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16|回复: 0

[军事] D日入侵条纹的来龙去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0 01: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日入侵条纹的来龙去脉

 Armstrong 空军之翼  2021-03-10

  1943年西西里岛发生的一起悲惨事件,促进了二战空中识别技术的发展。

  1944年6月6日D日,经过漫长的计划和准备之后,盟军终于准备好冲破大西洋壁垒,在“霸王行动”中登陆法国诺曼底,反击可怕的纳粹战争机器。

  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美国陆军航空兵上尉克拉伦斯·巴德·安德森大步走到停在萨福克郡莱斯顿空军基地跑道旁北美P-51B“野马”战斗机,他所在的第375战斗机大队的任务是在两栖登陆区上空巡逻,阻止德国空军的突袭。

  尽管这是一个沒有月光的漆黑之夜,安德森上尉仍能看到他的座机——以他最爱的波旁威士忌品牌命名的“老乌鸦”出现了一些变化。他已被告知地勤人员将连夜对所有飞机涂上特殊标记,以避免被友军误射,现在他看到了这个大胆的敌我识别标记——每侧机翼和座舱之后的机身上都涂上了三条白色和两条黑色油漆组成的相间醒目条纹,每条宽18英寸(46厘米)。

8.jpg

涂上入侵条纹的P-51B“老乌鸦”

  安德森以空军上校军衔退役后在一次采访中回忆道:“我简直不敢相信条纹有这么大!”

  当拥有5000艘船只的舰队准备入侵时,盟军封闭了全英国的空军基地,地勤人员开始了艰苦工作,给数千架战机涂上被称为“入侵条纹”的黑白识别标记。所有单发和双发战斗机、中型和轻型轰炸机、运输机和侦察机,以及一些特殊任务飞机都要被涂上“入侵条纹”,四发重型轰炸机是少数几种无需涂装的飞机,因为德国人仅有少量这类飞机,误认几率很低。

  采用如此扎眼标记的原因很简单:防止因友军误击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盟军远征部队最高司令部(SHAEF)希望诺曼底海滩的美英地面部队和海军的高炮手不会把己方飞机误认为敌机而予以击落。

9.jpg

为P-51战斗机涂刷入侵条纹

  D日行动的规划人员非常担心误伤事件,他们是有充分理由的。在1943年7月西西里岛入侵期间,第82空降师和第52部队运输联队的道格拉斯C-47和C-53运输机在空投伞兵时就遭遇己方地面防空火力和海军舰队的误击,造成惨重伤亡。当时,李奇微和他的上司乔治·巴顿中将正在一座被美军占领的机场等待伞兵抵达,结果目睹了这起误伤事件,眼睁睁看着23架飞机被击落,造成141人死亡。

  自从人类首次在战场上相遇以来,防止己方部队因意外而互相残杀就成为一个大问题。友军误伤在过去数千年中夺走了无数生命,战争迷雾中的混乱和误判导致的误伤时有发生,现代技术的出现又增加了误伤的频率和规模。

  二战中人们特别担心友机之间的误伤,此时战场战术已经改变,飞机经常要在近距对地支援中攻击敌方坚固据点,如果没有协调指挥和有效通信,飞机很容易被高炮炮手误认为是敌机,特别是在战斗激烈的混乱情况下。

  这在二战中是一个持续存在的问题,交战各方都发生过此类事件,德军击落过自己飞机,英国人也是,他们声称在海峡上空击落的一架德国轰炸机其实是自己的运输机。

  入侵条纹概念在二战初期浮出水面,随着盟军防空部队越来越多地误击己方飞机,提高敌我识别能力已经非常必要。成千上万的盟军飞机在欧洲战场飞行,其中许多飞机乍看上去难以与轴心国飞机区分,误击友机特别是战斗机的几率已经高得令人惊讶。

  盟军早在1942年就考虑过在迪耶普战役使用入侵条纹,加拿大军队在这次任务中中作为主力对德军占领的法国迪耶普港口进行突袭。任务规划者们担心高炮炮手会把英国“喷火”战斗机误认为德国战斗机,打算给每架“喷火”的前机身和垂尾画上垂直白色条纹以确保快速识别,但这个点子最后没有付诸实施,这次战役最终因其他原因而惨败。

