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导演黄信尧拍出了一部叫《大佛普拉斯》的电影,很惊艳。
这部电影也是近年来最为我们所熟知的台湾电影之一。
在《大佛普拉斯》里,我们看到,这个世界是何其的不平等,有钱人的世界是彩色的,穷人的世界是黑白的。
我们会发现,生命有时候真是微不足道,微不足道到你无法想象。
电影给人的冲击感非常的强。
它就像一根针,狠狠地戳穿了这残酷现实的真相,同时,又织出一朵朵小红花来疗愈众生。
可以说,《大佛普拉斯》无论是在故事还是主旨上,都很“大”,故事大开大合,主旨大慈大悲。
终于,我们又等来了黄信尧导演的新片,叫《同学麦娜丝》。
与前作的“大”不同,这部从片名就透露出“小”,讲的,是有关几个同学的人生际遇。
相比而言,对《同学麦娜丝》的评价比较分化,有人说它不如《大佛普拉斯》有劲,而且碎碎叨叨的。
但我依然很喜欢这部电影,在电影里,我看到了很多身边人的影子。
电影的主要人物有四位,分别是添仔、电风、罐头和闭结,他们以前是同学,现在人到中年,经常在一起打牌聊天。
添仔是四人中最有理想的一位,他做梦都是在拍电影。
他说自己的人生目标就是拍电影,要让台湾电影被世界看见。
但现实是,添仔哪有什么电影拍,他日常工作就是拍拍壮阳广告和市政宣传片。
对添仔而言,“电影梦”就成了他无聊生活里的遮羞布,仿佛只要这个高帽一戴,他就敢谁都不爱。
而电风是四人中工作最认真踏实的,他就像很多打工人一样,勤勤恳恳,只希望自己和家人能有一个稳定的生活。
虽然买的车位很垃圾,需要手动推拉车,但电风会自我安慰这省钱又运动。
虽然买的房很小,而且首付还是靠父母一起凑的,但在电风看来,像他这样的人,一辈子能买套房已经很了不起了。
对电风来说,他早已接受了自己是个小人物,就这么过一天是一天。
在他们四人中,罐头是最纯情的那一位,他常常为爱情苦闷,甚至自杀,尽管,他往往都是单相思。
罐头在户政单位上班,有一回查户口,居然见到了自己学生时代就暗恋的女神。
只不过,女神已陨落,成了性工作者。
罐头想不明白,多年不见,自己心中圣洁的女神,怎么就出来接客了呢。
最后一位同学,因为说话结巴,大家都叫他“闭结”。
在现实面前,闭结是一个边缘人士,他与阿嬷相依为命,工作是给死人糊纸,他的生活也跟纸糊的一样,一推就倒。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闭结是同学中最单纯善良的一位。
无论有什么困难,他总是先替别人着想,要是有什么好事,他又第一时间找大家一起分享。
很多时候,这个世界就是这么讽刺,哪哪标榜的都是要有“爱”,要有“心”,可一个人如果只有这些,却又被这个世界踩在脚下。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生命”本身,“人”本身并不值钱。
除非你在现实的系统里找到价值的对应,才被赋予尊重和肯定。
在《同学麦娜丝》里,添仔、电风、罐头和闭结经常去“泡沫红茶专卖店”里打牌。
他们的人生就和破败的小店一样,都是被时代抛弃的“泡沫”,不管打什么牌,都走不出自己的困境。
有理想的添仔,被高委员利用,推他去选立委。
但我们都知道,添仔不过是这些人手中的棋子,是一个一碰就破的泡沫。
认真工作的电风,同事都知道他能力强,总能把事情做好。
但我们知道,他们公司更看重的是人情世故,是一些别的东西,在上司眼里,耿直的电风,总是不能把事情做“对”。
对纯情的罐头来说,多年不见的女神依然让他紧张、让他心动。
但我们知道,女神早已认不出他了,在女神眼里,罐头不过是一个上门的客人。
最令人心痛的是话都说不清楚的闭结,我们总说好人有好报,但在现实面前,闭结所有的美德都不堪一击。
电影里的四位同学都已人到中年,他们就和我们很多人一样,在年轻的时候,觉得自己气吞山河,不是成龙就是成凤,可慢慢地才反应过来,自己不过是一只鸡。
在我看来,他们四个加起来,就是一个年轻人一路走过来的人生际遇。
我们曾经追求理想,但慢慢地,理想变得扭曲,开始争名逐利,理想成了遮羞布。
我们曾经认真工作,希冀一个幸福的生活,没想到,单单生存就把自己锤趴下,再怎么努力也不能出人头地。
我们曾经向往美好的爱情,可到头来发现,现实中的爱情不过也是美丽的泡沫。
我们曾经也很单纯很善良,可来到成人世界后,别人只会说你傻......
