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吧,台湾也有春运!
而且真的会买不到票哦……
每年这个时候,很多大陆朋友会问我:你们台湾人,也过春节吗?
当然要过啦不然咧?咳咳,春节是以华夏历法计算的新年,是全世界华人最为重要的节日。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当然要过春节。
华夏之大,各地年俗皆有特色,
宝岛台湾也有特别的过年方式。
图 / 图虫·创意 摄影 / 李白的酒杯
整体来说,台湾年味有点像闽南与客家年俗的结合体,外加大陆沿海省市的影响,孕育出让你似曾相识、却又倍感特殊的台湾年味。
比如,台湾同胞过年的餐桌上,有福建佛跳墙、红鲟米糕、沙茶牛肉,也有客家糕粄、咸汤圆、长年菜;通常有金华火腿、宁波年糕,可能有山东枣花馍、杠子头,还能有四川腊肠、湖南熏肉、陕西枣糕,以及少不了的蜜饯果脯……
大陆人去台湾过年,一不小心就遇见家乡味,
图为红蟳米糕,福建闽南压轴年菜。
这感觉,是不是和大陆很像?当然了,我们也要挤春运、贴春联、发红包、守年岁,就连大年初一走亲戚时,被七姑八姨催婚、催娃、问收入,“不记得我啦,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呀”,都是一模一样的……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台湾的年味吧~
聊台湾的年味,要从台北开始说起。
这里是岛内最繁华的都市,1945年台湾光复以来,台北汇聚了大陆各省的人;也正因这天南地北、群英荟萃,大陆各地年菜的精华,也被自然萃取,形成了台北独有的年味。
提到办年货,台北人多半会先去南门市场。它位于台北旧城区,每年腊月时节,便是它人潮最为汹涌的时候——外省移民后代,会不远千里专程而来,只为寻觅故乡之味。
台北南门市场,当地人心中的白月光。
建议有机会一定要去看,能刷新认知。
摄影 / 台北戴总
走进南门市场,人声鼎沸之余,你还得仔细瞧。这挂着南京板鸭的摊位上,也码着金华火腿;隔壁摊卖扬州干丝,搭配白糯糯的宁波年糕;这家卖广东梅菜和山西挂面,那家卖云贵川湘鄂粤六地腊肠;还有一家老店,铺主操着山东口音,卖着亲手制作的枣花馍……
对,就是这么缝合,就是这么魔幻。全国各地的滋味大杂烩,就是老台北生活的一部分。
南门市场,就是大陆各省年味的终极缩影。
正不正宗,对海外游子,已显得不重要了。
摄影 / 台北戴总
台北,聚居着在宝岛落地生根的大陆人。他们被称为外省人(1945年后移居台湾),其中以山东人、浙江人居多。他们离开大陆已久,但舌尖的记忆不变;如今外省有了第三代、第四代,这份味觉文化的传承,依然在南门市场跃动着。
有些味道,在故土随处可寻,
在台湾却成了不可多得的滋味。
摄影 / 台北戴总
你看,这块上海松糕,只有腊月才尝得到,其实它就是江南常见的蒸糕,在台湾反而成了节庆美食;一年只能见一次的,还有喜气洋洋的枣花馍,只是体量不及北方故乡的个头,枣也显小——这都是因地制宜,用本岛有限的食材,就着回忆摸索,造就出来的“简配版”。
枣花馍、桂花糖藕、宁波年糕,
故乡的味道,要努力传承下去。
摄影 / 台北戴总
正因如此,台北人的过年餐桌,得看主人家是“哪一卦”。江浙那一卦,少不了甜糯糯的年糕;山东那一卦,必然有硬气的面食;广东那一卦,可能就是海味与烧腊;云贵川湘,一定有扑面而来的辣味。
其他地方呢?别急,这还只是台北呢。
客家人,山林之间的乡土滋味
台湾很有趣,小小一个岛,一样米养出了百样人。
从台北往南走,进入桃竹苗地区,便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他们是中原人的后裔,饮食与文化保留了“山与土”的特色,爱吃陆地食材,重糖油与咸鲜,用料刚猛、情感挚烈。
