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加拿大《2022财政预算案》公布,除了增加全民牙医、低价托儿、学生贷款利息延长等福利,关于房产的核心政策有8条。
传说8大“靶向治疗”精准打击炒房客治理楼市,但到底药效如何?
1 第一套房储蓄免税帐户 首套房储蓄账户(First Home Savings Account)储蓄上限为4万,购买首套房的提款将是免税的,就像供款RRSP一样,当你拿出收入存进FHSA账户时,可以抵扣收入税,投资所获得的增长是免税的,直到最多提取$4万加币。
这一项政策是鼓励大家存款买房无疑了,但关键在于,给购房者自己存的钱免税,是鼓励入市,因此对房价的影响为零。
2 延长首次买房激励
宣布将首次购房者激励计划延长至2025年3月31日。
这个首次买房激励政策,其实就是与政府“共享”房产,例如:房主购买$50万的房子,获得CMHC补贴金$5万。10年后房子升值到$100万,房主卖掉房子之后需要归还CMHC$10万;如果不卖,25年后房子升值到$200万,房主要按照估值的比例归还CMHC$20万。对房价的影响为零。
3 禁止外国地产买家
计划限制、禁止外国企业和海外买家购买非娱乐住宅物业,为期两年。 这条针对海外买家的政策被反复利用,反复咀嚼,对房价的影响为零。
4. 禁止短时间内出售房产
对住宅物业征收“炒房税”,要求持有物业至少12个月以上。
鉴于目前“自住满一年卖房不交利得税”在个人税法中没有明确规定,因此这一条基本是补差填漏。
坊间传闻这一条将重锤楼花市场,打击炒房,可惜的是加拿大主要房产市场早就已经限制了“一年转卖”期限,且楼花转让本身就有很多限制,再加上硬性延长房屋入市时间,会导致市场上房源供应减少,最终无外乎一个结果——房价上涨。
因此,若这条正式实施,那么整个加拿大房价将上涨。
5 推进购房者权利法案
这一条针对的是“盲标”,高层的确许诺制定竞价规则,但无产者生活在有产者编制的规则中是肯定的。若买房者互相间能看到标价,本质上是减少了出价的难度,自然越拍越高,让竞价更加白热化。6 为有住房需要的人士提供直接支持
预算计划在2022-23年提供$4.75亿加元,向那些面临住房困难的人一次性支付$500加元。
这一条是解决无家可归者,对房价的影响为零。
7 将首次购房者的税收抵免增加一倍
预算提议将首次购房者的税收抵免增加一倍,达到$1万加元,为购房者提供最高$1500加元的直接支持,适用于2022年1月1日或之后购买的房屋。
给购房者免税,是鼓励入市,对房价的影响为零。
8 将家庭无障碍税收抵免增加一倍
预算计划在2022年和随后的纳税年度将家庭无障碍税收抵免上限提高一倍,至$2万元。
这条主要针对尤其是老人和伤残人士,所以对房价的影响为零。
小结一下,在各大头条标题中信誓旦旦对加拿大房价“重锤”的加拿大联邦预算,其实就是“小拳拳捶你胸口”,象征性解决“住房可负担性”,实际鼓励入市。
包租姐认为,在加拿大所有的“住房可负担性”政策的目的不是打压房价,而是解决被贷款、租房市场彻底抛弃的”无家可归者”。如果指望高层出手降房价是不现实的。假设房价下跌的话,在政策上也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保守选择,比如海外买家限购和大量建造保障房。
一个地方房价趋势的形成是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好像现在加拿大主要房地产市场供应有限,若通过政策把一部分需求强制排除在外,这些需求短时间并不会消失,只是会在圈外排队,意识上还是倾向于购房。
再则,从科学角度,一般政策影响房价需要2-3年才会体现。好象卑诗省在2016年底引入海外买家税后,房价一度高标,2年后楼市横盘,尤其是独立屋,一度传言温哥华楼市“药丸”,但若在2018年买入独立屋的业主,现在已是人生赢家。
那么坊间传言的“销售量极具下跌”的真相是什么呢?
真相就是“销售量”下跌不代表房价下跌,基本上就是市场上已经没啥可以买的了。
实际可能影响房价的是什么呢?
缩表,就是减少银行的负债,少贷款。
RBC银行左手上涨房贷利率,右手取消了没有工作新移民贷款优惠,让边缘买家彻底梦碎。
市场果然是一个淘汰的过程。
最后,才是重点。
加拿大式缩表的结局根本不会导致市场暴跌,最多就是横盘,也就是“高位冷冻”。重点是“高位”,但市场上会出现一些“建商跑路”的现象。所以,加拿大式缩表不是在提醒你房价要跌了,而是提醒你要买品牌建商的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