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最质朴、最本味的当地口味,根植于街巷小门店、“苍蝇”小馆子,是一股不能忽视的力量,在武汉,他们构成了早餐与消夜的主力。』
文 / 程磊
每个吃货心中都藏着一幅饮馔江山,到了什么地方要吃什么?什么季节吃什么?我的套路实用一些,到了一地,找到本地资深带路党足矣。
胡婧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个神似汤唯的姑娘,虽是律师,却是朋友眼中的“自带导航系统的美食活地图”。穿梭于武汉三镇巨大的尺度和半径,以及现在“半个城都在挖”带来的糟糕的交通,从来都阻挡不了胡婧寻找美好吃食。怎么吃也吃不胖是她比其他“佼佼者”更加肆意涉猎美食的优势。
在武汉遍地的吃货中,我更信任30岁左右、性格相对成熟、家境较好的,有能力以海选的方式建立饮食审美,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历史视角,可以从当地的地理与历史中找出口味形成的线索。
此外,性格上不抱残守缺,没有地域歧视。符合这些条件者,绝不是简单的吃货,而是成熟的高级食客。胡婧是其中之一。从过早到消夜、从小吃到正餐,她信手拈来,往往令人惊艳。
武汉把吃早点叫“过早”,一顿早餐的好坏被武汉人推到了“过年”般的高度,所以过早的重要性完全可以与正餐分庭抗礼,其种类之丰富亦是全球罕见。武汉的早点都有它的名店与源流,蔡林记的热干面、老通城的豆皮、四季美的汤包、顺香居的烧梅,他们是武汉人的口上丰碑。
总结起来是麦稻两大类,每一种饱腹之物,几乎都有对应的“饮料”,如吃面窝喝豆腐脑,吃热干面喝蛋酒,吃豆皮喝糊汤米酒。武汉人认为,他们在过早的时候,上海人一律在家吃泡饭。故蔡澜亦感慨,武汉是早餐之都。
胡婧说,武汉也是消夜之城,只不过在夜宵这个领域,与武汉一样排在第一梯队的城市很多,所以不显独特。但比起早点来,能与武汉比肩的,广州勉强算一个。
▲汉口云林街的“天天热干面”馆。虽隐秘于小巷中,却是备受追捧的热干面之一(关海彤 摄)
对于此论,很多人会不以为然。最质朴、最本味的当地口味,根植于街巷小门店、“苍蝇”小馆子,是一股不能忽视的力量,在武汉,他们构成了早餐与消夜的主力。下面这张,由胡婧绘制的武汉过早与消夜精选地图,也许是改变“不以为然”的起点。
王师傅豆皮
汉口高雄路最南端,这家店是豆皮界当前声名最为显赫的一家,没有之一。胡婧推荐给我时,她并不知道鄂菜大师卢永良也知其盛名,《舌尖上的中国》的总导演陈晓卿吃完之后还通过一条微博表示在这里吃撑了。
早晨不到8点,王师傅豆皮馆便排起了队,凑巧遇到武汉电视台的《舌尖上的武汉》摄制组在拍摄,据说他们6点出头便已开拍。排队时,我前面的顾客几乎要的都是牛肉豆皮,我也照着来了一份。不等走到座位上,就塞了嘴里一块,比记忆中的美味,却没有记忆中三鲜豆皮的腻人,我想可能是因为用卤汁化解了的豆皮特有的重油。12块钱一份,分量很足,吃完,我还有再来一份的欲望。
▲三鲜豆皮和牛肉豆皮是如今最常见的豆皮种类(黄宇 摄)
王师傅豆皮馆,由现在的老板张师傅的母亲老王师傅一手创办。50年代,王师傅就在老通城工作,是做豆皮的一把好手。1999年,也在老通城工作的张师傅下岗,已经退休的王师傅就带着女儿开了这家豆皮馆,也吸纳了同期下岗的不少老通城的师傅。
豆皮制作不复杂,但准备起来极为耗时。绿豆和大米要分开浸泡8小时,后将去皮的绿豆和大米混合后磨成浆,以前是用磨得锃亮的蚌壳来摊皮子,现在用特制锅铲。糯米泡十几个小时后再蒸,切成丁的瘦肉、香菇、笋子、豆干、榨菜炒好,和糯米一起做成馅。
