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8|回复: 0

[时评] 在日本,追寻南京大屠杀真相有多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13 06: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日本,追寻南京大屠杀真相有多难

 张珺 Vista世界派  2021-12-13 22:13

12月13日,第八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上午,江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多个死难同胞丛葬地都举行了纪念活动。

除此之外,全国多地都举行了哀悼活动。

人们悼念死难同胞和先烈,祈愿和平。

84年过去,但这段历史,依然刺痛。

而就在公祭日前两天,12月11日,日本东京都YMCA亚洲青少年中心,“南京大屠杀84周年证言会”举行。

近100名日本民众到会场听会。

在日本,也有一批有良知的民众,锲而不舍地追寻着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IMG_6864.jpg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
图源:新华社

“心像被挖出一样难受”


在日本,关心南京大屠杀议题的人,应该都知道松冈环


她留着利落短发,戴着一副眼镜,身材瘦小,是那种很常见的日本老人。她已经74岁了,过去有近一半的人生,都把精力放在了追寻南京大屠杀的真相上。


一个日本人,为什么想要坚持揭开日本人曾经犯下的暴行?


1947年出生的松冈环,几乎是听着日本侵华的历史长大。她的舅舅曾经在战时到过中国,并留下了一张照片。


照片里,她舅舅穿着军服,拿着刺刀,“耀武扬威”。


这是她对日本侵华战争的最早记忆。


后来,读大学,她考上了关西大学,专业为东洋史。毕业后,1982年,松冈环成为了大阪一家公立小学的教师,开始给学生们讲授历史。


她还记得,当时翻看教科书,上面提到了南京大屠杀,大约只有三行,轻描淡写地写着“南京城里死了很多人……”


松冈环想自己查询资料,结果发现能查到的很少。


她意识到,或许可以到中国去。

1988年8月,松冈环第一次登上了飞往南京的飞机,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她还开始寻找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


她接触到的第一个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是李秀英。


1937年时,李秀英只有19岁,为了抵抗日军的强奸,她被刺了37刀,肚子里7个月大的孩子也因此流产。


IMG_6865.JPG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老人。
图源:网络


松冈环痛苦地听着这一切。“我觉得心像被挖出一样难受。松冈环说。


更让她难受的是,李秀英讲述完自己的经历后,又淡淡地补了一句,至今看到日本人还觉得不舒服。


松冈环当时下定决心,“必须告诉在家里等待着我的学生们,被潜藏在南京历史真相中的,是怎样的痛。”



“我一直很不甘心”


三十多年来,松冈环总是抽出工作间隙往返于中日之间,到现在,已经不下一百次。


可以想见,一开始有多难。


日本右翼分子,听说她要追寻真相,自然对她展开了猛烈攻击;而中国的幸存者,看到一个日本人,心中也带着敌意,至少是戒备。


冈环坚强的面对压力,耐心地和幸存者沟通,以换来他们的信任。


两年后,冈环发起了名为“铭心会”的民间团体,她希望借此,能吸引更多同道,一起来完成这项事业。


每年,她都会组织部分日本市民到南京进行寻访,还通过召开证言会、和平集会等方式,向日本民众展示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


IMG_6866.JPG
松冈环(左)单膝跪地,在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交谈。
图源:中新网


她追访了数百名日本侵华战争受害者和亲历者,数次活动中,她蹲在地上听着受害者和亲历者的叙述,握着手,点着头,情动之时还流着泪,将他们的证言出版成书、制作成纪录片,举行图片展。


如今,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越来越少,据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介绍,现在在册的幸存者已经不足百人。


IMG_6867.JPG

松冈环在大阪向日本民众介绍并呼吁观看自己拍摄的南京大屠杀相关的纪录片。
图源:人民网


松冈环一直希望有一天日本政府能够正视历史,向这些幸存者道歉,对受害者做出弥补,让下一代了解真相。


但近几年,日本的言论空间正被挤压,不同版本的教科书被修改,第一线的教师也不能自由选择授课内容。


“我一直很不甘心。”松冈环用清晰的中文说,“很幸运可以见到幸存者,但还是没有办法答应他们说,日本政府会道歉。”


IMG_6868.JPG
铭心会南京友好访中团。
图源:新华网

那时,“整个南京城都是地狱”


寻找中国幸存者的同时,松冈环还在日本国内寻找侵华老兵。


让他们说出真相,更是困难。


她和铭心会先是从日本地方人名事典中找到1937年应征入伍,并来到中国的相关人员;然后向300名相关人员发出信函,请求予以协助,并从各地图书馆中寻找老兵的战争记忆。


此外,松冈环还在东京、名古屋、大阪、广岛等地开设了与追寻南京大屠杀史实相关的热线,供日本老兵找她聊聊。


很多老兵会否认南京大屠杀的情况,更甚者对她破口大骂。


“当时,有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骂我们,斥责我们‘你们干什么’。”松冈环说。


IMG_6869.JPG

源:新华网


曾有一段时间,面对挖掘史料的巨大阻力和压力,心情低落的松冈环甚至动过自杀的念头。


不过,最终,她还是追访到了约250名曾侵华的日本老兵。那些曾经参加过“南京战役”的日本老兵提供给她的资料中,有130条颇有价值的信息,其中包括13条与大规模集体屠杀有关的事实。


