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拓祖籍湖南常德,1990年2月出生于云南昆明。读小学一年级时,刘拓随父母搬到了西安市湘子庙街。
湘子庙街因“湘子庙”而得名,据说该庙是“八仙”中韩湘子出家之地,始建于宋,道教界亦说建于五代,金元时毁于战火,现在的湘子庙格局定于明代。自明末到民国初,湘子庙一直香火鼎盛。如今,湘子庙街上最著名的除了湘子庙本身,还有一家国际青年旅馆,世界各地的背包客们在此汇聚,探寻中华文明最为兴盛时代的古都。
不知这些匆匆过客们,是否曾在刘拓年幼的心中撒下环游世界的种子。但可以肯定的是,刚上小学时,父亲带他一起拍摄西安城墙的事,定对他产生了深刻影响,以至于当他后来有了自己的相机,走到哪,拍到哪,人不离机,机不离手,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刘拓逐渐痴迷上访古,是在进入北大后。他曾在校内网建立相册,上传他所拍摄的《无人版北京古迹》系列图片。图中无论是故宫、天坛、颐和园,还是长城、天安门广场,拍摄的场景都空无一人。当时许多人还不认识刘拓,大家除了觉得厉害,还很好奇刘拓家里是不是有什么背景,否则,怎么能拍到如此多无人场景。
直到和刘拓熟悉之后,大家才知道,他只是比所有人更早一步进入园区,或者等所有人退场后,才拍下照片,最后一个离开。有时他会被清场的保安发现,挨一顿骂,他在这方面脸皮比较厚,只要能拍到照片,总能很有耐心地和安保人员交流自己的目的,和他们周旋。以至于后来他去伊拉克、阿富汗等危险混乱的区域,还因为这种厚脸皮,感染得当地一些军人主动想办法带他,前往目的古迹拍照。
许多朋友回忆刘拓时都会提到,他可以为了这份热爱早出晚归,风餐露宿,甚至铤而走险。而最终,他亦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自己的热爱。刘拓高中时曾在作文中写过:“兴趣真的能给人超越一切的精神力量,它让人忘却自我,一生只为那热爱的事业而奋斗。”后来,他真的做到了忘我。
读研二时,我看到刘拓统计他去过的“世界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等,于是我也在博客上开始统计我的,每年更新一次。刘拓的收集癖比我更强,除了以上几项,他还统计“我起降过的机场”“我上下过的火车站”“我到访过的县城”……有一次,我极其“鄙视”地对他说:“全中国怕只有你一个人统计这些吧,你就自娱自乐吧”,他也只是憨厚地笑一笑。
刘拓很多次说过,自己可能不擅长真正地去写论文做研究。“我就不是一个能够真正成为好学者的人,但是我觉得我的价值在于记录和分享。”他曾在一档节目中这样自评。
因为笃定这是他的价值所在,所以,刘拓在资料分享方面永远很无私。对于自己的照片,他没有什么维护版权的热情,相反地,他乐于分享,只要谁跟他说对他的图片感兴趣,他一定会发原图给对方,在这个圈子里,能做到这点难能可贵。
刘拓也擅长整理。他整理资料的时间,甚至远大于他去寻访的时间。他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期间,我去他的宿舍探望过几次,每次去,都遇到他在整理资料。刘拓的文件夹分类非常细致,仅古迹和文物就有15000多个文件夹。我们大部分人出去旅行一趟回来,建一个文件夹,把这趟拍的所有照片放进去就结束了。刘拓不是,他分得很细致,会详细地标注时间、地点和拍摄内容。
有些地方他没去过,其他人去过,他会找别人要照片充实他的资料库。今年4月,他还在找我要2012年我去云南绥江时的照片,9年过去了,他还能想起来9年前我去拍过哪些地方。所以,他的资料收藏和收集,比我们大多数人全面、细致很多。
可喜的是,近年来,已逐渐有一些学者开始认识到刘拓资料的价值,更有学者在著作里有所引用。比如历史学界的权威学者罗新、朱玉麒教授,考古学界著名学者李零、林梅村教授等。
2012年,我和刘拓相约去金沙江畔,看几个即将因为修水库被淹没的古城村镇。我当时即将硕士毕业,学校还有事需处理,想让刘拓等我办完事再一起去。但刘拓说:“不行,来不及了。”我很疑惑,离水库蓄水的日期还有一个月,怎么会来不及。
刘拓告诉我,金沙江边的桃花已经开了:“现在不去,再晚一个礼拜,桃花就没了。”他比我早半个月出发,等我到的时候,果然错过了最繁茂的花期,金沙江边的桃花已凋零大半,显得稀稀拉拉。
那件事之后,我才发现刘拓兴趣广泛,对植物也很有研究。一年四季,他会去拍不同的植物。他知道北京任何一个古迹里面,什么植物在几月份最好看。他会在4月份去元大都城垣遗址拍海棠,10月份则一定会去北京五塔寺拍那两棵古老的银杏树,而冬至那天,我们必然会在萧瑟的颐和园里见到拍“金光穿洞”的刘拓。
