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2|回复: 0

[转贴] 既办翻译院又开图书馆,中世纪的阿拉伯人,可不只是能打而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8 08: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既办翻译院又开图书馆,中世纪的阿拉伯人,可不只是能打而已

 文史君 浩然文史  2021-12-04 07:30


中世纪阿拉伯人在历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大家通常都了解他们的英勇善战,但却极少注意英雄们的柔情一面。倭玛亚、阿拔斯时期的阿拉伯人保存了极为丰富的传统经典,开办了不计其数的图书馆,甚至还影响了欧洲的文艺复兴。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重视知识的传统和图书馆的起源


伊斯兰的意思是“顺从”或者“和平”,源自闪族人的词根“s-l-m”。穆斯林的名字也来自于它,意思是“顺从安拉的人”。伊斯兰不仅仅指代了穆斯林的基本信仰体系,同样在信仰之外囊括了信徒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


穆斯林们大多拥有同样的文化基础,信奉同一种政治经济体制。在此之下,伊斯兰国家的臣民们多恪守自己的传统,将“念、礼、课、斋、朝”五功视为生活的信条和规则。穆斯林常常会在每周的第五日去往会堂集结做礼拜,在会堂中有阿訇带领穆斯林做当天应做的功课。


73.jpg

穿着民族服饰的穆斯林夫妇


在穆斯林传统中,带领信众做礼拜、在人间能够指引信徒生活的阿訇本人,一定要是一位深谙伊斯兰教法并且知识渊博的人。伊斯兰信仰者们对于领袖知识水平的要求可以说是相当苛刻的。


在中世纪的阿拉伯国家,君主常常会拿着本国整理的希腊经典或先知的训令等书籍与大臣们“当朝称论”。如果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或碰到十分棘手的思想时,君主往往会求助于一些在宫内编修典籍的专家们。久而久之,在阿拉伯世界便形成了一股崇尚知识的风气。


74.jpg

哈里发欧麦尔在巡视城市


君主们为了方便向这些富有智慧、见识广博的人讨教经验,便开始着手为他们建造固定的房屋。这些翻译家和收藏家们同样乐得为君王提供帮助,于是就常年定居在都城或其他各大城市的图书馆内供朝廷差遣了。


阿拉伯世界的图书馆并不仅仅具有收藏图书的功能。在那时,遍布全国的图书馆像极了每一座城市的花园一样美丽而惊艳。重视文化传承的君主们,还将图书馆当做翻译馆、城市的标志建筑,甚至是社会名流的驻跸地和外交场所来看待。


当然,图书馆最主要的专精还是要负责收集、整理和保存文献资料。在伊斯兰文明不断迈向成熟的过程中,图书馆的发育亦在跟进。无论是其保存书籍的种类、形式,还是人们整理与保存图书的方法都有所进步。


75.jpg

坐在一起讨论学术的阿拉伯学者们


二、倭玛亚时期的知识阶层和图书馆


随着穆斯林们对《古兰经》的内容越发的了解,他们也开始热爱上了阅读和书写。阿拉伯人在部落时代就有一些流传在民间的传说和史诗故事,在倭玛亚王朝期间也都被整理和记录了下来。


倭玛亚王朝的首都在大马士革,这块区域在此前的数百年间都曾布满了基督徒的踪迹。新“走马上任”的阿拉伯人可不会任由异教思想的蔓延。随着伊斯兰教的扩张,倭玛亚王朝的臣民们得以不断接触了中东世界的其他民族,他们南下到过埃及、西进过希腊、东驱过波斯,在此期间见识了外族人灿烂的文明和辉煌的历史。


76.jpg

中世纪倭玛亚清真寺


无独有偶,倭玛亚王朝的很多学者都向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明投去了艳羡的目光。因为他们认为,古代希腊和罗马思想才是人类思想的精华。拿着希腊思想去调试伊斯兰教思想,能够让更多环地中海一带的人民们接受他们的信仰。


起初建立起文明的倭玛亚统治者们还没功夫去管理社会文化事物,因此在这一段历史中,他们的主要功绩就是编纂了伊斯兰教的教法和圣训,为今后伊斯兰文明的扩大作下了“量的积累”。


