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16|回复: 2

[影乐之声] 今天开始不用叫她「00后周冬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20 12: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开始不用叫她「00后周冬雨」

 毒Sir Sir电影  2021-02-20

Sir很久没专门聊过演员了。

尤其女演员。

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

今年春节档,国产“小花”几乎消失。

七部大片,除去两部动画,仅《你好,李焕英》由女性担纲主角。

剩下只有杨幂、周迅、万茜能捞到勉强称上“女主”的戏份。

她们都不算“小花”了。

对啊。

我们有多久没出现有实力、有人气的年轻女演员了?

最突出的一个,周冬雨。

——史上最年轻金马、金像双料影后。

可能是华语影坛十年内最耀眼的一股后浪。

但在国内女演员断层的当下,Sir不禁数次想起一个问题。

下一个“周冬雨”在哪?

众多备选中,Sir最看好她——

张子枫

IMG_6363.PNG

不仅因为《唐探》宇宙打开,张子枫作为女性角色最重要一员。

翻开豆瓣列表,仅2021年,她就有至少三部主演作品准备上映。

IMG_6364.PNG


今天写她,Sir不想把她捧得太高。

毕竟01年生的张子枫才刚刚迈入成年。

比起把她当成明星,作专业的演技分析。

Sir这篇更像“成长观察”

她的成长经历,在中国娱乐圈算是独一份——

绝大多数“同学”拿个性当武器,做交换;她,将个性搭建成与世界、内心对话的桥梁。


01
跨过泪海

张子枫是地地道道的童星。

十七岁时参加《向往的生活》,彭昱畅等一众嘉宾向容祖儿介绍她,说已经出道十二年了。

和一旁出道七年的吴亦凡相比,居然算个前辈。

IMG_6365.PNG


刚开始演戏时,张子枫只有五岁。

在我国成名的童星为数众多,总结起来,路径大概就是:

动作、萌趣以及悲情。

刚开始看,张子枫似乎也不能免俗。

比如,一上来挑战的就是“人命关天”的高难度。

电视剧《茶馆》里,一场意外摔入臭水沟的戏,导演要求她一脚踩空,不能抓木板。

尽管怕得要死,她还是仅拍了两条就完成使命。

IMG_6366.GIF

然后,就是女孩童星最能积累观众好感度、人缘的哭戏。

前辈金铭,靠它一战成名,当然后来也归于平凡。

张子枫尤其擅长哭戏。

不用道具,说来就来。

哪怕是在综艺舞台上,还带着甜美的笑,眼泪就已经真实地流出来。

IMG_6367.GIF

这让当下不少号称要做好演员的“大姐姐”脸疼——打疼了,也哭不出来啊。

IMG_6368.JPG

但是,很会哭的炫技,是有天花板的。

随着年龄的增加,情感的体验必然会更丰富、微妙。

张子枫厉害之处,在于她懂得眼泪为何而流,什么才是她真正需要去表达的。

否则,湿润的脸颊干了之后,就会成为一张套路表演的面孔。

她悟性高,也悟得早。

比如有场戏,《老板回家》里,她饰演一个父亲患癌的小女孩。

躺在床上,忧心忡忡地伸手去试探父亲的鼻息。

确认父亲还活着,她缩回手,眼眶却红了。眼中弥漫起清亮的泪水。

这是对父亲的依恋、恐惧,和身世浮沉的悲哀。

IMG_6369.GIF

IMG_6370.GIF

注意她在床上翻动时缓慢、轻微的动作,眼神里透出大人般的疲惫和困惑。

没有洒狗血地用小手捂住嘴巴,强忍着自己不哭出来。

相信后者会是观众经常看到的。

道理一想就明白。

小女孩早熟,这样的试探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恐惧和对亲情的眷念已经压在身上,让她不能“肆意乱动”。

这一段戏时隔多年,甚至把张子枫自己给“看呆了”:

我看的时候我惊呆了
怎么能会有这么好的节奏和调度

IMG_6371.PNG


这么好的节奏和调度。

注意张子枫关注的点,并没有说,眼泪多少,是否及时。

哪怕就是一场沉默的哭戏,有天赋的演员是要考虑到速度、身体肢体的配合的。

或许那时的张子枫未必能总结出来,但是冥冥中她知道,自己演的其实“已经不是小女孩”了。

好的哭戏,不在分贝,甚至不在眼泪的多寡。

哪怕只有一滴泪,在极致的戏剧冲突里,就有核爆的震撼力。

2010年,张子枫用一滴眼泪震惊四座。

《唐山大地震》。

张子枫饰演在地震中被母亲“放弃”的女儿方登。

这场深植于骨髓32年的家庭恩怨,就起源于那23秒的抉择与误解。

如果这作为根源的23秒没能演好。

那接下来32年的纠缠不可能立住。

可以说,这一出大制作的戏眼,都落在了年仅八岁的张子枫肩上。

被压在水泥板下,她发不出声音,只能用小手握着石头持续敲击着地面。

IMG_6372.GIF

听到母亲最终选择了救弟弟,废墟中的她流下了一滴绝望的泪水。

这滴泪水,不仅象征着,她被生的希望抛弃了。

更是代表着,她被家庭的温暖和母爱的庇佑,抛弃了。

IMG_6373.GIF

在这场戏中,徐帆饰演的母亲,戏是满的、放的。她痛哭流涕,用所有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去表达两难和痛苦。


