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很特别的动画电影,故事的主角,是一匹狼。
在我们印象中,以动物为主角的动画片,通常会为动物赋予人的特征,有了台词,甚至还会开口说话。
但这部却完全不同,整部电影甚至都没几句台词。但你依然会看得非常入迷,为这匹狼的命运,操碎了心...
动画片名,就以狼的名字命名,叫作:《白牙》
遥远的阿拉斯加,有个小小的村落,名叫育空堡...
凛冬已至,明月高悬,又是一个寒冷的夜...
此刻,小狼白牙,正站在育空堡的赌狗场中央。
它的面前,是两条恶犬,龇牙咧嘴,目露凶光...
它的周围,是正在呐喊、喝彩的人类。
今夜,他们都为白牙而来,拿出一沓厚厚的钞票,为白牙下了注...
他们都想亲眼见证,这个被称作“育空堡恐怖源”的猛兽,创造以一敌二的奇迹...
一声哨响,伴随着一声大喊:开打!
两条恶犬,奋力挣脱缰绳,向白牙冲去...
月光从头顶撒下来,洁白而温柔。
白牙并不急着应战,它高昂起头颅,深深地看了一眼那轮圆月。
之后,竟然认命地闭上双眼。
它想起了小时候...
那时,白牙和母亲生活在一起,住在森林中,一个又深又长的洞里。
夏天,太阳的金光晒进洞里,温暖而舒服。
白牙就会趁母亲熟睡,偷跑出去...
它东瞧瞧,西看看,瞪圆眼睛,对什么都好奇。
有一次,还不小心掉进水里...
每次遇到危险时,母亲总会急急赶来,叼着不足巴掌大的白牙,回到栖身的洞穴...
等白牙又长大一些,母亲开始带着它捕猎。
森林中,野鸡成群。
每次捕猎归来,白牙总会美美地饱餐一顿...
后来,气温降低了,天上下起了雪。
厚厚的积雪盖满大地,草木枯黄,食物逐渐减少。
到最后,竟然连野果,都不剩一颗...
森林中弱肉强食,寒冬时则更甚。
白牙曾亲眼目睹,母亲与一只狡猾的猞猁,拼个你死我活...
打斗中,母亲险胜,却伤了一条腿,再也跑不快了...
雪越下越大,一连几天,它们没找到任何食物。
白牙饿着肚子,跟在母亲身后,垂头丧气...
看着饥肠辘辘的白牙,母亲暗下决心: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一定要找到食物才行!
当天晚上,趁着夜色,母亲闯入人类的营地...
可它不知道,有个小小的身影,一直跟在它身后...
法国动画电影《白牙》上映于2018年,改编自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同名小说,以一头狼为主角,讲述了它颠沛流离的一生。
电影的画风罕见而独特,以手绘油画的形式,进行创作。
片中很多元素,都被以细腻逼真,立体感强的油画技术,重新呈现出来...
比如,动物的毛发,颜色分明,层次极为丰富;
比如,人类的面部轮廓,自带光影效果;
比如,极光闪烁的夜空,逼真到不像动画,更像是真人电影...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以动物为主角,但《白牙》并没有像其他常见的动画片那样,将动物拟人化、或是“萌化”。
片中出现的动物,全都没有台词,不会像其他动画电影那样,突然开口说话...
电影中有一场长达10分钟的戏,因为没有人类出场,所以过程中没有任何一句对话、或台词。
但本片却以细腻的动作设计、娴熟的运镜,将动物行为逼真地展现,以推动情节。
观影过程中,你甚至会恍惚,以为自己在看《动物世界》...
比如,小狼东闻闻,西嗅嗅,不知道发现了啥,突然龇牙咧嘴,一脸凶相;
比如,小狼第一次见到雪,试图生扑雪花;
比如,小狼被猞猁吓住,缩在角落,眼神委屈,连耳朵都背向脑后...
