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6|回复: 0

[哲史艺丛] 汉末乱世求生:曾打败吕布军的坞堡是什么组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15 03: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末乱世求生:曾打败吕布军的坞堡是什么组织?

 黑色君 国家人文历史  2021-12-14 13:29


IMG_7203.jpg
本 文 约 6800 字
阅 读 需 要 16 min 

 

在充满战火的乱世中,普通人的生存概率是极小的:就算没有直接死于战争,大军过后往往只留下饥荒、疾病,少数幸存下来的人依靠自己也很难继续熬下去。这种情况下,普通人如何才能活下来?坞堡,就是我们先人给出的一大答案。

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曹操和吕布曾经在兖州大打出手,不分胜负。缺粮的吕布到乘氏县,大约是想从当地大族李氏手中掠夺粮食。李氏族长李乾是当地著名的坞堡主,在前不久进行外交运作时为吕布部将所杀,后来修成正果的李典作为他的侄子也是当地著名坞堡主。

IMG_7204.JPG

陶坞堡,汉,图为模拟豪强地主的坞堡而制作的明器,1956年广东广州东郊麻鹰岗出土。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

下来的事情在史书上只有一句话:“布到乘氏,为其县人李进所破。”一个在史书中名不见经传的李进,作为坞堡主李乾和李典的族人,竟然击破了困饿不堪的吕布军,随后便“深藏功与名”,消失在了史书中。

IMG_7205.JPG
影视剧中的吕布。来源/电视剧《新三国》截图

一个坞堡主,竟然能击败断粮的吕布军?那么,坞堡究竟是怎么在古代中国兴起的?


伴随乱世而生的坞堡


从现在的出土文物看,早在西汉时期,有许多豪门大族选择聚居一处,逐渐形成了一定的院落形制。从现存画像砖石建筑图形和建筑遗址来看,当时大部分厅堂和楼阁都有较高的台基,单体建筑台基面积较小,多层连片建筑台基面积较大且分多个层次。这样的建筑形式,只需稍加改造,抬高墙壁高度并在院落四周加盖角楼,便是一个个中小型要塞,大大增加度过乱世的可能。而乱世很快到来了:王莽篡汉后,很快折腾到了天下大饥、流民和战乱遍地的程度。坞堡这个新兴事物,于是便突然遍地开花地出现在了全国各处。

一般来说,坞堡选址时很看重地形和水源:在防御上能依托地利,最好在内部有现成的水源,不然至少也可以就近取水。另一方面,由于坞堡体量有限,虽然能在内部囤积大量粮食,却不可能把农田圈入防御范围。这就要求坞堡附近有大量可以耕种的平原,在非战争期间用于耕作。有一个成语“坚壁清野”,正是这个时代坞堡生活的写照。其中的壁,就是坞堡的别称:“坞壁”。在这里,“壁”和“野”的功能区分可谓清晰:坞堡是用来“坚”也就是防守的,而生产区的“野”则无法防守,必须在敌人到来前清理干净。

IMG_7206.jpg
影视剧中的坞堡。来源/电视剧《白发》截图

严格来说,坞堡的防御功能有限,远低于正规军事要塞。如果要防御饥不择食到处流窜抢劫的饥民,或者是小股的盗匪武装,坞堡的高墙和角楼已经绰绰有余了。至于真正意义上的大批正规军,普通的坞堡主是不可能长期对抗的。正因为如此,坞堡选址必须和交通主干道保持合适的距离:占据了交通要道或者距离太近的话,这个坞堡很容易成为各路正规军和大势力必须控制拔出的钉子;如果距离交通要道太远,则存在信息不通、必须转移时行动不便的问题,《桃花源记》中那些“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居民就是其中一个极端典型。

在王莽末年的大乱中,坞堡成为许多基层民众团结在豪门大族周围、度过战乱岁月的重要保障。以这一阶段的关中为例,在王莽、绿林军、赤眉军三重灾星的祸害下,当地百姓的经历极惨:“时三辅大饥,人相食,城郭皆空,白骨蔽野。”绝大部分关中百姓都死于兵灾和饥荒。这种情况下,能幸存下来的只有在当地豪门大族坞堡中抱团自守的那一批人。