馅均匀码在皮子中间,四周留有余地,刚好能将馅合上,翻面煎至金黄,切小块,豆皮就做好了。豆皮是水稻文化的食物,口感是皮脆馅绵,有张力,感觉像配料丰富的炒饭外面包了一层焦脆的面皮,有了一层形式主义的包装,豆皮就将一客炒饭提升为美味的小吃。
到了王师傅手里,豆皮的创新放在于卤汁。牛肉、猪肉先以武汉特有的酱卤方式卤好,切成丁,与香菇、笋丁等其他配料烧制成臊子,泡在酱汁中。制作的时候,码好糯米,浇上带汁的臊子,合上皮子,起锅前再浇一次臊子,这是王师傅豆皮的核心。
▲王师傅豆皮(关海彤 摄)
天天热干面和大胡子热干面
武汉人永吃不厌的是一碗热干面,其程度远已超越了“过早”本身。热干面之于武汉人,不是粮食,是故乡味觉的精神寄托,也是当地人做小本生意普遍意义上的第一选项。清晨,女士们端着一碗热干面,穿行于大街小巷、地铁公交,边走边吃,不溅出、不沾衣,这个画面,亦是武汉名片。
“天天”和“大胡子”,分别是汉口和武昌地道热干面的杰出代表,与他们做邻居的同行是一幕残忍的电影。按照胡婧的指引,吃完王师傅豆皮,步行不到20分钟便可以到达位于云林街的天天热干面,这段路程正好用来消化豆皮,给热干面挤出空间。
在我和摄影记者寻找天天热干面未果时,正在处理一项经济类非诉讼业务的她,果断动用微信的“位置共享”来指引我们找到了目的地,“灵醒”得很。
天天热干面没有招牌,从排队的热度可以看出目的地到了,过早的人手里端着的那盛着热干面的方便纸碗上,写着天天热干面。我们抵达时,约有20多人在排队。因为靠近建设大道,附近写字楼云集,看装扮,八成是附近工作的白领,刚去公司打完卡,抽空下楼从容地吃一碗热干面。
一男一女两位旧相识在此偶遇,聊了起来。女的连连发问加感慨:“你现在哪里上班?你骇我(武汉话被吓到的意思),不上班还这勤快来骑面(骑,同武汉话中的吃)?”“这里的面蛮好骑撒,从青山跑过来骑也值。”一次偶然的相逢,一场标准武汉饮食男女的对话,从吃食必然会拉到家长里短来,二人果然从热干面聊到了元旦那次愉快的聚会,聊到了新车刚跑了1000公里正在考虑要不要去高速拉一拉,聊到了给狗子打针花了3000多块钱的心疼。聊天的间隙,女生还冲着排队的男性友人大喊了句:“不要葱喂。”
▲天天热干面(关海彤 摄)
热干面的外表是粗放的,似乎人人都可以做,但内核却是精致。精致就体现在做面的师傅,对作料的地道选材,以及做工的讲究。如果把热干面的工序进行解析,可以分为压面、掸面、烫面和加作料四个环节,一碗色香味诱人的被武汉人认可的热干面,每个环节都值得细细研究反复琢磨。
有热干面的地方,不管是本店兼营还是他店特色,三米之内必有炸面窝、伏汁酒。天天如此,大胡子也不例外。大胡子是胡婧的最爱,在中北路世纪彩城正对面,立交桥下就是。在胡婧的认知里,大胡子热干面和紧邻的一家粉馆是武昌名店。对于那家米粉店,她记不得名字,“你莫管名字,去了你就晓得了”。
胡婧说,大胡子的热干面,可能比起天天来,味道要稍微差点意思,但她就是喜欢大胡子,“这不仅仅是味道的问题”。大胡子所在的区域是武汉重型机床厂的地界,90年代末,大胡子从武重下岗,开了这家面馆。
开业就一直火到现在,天气不冷的时候,排队场面壮观得很。早先大胡子是从早上5点营业到晚上8点,在这个时间段,隔壁的门脸,无论卖什么都卖不动。后来考虑到大家都是街坊邻居,也都是武重的下岗职工,大胡子每天只卖到上午10点就关店。
武汉人对这类“讲胃口”之人总会表现出极大的尊敬,胡婧也是如此。在她看来,热干面吃的不仅仅是地道的老味道,也要吃出一口老武汉的情怀。
▲用石磨研磨出的芝麻酱,拌出来的热干面,香味更浓(黄宇 摄)
赵师傅烧梅和混搭的流行
武昌粮道街,是一条与户部巷齐名的过早一条街。户部巷逐渐成为旅游景点,吃食虽多,但在胡婧这样的本地人眼中,虽有个别值得玩味的小店,但整体味道的平均水平刚刚及格而已。粮道街则不然,光临此处的,基本是本地食客,从汉口远道而来亦有之。