最初,刘拓的爱好是集邮。大约五、六岁时,刘拓的妈妈把自己收集的两册邮票送给刘拓。刘拓初入邮海,便一发不可收拾。他迅速掌握了邮票的知识,并开始显现出一个跟随他一生的习惯——收集。在父母的协助下,除了极贵重的个别邮票,刘拓几乎收集齐了新中国之后发行的所有邮票。
很快,集邮已不能满足少年刘拓的收集欲,他开始热衷于收集干脆面中的卡片,拼装肯德基全家桶中的玩具,几年下来,他集齐了“西游记”“水浒传”等几套卡片和贴纸。
刘拓读四年级时,兴趣点再一次发生转移,开始分门别类地收集植物标本。遇到没有收集过的植物,刘拓会将其采下,经过整形、压干、换纸、过塑等步骤,制成植物标本。他家至今保存着刘拓少时收集的三千多份植物标本,每份标本下,他都认真标注该植物的学名、科目、采集时间与地点。
每个周末,刘拓的父亲都会陪刘拓去植物园观察植物。他读高三那年成了北京大学提前招录的保送生。当地植物园的一位研究员给刘拓写了一封推荐信,信里说:刘拓是我见过唯一一位十年如一日去观察植物、研究植物的孩子,这样一个孩子值得推荐。
刘拓的父亲曾跟我说过一句话:“我应该是一个称职的父亲。”除了陪他去植物园,刘拓放寒暑假时,他的父亲还会带他去旅行。当刘拓还是个初中生的时候,有一次为了让刘拓去采集秦岭腹地的植物标本,他的父亲带他去了太白山考察。两人在补给不足的情况下,一天步行60多公里山路,艰苦的考察磨炼了刘拓的心性,也锻造了他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
刘拓有一对支持他自由发展的父母。他的父母总是觉得刘拓“前进得太快了”。刘拓去世后,父母在写给刘拓的悼词中曾说过一段话,可以作为对这种感慨的进一步阐释:“我们不想用我们平庸的想法去强求你,只能在你遇到困难时尽力帮助你。”或许正是因为有了父母的支持,刘拓才有了能始终如一在外考察、发展兴趣的底气。
图 | 刘拓小时候收集的植物标本
一直到刘拓去世之后,我才看了他参加《一席》和《奇葩大会》的视频。当年他参加完这两个节目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称刘拓为 “拓神”。
在我眼里,他还和以前一样是个普普通通、大大咧咧的大男孩。但喜欢、敬慕他的人确实越来越多了。有时候大家一起去外面吃饭,会有人认出他并找他签名、跟他合影。
当时我并不以为意,现在想来十分遗憾,这么多年我们没有单独正儿八经合过影。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我也是在刘拓成名后才认识他,可能就和他有正式合影了。我认识他太早,每年都会见几次面,大家一起吃饭、聊天,老朋友间没想过要合影留念,毕竟时常能见。
访古免不了攀爬,刘拓的身上总是有伤。他的身体本来也不好。初中时,他被诊断出患有原生性高血压,有时在室内坐着都会头晕,踱步到室外才见好。最近几年,他老提起他失眠了。他怕热、爱出汗,所以夏天时他习惯搭一个毛巾在身上,随时擦汗用。
刘拓曾经和朋友们说过,他担心身体状态不够支撑他有太久的生命,所以他想穷尽在世的每一分钟,尽可能多地去跑、去看、去记录,他觉得这是使命和存世的价值。
刘拓去过很多县城、乡镇,很多破落的房子,从他嘴里介绍出来就是历史街区。这些年,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剧,无可避免地会让许多历史街区不复存在。刘拓想尽可能多的去记录。
一次,福建连江计划拆除一片历史街区。刘拓得知消息后,前往现场考察。他发现,那里有些宅院是名人故居有保存价值。回来后,他系统整理现场走访拍的照片,写文章详细论述了自己的发现和想法。最终,得益于刘拓的呼吁和其他大V、网友的帮助,当地管理者重视起这件事,刘拓呼吁保留的故居,得以被保存下来。那时候他粉丝量不多,只有一定的知名度,那是他第一次感受到作为公众人物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已进入了发展极其迅速的阶段,我们过去50年的发展速度可能超过了过去500年甚至5000年。
新事物的发展必然以旧事物的灭亡为代价,而在中国,新建筑的产生,很大一部分是以旧建筑的消亡为代价。古建筑、古墓葬、以及一切人类活动的遗址,都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刘拓想要记录下这些信息,留给后人去见证、领略、学习或研究。
