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真的是美食荒漠吗?
你可能猜不到——北京餐厅超过50%都是地方菜,丰富度碾压上海广州。
想想也不奇怪,北京的本土菜系并不强势,再加上来自全国各地的北漂,总得找找家乡味道吧?
统计数据来自第一财经
除了大家熟悉的驻京办,其实北京还有不少实惠地道,甚至有些神奇的小店。只是北京地方太大,房租又贵,很多店为了压缩成本,都藏得太深了……你真的得很会找。
这次来北京,我们逼着身边资深的北漂老乡,交出自己私藏饭堂:它们大多都开了10年以上,凭着地道的出品、良心的价格,让一帮老主顾年复一年,愿意跨半座城来吃。
下次有人再说北京是美食荒漠,请带他们去吃这些餐厅!
兰水心桥·经典莆田菜
把力气花在食材上的实诚莆田菜
人均100-600都能吃得很开心
这家莆田商会的驻京办,我们觉得,是属于老板并不在乎赚钱那种奇妙餐厅。
一进门就能感受到胡建大老板的气派……整整一层都是展示厅,左手边是价值上百万的木雕、佛像,右手边一水儿贵烟酒。
走上二三楼,才是真正的餐厅,即便在寸土寸金的北京,也舍得把桌位间隔拉得巨远。
随手翻翻菜单,简直是莆田顶尖食材的集散中心,温泥、哆头蛏、头水紫菜、仙游黑山羊……全是空运而来,有些食材全北京都少见。
像是温汤羊肉,除了这家店,也就只有莆田餐厅能吃到,但这里的出品反而还略胜一筹:羊肉部位选得真心好,肥瘦肉眼可见的均匀。
羊皮是一层半透明的凝膏冻,口感弹韧,难得瘦肉也不柴。
即使空口吃,也没什么骚味,反而出落得淡雅清鲜。福建老乡说,这个水平,放在本地都算出彩的。
燕皮扁食也请一定要点。
这在福建人心目中的地位,就相当于小馄饨之于南京人。因为工序太繁琐,全北京能吃到的地方屈指可数。
要猪腿肉细细剁成蓉,和地瓜粉一起和开,反复揉搓,再碾成薄薄的半透明燕皮,煮熟后吹弹可破,像轻薄的飘纱,隐隐透出里头饱满粉嫩的肉馅。
就是这么一道卖不出高价的小点心,也要每天从莆田的西天尾镇新鲜运来,看得出店家对食材多么上心,也多么的……不差钱。
除了以肉作皮的燕皮扁食,还同时提供普通面皮做的仙游扁食,我们更喜欢燕皮这款。
除了食材出色,这里因为平时主要是商务接待,出品比一般餐厅来得精细,还能吃到像老酒冬瓜插蛏这样稀罕的传统老菜。
用个头偏大的老蛏子,一只只竖插在冬瓜肉里,再倒入老酒慢慢蒸熟。
这样蒸的好处是,蛏子肉不容易掉出来,鲜味也不会被水稀释,吃起来又嫩又甜,还有淡淡的酒香。
——大概是嗜蛏如命的福建人才能想到的烹饪手法了。
题外话:福州话里会用“插蛏”形容环境之拥挤,很形象~
这盘仙游炒套肠也挺见功力,荷兰豆是掐头去尾,切出好看燕尾的。而姜片也要仔细切成菱形,细致程度不太像一般社会餐厅,颇有几分大饭店的底子。
炒得油亮干爽,火候正正好,套肠不韧,荷兰豆也是脆爽挺拔的状态。
让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一碗看似简单的红菇卤面。
油渣香,芥蓝嫩,入口鲜味会排山倒海地翻涌而来。
一层是虾干、牡蛎等海味的鲜,再叠上一层来自山野的鲜——野生红菇。这种拇指粗的珍稀野生菌,价格堪比顶级松茸,不过小小几颗,就氨基酸爆炸了。
两人份要¥136,看起来贵,但分量很大,足够3-4人吃了。
最后可以点一瓶福建地方特色饮料,大世界橄榄汁,加冰块喝,跟油柑汁有类似的回甘,但香气更高级。
正常一顿吃下来,人均也就150左右。如果舍得花到人均400左右,听福建老乡说,还可以吃得更爽。
凑一桌人,直接请经理安排,解锁更多不在菜单上的功夫菜,比如不加一滴水,直接熬出鸭子精华的鸭露……
不剧透了,留给你们探索吧。
Tips:
1. 有私密包厢,很适合商务宴请;
2. 一楼还有不少福建特产可以买买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