每天清晨,在这里做了十几年热干面的赵师傅拉开店门,光顾的客人几乎就没有间断过。他做热干面起家,因为面道筋道、红润鲜辣的红油热干面而享誉三镇,故将小店起名为“赵师傅热干面馆”。这几年来,排队的食客,关注最多的,却是他家的混搭新板眼:油饼包烧梅。
全中国只有湖北把烧卖叫烧梅,虽名称、意思一样,做法也相近,但武汉烧梅,特征差别很大。粤广地区的烧卖是蛋皮肉馅,里面镶着虾仁;北京的烧卖是面皮糯米馅,里面也会有香菇或者猪肉,和武汉烧梅更为接近,但北京烧卖更清淡,皮很厚,且个头大一倍多。
烧梅因为皮是用走槌擀出梅花边,蒸出来如同一朵朵绽放的梅花而得名。烧梅要如擀饺子皮一般擀成周圆较薄,中间稍厚,总体要薄,这样蒸出来的烧梅才有晶莹透亮的感觉。将蒸好的糯米饭和慢火炖好的香菇、肉搅拌均匀,加很多白胡椒构成馅,油很重,用松针打底以竹制蒸笼蒸制而成。
▲烧卖店前,人们排队购买面食(黄宇 摄)
全国混搭的小吃很多,西北的肉夹馍、沪上的糯米包油条、成都的牛肉锅盔等,多是有油的肉和无油的面组合。油饼包烧梅则是将两种重油的食物组合在一起,油性大,耐饿,油饼的薄脆与烧梅的软糯有机结合在一起,一口能体验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口感。
油饼是用老面发成的,口感厚实,现炸的油饼,焦香酥脆,个个都是中部崛起的鼓肚子,中空的,圆滚滚,肥嘟嘟,一个油饼通常夹四个烧梅,绝对管饱。赵师傅的烧梅不是重油的那种,馅里加入了高汤,糯香入味,大粒的猪肉和香菇清晰可见,皮薄而软嫩。
配上一碗清爽的蛋酒,是当前武汉过早流行的标配。
早点混搭的制作,最近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比如热干面已经创新出了牛肉、蟹脚等多种口味和吃法。胡婧的经验是:汉口雪松路的沈记烧烤是最早推出蟹脚热干面的,但要说味道,同一条街上的夏氏砂锅的蟹脚热干面味道更佳。
虾子的榜单
武汉把小龙虾简称为“虾子”,有关消夜的邀约,“骑(吃)虾子”,在合适的季节甚至要超过“骑”烧烤。胡婧内心虾子榜的冠军并不在武汉,而在距离150公里的潜江。如果要说到榜单上的榜眼和探花,并列的不少,都在武汉。
武汉人爱消夜,每每到了晚上,这座火炉城市的人们常常结伴而聚,在街头找个清凉通风地纳凉,名曰“透气”,谈天说地,肚子谈饿了就想吃点什么,“消夜”的习俗慢慢形成。烤串烤鱼烤鸡爪、蒸虾卤虾油焖虾是时下最热门的品种;煎包煎饺绿豆汤、炒粉炒面瓦罐汤,是辅助,也经久不衰。
表现形式上,消夜原来多为露天大排档,现在基本是店面,但在夏天,光着膀子坐在户外、边吃边喝挥汗如雨的场面,仍不鲜见。
唯独虾子,是消夜领域最近十几年来的新晋吃食,且具有统治力。在高速城市化之前,小龙虾捕获容易,也是童趣,即便是菜场售卖也极为便宜。在20多年前的家庭餐桌上,虾子是“打牙祭”之物,江西以蒸为主,湖南湖北以虾球为主,前者擅香辣,后者习惯糖醋,偶有麻辣,地域特征明显。后来在武汉餐厅的餐桌上,也偶有表现,但未成流行。
图 / pixabay
约莫在15年前,油焖大虾,原料也是小龙虾,由潜江传到武汉,武汉也由此拉开了大规模吃虾子的序幕,蒸虾、卤虾也随着这个风潮一并蔚然成风。每年“五一”到国庆节,便是武汉这座城市的虾子季。
就武汉来说,胡婧首推靓靓蒸虾。秦园路上的肥仔虾庄也做蒸虾,但胡婧更喜欢肥仔的油焖大虾。她更偏爱原味的鲜美,能用来蒸的虾子必须是活的。
武汉人嘴巴刁,刚死1分钟的虾都能吃得出来。在武汉,店越大的越不敢欺客,唯恐落下坏口碑。品牌轰然坍塌不是没有可能。所以,蒸虾的食材通常会更新鲜,活虾是鲜美本味的基础。此外,蘸料的不同,蒸虾的口味也好调配。在虾子季的后半段,虾尾肥美不说,母虾的虾籽成了规模,蒸着吃更为鲜美。