诚然,《同学麦娜丝》确实拍的松散,也没什么主线,但满是生活的味道。
就像我们自己一样,每天面对一堆鸡毛蒜皮,一边希望一边失望。
而且,电影把生活的荒诞感表现的尤为自然、生动。
比如,罐头他妈往萝卜上抹土,这样城里人才认为是现摘的。
比如,添仔老婆发现添仔有外遇,却冲到另一个女人面前,捍卫自己的主权。
比如,闭结的阿嬷身体好了起来,闭结的结巴也突然痊愈,闭结以为这是阿嬷的“回光返照”,没想到,却是自己被黑社会错认,活活打死。
比如,明明大家是最好的同学,添仔为了自己那飘渺的选举,居然利用电风的婚礼和闭结的葬礼大张旗鼓的拉选票......
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了很多正能量的东西,可随着年纪上去,才恍然大悟,当现实这座大山压过来的时候,是那么的简单、粗暴、毫无逻辑。
在电影里,最有理想的最堕落,最认真工作的放弃了事业,最丧的最纯情,最单纯善良的命最惨。
用导演的话来说就是:
人生哪有什么答案,人生就是一派胡言。
有意思的是,导演黄信尧这次完全扯掉了电影与现实的边界。
在电影里,他不但充当了画外音,有时还会跟片中角色聊聊天。
最狠的是,当我们看到添仔到闭结葬礼拉选票时,导演都看不下去了,冲进画面,嘴里骂着脏话“干你娘”,对添仔一顿暴揍。
所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在《同学麦娜丝》里就展现的很直观。
片中人的烦恼也是我们的烦恼,我们的处境也是他们的困境。
只是我们变得越来越麻木了。
看到电影里的女神做了鸡我们会跟着难过,而我们都做了生活的鸡,却变得不再挣扎。
不过,和《大佛普拉斯》里一样的是,《同学麦娜丝》不仅认真而且多情地记录着城市里被遗忘的角落。
而且也让我们感受到生而为人内心深处的浪漫与温暖。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场戏就是闭结邀请添仔、电风、罐头去他的“新房”参观。
闭结花了大半年的时间,用纸糊了一个大房子,外面还有院子和花草,他们可以坐进去聊天、打牌,把窗户打开,外面就是“富士山”。
我们都明白,这种场景用现实的眼光看是那么的不真实。
就像在《大佛普拉斯》里,我们也难以想象,一个捡垃圾的大叔,居然把自己住的地方做成堆满娃娃的太空舱。
这种“无意义的事”我们小时候做过,年轻的时候也做过,只是人到中年,活着活着就再也没有这种心境了。
明明在世俗的眼中,电影里的他们都低到了尘埃,但导演黄信尧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心里的净土,让这些失落的人生长出了高贵。
我想这就是我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
人生在世,我们身边都有添仔、电风、罐头和闭结,我们也都有可能就是他们,就这么混沌而平淡的结束这一生,可那又怎么样呢,人生本来就是一派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