定要明了。前些年我在美国迈阿密作了一个专题讲演,题目就是‘认识佛教’,录音带此地有流通。讲演当时有英语翻译,有很多外国人参与,录音带现在把它分开了,国语和英语分开;今年年初,有些同修发心,把录音带整理出来,现在印成一本小册子,我好像看到外面有结缘的本子,诸位应当细细的去看看。对于佛法本质我们认识清楚,我们修学的方向、目标才不会错,然后我们才能谈到念佛成佛。



念佛是佛法里许许多多方法的一种,我们为什么选择这个方法?成佛,什么叫‘成佛’?成佛就是成就究竟圆满的智慧,唯有真实的智慧才能解决一切问题。我们现在生活的问题、家庭的问题、事业上的问题,乃至于讲到生死的问题,统统都圆圆满满的解决了,没有智慧不能解决啊。



没有智慧天天在打妄想,那时就愈来愈苦,苦中加苦,不能解决问题,一定要真实的智慧。从真实智慧里面把自己本来面目找到,禅宗里有句术语‘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那是真正的我。



大家都晓得佛法里讲‘无我’,‘无我’是我们凡夫观念里错误的观念,这东西没有,可是有‘真我’,常、乐、我、净四净德,这是真的,那个‘我’就是禅家讲的 ‘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也就是刚才我提到的,天亲菩萨在《往生论》里所讲的‘无为法身’,那是‘真我’;把这个‘真我’找到了,就得大自在了。



那自在的样子是什么呢?我想不少同修念过《普门品》,《普门品》里讲的三十二应身,那就是大自在的样子。如果你把自己本来面目找到了,你就有能力分身,就有能力变化了,应以什么身得度,你就能现什么身,这个多自在啊。



我们现在很可怜,没有法子分身,这次我到此地来,这里的同修见到我,希望我多住一段时期,这就是不能分身,如果能分身,我台南分个身,台北分个身,美国分个身,常年住在那地方,这多自在啊。



从这个地方,诸位就可以知道我没证得‘无为法身’,我若证得无为法身,我就有此能力了。但是我们相信,确确实实这是真正的事实,事实我们虽然没有见到,但是佛在经典上讲的这些理论,我们细细的想,是正确的,是可能的。换句话说,今天是我们的清净心、平等心还没达到这个标准,应当更努力、更专精的去修学。



佛法修学的关键在专、在精,不能杂,一杂就坏了,我们现在学佛的同修,通病就在杂乱上,杂修、乱修,就像你们在学校里读书,科系很多,你在这里乱修、杂修,这个钟点听这个科系,下个钟点跑到那个科系,这样子听上四百年都毕不了业,你不专嘛,如果你专门在一个科系里上课,四年就毕业了,学位就拿到了。你不专,门门都想学,门门都想听,门门都想接触,修成一个大杂烩,这个坏了啊,这是现在学佛人的通病。



前面跟诸位讲了大前提戒、定、慧,戒定是枢纽,我们疏忽了,这是我们费了许许多多的时间,费了许许多多的精力,而在佛法上没有成就的因素,今天明白,搞清楚了,我们要回头。



当然佛法像一个大学,里面有许许多多的科系,我们应当如何来选择?选择的原则不在这些科系的本身,也就是不在法门,为什么?法门是平等的,所以大经上常讲‘ 法门平等,无二无别。’,因为任何一个法门,它的目标都是无上正等正觉,每个门都通达,所以选择的关键在自己,譬如说我们这个讲堂,这讲堂有许许多多门,每个门都通进来,所以门都是平等的。



那么你选择从那个门进来,这是你的条件,如果你站在这个门口,你顺便就进来了,这多方便;但这个门偏偏不进,要绕圈子,又想走这个门,又怀疑,又走那个门,绕来绕去,绕了几十个钟点还没有进来,这不是自找麻烦吗?现在很多学佛的人犯这个毛病,都在门外绕圈子,不晓得一门深入。



当然,这个门古人讲有难有易,难易也不在法门,难易在我们自己本身,我们自己本身妄想烦恼重,有一些法门我们就感到难;如果妄想执著轻,法门我们感觉到容易,这就是讲众生的根器不相同。



如果烦恼习气非常重的,有没有一个什么法门让我们学起来轻松容易成就?这就是我们所要的,这个就是念佛法门,这是一切诸佛菩萨为我们推荐的。这个法门,业障习气最重的人也能成就,修学别的不容易,这个法门容易成就。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明天我给诸位介绍净宗修学的根据,我们的依据,我们明了了,我们的心才能定下来,才能够专精,功夫才能够得力,明天晚上再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1 07:35 PM , Processed in 0.03029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