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9日,市民在海滩观看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4月29日11时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顺利送入太空,中国空间站拉开建造大幕。
△ 4月29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点火发射。
△ 4月29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冲入云霄。
△ 4月29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飞行中的尾焰。
按照空间站建造任务规划,今明两年我国将接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3次空间站舱段发射、4次货运飞船以及4次载人飞船发射,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三步”的任务目标。
发射前
△ 4月28日晚,文昌卫星发射场。长征五号B火箭是专门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建设而研制的一型新型运载火箭,于2020 年5 月5 日成功首飞。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国家采取了分步实施的战略,具体分为三步:
第一步是载人飞船阶段,在此期间完成了载人飞船的研制,实现了航天员天地往返等目标。
第二步是空间实验室阶段,在这一阶段,不仅掌握了出舱、交会对接技术,成功对航天员中期驻留太空进行了验证,还成功验证了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完成了运送货物补给等任务。
第三步是空间站建设阶段,我国将建造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
△ 8时许,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架打开。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已完成推进剂加注。
中国空间站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舱为基本构型。
其中,核心舱作为空间站组合体控制和管理主份舱段,具备交会对接、转位与停泊、乘组长期驻留、航天员出舱、保障空间科学实验能力;
问天和梦天实验舱均作为支持大规模舱内外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载荷支持舱段,同时问天实验舱还作为组合体控制和管理备份舱段,具备出舱活动能力,梦天实验舱具备载荷自动进出舱能力。
中国空间站三舱飞行器依次发射成功后,将在轨通过交会对接和转位,形成“T”构型组合体,长期在轨运行。组合体在轨运行寿命不小于10年,并可通过维修维护延长使用寿命。
△ 4月29日6时许,海滩边停车场已满员。
△ 市民为选取最佳观赏位,夜里就将帐篷搭在海滩上。
△ 市民早早占据有利拍摄机位,架起“长枪短炮”。
△ 为拍摄火箭,市民给手机装上长焦镜头。
△ 市民举起手机拍摄航天元素的展板。
△ 市民静待发射。
-The End-
摄影:新京报记者陶冉
视频:新京报“我们视频”直播小组
文字综合于新京报网
编辑:李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