于是作为平衡,张子枫的表演空间被限制起来。她不仅不能动,更不能喊。


直到最后,挤出一声喑哑的、气若游丝,也不可能被任何人听见的“妈妈”,也开启了一场心的诀别。


就是这样在废墟内外,戏一放一收,做到了高度的呼应与交融。


23秒的痛,才在银幕内外,植下了此恨绵绵无绝期。


年少的张子枫是怎么做到的?


答案只有两个字——

感觉。

全身心代入、感受角色的悲伤。

很多演员演哭戏有一种取巧的方法,是去想自己的一件难过的事,来转移自己的情绪。

但张子枫对这种方式难以苟同。

因为你在那个戏里面
我不懂你去想一个别的
怎么会哭出来
或者是就算哭出来的感觉
应该也是错的吧

IMG_6374.JPG

IMG_6375.JPG

IMG_6376.JPG

IMG_6377.JPG

IMG_6378.JPG

发现了吗?

单纯的煽动悲伤,早就不是张子枫的追求。

同样是哭,在不同的情境下,不同的角色设定中,都会有不一样的表现形式。

正是这种种哭之间的微妙差别,构建了真正细腻入微的表演。

所以冯小刚夸她:
她眼睛有戏,我敢给她特写,都能打动观众。

片中饰演方登父亲的张国强也感慨后生可畏:

尤其跟她对戏的时候
你会看到张子枫挺可怕的
我跟她演戏会很累
她在现场几乎是
有时候会瞬间把我演傻了
累的原因是因为她不按常理出牌
比套路好 真比套路好

IMG_6379.JPG

“怪物新人”的背后是一个和自己较劲的人格:

我属于这样的性格
就是有一件事情
你只要不让我完成
我绝对跟你生气
就是我不跟你生气
我也得跟自己生气
就是自己在那待着

IMG_6380.JPG

斩获金鸡百花“最佳新人奖”,可以说是顺理成章。

那年,她11岁。

也就是在这一年,张子枫提早地跨过泪海。

她已经开始在跟“人性”较劲:

除了哭,我可以表现得更多更好。

 楼主| 发表于 2021-3-20 12: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02
拆解笑脸

作为童星的张子枫,拍过“动作戏”,也因为哭戏而一跃成为人气最高的新人之一。

顺风顺水,该说她就是“老天爷赏饭吃”。

但她却抗拒“天赋”一说。

甚至觉得自己小时候堪称经典的表演,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夸自己时振振有词,“贬损”起自己也头头是道:

小的时候其实就是
特别把这件事情当真
就信念感很强
它不需要什么技巧之类的
然后再加上她其实角色
你演的就是一个小时候
所以说她不需要说有特别成人的
或者是说丰富的东西在里边

IMG_6381.JPG

Sir不得不为她的清醒击节赞叹。

看似在较劲,自己怼自己的分析中,其实已经在谈表演中困扰不少同行的问题:

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的矛盾如何在表演中平衡。

现在的影视剧,用童星,用得很浮皮潦草。

要么一味卖萌,装憨撒娇,多则腻味;

要么故作严肃,缺乏必要的铺垫,就说大人话做大人事。

张子枫是幸运的,也是清醒的。

在被赞赏的几场童星戏里,你看到惊艳的一瞬之前,人物关系已经做好铺垫。

并且最重要的是,没有粗暴地扭曲张子枫的生理状态。

这样的小女孩一旦进入少年、青春期,上天赋予的感受力最强阶段,就该爆发更“惊人”的状态。

如果说《唐山大地震》,张子枫是方登背后的一个童星,一滴眼泪背后的主题还是最平民的亲情。

那么五年后,她再次在业内、大众视野引起轰动。

则是因为,她能驾驭“黑暗”。

黑暗最蛊惑人的,不是浓重的黑。

夹缝中迸出的一丝光亮——笑容。

当然就是《唐人街探案》第一集。

IMG_6382.GIF

也是一秒时限,张子枫扛下了全片最后的高潮。

看似纯洁无害的女孩露出邪恶的笑容,一瞬间善恶颠倒,正邪反转。

犹如《一级恐惧》中的爱德华·诺顿。

与预期相悖的真相随之浮出水面。

然而对于这个著名的微笑,张子枫本人却觉得也没那么神:
一方面有表演在,另一方面是因为剧情大家都没想到,不能说演技上有什么(值得夸奖的)。(那个笑也没那么难)难的是要怎么在镜头里完成这个过渡,其他倒没什么。