IMG_7207.jpg
王莽代汉而立。来源/纪录片《中国通史》截图

这里就存在一个边际成本的问题。赤眉军能攻破洛阳和长安,击败更始帝的政权,其实力可谓强横。要攻破豪强地主的坞堡,肯定是不在话下。但是如果围攻坞堡消耗的粮食、损失的人命加起来,综合成本超出攻破坞堡所获得的物资和人口许多,那么围攻者就要好好考量再做决策了。作为抢劫专家的赤眉军发现自己没东西可抢面临断粮,关中地区遍布的坞堡又让他们的抢劫成本直线上升,于是在关中大肆破坏后不得不东返。

在新莽末年遍地战乱的大时代,依附豪门大族,进入坞堡自守,是普通人生存几率最高的方式之一。汉光武帝刘秀重新统一天下后,曾经下令废弃各地坞堡,“遣其渠帅,皆诣京师;散其小民,令就农桑;坏其营壁,无使复聚”。但这条行政命令很难实施下去。不久前的历史就是最好的示范,以关中为例,靠着坞堡活下来的豪强地主和他们的依附人口,他们天下大乱之前的老朋友们,许多都没有挺过如麻的乱兵之下“人相食,城郭皆空,白骨蔽野”这一关。

和刘秀的行政命令背道而驰的是,在以关东豪强起家的东汉王朝,坞堡会伴随着豪门大族势力的扩张而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国时代,坞堡的进一步发展


刘秀废弃天下坞堡的命令在东汉王朝最终无法得以贯彻,一方面因为他自己的基本盘就是关东地区的豪门大族,另一方面则是对关西地区军事需求的妥协。

东汉王朝中期开始,关中和凉州地区成为羌人和汉人共同活动的区域,双方争夺生存空间的冲突愈演愈烈,而东汉政府派出官吏普遍的无能和贪腐,显然只能加剧这种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从东汉王朝开国起,政府就带头大举兴建坞堡,作为中小型要塞存在。东汉开国名臣马援的政绩之一就是“缮城郭,起坞候”。

IMG_7208.jpg
马援,东汉初年著名的军事家。现在有些地方称其为伏波将军,民众为其举办祭祀活动。来源/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

在边境汉羌混居区,东汉政府修建的坞堡更是极度密集。在三辅之一的冯翊,汉朝曾一次性“筑冯翊北界候坞五百所”。作为一个比哨所功能高级、成本远低于大型要塞的军事功能建筑,坞堡堪称东汉政府安置军事移民、对付羌人的有效利器。既然政府带头大量修建坞堡安置自己的军事移民,那么各地的大族,尤其是三辅、凉州地区和羌人直接长期低烈度冲突的地区,自然会有样学样的大建坞堡。因此在东汉一朝,坞堡在各地得迅速发展。

到东汉末年,随着黄巾之乱和董卓乱政后的天下板荡,在东汉一朝都发展迅速的坞堡很快在质量和数量上超越新莽末年,发展到了新高度。越来越多的豪门大族选择带领宗亲乡党据险守隘,以求在乱世中活下来,并适时寻找合适的政治势力加盟。甚至连权倾朝野的董卓也建立了一个名为“郿坞”的大型坞堡,并在此囤积了大量粮食并安置家属和财宝,宣称:“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当然,坞堡的力量在国家机器面前不足为道,董卓被杀后,郿坞被汉政府的军队攻破,董卓的家属全部被杀,抢来的财富和粮食也成了为他人囤积的战利品。

