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过中秋,可以没有假期,但不能没有月饼。根据统计,中国月饼的消费规模超过200亿元,平均每个中国人,一年都会吃掉至少一个月饼。
从几十元一颗的半岛、美心,到9块9一盒还包邮的莲蓉豆沙,总有一款适合你。
口味上,商家也无所不用其极。螺蛳粉月饼、香菜月饼、小龙虾月饼、黑松露月饼……层出不穷。
凡是世界上能吃的东西,月饼里都能找到。不能吃的,有时也能找到一些。
尽管花样翻新,琳琅满目,但月饼越来越像一种社交货币,而非食品。买的不是自己吃的,吃的不是自己买的。
前几天,编辑部收到了一批月饼,我们组织了一次小型的试吃活动,结果在轮流品尝了十几种外形精美的香精之后,众人纷纷表示:今年一口月饼也不想吃了。
我一度以为,现在已经没有真心热爱月饼的人了。
直到我们看到这条微博:
排队排到地老天荒
编辑部中并没有上海人,所以我特地询问了一位上海朋友:鲜肉月饼,对上海人来说真的这么重要吗?
答:是的,就是这么重要。我如果在上海,现在也在排队呢。
光明邨的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淮海食堂。1960年,淮海食堂更名为“光明邨点心店”,供应特色面点,直到如今。
这是一家拥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老字号。
〓 跟我读:光(guang)明(ming)邨
在这个网红的年代,一切都可以是速朽的,品牌当然也不例外。君不见,名为狗不理的包子,如今真的是狗都不理了。不少披着老字号荣光的品牌,都已成为旅游攻略上“本地人都不去”的场所。
光明邨显然不是那一类。
排队的长龙里,大多数是上海爷叔和阿姨(当然,有一部分是黄牛)。
与使用烤箱的同行们不同,光明邨至今依然使用大锅烘烤,铁盘两面煎的方式。
这样一来,虽然五炉同开,但半个小时只能出一轮月饼。队伍虽长,其实只有出炉的时候才能挪动一下。
想到淮海路的光明邨总店买上一份刚出炉的鲜肉月饼,你就要做好排队5个小时的准备了。
有这样强劲的流量黑洞存在,隔壁的网红糕点Popeyes和鲍师傅也门可罗雀起来。
经验丰富的老饕会为你指路徐汇和闵行的分店,仅需排队1~2个小时,真的是太方便了!
这样的排队场面总让人想起×茶与×颜等网红店铺门前的盛景,光明邨也是一家名胜于实的网红店吗?
还真不是。
在上海,大排长龙的鲜肉月饼房,远不止光明邨一家。
真老大房:
此外还有第一食品、老大昌、西区老大房……
可以说,排队与否已经成为检验上海月饼店的硬指标。
上海人排队买鲜肉月饼的历史,恐怕比互联网还要悠久。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提着洗脸盆、水桶在悦来芳门口排队的长龙,就已经成为长寿路上的一道风景。
根据某平台所做的统计,人口仅占全国不到2%的上海,消费掉了全国一半以上的鲜肉月饼,这其中大部分,是买给自己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