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来源:喜欢你
编辑:鲨鱼辣辣
这个中秋假期,和家人一起吃了很多顿饭,除了涨了几斤肉,我还发现了一个现象:很多曾经的「奢侈食品」,现在已经变得非常「平民化」了。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那些「土豪变平民」的食品。
答主 @蓝天白云很快了 提到了三四十年前的回忆,那个时候的她还是个「黄毛丫头」:
第一次跟我妈回老家,老家的亲戚对我们都很热情。我妈的堂姐,用甜米花水招待我们。
就是这个大米花,泡到水里,洒一点点白糖。
我尝了尝,只能说是有一点点甜。喝了一口我就放下了。
我妈一直给我使眼色,我没看懂,以为她又想让我表演节目呢,就自告奋勇来了一首诗朗诵。我妈瞪了我一眼,端起我那碗米花水,喝完了。
出了亲戚家大门,我妈跟我说人家能拿白糖来招待我们很不容易,就应该喝完了,不能浪费,让人心里过意不去。
我是从那时候才知道白糖金贵。
因为我家里不是很缺糖,爸妈双职工,而且是特殊工种,单位给额外多发一份糖票。
我妈跟我说她小时候在老家很少吃糖,过年的时候吃一个馒头夹白糖,能高兴一整天。
那年,离开老家返程之前,我妈又带我去她堂姐家告别,她又热情地端上了甜米花水。
这次我一饮而尽。
喝完了米花水,大姨让她儿子带我出去玩,我就跟着他溜溜达达出了门,结果他一声不吭在前头走,我让他慢点我赶不上,他却越走越快,甩我越来越远,终于消失在一片林子里了。
我不认识路,只能进到林子里找他,又不敢走太深,只在林子边上喊他,喊半天也没人答应,我就坐在地上乱骂,刚骂两句,头上被什么玩意砸了一下,抬头看,那个狗怂在树上。
为了跟着他回家,当时我选择了闭嘴。
我一直都想不明白他为啥这么不友好。很多年后,我都有了孩子了,有一次他北上出差,路过我家所在地区,特地来看我妈。
我瞅了个机会问他:到底为啥小时候要整我?
他嘿嘿笑,先是说忘记了,
在我的一再追问之下才说:「因为你喝了我家白糖水。」
「不就是白糖水吗?你至于的吗?」我吼他。
「那个时候太穷了,家里总共也就不到小半罐子白糖,你们来一次,下去一半,再来一次,就快见底,我们都只有病了才能吃一次白糖稀饭,你们来了,我们半年吃不上了……」
说到白糖可能年轻一点的朋友都没有这种体验,答主 @太阳城索拉利斯 分享了自己吃奶油蛋糕的经历,可能会有更多人产生共鸣:
80 年代的奶油蛋糕,其实不是奶油做的,是人造黄油做的。上海人管这种蛋糕叫「麦淇淋蛋糕」(麦淇淋就是英语 Margarine 的音译)。
虽然是人造奶油蛋糕,在我小时候却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
当时,我父亲一个月工资 50 元钱,一个普通的麦淇淋蛋糕售价 10元,一些名牌的麦淇淋蛋糕要 18 元一个。
如果按照现在上海的平均工资计算,相当于一个蛋糕售价 2000 元左右!
这种麦淇淋蛋糕有一点好处,夏天在室内也不容易化,所以在当时是很高档的送礼佳品。
现在……大家都嫌弃奶油太腻了,更别说人造奶油了。
除了生活中的零食,作为很多人必不可少的「肉」,曾经也是逢年过节才吃得上的东西,答主 @王子君 用一组数据做出了总结:
建国初期中国的年人均肉类消费量(把猪牛羊鸡鸭通通算上),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09 年的说法,是 4 公斤,每天差不多 11 克。
啥概念呢,一个鸡蛋差不多 50 克。
而且这每天 11 克不是真的切一小片下饭,而是以腌制、肉沫、酱料等形式吃进肚子里。至于新中国之前就更惨,年年都有「绝望的肉」上新闻。
去年中国人均肉类消费量,差不多 64 公斤吧。
差不多每天 175 克,三个半鸡蛋。
一般说,每日蛋白质摄入量的克数,是体重的公斤数。中国人总不可能人均 175 公斤体重吧?够了。
要看具体变化也很简单。别去餐厅,去你家附近的中学门口,等放学时欢快涌出的小胖友,看看他们挺拔的个子。
接下来就是牛肉和海产水产等质量更高的蛋白。光荣啊,搞水产养殖的农业科研工作者们!你们是我餐桌上的引路人!
肉是从古至今毫无疑问的奢侈品食物。
到今天,吃肉已经不是一件很稀罕的事。中国人的肉类平均消费虽然还没有美帝那么丰沛(见了鬼的 101 公斤),但已经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甚至还高过日本(40 公斤左右)。
就算日本喜欢吃水产品(人均 23 公斤),但中国这块也起来了(人均 11 公斤)。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有这个吃肉增长速度已经相当惊人了。
除了肉,还有一种随着经济发展兴起的「高级食物」,答主 @李小粥 就提到了「鱼子酱」:
凡是中国能够介入的领域,那些被吹上天的奢侈食材,迟早都会平民化。最典型的是:鱼子酱。
过去的鱼子酱一小罐就可以卖上好几千元,所以刘德华有个电影片段中,为了显得自己壕气,说了句经典台词:「(鱼子酱)就这么一点怎么够吃...让老外看见以为我们吃不起...来一人一罐」
但鱼子酱最开始也不是什么高级食材,只是俄罗斯农民吃的普通食物:鲟鱼子。
至于为什么变成奢侈品,有一种说法是:
1918 年俄国十月革命后许多人逃去了法国,鱼子酱一起被带了过去,受到法国上层的追捧。
而且因为产量稀缺,看起来有点奇怪,所以价格暴增,渐渐成了高级食材的代表。
直到中国参与之前,鲟鱼一直无法实现规模化养殖,甚至很多西方海域的鲟鱼都快成濒危物种了,所以价格越来越贵。
然后中国发力了,由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对于鲟鱼人工繁育技术的重大突破,
鲟鱼终于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这是 2014 年,从那以后,中国出口的鱼子酱数量飙升,到今天产量达全球的 70%,让全球鱼子酱价格暴跌了六七成。
拿中美举例,2017 年中国出口超过 130 公吨鱼子酱,美国产量还不到 16 公吨,再次印证中国“「发达国家粉碎机」的美誉。
今天随便找家电商,鱼子酱的价格是这样的:
所以对于一般人家想买来尝个鲜,完全不是问题,甚至还没买车厘子的时候肉疼。
其实所谓「奢侈食品」,造成它「奢侈」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产品的稀缺或刻意的包装。
现在随着我们生活水平和认知水平的提高,曾经的奢侈食品几乎已经消失殆尽,比如文中提到的白糖,现在含糖的东西到处都是:饼干、点心、蛋黄派,只要你愿意,一天三顿都吃这些东西都没有问题。
如果你还有什么关于「奢侈食品」变「平民食品」的回忆,别忘了来留言区分享~
希望我们以后的日子越来越好,也祝大家中秋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