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是家味,也是国味
中国人爱吃红烧肉,似乎是天生的。除了有宗教信仰的地区,它早已深入到中国各个角落。它是最普通的家常菜,也是最不普通的家常菜。 无论走到哪,中国人关于红烧肉的情结总是丢不掉,甚至成为一种执念。苏东坡、袁枚、梁实秋......文人们不惜笔墨写它;毛主席、张学良、胡适......领袖、名人们念它;出了国的华人,最放不下的还是它。杨绛和钱钟书留学英国时,就曾为把红烧肉做好吃而头疼不已。
所以,只要有华人菜馆的地方,几乎都有红烧肉的身影。在外漂泊的华人想念亲人、故乡、祖国,它是无可替代的寄托。 它足够包容。无论是加鹌鹑蛋,还是黄鱼鲞,无论是偏甜还是偏辣,它总能让人一尝就说:这是红烧肉,没有错。
它也足够寻常。比起酱方、东坡肉,红烧肉更不在乎高不高档的身份。无数人最喜欢的,最怀念的,恰恰是家里平常某天晚上做好的那一碗。 我的母亲,多年钻研符合家人口味的红烧肉,此前常常出现太甜太咸太肥太柴等等“事故”。直到某一年过年,她终于欢喜地告诉我们,红烧肉做对味了。也正是那一年的那一碗红烧肉,让本来无比拒斥肥肉的我,从此爱上了五花。
百家百味,只因它承载的是不同的思念,百味一名,只因它寄托的是相同的温情。
“囡囡快回家,老妈给你做红烧肉呐。”
文 | 李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