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5|回复: 0

[哲史艺丛] 溥仪游览故宫时,没说过「我不懂历史,可我认识我爹」 | 短史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10 01: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溥仪游览故宫时,没说过「我不懂历史,可我认识我爹」 | 短史记

 马佳秦 短史记-腾讯新闻  2021-11-10


作者丨马佳秦

编辑吴酉仁


请考证一下这个故事的真假:溥仪获得特赦后去故宫参观,走到一幅照片前停下了脚步,看到照片下面的说明文字时,皱起了眉头,跟旁边的人说:“这不是光绪帝,是醇亲王。”故宫的专家有些不屑地说:“我们是研究历史的,是你懂还是我们懂?”溥仪回了一句: “我不懂历史,可我认识我爹。”


先说结论:溥仪去故宫博物院指正照片这件事是有的;与专家斗嘴,说什么“我不懂历史,可我认识我爹”云云,则只是后人脑补的段子。


此事见于李文达撰写的一篇回忆文章,题为《溥仪游故宫追记》。李文达是群众出版社的编辑,也是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的执笔人。


据李文达讲,事情发生于1961年。当时,为了给回忆录《我的前半生》“寻找线索和写作灵感”,出版社的编辑(可能便是直接执笔的李文达)带着溥仪前来故宫参观游览。故宫当时正在布置养心殿,希望将其恢复到光绪皇帝时代的原状,溥仪当年恰好住过养心殿。故宫方面遂希望溥仪也能顺道给他们的复原工作提供一些建议。于是,在这次参观里,溥仪成了“导游”,出版社编辑和故宫方面的专家成了“游客”。


关于“照片指正”,文章是这样讲述的:


“在养心殿,溥仪根据记忆,指出了光绪寝宫陈设上的两件细小差错。一件是宝剑的位置,另一件是陈设工作者误把他父亲即摄政王载沣的照片,当做光绪的了。”


也就是说:故宫方面请溥仪来给养心殿的布置挑错,溥仪挑出了两个问题。其中一项是错把载沣的照片当成了光绪的照片。故宫方面接受指正,没有发生互怼。专家们未曾傲慢回应“我们是研究历史的,是你懂还是我们懂?”,溥仪也没有嘲讽人家“我不懂历史,可我认识我爹”。


李文达这篇回忆文章,是唯一记载了溥仪给故宫挑错的史料。它最早刊登于《旅游》杂志1979年第1期(创刊号),作为封面策划《颂北京》的一部分。后来被收入到《现代游记选》(1980)、《中国当代游记选》(1982)等多种著作之中。后又由《旅游》杂志于1996年第12期改换标题为《末代皇帝故宫导游》重新刊发。贾英华1989年出版的《末代皇帝的后半生》,也原文引用了李文达的这段回忆。


0.jpg

♦ 《旅游》杂志1979年第1期刊载的《溥仪游故宫追记》


其实,即便有专家质疑溥仪的指正,溥仪大概也不敢强势回应“我不懂历史,可我认识我爹”。他当时的心态不足以支撑他做出这种嘲讽。


一个可供参考的证据是:溥仪当时正在李文达的帮助下重新改写自传《我的前半生》。之所以要全面改写,是因为溥仪独力撰写的原始版本“是一种反复唾骂自己的典型的狱中风格”,连李文达都认为“他认罪悔罪的描述有些过头”。这种过头的认罪描述,很能反应溥仪当时的心态。所谓过犹不及,原始版本必须全面改写,才适宜公开发表。李文达承担的便是这项任务。


今人见到《我的前半生》的流行版本,其实已是李文达大刀阔斧重写后的产物。这种重写,不仅包括重新调整全书的架构与内容,还包括四处调查采访、寻找档案以补足溥仪缺失的记忆——溥仪当时的记忆力已严重衰退,原始版本的回忆录史实少认罪多,也有这方面的缘故。改写过程中,溥仪的心态也未有转变。据李文达的助手回忆:“溥仪在谈论稿子的时候,很少和李文达争论。有时候说着说着,溥仪就哭了,他一直觉得很多事他有罪。”


1.jpg

♦ 1961年10月13日,溥仪(中)在政协礼堂与鹿钟麟(左)、熊秉坤(右)合影。熊参与了武昌起义,鹿则曾率军将溥仪逐出紫禁城。溥仪后来在日记中说:“我再1961年和鹿钟麟、熊秉坤吃饭、谈话,……这是历史空前的奇迹。”


此外,故宫工作人员在1961年误将载沣的照片当成光绪皇帝,也不值得惊异。因为故宫实际上没有光绪皇帝的照片存留。

故宫出版的《故宫旧藏人物照片集》(1990年)和《故宫珍藏人物照片荟萃》(1994),收录了上至慈禧太后,下至太监宫女诸多紫禁城历史人物的照片,其中唯独没有光绪皇帝。以至于编纂人员曾感慨:“何以故宫旧藏慈禧照片如此之多,而光绪皇帝的照片一张也没有!”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紫禁城开始用照相机拍摄个人照片始于1903年,而光绪当时已被慈禧软禁在了瀛台。在慈禧的严密控制下,光绪皇帝没有拍照自由。慈禧禁止光绪拍照的用意有二:(1)慈禧晚年常常向外国政要赠送自己的油画像和照片,且将此举视为一种重新塑造个人开明形象的政治活动。她不希望光绪如法效仿,不希望光绪通过照相活动来彰显其政治存在感。(2)慈禧多年来致力于对外宣传光绪皇帝身体已极为糟糕,她不希望皇帝身体的真实状况通过照片的形式外传。

2.jpg
♦ 左,载沣像;右:光绪皇帝画像

因为慈禧的管控,光绪皇帝虽然是一位近代历史人物,其真实容貌却变成了历史谜团,只有宫廷画师的绘像留存。于是,从晚清开始,中外媒体(如著名的《万国公报》)便常常误将载沣的照片当成“光绪皇帝像”刊登。误认的原因当然也很简单:载沣与光绪乃同父异母的兄弟,面容上本就有相似之处(见上图)报纸拿到载沣的照片后,若只向那些入宫见过光绪一两面者求证,就很容易将载沣误认为光绪。1961年的故宫工作人员,便是犯了这样一个“传统错误”。(来源:腾讯新闻)


3.png

①文达:《溥仪游故宫追记》,《旅游》杂志1979年第1期。最早追溯源头至李文达的回忆文章者,是知乎网友“老悟”,特此致谢。

②贾英华:《末代皇帝的后半生》,群众出版社1989年版,第345页。

③杨时旸:《溥仪“忏悔录”:50年后才露面的原稿》,《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第2期。

④王兰升口述,杨时旸整理:《编辑记忆中的溥仪》,《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第2期。

⑤《<我的前半生>最早的源头找到了》,《中华读书报》2018年7月1日。

⑥《溥仪和鹿钟麟等在北京会见》,中新社北京1961年10月13日电。

⑦溥仪著、李淑贤提供、王庆祥整理注释:《溥仪日记》,群众出版社2018年版。

⑧言九林:《光绪皇帝容貌成谜,教科书里的大头照已删》,短史记2020年7月24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2-12 08:14 PM , Processed in 0.04986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