松冈环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在加害者和被害者的证言中,找到了在空间上完全一致的十几个例证。


几位前侵华日军士兵面对镜头承认了一些在南京太平门惨案中的屠杀细节——用刺刀直接刺死无辜市民;逼迫中国人在埋着地雷的路上走,将这些人活活炸死;从城墙上往中国人身上倒汽油后,点火将他们活活烧死……


“作为日本侵华战争的侵略者,我曾参加过南京围攻,对日本军队的暴行感到惭愧。”在松冈环的陪伴下,前日本军人三谷翔面对镜头,揭露真相。


IMG_6870.JPG

三谷翔。

源:网络


17岁的时候,三谷翔作为志愿兵加入日本海军,当时的他笃信“为天皇战死,是最光荣的事情”,甚至在军校念书的时候,他们就被分为红白两队,一队扮演中国人,一队扮演日本人,“那些扮演日本人的学生总是在大喊‘杀了所有中国人’。”


南京保卫战时,三谷翔随日军舰艇“海风”号侵入南京外围,当时他是信号兵。


据他回忆,12月12日,战事正酣,三谷翔在舰艇上看到四个竹筏,以为会藏有中国士兵,便一通胡乱射击,后来才发现,竹筏上面堆满的只有中国人的尸体。


回忆起那段经历的时候,三谷翔用布满皱纹的手拿起桌旁的黑白照片,紧紧捏着,手指微微地抖。


此后,三谷翔奉命上岸,看到岸边有成堆的中国人尸体,“尸体高度有两米,每堆有五六十具。”三谷翔称,那不是军人,而是老人、女人,甚至小孩,当然也有壮年,有的手被绑在背后,有的全身赤裸,有的尸体没有头。


谈到这儿的时候,他闭上了眼睛。“那里不是唯一的,整个南京城都是地狱。”他紧握照片,双手颤抖得更加厉害,那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寂静,连鸟叫声都听不到。


12月18日,返回军舰的第二天,三谷翔忽然听到一阵枪响,看到岸边有中国人被机关枪扫射,“像是电影慢镜头一样,一个个倒了下去。”他说,“我在12月25日离开南京,离开前的每一天都是这样的,从早到晚。”


IMG_6871.JPG

2007年12月13日,日本兵三谷翔来到南京,参与南京大屠杀悼念活动。

源:视觉中国


尽管目睹了南京大屠杀,但在接到禁言的命令后,他一直保持沉默,直到1997年松冈环开始收集证言——“我想活到100岁,让我活着的唯一原因就是想说出真话。”三谷翔曾说,安倍政府对过去的历史视而不见,“真想和他打架。”


2007年12月13日,三谷翔来到南京,参观遇难同胞纪念馆,出发之前,所有人都劝他不要“惹麻烦”,“但我父亲坚持想要道歉,他说那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机会。”三谷翔的女儿说。


2017年9月9日凌晨两点,98岁的三谷翔在家中去世。“如果我不谈论日军对其他人犯下的暴行,或向南京人民请求宽恕,我就不会安息。”他生前曾说。


“是疯子,是卖国贼,是叛徒”


IMG_6872.JPG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源:网络


据中新社报道,十多年里,松冈环追访了约250名加害人日本老兵和约300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她把这些年的经历和追寻结果,写入了《南京:寻找被封闭的记忆》和《南京:被割裂的受害者之魂》里。


此外,她还制作了纪录片《南京:被撕裂的记忆》《太平门消失的1300人》等纪录片。


在这期间,她还调查出了其他惨案。据松冈环统计,日本侵华期间,在中国犯下的惨案,有390起之多。


这期间,在日本,关注南京大屠杀问题的学者越来越多。


笠原十九司是日本历史学界著名的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专家,收集了日本国内“否定派”否认侵华战争和南京大屠杀历史的书籍,作为他的“研究靶子”。


“在日本史学界,很少有人会否认南京大屠杀。否认南京大屠杀的,都不是历史学家。”此前在国内的演讲中,笠原十九司说。


上世纪80年代初,笠原十九司是参加“南京事件”调查研究会的资深学者,多次到南京实地调查采访,听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


以前,笠原十九司一直坚持维护历史真相的行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成为日本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人物,但如今,“几乎已经没有日本媒体来采访我了,他们都在刻意回避。”他说,如今日本的一些高官都是侵华战争的军人后代,“他们想极力掩盖祖先的罪行,因为这将对他们自己的地位和面子有负面影响。”


IMG_6873.JPG

笠原十九司。

图源:网络

除了回避,松冈环在这些年则经历过不少“恐吓”——


“他们在我工作的学校附近,挨家挨户发传单,说我是疯子,是卖国贼,是叛徒。”


她在日本参加会议、放映资料影片时,常有右翼人士在外大按汽车喇叭制造噪音。有人说,南京大屠杀并不存在;有人称她是“中国的特务”;还有人会尾随她到地铁站。


松冈环说,自己等地铁时会很小心,绝不站在靠近站台边缘的地方;家门要锁两道锁,也从不轻易开门接待访客。


最让她难过的是,丈夫的一位朋友常常给予她支持,却遭人推到车前而伤重过世。所以,她“的确也会怕,但是不会停”。


-EN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8 04:55 AM , Processed in 0.03400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