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5|回复: 0

[知识] 《早餐中国》团队新作,好好吃一顿中国人的“下饭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31 02: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早餐中国》团队新作,好好吃一顿中国人的“下饭菜”

 风物菌 地道风物  2021-05-28

20.jpeg
▲ 湖南醴陵,小炒肉。



-风物君语-

像赴一场约会般

好好吃饭






人到中年,常常为了一个饭局要花三天时间来准备。前一天,安排好工作,找人看孩子或猫狗;饭局当天,健身两小时,中午吃沙拉或不吃,下午睡足午觉去赴约;饭局后一天,啥也不做,在家躺着,醒酒,或者从说话过多的疲倦中缓过来。

 

不知道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受,真的,如果不是热爱社交,现在就想吃得简单自由又踏实。放下世故,身心归位,不掺杂任何社交互动,能穿背心裤衩,能踩凳子,不用担心吃相,一碗米饭,一个下饭菜,最多再加一碗汤,足矣。


21.jpeg

▲ 福建六鳌,紫菜海蛎煲。

 

这种状态下,那个最能给你慰藉的,最能食欲满满轻易粉碎一碗米饭的菜,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一道脱口而出的下饭菜吧,站在离家的人的视角,它的背后可能是一方魂萦梦绕、血脉相连的土地;站在本乡本土生活的视角,它除了是生活的日常,还包含了什么?


22.jpeg

▲ 四川成都粉蒸牛肉。

 

去年3月,王圣志找到我,谈起他下一部美食纪录片《下饭菜》。朴实的饭菜,以及它所连结的人生百味,是他想拍的内容。

 

作为总导演,他之前的《早餐中国》已在全网创造了超过6亿次的播放量。在《早餐中国》的拍摄过程中,王圣志观察到了很多生活的苦涩,有很多想来想去最后没有放进片子的段落:下岗的,离婚的,跟孩子感情不好的,嚎啕大哭的,情绪失控的,吵架争执的……这些未被放入纪录片的部分,给了他一些新的想法。


23.jpeg
▲ 纪录片《下饭菜》拍摄现场

 

我们过去所见到的美食类片子,总是会竭尽所能地展现食物的诱人之处,希望拍得炊烟袅袅,最终呈现出来的是诗意的,浪漫的。但烟火气并不全是美的温暖的东西,大多数情况,它是辛苦的,琐碎的,也是复杂的,甚至是无穷无尽的重复。

 

美食背后的人,和普通人的生活无异,有很多苦恼,都不是完美的。一道菜,和他们的生活、人生,有着强烈的情感连结,所以一道菜也可以是一座桥,桥的另一头,可以窥见他们的年少、青春、爱情、命运。他们的故事中,那些生活中粗粝但真实的部分,是有价值的,能感同身受,能百感交集,能鼓舞人心。王圣志觉得,这才是他想要表达的,最重要的东西。所以,带着这些想法,他和《早餐中国》的原班团队一起,开启了《下饭菜》的拍摄。


24.jpeg

▲ 纪录片《下饭菜》拍摄花絮

 

距离贵州兴义一小时车程的雨补鲁村,2017年因为《爸爸去哪儿》的拍摄,成为一个热门的旅游目的地。这一年,小龙在读完师范院校毕业,回到家中给刚刚开办了农家乐的父亲帮忙。农家乐主打一个菜:大锅炖矮脚鸡。矮脚鸡是兴义特产,怀孕坐月子,村里酒席,矮脚鸡从来都是主角。


25.jpeg

▲ 贵州兴义,柴火矮脚鸡

 

生命中有很多事与愿违的东西,小龙父亲无论如何也未曾想到,矮脚鸡会成为儿子择业的选项,他原本是希望孩子以后去城里工作,但小龙放弃当老师坚持回乡,小龙认为,没有野心的生活也是一种生活。他享受在乡村的慢生活,享受生活像炖好一锅鸡一般的可控与踏实。

 

与此同时,云南鹤庆小银河自然村的杨美玉,靠养蚕,养猪,做羊乳饼夹火腿供两个女儿读大学,老两口日常的劳作,吃食,愿望,骄傲,都与一道羊乳饼夹火腿交杂在一起。二女儿还在读大学,我忍不住会想,她未来的选择是否会符合母亲的预期?还是像小龙一般令家人整日“嘟囔”?当然,父辈们大都不会去怀疑,自己过去人生经验的积累,是否足够去预设后辈们的人生。


26.jpeg
▲ 云南鹤庆,羊乳饼夹火腿

 

腊蹄子那集,父母不愿搬到城里住,是不希望给儿女们增添负担。我不禁又会猜测,在城里居住的儿女,又是否有足够的意愿,希望父母与自己合住呢?家庭里有那么多的难以说服彼此、各觉有理的东西,但在一道“腊蹄子”面前,都是可以放一放的。


27.jpeg

▲ 湖北恩施,腊蹄子炖土豆

 

《下饭菜》透露出来的这些信息,都是在摄制组,通过与拍摄对象在拉家常中传递出来。他们中绝大多数都不是餐饮从业者,都是一个个家庭,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种家庭,很多种生活。