胡婧会反复告诫我:“不要嫌弃热门。”这两家都属于在虾子季一天能卖出三四吨虾的热门店。“虾子不同别的食材,要保证其新鲜和品质,热门的店一方面采购量大,大小规格的标准已经建立,更有专门的人来伺候这些虾子来保证他们的存活,所以品质比小店更容易得到保证。”
图 / 摄图网
最让胡婧念念不忘的,仍旧是潜江的油焖大虾,除了常规的配料,还会增加一些特殊的香料,吃起来非常香,她把这里称为“油焖大虾平均下限最高”的区域。虽然烹饪小龙虾的方法之多,潜江不及武汉,但每到虾子季,四面八方的食客,仍不惜劳师远征,来到潜江的虾街来凑热闹。
潜江虾子的吃法也非常豪迈,那种江湖气息让胡婧觉得是种特别的风情。虾按人头算,上来一人两个盆,和脸盆差不多,一盆虾放面前吃,一个空盆放旁边装虾壳,标配是黄酒。如果是一群人吃虾,一人两个盆,极为壮观。
烧烤名档:“逃学满天下”
胡婧最喜欢的消夜是一家没有招牌、没有名称的烧烤排档,和喜欢大胡子热干面的理由一样,除了味道,还有情怀。
这家露天排档位于武昌千家街,经营者是一对老夫妇,只在夏天的时候出摊,摊位就在华师一附中老校区的门楼,“桃李满天下”的那块牌坊下。胡婧第一次去的时候,吃得高兴,小酌了几杯,略微有些上头时,抬头一看牌楼,错看成了“逃学满天下”,想起往昔偶尔逃学的刺激,联想到华师附中在侧,不禁莞尔。从此,“逃学满天下”,成了胡婧和她的朋友圈专有的名称,特指这对老年夫妇的烧烤摊。
“逃学满天下”出摊只烤肉串、虾球、黄瓜、臭豆腐四样,饮料只有啤酒。夫妇二人50多岁,做半年、休半年。夏天开始出摊,这忙碌的半年要瘦20多斤,进入冬天再养回来。出摊的这半年,生意好得出奇,材料干净新鲜、味道纯正,让其有口皆碑。既然生意这么好,为何冬春两季不做?胡婧很好奇,她问过夫妇二人,他们的回答是:“生意不是生活,钱赚不完的,我们要健康,也要活出质量。”这让胡婧肃然起敬,故事讲完还得意地问我:“有胃口吧?”
年长的武汉人,说起烧烤,都是有画面感的。父亲带着儿子,坐在路边摊上,打着赤膊穿着短裤,为自己叫上10串微辣的肉串,为儿子叫上3串不辣的肉串,父亲喝啤酒,儿子喝武汉二厂的橘子汽水。这是很多武汉人,关于烧烤的儿时记忆。
烧烤在武汉生根发芽从什么时候起已无从考证。撸串、喝啤酒所蕴涵的快意人生,是举国之喜好。只是在武汉,已经成了不分年龄、不分性别的生活习惯,烧烤店的数量在武汉仅次于卖热干面的。
纪录片《人生一串》
最开始的是新疆肉串,3毛钱一串,后来涨到6毛,再后来更多的武汉人来做烧烤,带筋的猪肉开始一统天下,并逐渐有了烤馒头、烤香菇。发展到现在,烤虾球、烤鳝鱼、烤牛肉、烤螃蟹、烤兔子、烤鲫鱼、烤鱼泡、烤脑花、烤饺子、烤韭菜、烤茄子⋯⋯似乎武汉就没有不用来烤的食材。
不同于南京、广东等其他地方蘸着烧烤酱来吃,武汉的烧烤传承了新疆烧烤的特色,加很多的孜然是武汉烧烤的一大特色,但与新疆和北方烧烤所用的颗粒状孜然不同,武汉用的是孜然粉。用的料各家都有秘诀,但基本逃不过辣椒面、孜然粉、盐和油这四大主料,有些烤店会通过添加其他香料秘制成独特调料,但孜然的味型依旧是根基。
“逃学满天下”的两夫妇,浸淫烤物20余载,深受喜爱,不是没有来由。烧烤师傅的功底在于火候的拿捏,是通过刷在串串上的调料与油,受热混合后滴入木炭中,产生味道丰富的烟来再次给肉串上味,这是高手与否的重要分野。
(本文选自《三联生活周刊》2016年第5期)
微信审核:小风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8 10:20 AM , Processed in 0.03545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