10.jpg

“喷火”战斗机使用的识别条纹

  1943年7月9日至10日夜间发起的入侵西西里岛的赫斯基行动代表盟军从纳粹手中夺回欧洲大陆的第一步,行动开始时,美军和英军在黎明前的大规模两栖登陆前空投了伞兵。

  尽管滑翔机着陆和伞兵空投基本按计划进行,但遭遇德军强力抵抗,盟军承受的压力不断增大。指挥美国第七集团军的巴顿想向内陆推进,命令李奇微准备在7月11日夜间空投后备的第504伞兵团加强战线。当天早些时候,巴顿让第二军军长布雷德利少将通知所有部队,伞兵即将到来以避免误伤,特别是高炮部队。

  当天的战斗很激烈,巴顿遭遇德军和意大利军队的强力抵抗,轴心国飞机对盟军阵地实施了数百架次攻击。不断的扫射和轰炸让美英军队的防线摇摇欲坠。到傍晚时分,处于伞兵空投航线上的美军格拉港滩头堡遭到轴心国飞机的持续攻击,巴顿在晚上8点越来越担心出现友军误伤,决定推迟空投,但要命的是他的参谋无法联络突尼斯机场,此时第50部队运输联队已载着第504团起飞。

  随着夜幕降临西西里岛,德国和意大利飞机继续活跃,袭击了盟军从格拉出发的船只。等144架运输机满载着大约2000名美国伞兵近海岸时,轴心国飞机刚刚结束轰炸离开。

  第一批C-47和C-53飞机低空飞过沙滩,将伞兵和物资空投在法雷洛机场,没有发生任何事故。随后可怕的事情出现了,一名紧张的防空炮手无意间向一架笨拙的运输机开火,紧接着盟军在陆地和海上的高炮都响了起来,飞机开始从天空坠落。

  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大屠杀,低空飞行的运输机纷纷转弯躲避高炮炮弹,但机动余地很小。极其凶猛的盟军高炮火力将飞机和里面的人统统撕碎,六架运输机被直接击中,机上所有伞兵和机组人员坠地身亡。一些伞兵虽然及时从坠毁的飞机上跳下,但降落时未能及时打开。几架运输机坠入海中,附近军舰上的炮手继续向残骸射击,直到意识到这些是美国飞机时才开始打捞少数生还者。

11.jpg

在此次事件中坠海的滑翔机

  一位返航的幸存运输飞行员说:“显然,今晚对我们来说,西西里岛上最安全的地方应该是在敌占领土上空。”

  在法雷洛机场,巴顿将军被眼前的灾难所震惊,不断重复着:“哦,天哪!哦,我的上帝!”李奇微则拼命抑制自己的眼泪,布雷德利在旁边的总部看到了所发生的一切,脸色乌青但也无力阻止这场屠杀。

  人员伤亡令人震惊,第504团报告81人死亡,131人受伤和16人失踪。第52部队运输联队有7人丧生,30人受伤,另有53人失踪。2000名伞兵中只有不到400人降落在空投区,在执行任务的144架飞机中有23架未能返回,8架飞机载着伞兵返航,37架运输机则浑身布满弹孔。

  对此次事件的调查至今尚无定论,仍不清楚到底是谁先开火以及为什么开火。有人指出任务航线规划存在失误,使运输机编队深入战线56公里,其他人则认为可能是飞机稍稍偏离了航线。许多海军和地面高炮手坚称他们从未收到过空投消息。上述因素加上当天轴心国飞机连续对盟军阵地发起的空袭,最终造成了此次灾难。李奇微后来承认他没有做足准备工作。

  在展开调查之后,盟军远征部队最高司令部决定采取行动以避免再次发生类似悲剧,高炮炮手接受进一步的训练以加强敌我识别,海陆空部队间的通讯规则也经过审查和修订,最后一条就是为飞机添加独特的识别标记。

  西西里岛灾难之后,盟军立即为从突尼斯向意大利运输物资的飞机研发了一种条纹识别系统。在1943年8月的“斯塔基行动”期间,盟军对这种条纹首次进行了测试,这是盟军在法国加莱海峡实施的一个欺骗行动,旨在让德国人以为盟军即将在此展开入侵。在为期三周的时间里,美英轰炸机对德军目标实施了轰炸,盟军登陆艇也沿多佛海岸集结以引诱并摧毁德国空军。