虽说是自谦,也体现了比较清晰的自我认知。

实际上,比起那个笑容,看完整场戏的Sir更感慨她接下来的表情——

IMG_6383.GIF

方才展现微笑的时候,她还是在表演,是在用一种夸张的方式去还原“恶人是不是该这么笑”。

是反转带来的纯粹的惊悚。

但面对刘昊然饰演的秦风离去的背影,她似笑非笑。

是不屑?嘲弄?质疑?

脸谱消失了、戏剧化消散了,融化在她脸上的是一种更细思恐极的复杂。

《唐人街探案》的核心情绪也在这一刻最终展露——

正如那张折叠、立起的纸。

善与恶之间,是模糊。

是二维之上,立起的三维世界。

而这时候的张子枫,真正超越了小时候的那个自己。

她不再只是表达纯善和悲情的载体。

而捕捉到了一种超越年龄的深刻与生动。

Sir敢说因为这个笑容,张子枫直接把“思诺”这个角色推向一个高度,哪怕亚洲推理大户,日韩电影请出类似“邪灵女孩”PK,也是不在怕,不会输的。

太过经典,《唐探》系列也一再致敬,包括网剧,第三集。

张子枫感谢《唐人街探案》,更重要的是演后的收获:

然后几乎很多对于演戏的看法
都是从这部戏开始
也蛮感谢这个角色的
我觉得算是一个转折点
才慢慢知道说
我可能不光是说要看感受
我更多还要有一些
自己内心的东西 要花点时间

IMG_6384.PNG


注意关键词:内心的东西

不想具体点名,很多小花关注的是,角色戏份多不多、造型美不美、跟谁搭戏,是几番等等

唯独没有想到,自己的心。

如果心没有到位,以上的努力只会导致尴尬和笑料。

这是表演的话题吗?

更事关成长。

成长,心是第一位,然后才是颜值、物质等等。

张子枫带着心去演戏。

就有更多值得回味的角色贡献观众。

甚至她能够做到,塑造与自己性情大相径庭的角色。

这就是考验演员的共情能力。

《小别离》里的方朵朵青春期叛逆和父母多有龃龉,而张子枫本人几乎没有任性过。

《你好,之华》里感情经历单薄的她揣摩暗恋送信的心情,也花了不少功夫。

《快把我哥带走》里扮演性情“暴躁”的妹妹时秒,但她偏偏生为独生子女,又性格内向。

如果让张子枫和彭昱畅坐在这个地方聊天
他两个人就是尬 就是说不出话
但如果让时分和时秒
那就是真的在说话和聊天

IMG_6385.PNG


为了拍戏,她从来不吝惜下苦功。

无论是看大量的反映兄妹关系的纪录片,还是为了片中的动作场面反复练习搏击。

最重要的一场戏,拍摄当天太冷了,她甚至不得不自扇巴掌、做自我催眠:
实在是太冷了,身体不由自主地在发抖,后来我就一直搧自己巴掌告诉自己一定要清醒。还有一种心理疗法,在心里默念“我很热,我在海滩上晒太阳,这里有30多度,热死了。”

反复地思考、与自己较劲,她总能交出让人满意的答卷。

表演的自由度,来自心被磨砺后的疆域。

《你好,之华》提名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岩井俊二对她赞不绝口:

张子枫的感觉和周迅很像
只要一开机
她就变成了这个角色

IMG_6386.JPG

IMG_6387.JPG

IMG_6388.JPG

《快把我哥带走》中,她和彭昱畅饰演的哥哥为了一颗硬币、一根香肠就能大打出手。

夸张,又漫溢着青春活力。

充满了漫画感和喜剧效果。

IMG_6389.GIF

但一转眼,又能展现出正剧般的细腻动人。

比如当妈妈抱着她,又急匆匆离去后,她脸上那个从温暖幸福逐转向失落的表情。

IMG_6390.GIF

比如哥哥如她所愿“消失”以后,她先是兴奋万分,但躺在床上习惯性喊哥哥关灯,又得不到回应。

从床上坐起,一种后知后觉的怅然若失。

IMG_6391.GIF

最终,她对着车站对面喊:

你把我落下了!