这个理想十分宏大,宏大得有时显得不真实。刘拓曾说过,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记录下来的这些东西什么时候有用,但是也许哪一天,这些东西就会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
一百多年前,当西方的旅行家和探险家们踏上东方古国的土地时,街头巷尾的房屋、吃饭的餐食、婚丧的仪式……这些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元素,都成为了西方人相机中的记录。或许那时,照片的拍摄者们没有考虑过这些影像在未来的功用。但现在看来,它们都成了珍贵的历史资料,是研究那个时代的中国社会最直观的资料。
刘拓所做的,正是如此。对于人类文明曾经创造、行将消亡的事物,刘拓有记录它们的使命感。人类文明的痕迹这么多,他知道有生之年自己记录不完,所以只是尽力记录更多。
出事的前几天,刘拓从外地回到北京。不知怎么回事,他的腿又烂了。他妈妈劝他,都伤成这样了,在家好好休息吧。结果第二天一早,刘拓就拖着伤腿出现在了保利艺术博物馆的展厅里,还遇到了我们共同的朋友谢田。当天晚上,谢田还跟大家说,今天看到刘拓了。没等我们大家一起相聚,第二天,刘拓就去了四川,只因甲扎尔甲山洞窟壁画要异地搬迁保护了,刘拓想要去记录那里的原貌,后来就在那里出了事。
2021年10月26日,刘拓完成对“斯飞小程序”中哈休遗址的定位坐标标记。几小时后,意外突至,刘拓永远离开了我们,他的国保数永远定格于1562项。
今年4月份的时候,刘拓跟我聊过一次他的出版计划。当时他提到计划写伊拉克游记的事。2015年他从伊拉克脱险归国,许多出版机构和媒体找过他,想让他讲一讲在伊拉克的故事,写成书或者文章。他都拒绝了。
有关那段经历的公开讲述,只有风波过去小半年后,他接受《南方周末》的邀请写了一篇大概2万字的文章。在那篇文章里,他基本完整地记述了他在伊拉克那十几天的状态。
他跟我说,在写《阿富汗访古行记》那本书的结尾时,他留了一个伏笔,简短提及了一点去伊拉克的经历。他想先看看《阿富汗访古行记》出版的效果,效果好,就紧接着写伊拉克。
《阿富汗访古行记》正式出版前,刘拓对出书没有太大信心。最早,出版社安排他跟国内学者邵学成博士合著一本《柔软的阿富汗》,邵学成写学术部分,刘拓负责补充一些城市面貌、百姓生活、伊斯兰教建筑及旅行花絮。后来因种种原因,邵学成那部分的内容无法按照原计划出版,于是,出版社决定把刘拓那部分单拎出来,单独出书。
在这种情况下出版此书,刘拓信心不足。一方面,他觉得现在鲜少有人会看游记这类内容,另一方面,他写的还是阿富汗这种国人都去不了的地方,谁会买呢?第三,他觉得自己文笔不好,而这方面他显然是过度谦逊了。
《阿富汗访古行记》的销售结果,让刘拓感到意外。他对很多事情云淡风轻,对那本书却是很在意。他的这本书刚出版时,评分不高,他挺沮丧。后来有一次他旅行回来,看到评分上去了,非常高兴。他在群里说:“没有想到大家还是喜欢我的这个东西的。”
出版伊拉克游记之事,他如何计划,我无从得知。但在《阿富汗访古行记》得到肯定后,刘拓肯定有一个长期的计划,要把他去过的地方逐步整理出来。到他离世前,“阿富汗”那本完成了,“伊拉克”那本已经提上议事日程,而更多的资料还躺在他的电脑里。
很多学者都认为,国内对于伊斯兰文明的研究,刘拓应该是顶尖的隐形人了。虽然他没有刊发过论文,但那些地方他实打实地走访过。看他的《阿富汗访古行记》,你能知道他对数据的记忆十分准确。时隔四、五年,他依然清晰记得当天他见到的遗址是什么样子的、遗址出土了什么东西、是什么文明的发源地、产生过什么样的后效,当年的政权发挥了怎样的历史作用。一切复杂晦涩的历史信息从他嘴里出来就是生动有趣的历史画面。
刘拓对于阿富汗当地的民风民情、历史文化、社会环境的记载独一无二,而且是中国第一个以考古学者的视野去记载中西亚文明的人。也因如此,很多人觉得刘拓的《阿富汗考古行记》,或许在若干年后会有类似于13世纪马可波罗游记一般的意义。
除了一本行记,刘拓没有再留下更多。好在,刘拓系统的整理方式,方便我们把他整理过的知识传递给更多人。刘拓有非常好的记录习惯,每次出国,当天都会写很长一段记录,记录他今天去的地方、看到了什么、经历是什么,发在他的朋友圈和社交平台上。这些记录很详细,整理出来,稍加润色也可以出版成书。只是这一次,最终的版本就不由刘拓本人来修订了。
风依然呼啸。停好车,收音机里传来罗大佑《你的样子》,在他悲怆的声线中,我不禁再一次潸然泪下。
- END -
撰文 | 唐大麟
编辑 | 温丽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