  虽然德国人没有上钩,但盟军飞机在机翼周围刷上的黑白相间条纹(两条黑色和两条白色条纹)在演习中至少被证明是成功的。

12.jpg

“斯塔基行动”的识别条纹


13.jpg

参加行动的“波士顿”轰炸机

  在D日登陆准备中,类似的入侵条纹获得了正式应用。最高司令部在4月18日发布第23号行动备忘录,标题为“飞机的特殊标志”,内容如下:

  “本备忘录旨在规范将应用于美国和英国飞机的特别标记,使它们更容易被陆军和海军以及其他友机进行敌我识别。”

14.jpg

  D日入侵条纹与“斯塔基行动”的条纹不同,由围绕机翼和后机身的五个黑白相间条纹(三条白色两条黑色,每条18英寸宽)。备忘录具体说明那些飞机该如何涂装,哪些飞机可以不涂,后者包括四发轰炸机、夜间战斗机、滑翔机和水上飞机。最高司令部仅发行了100份被作为最高机密的备忘录,其中55份被送往各相关司令部,其余45份作为备用。备忘录下达后,盟军地勤人员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开始为6000多架战斗机进行涂装。

15.jpg

地勤使用油漆刷子为“蚊”式轰炸机涂刷入侵条纹

  当时盟军许多飞机已装备了无线电敌我识别系统,系统的应答器可以侦听询问信号,然后向位于地面和海上的接收器广播响应,表明自己是友机。但是考虑到诺曼底上空的飞机数量将如此之多,人们有理由担心该系统会不堪重负。

  盟军最高司令艾森豪威尔将军原定把D日定为6月5日,因此在6月3日晚上下达了涂刷入侵条纹的命令。第二天晚上,当战机结束白天任务返回后,英国的每座盟军机场都被封锁禁止人员外出,地勤们开始按照第23号备忘录对所有飞机进行涂装,时间很有限。幸运的是恶劣天气将入侵推迟了一天,使地勤们又多了24小时来完成工作。

  给所有飞机涂上条纹让人精疲力尽,只有少数规模较大的盟军机场可使用发电机驱动的气泵和喷枪来喷涂入侵条纹,大所多飞机还得由大兵用油漆刷子来涂装。所以许多条纹并不直,油漆流挂现象也不少见,毫无疑问许多飞机起飞时油漆仍然没干。几乎所有规定的飞机都被涂上了入侵条纹,即使只是勉强涂上了油漆。

16.jpg

涂装中的B-26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人在登陆行动之前从未获得过入侵条纹的任何情报。在D日被改为6月6日之前的一个小时,一队B-24“解放者”轰炸机在一个中队的已被涂上入侵条纹的P-51的护航下飞向诺曼底,由于天气恶化导致此次轰炸任务被取消,所有飞机都返回了基地,所以没有德国空军飞行员注意到或上报盟军飞机的新涂装。

  战后关于入侵条纹流传着两个有趣的流言,一个是为了涂刷条纹,盟军用光了库存白色油漆。但实际情况是盟军地勤已提前几周接到命令储存白色和黑色油漆,可能有几个基地用光了油漆,不得不在当地购买一些,但这种情况很少见。在黑色油漆供应不足的地方,只需将深色油漆混合在一起就能获得尽可能接近黑色的颜色。

17.jpg

  另一个毫无根据的流言是,第101空降师第506伞步团士兵们在D日中涂在脸上的油彩就来自C-47运输机还未干透的入侵条纹。

18.jpg

  那么,入侵条纹的实际效果到底如何?虽不存在确凿统计数据,但无论如何,盟军战机在D日的损失很少,在14674作战架次中,只有127架飞机未能返回基地,占比不到1%。相比之下,第八航空军在欧洲的每次任务要损失近4%的轰炸机。

  德国空军并未在D日进行大规模反击,仅有少量德机出现在“霸王行动”中,这是因为德国空军已经意识到盟军掌握了制空权,许多战斗机大队已从法国撤回德国,拦截日夜轰炸德国的重型轰炸机。

  巴德·安德森在1944年6月6日完成了他飞行生涯中最长的任务,穿越厚厚云层飞行了将近七个小时。庞大的舰队就在下方,他什么也看不见。他记得:“我跟着小队长机飞,只能看见它排气管中的蓝色火焰。” 他补充说:“我认为条纹是个好主意。”

  除了入侵条纹能有助于降低误伤概率外,改进飞机识别训练、更好的指挥与控制、协调通信和风险意识都有效降低了D日的自相残杀。

19.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10 10:27 AM , Processed in 0.04252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