IMG_6392.JPG

她一流泪,观众也哭了。

这一切,水到渠成。

知道吗?在这一刻。

张子枫已经基本明白,一个角色此时此刻是哭还是笑,只是一张面具。

演员戴着这张面具给观众看一个戏剧点。

但更好的表演是,瞬间TA已经相信观众主动揭开了面具,看到更丰富的情感。

就像《小丑》笑脸背后,《杀人回忆》凝视背后……

几秒中的信息量有多大,看过的人心里没数吗?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3-20 12: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03
摆渡青春

少年、少女、青春、青春期,哭还是笑。

年轻过的人包括演员,都懂这一生命阶段是多变,易燃易爆炸,也易逝。

很多人,终其一生也还在与青春较劲。

张子枫呢?她很有一套。

她对自己有一个很有趣的定义,“凹凸不平的圆球”。

我整个我是一个圆球
但这个圆球它是疙里疙瘩那样
它确实是有个性在
但它不刺儿
很个性那种东西
特别的那种东西
我其实是不太有的
但我可以是一个有想法的人

IMG_6393.PNG


这个描述太妙了。

第一眼看张子枫,确实像是个圆球一样,缺乏锋芒。

在《向往的生活》里,她作为蘑菇屋老幺,总是安静乖巧地呆在一边,要前辈们cue才敢说话。

有一次被问到对表演有什么感受,她只说了一句“感觉表演有时候会有瓶颈”。

那一期鹿晗也在,其他嘉宾就此作梗揶揄他。

鹿晗露出不好意思的神情,一旁的张子枫也就不再接话,笑着捂住嘴。

IMG_6394.JPG
IMG_6395.GIF
IMG_6396.JPG


更多时候,她是与世无争地流露出一种少女自然的天真浪漫。

抱着狗的时候冷不防地被狗舔一下,露出发窘的表情。

IMG_6397.GIF

等着给鸭子换窝的时候一手握着一只鸭,紧张地在屋子里打转转,嘴里还不停地给小鸭子加油鼓劲。

IMG_6398.GIF

但她确实也如自己所言,有自己的内涵与个性。

年少有为,也少年老成。

今年刚刚成年的张子枫,早就开始用成年人的视角审视问题。

被问到00后怎么看,她需要愣一秒,才反应过来“原来我也是00后啊”。

我是什么样的00后
比较迷茫的00后
我也是00后啊
担心 我不光会担心没戏拍
(更担心)长时间不演戏
就演得不行了
之后就失去了感知一切的能力


IMG_6399.JPG

IMG_6400.JPG

IMG_6401.JPG

IMG_6402.JPG

IMG_6403.JPG

IMG_6404.JPG

IMG_6405.JPG

IMG_6406.JPG

IMG_6407.JPG

张子枫做到了不少同龄人欠缺的一点:

对自己坦诚,也是对生命包容。

角色之外的她,并不是一个很会说话的人,不算精炼,似乎还有些犹豫、矛盾。

但这恰恰反映出她的个性:

不对抗自己,把自己放在一个随时吸纳、调整的状态。

不回避情绪,来了就反应,但也不纠结情绪,等待下一个情绪。

从纯粹的哭,到复杂的笑。

童星张子枫长大了。

她倚靠的早早不是让人称羡的那股“灵气”。

而是苦功、经验和反思。

她考虑的早就不是童年,或者青春。

而是更漫长的——

人生。

最终,这个成长过程就像激流中被冲刷的砂石泥土,慢慢沉淀了、巩固了,接受自然造化。

有了自己独立、圆润的个体形态。

像湾流里充满希望、又不粗粝扎眼的绿岛。

这是Sir自己的理解、比喻?

还真不是,很巧。

《向往的生活》的花絮里,在溪边捡石头的时候,她选了一块圆形的。

蹲在溪边,她絮絮地对摄像机说起自己选择的理由:

就是黄老师他们讲
每个人 从你出生到慢慢变老
都是像一个圆圈一样
你走到一半时会觉得说
因为迷茫 会觉得我是不是要越来越偏离自己的轨道了
但其实你到了一定年龄之后
你会发现 一定还是会往回绕 找到那个自己舒服的点
特别适合 就是这个 我要捡的

IMG_6408.JPG

IMG_6409.JPG

IMG_6410.JPG

IMG_6411.JPG

IMG_6412.JPG

IMG_6413.JPG

IMG_6414.JPG

IMG_6415.JPG


作为一个圆润、舒服的岛屿存在。

“随波逐流”或者“兴风作浪”都不是它要做的。

速度、效率是浪花的使命。

而岛天然是展示与周遭自然万物共处的过程。

与湾流、与对岸、与船艘、与旅人。

路过、驻足。

有一种好的表演和演员,不以炸裂“吓人”,而是以长情、妥帖的存在与观众对话。

目前看,张子枫就是这个方向。

“小影后”,她是了。

我们等待有一天,她去掉这个“小”字。

然后再有一天,是不是这个标签也没关系。

套用、改写思诺的名言:

这个世界上艺术感受力的总量是恒定不变的。有的人多一些,有的人少一些。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

张子枫,选择的是饱满。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23 12:04 PM , Processed in 0.10163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