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9|回复: 0

[转贴] 两线作战的德国,为何直到二战末期都能勉强维持庞大的军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8 04: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两线作战的德国,为何直到二战末期都能勉强维持庞大的军费

 岩穴之士 历史D学堂  2021-12-28 23:09

70.jpg

作者:岩穴之士  校正/编辑:莉莉丝
全 文 约 3500 字
阅 读 需 要 11 分钟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宏大、伤亡惨重的战争,其策源地——德国时不时会被人们提起。而二战时期的德国与同为轴心国的日本相比,多了些特殊之处。

譬如两线作战的德国,至战争末期也能勉强维持庞大的军费,柏林的妇女在1945年才开始抱怨“分配不到牛奶”。这一特殊的情境,正是因为当年德国通过温水煮青蛙与明抢两种方式,让本土的生活与军费能维持到战争末期。



71.jpg
上图_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和北非战场


   
一.表面温和的信贷货币
   
相比于直接掠夺占领区平民的资源,通过间接手段压榨与窃取的方式,反而让占领区平民能够接受,且不容易被发现,但这种方式也是最可怕的。通过发行新的信贷货币来作为军事辅币,可以使得德国人在进驻新占领的区域时不用没收当地财产,且不用担心《海牙陆战条约》的束缚,该条约由于过程复杂,经常使得占领区军队在没收完财产后需要进行审计,列出详细的清单。

这种军事辅币被称为德国信贷银行纸币,取代同面额的帝国马克。在德国境内印刷发行,却不在德国境内流通,因为这种辅币本身只是一种占领区征收收据。



72.jpg
上图_ 二战德军进入法国巴黎


   
在法国沦陷后,德国货币当局要求法国境内所有银行进行德国信贷银行货币与法郎的兑换。法国中央银行把要付给德国人的费用兑换成相应的法郎,继而通过设在巴黎的德国信贷银行进行转账,随后得到与之相对的信贷货币——其实就是一堆废纸。法国央行更多情况下是敢怒不敢言,只能默不作声填补垫付给他们的辅币的对价。在得到信贷货币后,法国央行让其在法国境内流通,德国军人乃至德国军人的家属得到这堆废纸后,开始变废为宝,在法国大肆使用这种辅币购买食品、生活用品、家具。

在“平等交换”、“对等汇兑”的掩护下,法国平民的财富被德国人悄无声息地掠夺了,而他们只能得到德国人赠予的“通货膨胀”。德国的金融学家们虽然后期也反思“信贷货币”长久来看不利于统治,考虑让法国银行继续用法郎作为唯一合法货币。但巨大的收益以及高额军费转嫁让他们仍然选择向法国输出信贷货币。



73.jpg
上图_ 1942年,巴黎意大利人大道,德军摩托车手在等待他的长官


   
随着北欧国家的沦陷,德国在完成占领统治后,选择让北欧被占领国使用当地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而法国继续使用信贷货币,这使得法国中央银行提出异议,他们希望法国也能停止流通信贷货币。

从1940-1943年这期间,德军一直未放弃在法国境内使用信贷货币,原先只是购买食品,到后来,信贷货币还用于购买原材料、军火、医疗器械。原本要从占领军费里支出的费用,现在只要用这些“废纸”就行,因而针对法国的“货币正常化”行动一再推迟。

直到1943年7月时,军需部长才提出这种军事辅币已经破坏当地驻军对军费的使用、管理。当年十二月,迫于压力,德国人停止在法国当地使用德国信贷银行货币。



74.jpg
上图_ 生活在纳粹德国统治下的法国巴黎儿童


   
二.略显野蛮的转嫁方式
   
信贷货币用相对温和的方式榨取法国人的财产作为经费,而征税征物方式的掠夺就显得野蛮了。战争初期由于工厂大量进行“民转军”,生活用品出现短缺,但手头的钱勉强还算宽裕,由此产生购买力无法得到满足的局面。德国财政部担心这种局面会诱发通货膨胀乃至经济危机,于是决定将危机转嫁至占领国,避免经济危机发生在本国。德国银行家们先从现金流动着手,第一个受害国就是塞尔维亚。
   
在占领塞尔维亚后,德国银行家便鼓动塞尔维亚国家银行发行塞尔维亚第纳尔,禁止柜面上直接使用现金兑换。当地百姓不得不将自己积蓄存入银行后再折合成塞尔维亚第纳尔。折合过程中德国银行家会收取“相关费用”,最终到平民手上的新货币远远不如当初存入的值钱。银行家通过这种手段,既掠夺当地金钱,又防止战争引起的通货膨胀。



75.jpg
上图_ 1941年3月,波兰犹太裔平民在德军占领之后,被强迫要求修建战时损坏道路


   
除此之外,在塞尔维亚、波兰等地,德国实行“防务捐赠”,所谓捐赠不过是征税征物的美化名称。以波兰为例,至1943年,防务捐赠要求的数额从占领初期的一年1.5亿兹罗提上涨到一年13亿兹罗提。驻扎在波兰的德国军队人数仅为八万人,但每年所耗费的军费足以养活40万人。

财政部对占领区的要求是每年要将当地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库,设在波兰的总督辖区官员们抱怨战争初期财政预算就已超支100%,到战争后期超支200%,且每年不得不想尽办法把德国财政部要求的财政收入补上。为此,总督辖区官员甚至要求当地居民上缴谷物、肉类,再高价卖给当地居民以填补财政空缺。

不仅如此,战争后期,德国财政部要求波兰银行将所有黄金上缴给帝国银行,总督辖区只给波兰银行相应数额的信贷货币。波兰克拉夫科地区还被要求征收人口税以及土地税,并随意裁定当地居民中的无辜者为国家敌人而进行收缴财产。