这个时代的图书馆主要是以私人性质为主。开设图书馆的大多是被倭玛亚骆驼兵们征服的当地富商学者,或饶有品位的官僚们。据说著名学者伊本·祖赫里拥有很多图书,这些书籍堆满了他的屋子。他的夫人对此很是头疼,于是向安拉祷告祈求有人能够将他丈夫的书借走加以使用。


77.jpg

倭玛亚时期阿拉伯人齐聚图


除了私人收藏之外,当时的清真寺里也容纳有相当数量的书目。清真寺的图书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私人捐赠(很可能和上述富商学者的捐助有关系),包含的内容除了宗教相关的书籍外,还囊括了诸如几何学、天文学、语言文字、语法诗歌等经典。


三、阿拔斯时期文学的兴盛和智慧宫


阿拔斯王朝的文化建设,是随着它的建立而达到鼎盛的。它的疆域向东扩大到了印度和阿富汗一带,向北直达黑海,向西突破了埃及。在这个时代,伊斯兰文化同印度哲学、希腊哲学和罗马法思想相互交融,还有时夹杂了同基督徒们的唇枪舌战。


穆斯林们在此期间写下了大量的著作,其内容包含医学、哲学、天文学、地理学、历史学、神学等不一而足。尤为重要的是,从8世纪中后期到10世纪,一大批阿拉伯学者广泛地翻译了古代印度、波斯以及希腊罗马世界的书籍,这件事被称作“百年翻译运动”。


78.jpg

十分认真的穆斯林翻译家们


这些作者们翻译过来的典籍较好地保存了古代西方世界的思想精华,还对文艺时代欧洲的文学复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巴格达,是全帝国的商业和文化中心。在公元900年时,这里的人口已经超过了两千万之多。据说,在巴格达一城就有着100多个书店,环绕书店的小书商们更是不计其数。


在当朝权贵的资助下,巴格达还成为了中东文学艺术的重镇。哈里发哈伦·莱世徳和他的儿子马蒙极为重视伊斯兰世界的文化建设。据说在当时,但凡能够准确翻译古代东西方著作的学者都能够靠着知识赚到大钱。


在巴格达,有专门为学者们提供的翻译馆供他们使用,馆内收藏的羊皮纸就算放在现在也属于质量上乘。学者们用骆驼或驴子驮载他们的翻译成果抵达皇宫,所获赏赐据说是要“按页核定价格”的!


79.jpg

穆斯林和骆驼


阿拔斯时代最值得称道的图书馆便是巴格达的“大智慧宫”了。它始建于830年,建成于两朝君主之后。它的外表十分华丽,屋顶是标准的伊斯兰式圆顶,各方向都开有飞窗,窗户连着天台能够自由走动。据说在大智慧宫的外面,还有着蜿蜒的好几道沟渠,可为其起到散热的作用。


“智慧宫”不仅有着极为精妙的设计,其内里也是包罗万象值得称道的。从一开始,“智慧宫”便成了阿拔斯王朝翻译阿拉伯语、希腊语、波斯语、梵语的平台,许多来自东方和西方的经典著作或绝本孤本都可以在智慧宫中找寻得到。


80.jpg

“智慧宫”内部琳琅满目的书籍


文史君说:


穆斯林们常常以重视教法传承和热衷于探索知识而闻名于世。中世纪的穆斯林君主们,在十分重视文化建设的同时,同样十分注重图书馆的修造。大家所不熟知的是,阿拉伯人对于希腊罗马典籍的翻译还间接的为欧洲文艺复兴创造了可能。因为欧洲在遭遇蛮族入侵之后,希腊罗马的古代作品几乎毁于一旦。11世纪后,随着地中海航路的热潮再启,欧洲和阿拉伯人才复归了交流。与此同时,阿拉伯世界对西方经典的翻译重新流入了欧洲人的视野中,这个时候他们才恍然大悟,发现了原始希腊罗马思想中的精髓!各位看官,您说这事巧吗。


参考文献:


马谦:《中世纪阿拉伯国家图书馆探秘》,《中国穆斯林》,2005年1月刊


李金荣:《阿拉伯伊斯兰图书馆史》,《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2年7月刊


(作者:浩然文史·瓷国垃圾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1-6 12:20 AM , Processed in 0.03337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