白斩鸡,或者叫“白切鸡”,
台湾人过年不能没有它。
图 / 视觉中国
客家人的年味,必然少不了白斩鸡。选上好的台湾土鸡,以香料点缀的白卤水浸至九成熟,再过冷水令鸡皮紧实,快刀切段上桌,佐酱油或客家桔酱食用,山林间的农家本味。
有追求的客家人,白斩鸡一定要保留头尾脚翅,称为“四点金”,有完美圆满之意;懂行的客人,会刻意不吃“四点金”,以示尊重。正如古老的客家俗谚说:席上盘中四点金,头尾脚翅不容侵;嘉宾贵主皆完美,风俗由来弦外音。
长年菜,在台湾有南北之分,
北为芥菜,南为菠菜。
摄影 / Selina Wu
长年菜,也是客家年味的代表。挑选叶大茎长的芥菜,将新鲜菜叶整片撕下,以肉汤长时间熬煮,食用时不切断,连汤带叶从头吃到尾,便是“长年菜”。它不仅象征着“长命百岁”,也因芥菜鲜食苦涩、越煮越甘甜,有“苦尽甘来”之意。
客家人的萝卜糕,用料简单但厚实,
没有额外调味,吃的是乡土与朴素。
图 / 视觉中国
腊月时节,台湾的客家人与大陆类似,家家户户蒸糕粄,五颜六色好过年。其中最受欢迎的,是萝卜糕和红糖年糕。萝卜糕,将白萝卜洗净切丝,混合籼米粉与盐、胡椒粉,蒸熟后就是白嫩讨喜的萝卜糕了。好的萝卜糕,一定要和这年岁一样,丰腴而厚实。
台湾红糖年糕,与大陆版本一模一样;
最简单的食材,最甜美的年味。
图 / 图虫·创意 摄影 / 贰驴驴
红糖年糕,客家话叫糖糕粄,以红糖、猪油、糯米、粘米四样食材制成,可以直接食用,可以下锅煎炸,可以烤着吃,更可以由老妈偷偷 / 强行塞入你的行囊,在你远离故乡的某一刻,给你一个满满的母爱surprise,吃着甜甜的年糕,感怀那无从诉说的亲情。
看到这里,你应该发现了:客家人的年味,食材多半来自土地。怎么海鲜这么少?别急,我们再往南走,又是一片天地。
闽南人,岁月交替的海鲜盛宴
出了桃竹苗,进入台湾的中南部。这里往南起,就是闽南人的聚居地。
发糕,闽南语读“发粿(贵)”,
象征着发财与喜气洋洋。
图 / 图虫·创意 摄影 / LIUYUSHAN
闽南族群,在台湾被称为本省人(明清以来便移居台湾的闽南人),年味与福建故土极为相似:一定要有鱼(年年有余)、鸡(集运讨喜)、海鲜大菜(佛跳墙、红鲟米糕等),以及四种年味必备糕粿:“甜粿过年,发粿发财,包仔粿包金,菜头粿吃点心。”
当然,台湾本省人过年,少不了的一味食材,必然是乌鱼子。
乌鱼子,远看就像一片橙黄的柿饼,
近看就是令人垂涎欲滴的晶莹透亮。
图 / 图虫·创意 摄影 / woodsheep
乌鱼子,台湾中南部特产,全中国独此一味。它是乌鱼的完整卵巢,取出漂洗后以木板压制、除水定型,再用麻绳串起,自然晾干。制作过程中,乌鱼子自然发酵、变性,不仅身躯染上诱人的琥珀色,内里也变得弹牙紧实,浓香替代了腥臊,形成极为特殊的风味。
乌鱼子,原是物质不丰年代,
台湾渔民的四季清寒佐食。
图 / 图虫·创意 摄影 / woodsheep
好的乌鱼子,色如琥珀黄酒,形如拉长爱心,身需半透明,心需软硬兼备;切片简单炙烤至表皮微焦,佐蒜片与葱段食用,一瞬间咸鲜满口、辛香上头,古老而原始的刺激味道。
有趣的是,乌鱼子原为渔民的清寒佐食,被商家一炒作,在台湾北部便成了价格不菲的高端食材,不仅荣登年菜大典,还搞得原产地也价格上涨,“乌鱼子通货膨胀”。如今,乌鱼子价格有所回落,但它也因缘际会,成为了跨越台湾南北、最地道的年味食材之一。
佛跳墙,全世界福建人的镇桌年菜。
图 / 视觉中国
闽南俗谚道:“新年头、旧年尾,有钱无钱过年暝。”意思是,除夕春节最重要,不管有钱没钱,一定要热热闹闹的。这一天,家家户户杀鸡宰鸭、祭祀神明祖先,再将菜肴置于桌上,中间设一火锅,全家围坐,称为“围炉”。
火锅的食材,千千万万种;不变的,永远是一家人欢声笑语的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