一道菜,把生活的琐事、奔波、烦恼、喜悦,串起来,真实又动人,让人重新思考关于家庭,关于亲密关系。这部片子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食物,王圣志所带领的17位年轻导演,他们在为不值一提的人和菜,树一座碑,启发一些人。


28.jpeg

▲ 四川广安,腊肠炖萝卜

 

这部片子里,有食物,有谋生,还有地方的模样。王圣志经常跟我感慨,去一个地方出差,每个城市都是那么几栋楼,先有个CBD,再来个金融中心,在最繁华的市中心,北京上海广州又有什么区别呢?小地方的食物,小地方的模样,单个看,有的让人诧异、怀疑,但合一起,小人物、小家庭所构成乡土中国的面孔就清晰起来,本乡本土的差异性也清晰起来。


29.jpeg

▲ 福建连江,煎带鱼

 

然后你会发现,一些都市人久违的字眼仍然生长在乡间,绿的仍绿,红的仍红。像赴一场心仪已久的约会,留住一些快要被遗忘的美好,启发一些新的生活灵感。

 

《下饭菜》拍的都是鹤庆、固始、无为、醴陵等这些个大城市人几乎没听说过的地方。一个地方的人怎么吃饭,吃什么样的饭菜,决定了这个地方的人在怎样生活。


30.jpeg
▲ 安徽无为,胖头鱼炖豆腐

 

我是湖北人,炒虾球那集,看得我唏嘘不已。小龙虾风靡全国,已经上升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改变着一代人的饮食偏好。但之于我,小龙虾是童年记忆,我们在稻田里抓它,带回家,是与家人交互并获取“奖赏”的战利品,也是零食。看着研究生毕业回乡养虾的蒋维介绍他的生活日常,端上桌的那盘虾球历历在目,好像我只是出去打了瓶酱油,回来时仍旧是少年。


31.jpeg
▲ 湖北潜江,炒虾球

 

写这些文字的间隙,我趴在20多层的窗台上,打量着这座久违的城市,下面就是虹桥火车站,背着行囊的人们像蚂蚁一样鱼贯而出,他们的身影有一种朝圣的意味,繁华都市产生的磁场如此巨大,像一把钩子,将他们从万里之外拖拽过来。

 

我想,他们家里一定有一道菜,家人操持的声音,是记忆的背景音乐,不管身居何处,“音乐”响起,就像回了家,即便生活将你大卸八块,它也能将你拼凑起来。


32.jpeg

▲ 安徽池州,干豆角烧肉

 

和城市的喧嚣、竞争、污染相比,小县城总是带给我们宁静、祥和、美丽的感觉,对于我们这些旁观者来说尤其如此。然而这样的观念却又掩盖了城市的机会、便利、文化的集中,恐怕也忘却了县城的不便与艰辛。人们就在这样的矛盾中向往远方,眺望家乡。

 

有没有想过,哪里有那么多必须要去攀登的巅峰呢?就像小龙说的,没有野心的生活也是一种生活。几十年来的唯经济增长论,是不是让我们产生了一种惯性,把如何生活得越来越好也习惯性的进行“量化”?社会上对于成功标准的认知是不是太单一了?以至于我们像是被拿去加热过的玉米,一颗颗急不可待的爆出膨大的体积,不把头发累得掉光,不把腰椎间盘累到突出,不把小腹累到凸起,不把腱鞘累到发炎,就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一个成功的人?


33.jpeg
▲ 广西融水,白切烟熏腊肉

 

人生不过83000顿饭,“好好吃饭”的标题随处可见,成为了某种特有的时代语言,甚至成为了一种向上的生活态度。有一种相当于反复强调“太阳从东边升起”般的无趣与悲哀,我们好好吃饭了吗?

 

《下饭菜》最为难得是关注了一个不怎么被关注的群体,每一个小篇章里,叔叔阿姨们淳朴得很可爱,他们的生活也很可爱,导演们表达他们的方式也可爱,边做菜边聊天,互动起来简直就是美食喜剧。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前行,前行的过程就是不断挣扎,在我看来,《下饭菜》只是在用喜剧的方式来展现这些挣扎。


34.jpeg

▲ 纪录片《下饭菜》幕后拍摄花絮

 

这是一部看似欢乐却意味深长的纪录片,它提倡一种脚踏实地的简单生活,提醒我们找回简单生活与珍惜食物的初心有多重要,从一菜一饭简单生活开始也许就是个好主意。

 

就像常被美食爱好者念叨的那句话说的:“不被时间和社会所束缚,幸福地填饱肚子的时候,短时间内变得随心所欲,变得自由,不被谁打扰,这种毫不费神吃东西的孤高行为,正是平等赋予现代人的最高的治愈。”


美食纪录片《下饭菜》
由云集将来、海峡卫视联合出品
《早餐中国》原班人马打造
邀您“慢食简吃,一碗生活”
35.jpeg

- END - 

文丨程磊(美食畅销书《吃和远方》作者)
编辑 | 苹果
封图 | 《下饭菜》

本文所用图片,均选自纪录片《下饭菜》及其拍摄花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11-24 06:52 PM , Processed in 0.03974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