IMG_7209.JPG
影视剧中的董卓。来源/电视剧《新三国演义》截图

曹操麾下有许多名将,在加入曹操阵营前就是当地极有影响的坞堡主。文中开头提及曾经击败吕布的乘氏县豪强坞堡主李氏,最终在李典的带领下加入曹魏阵营。曹操的贴身卫队长许褚,也曾是一个坞堡主,其事迹中曾提及:“汝南葛陂贼万余人攻褚壁。”许褚加入曹操阵营前曾依靠坞堡帮助,多次击退黄巾军和流寇的骚扰。以向导的身份帮助曹操击破乌桓的田畴,曾经在徐无山中建立坞堡自守,并吸引附近大量百姓加入:“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

IMG_7210.JPG
曹操与许褚。来源/电视剧《新三国演义》截图

曹操的心腹满宠在和袁绍有千丝万缕关系的汝南当太守时,当地到处都是袁家门生故吏据守的坞堡。满宠“募其服从者五百人,率攻下二十余壁...得户二万,兵二千人,令就田业”。这条记录的信息很有意思:汝南被满宠攻占的坞堡平均每个有千余户人口,这实在是个可观的数据,可见当时坞壁人口之众。可有趣的是,满宠凭借手里的少量军队加上五百个当地愿意合作的人,就恩威并施地把这些坞堡全部控制了。可见在当时的国家机器和正规军面前,坞堡仍然是难以抗拒的。

这些豪强坞堡主的性质颇像中世纪欧洲的封建贵族:他们在地方上拥有大量人口与土地,坞堡就是他们的城堡,坞堡中的依附人口则是他们的私兵。随着这些豪强势力的逐步壮大,他们的政治诉求也会增加。曹丕为了篡汉自立,更是向他们让渡了大量政治利益。到曹魏后期,豪族势力更加兴盛,宗亲则反而势单力薄,以至于后来司马氏的篡立过程虽然几经波折,却很少受到来自曹魏宗室方面的阻力。

同时代的孙吴,其军队更是被有的学者称为“坞堡部曲军制”。刚猛的孙策曾经试图正面对抗当地豪族,并且一度讨平了严白虎、祖郎等知名地头蛇,但在控制了江东之后就认识到和豪强的合作不可避免。虽然随后的孙权曾多次借故打击江东豪族,但以陆逊、顾雍为代表的江东豪族崛起不可避免,到孙休时代,江东豪族政治势力逐渐占据了孙吴朝廷的主导地位。

IMG_7211.JPG
孙权影视形象。来源/电视剧《三国演义》截图

孙吴的地方豪族通过坞堡占有了大量人口和资源,并且拥有大量部曲私兵,这是孙权不得一边打击他们一边同他们合作,到孙吴后期他们甚至能占据了朝廷主导权的重要原因。同样因为如此,孙吴在防守战或者偷袭盟友的战役中总是表现出色,但每次主动进攻曹魏的表现都无比拉垮,赢得了民间著名的绰号“孙十万”。

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可谓坞堡大发展的年代。当司马炎重新统一天下时,很少有人会想到,华夏大地马上将陷入数百年的动荡与纷乱,坞堡也因此将进入自己的全盛期。

分裂动荡中,坞堡迎来全盛期


西晋皇族自杀式的内战“八王之乱”很快导致了“永嘉之乱”,北方的蛮族如同潮水般入侵,洛阳和长安相继沦陷,西晋两位末代君王相继在被俘后死于非命。虽然皇族支系司马睿来到江南在王导等士族的拥戴下在南方创立了东晋王朝,但是对于广大不愿意背井离乡的北方平民来说,如何在乱世生存下去成了头号问题。北方大地活跃着各种互相攻杀的军政势力,比起之前的流寇、盗贼来,这些势力的军事能力要强大许多。坞堡主们选择通过互相联盟并且推举盟主的方式,结成足以对抗正规军的实体,活跃在了历史舞台上。

