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诸多著名机构开展了一系列备受瞩目的调查后[3],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意识到欺凌现象造成的财务和声誉代价,在制定反欺凌政策的同时也建立了举报机制。
Alexandra Olaya-Castro是伦敦大学学院(UCL)数学和物理科学学院负责平等、多样性和包容的副院长,她说学校在2019年开发了一个“举报+支持”在线工具(‘Report + Support’ tool),引导使用者通过非正式或正式流程举报欺凌,还可以匿名举报。
Olaya-Castro鼓励受害者通过学校的渠道公开举报,因为匿名举报只能在学校范围内进行预防和干预;纠正个人行为需要受害者通过正式或非正式渠道进行举报,需要细节。举报者要向正确的人提出申诉。
Olaya-Castro 说,UCL有三种非正式解决方法。第一种涉及调解,其形式是促进受害者和欺凌者之间的对话。第二种会召集一位资深工作人员,向欺凌者解释为何他们的行为是不可接受的。
最后一种,如果受导师欺凌的学生不想面对系里的任何人,他们可以和一位指定的自尊顾问谈谈。这些人是学校职工担任的志愿者,受过专门训练,能在欺凌、骚扰和性行为不端方面提供保密支持。Olaya-Castro说,如果能及早发现欺凌行为,非正式解决方案往往能解决问题。
如果调解没有结果,UCL和其他机构可能还会走正式流程。通常人事部门会介入初步调查,确定相关举报是否成立,并剔除没有根据的指控。
如果发现举报成立,下一步是正式的听证。UCL有一个申诉小组,人事部门和系领导会指派一名管理者、一名工会代表和一位高级工作人员进行主持。如果受害者对结果表示接受,事情到此结束;如果不接受也可以上诉。Olaya-Castro说,无论是UCL还是其他地方,正式途径还是非正式途径,举报都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但是能达成非正式解决方案更好,这样能减少所有相关方消耗的时间和精力,但她承认,不幸的是,“有些情况必须走正式程序。”
Keashly说UCL的程序和许多机构都差不多,但她也鼓励教职员工互相监督,防范这些不被接受的行为。她说,最重要的是,他们应主动质疑那些为欺凌找借口的说法,比如 “他就是这样的人” 或是 “聪明人都比较直接” 。
这位匿名博士生说,他的调查拖了12个月,大学一直没有回应。大学给他回邮件要一周,初次面谈约了一个月,公布最终调查结果的截止日期延期了两次。在这个过程中他被告知任何结果和惩罚都只有学校和他的导师知道。
“我想鼓励受害者举报欺凌,但这个系统太乱了,如果大学没有足够的机制保护举报者,那么举报只会让伤害长存。” Erika Marín-Spiotta说,他是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生物地理学家,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进行旁观者培训。旁观者培训提供安全干预政策,保护和支持受到欺凌和骚扰的对象。Keashly重点介绍了“旁观者4个D” :转移欺凌者或受害者的注意力以化解局势(distract);直接面对欺凌者(directly engage);委托别人帮助(delegate),例如有权威地位的人;如果当下未能干预的话,延后提供支持(de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