76.jpg
上图_ 二战中的德军


   
随着前线逐渐吃紧加上盟军轰炸,德国将工业都转移至波兰、荷兰、法国以及丹麦。居住在当地的德国工人加剧占领区百姓的负担。因为他们大概率都是军人家属,无论是占领军本人还是他们的亲属,其生活费用、生活物资,乃至看病换牙的开支都是由占领费支出。

法国本地金融学家抱怨德国占领军的开支本应有75%是用于军费,但现如今超过四分之三的开支是用于与占领军无关的非军事项目上。

仅1944年上半年,丹麦就被迫向德国上缴8600万帝国马克作为防务捐赠。在物资上,还要向德国输送上千吨黄油,数万头牛以及接近3000万吨的瓜果蔬菜。德国驻军的育儿费用也要求丹麦出资。从丹麦运来的粮食、生活用品又被德国转卖给荷兰,一下子又多出几千万帝国马克用于购置武器以及维持军队规模。



77.jpg
上图_ 德军占领丹麦后,在哥本哈根街头巡逻的德军士兵


   
战争末期,德国对被占领国的债务已经高达290亿帝国马克,而这笔钱也被帝国银行用诡计推脱掉,以确保资金用于军费而非还债。

1944年帝国银行董事会以占领费为名,通过预支方式得到许多债权,而德国通过对占领区的统治权而向占领区主张这些外债。对清算制度动手脚,使得德国将军费、军属赡养费转嫁给他国,德国银行“约定”将在“战争胜利时”清偿债务。但这些被占领国终究没有等来所谓德国胜利的那一天。

德国军人的军饷是用被占领国的货币结清的,总督辖区官员要求他们每个月必须在占领区内花光这笔军饷,目的就是为了减轻德国境内通胀压力。甚至有时德国银行家会要求柏林方面将东线士兵调到西线休整几个月,让他们在当地随意挥霍,以消解在东线积累的多余购买力。这种方式让德国士兵到战争末期也还勉强愿意给纳粹卖命,因为能得到的实在是太多了。



78.jpg
上图_ 墨索里尼和希特勒

   

三.来自盟友的被动援助
   
相较于被占领国,德国对待亲密战友意大利可谓是百般照顾。即使每个月意大利要向德国支付驻军费用,德国也会十分慷慨地拿出1亿里拉作为“特殊经费”支援意大利财政。
   
德国在规划每个国家要支付的驻军费用时是按照该国上一个年度的财政收入为标准。1942年,意大利要付给德国810亿里拉作为驻军费用,而到了战争后期,盟军攻占意大利部分领土时,这笔费用也是只增不减。因为德国财政部仍然把墨索里尼丢失的领土算作他所控制的领土,当地的GDP即使他用不到,他也要承担为当地支付驻军费用的义务。



79.jpg
上图_ 二战中的意大利士兵


   
1944年,意大利财政收入达到1300亿里拉,德国财政部在核算后要求意大利人一年支付840亿里拉作为驻军费。当然,德意两国也秉持着亲兄弟明算账的原则,意大利不仅要支付驻军费用,连驻军的生活费、抚恤金也是要另外单算。这种盘剥百姓的政策使得意大利人民十分不满,成千上万的意大利人加入游击队伏击德军以及意大利政府军,与此同时,未参加游击队的人民也组织起游行,抗议德国无良之行为。
   
尽管如此,德国财政部的施密特博士认为无需顾虑意大利人民的感受,只要出现抗议,他就会下令驻军协同意大利政府抓捕抗议人群,将他们送往德国本土的集中营,在集中营里面生产物品,供应德军使用。



80.jpg
上图_ 二战 受迫害的犹太人

   

四.针对犹太人的零元购
   
纳粹德国反犹已经成为常态化,战争快要结束时,犹太人看到的不仅仅是希望的曙光,也有可能是家产的流逝。
   
在1943年之前,德国表面上还会遵循部分法律,假惺惺地维护犹太人的财产权。即使进行掠夺,他们也会有所顾忌,譬如1942年在法国进行的“家具行动”中,德国驻法国大使觉得掠夺行为在法律上站不住脚,容易导致占领区抵抗情绪增加。



81.jpg
上图_ 1941年的3月,波兰犹太裔儿童被德军强迫打扫波兰的街道


   
但是到了1943年,德国人眼见东线形势严峻,迫切希望运用一切手段增加财政收入以保证军队稳定。于是故伎重演,在法国、比利时再次展开家具行动。最后仅法国就有25万件家具被“征收”,多达两万四千节火车车厢用于运载这些家具。

1944年夏季,从西欧开往柏林的车厢多达8000节,里面装满各地搜刮来的家具。这些家具最终被分发到高级军官手中或者是政府官员手中,多余出来的则被贩卖以充军费或是分发给遭受空袭的德国居民。根据经济学家估计,从法国与荷兰所劫掠的家具折合帝国马克高达一亿。
   
纳粹德国正是通过经济以及武力手段,让占领区的人民不得不为其战争开支买单,无论是盟友还是被占领国都深受其害。即使是战争末期,德国也一直在榨干占领区的最后一滴血来滋养刽子手。

参考资料:
〔1〕《希特勒的民族帝国》 格茨·阿利 译林出版社
〔2〕《希特勒的影子帝国》 皮耶尔保罗·巴维里 中信出版集团
〔3〕《纳粹德国的腐败与反腐》 弗兰克·巴约尔 译林出版社
〔4〕《德国总参谋部》  斯宾塞·威尔金森 中国画报出版社
〔5〕《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利德尔·哈特 上海人民出版社



............................EN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11 01:04 PM , Processed in 0.03550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