整部电影对于动物的刻画,非常出色。可以看出,制作团队在创作时,对于每只动物,都作了细致而深入的观察。
就连只出现几分钟的猞猁,都被刻画得细致入微。
这场狼妈妈大战猞猁的戏份,看得人心惊肉跳,捏了一把汗。
比如,猞猁施展出猫科动物的招牌动作:打爪;
几个回合后,又进入备战状态的弓腰、立耳;
之后,又准备起跳,先是下蹲,然后后腿发力...
一只凶猛的猞猁,被描绘得生动而出彩,这场动物间的大战,也让人非常难忘。
从情节上来说,这部动画的故事非常简单,甚至是有些低龄。
电影的同名原著小说《白牙》,发表于1906年,原本讲述了一个“以爱治愈伤痛绝望”的故事。
小说的主人公白牙,出生于荒野之中。它作为狼的前半生,过得艰辛而残酷。
在野外里,它见惯了动物世界的残忍,为了生存,同类相伤、弱肉强食。动不动,就拼个你死我活...
长大后,误打误撞地,它又来到了印第安人的营地,和雪橇犬们生活在一起...
白牙与雪橇犬算是同类,却并不为它们所容,受尽了欺凌。
之后,又辗转被卖到斗狗场上,每日拼死搏杀,为人类赚钱…
这种种遭遇,让白牙的性格,也逐渐变得冷酷、凶残。人人都惧怕这只恐怖而邪恶的凶兽…
后来,白牙被人从斗狗场上救下,再次和人类生活在一起。
在人类的悉心照料下,白牙也慢慢敞开心扉,变得温顺,开朗,并且和人类建立了深厚友谊…
这个故事自出版后,被美国、加拿大、西班牙、法国、日本等各个国家,翻拍了很多次。
但改编成动画,似乎是第一次。
或许为了照顾年龄偏低的观众,整部动画的风格显得格外温和、明亮…
抹去了原著小说中,不少阴暗、残酷的描写。
尤其是对于白牙童年时,在荒原中生活场景的刻画,显得温馨了许多,也弱化了人和动物、自然之间的矛盾冲突。
尽管故事情节作了大刀阔斧的改动,但整部动画的精神内核,却没有与原著相悖。
虽然主角是一只狼,但这个道理放在人类身上,也并没有什么不同。
冰冷、残酷、仇恨,只会造就更加残忍、邪恶的凶兽;
而只有热情、真诚、友善和爱,能化解这一切…
在创作《白牙》之前,这本书的作者杰克·伦敦还曾经写过另一个故事,叫作《野性的呼唤》,也曾被多次影视化改编。
而《野性的呼唤》中,讲述的是一个与《白牙》截然相反的故事。
说得是一只从小生活在蜜罐里的狗,经过了曲折的命运流转,最终对人类社会失望,愤然离去,头也不回地走向荒野,选择成为一只野兽…
书籍: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
两个故事背景极为相似,都发生在19世纪末的美国。但主角命运,却大不相同。
一个在充满爱和温馨的环境下长大,最终却转身离去,回到荒野;
而另一个,却是从小受尽苦难,最终被爱治愈。冰冷的心,开始融化…
值得一提的是,创作出这两部截然不同的作品,和作者的心境,有很大关系。
创作《白牙》期间,杰克·伦敦刚好和第一任妻子离婚。
失去稳定的生活,或许他的内心也慢慢变得冰冷、孤寂,极度渴望着爱与关怀…
杰克·伦敦
事实上,不仅是作者本人,我们每个人,和故事中的白牙,也并无不同。
一旦生活环境发生变故,或是遭遇冷酷对待,我们也会启动自我防御机制,变得冰冷。甚至是像狼一样,亮出獠牙…
动物性如此,人性也是如此。
毕竟,谁能不渴望温暖,谁能不渴望爱呢?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7 05:27 PM , Processed in 0.06552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