当时北方最有名坞堡联盟的盟主,大约是并州的张平。按照《晋书》所载:“张平跨有新兴、雁门、西河、太原、上党、上郡之地,垒壁三百余,胡晋十余万户。”占据六郡地盘,拥有三百多个坞堡,汉人和胡人的人口有十多万户,从户数上看已经和蜀汉灭亡前后相近,隐然一个小国家的实力。他挂着东晋给的“并州刺史”的头衔割据并州大部,周旋在前秦和前燕之间。然而这种松散的坞堡联盟毕竟无法对抗建制更发达完整的国家。张平的并州坞堡联盟最终被征服,人口和地盘也被前秦和前燕瓜分。

IMG_7212.jpg
西晋并州和冀州(太康二年281年)。来源/《中国历史地图集》

东晋王朝初年的苏峻之乱中,叛军的首领苏峻南渡之前就是个坞堡联盟盟主出身。他的早年势力堪称当时坞堡联盟盟主的样板:“永嘉之乱,百姓流亡,所在屯聚,峻纠合得数千家,结垒于本县。于时豪杰所在屯聚,而峻最强。遣长史徐玮宣檄诸屯,示以王化,又收枯骨而葬之,远近感其恩义,推峻为主。”苏峻之乱中为平叛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创立了“北府兵”前身的名臣郗鉴,南渡之前同样也是坞堡主出身。他因为能力德行知名而被推举为坞堡主,带领千余家在鲁地的峄山避难,并最终南下京口。

当然,生逢乱世,坞堡主除了组织坞堡内的人民自卫和从事生产之外,也难免做一些收取过路费、甚至是打劫来往商人的勾当。譬如活跃在东晋和石勒势力之间的坞堡主郭默:“永嘉之乱,默率遗众自为坞主,以渔舟抄东归行旅,积年遂致巨富,流人依附者渐众。”他的坞堡可不是自守那么简单,完全就是一个盗匪窝。并且他还因此发了财,吸引了大量流民前来投奔。

IMG_7213.jpg
组织坞堡内的人民自卫和从事生产。来源/电视剧《独孤天下》截图

除了石虎等少量嗜杀者时常会对攻破的坞堡进行屠杀,当时的政权对自己能攻破的坞堡政策通常是:普通人口有计划地迁徙并归入编户齐民,坞堡主一般会给予一定官职进行统战。而一些和平归顺的坞堡联盟,哪怕在强势政权治下,也不会拆散其编制,往往仅会有其代表人物入朝为官,既示统战之意,也作为人质。如后赵石虎统治时期的重臣李农,为乞活军出身,其势力投降后就保持了建制完整。石虎死后的政治斗争中,李农害怕被杀,率百余骑兵从邺城逃奔广宗,一转眼就得到了数万家乞活旧部,并且自保于上白。苻坚败亡前,关中各地的坞堡都纷纷来援助他,说明哪怕经历过王猛治理的前秦关中地区,也会继续容许大量坞堡势力的普遍存在。

在北魏统一北方后的整个南北朝时期,坞堡依旧广泛存在于地方之上。高欢赖以起家的力量,正是河北坞壁主和六镇流民的联合。宇文泰在邙山战役大败、鲜卑军人损失过半的前提之下,另辟蹊径创立的府兵制和八柱国制度,正是对关中地区遍地豪强地主、坞堡占据了大量人口的一种妥协。通过这些制度,宇文泰成功将关中的原北魏军政力量与关陇豪族相结合,使得依托于坞壁的汉族地主豪强武装也加入了西魏的正规军之中。

IMG_7214.jpg
宇文泰将关中的原北魏军政力量与关陇豪族结合。来源/纪录片《中国》截图

但这些已经是坞壁最后的辉煌。在北方大致统一和安定之后,随着均田制的诞生和北魏政府轻徭薄赋的优惠税收政策,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客民、佃户选择逐渐脱离坞堡,成为朝廷的编户齐民。虽然北魏末年的大动乱和随后的分裂,使得坞堡的衰落趋势产生了逆转,但衰落仍是历史的大趋势。随着隋唐相继统一全国并继续推行均田制,坞堡迅速衰落下去,最终从史书上淡出。


IMG_6330.jpg
END
者丨黑色君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秋沙 李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4 12:18 PM , Processed in 0.08321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