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8|回复: 0

大型当代杂技剧《化·蝶》震撼问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2 09: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型当代杂技剧《化·蝶》震撼问世

来源:环球网
2021-02-02 19:18

生死相随 皆缘和你永远徘徊缠绵

旷世蝶恋 只为在你肩头片刻停留

x291.jpeg


代杂技剧《化·蝶》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出品,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继《西游记》(“文华奖”获奖作品)、《笑傲江湖》后全新打造的又一大型杂技剧,邀请了著名导演赵明、编剧喻荣军、艺术指导宁根福、舞美设计师秦立运、服装造型设计师李锐丁等国内顶尖艺术家共同参与精心制作,以杂技、舞蹈、戏剧等多元艺术语言讲述中国故事,用现代手法重塑经典绝唱。

x292.jpeg


杂技剧《化·蝶》以杂技的方式来讲好中国故事,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该剧以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经典爱情故事为基础,以梁祝化蝶的意象作为爱情的象征,结合庄周化蝶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把蝴蝶生命孕育和破茧化蝶的过程融入其中,更把梁祝的爱情故事一直延伸到了当代。全剧围绕“蝶”的意像展开,体现不同的“化”的过程,以梁祝的故事为核心,从不同层面去挖掘深厚的文化底蕴,故事的主题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富的价值观和自由的爱情观。



《化·蝶》以梁山伯和祝英台凄美浪漫的经典爱情作为故事基线,以梁祝化蝶的意象作为爱情的象征,结合庄周化蝶的哲学思想,紧紧抓住“蝶”这种意像,把蝴蝶破茧化蝶的自然过程,跟梁祝生死爱恋的过程完美地结合起来,表现一个生命从孕育、孵化、抗争到破茧而出、自由飞翔的过程,多层次、多角度来讲述化蝶的故事,阐述生命的意义,从而形成一种张力,在讲故事的基础上用杂技、舞蹈与戏剧等多元艺术形式来表现不同的场面与意像,形成一种互动,贯穿始终。全剧写意、空灵而浪漫,既有传统中国文化的审美,又有当代舞台表演的创新。在结构上,横向是传统的梁祝爱情故事作为主线,加入了破茧化蝶的情节,甚至一直延伸到当代的城市生活,在纵向上,展示了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的境界,使得全剧更加的丰满、情趣、曲折和意像。

全剧写意、空灵而浪漫,既有传统中国文化的审美,又有当代舞台表演的创新。在梁祝的爱情故事里,把祝英台投坟殉情之后的化蝶过程细化物化,用蝴蝶由幼虫成蛹,经过蜕皮变化为成虫的过程来描述,同时,这个过程也是梁山伯的精魂陪伴与呵护的过程,更是祝英台艰难地经历几番的生死过程,最终得以破茧成蝶,如此几番地向死而生,只是为了成为一只蝴蝶轻轻地落在你的肩头。梁祝化蝶,花底人间,三更月下,人蝶互梦,物我两忘,这是化蝶在精神层面的升华,同时,也是对传统道家哲学观点的融合。再如,彩蝶双双,纵情于天地之间,在光阴飞逝之中,变成了泼墨山水中的书法文字,这些文字精灵般的飞舞,逐渐地变成现代印刷版的文字从当代教室中的书本上飞扬起来,从而把故事延伸到现代,人世间爱恋蓬生,旷世蝶恋皆为心生,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生死死,亦是生生世世。在结构上,纵向是传统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作为主线,但是加入了破茧化蝶等情节,甚至一直延伸到了当代的城市生活,在横向上,充满展示了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的境界,使得全剧更加的丰满、情趣、曲折和意像,而不只是在讲一个传统的故事。

杂技剧《化蝶》是广州杂技艺术剧院正在创排的最新的大型杂技剧,该剧邀请了国内外著名的艺术家共同精心打造。如今,以杂技来讲故事已经越来越是现代舞台演出对于传统杂技的要求,在世界范围里,许多大型的综合杂技演出都是以故事为核心进行贯穿和架构的,近些年来,杂技剧的形式也已经是业内的共识,然而,用杂技来讲什么样的故事就显得尤为重要。观众在欣赏杂技技巧、舞台表演、舞美呈现和技术运用等所带来的审美享受的同时,更需要情感的认知和认同,因此,新的演出形式和接地气的故事就显得尤为重要。

艺术的本质是创新赋有创造性的作品,梁祝的故事是最经典的中国爱情故事,它被各个艺术门类都曾演绎过,可是用杂技艺术来进行讲述却是空白。杂技艺术是身体语言的表达,是最纯粹、最极致的挑战人类身体极限的世界性语言,但是杂技艺术又有它局限性的一面,就是如何讲述故事性很强,哲理性很深,戏剧性很丰富的故事,它的表现似乎和其艺术属性相互矛盾,这就是杂技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杂技和戏剧性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很大挑战,但也是杂技剧《化·蝶》的思考定位和追求,我们力图以中国传统杂技去诠释最纯粹的艺术,最极致的戏剧张力,用身体极限的表达来挑战文学艺术的高度,从而体现出杂技艺术的魅力,这是杂技艺术高度和深度的探索,希望能找到一条各门类艺术与杂技艺术相融的发展之路,它的成功是其价值所在。

该剧在演出形式上,结合了舞蹈、哑剧、肢体剧、戏曲、默剧以及小丑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但是杂技是根本,在杂技技巧上运用广州杂技剧院所有的最有优势的项目,包括男女爬杆、绸吊、软功、足尖空竹、集体造型、抖杠、皮条、滚圈等,此外,而专门花了近两年的时间打造了许多新的创意项目,包括集体扇舞、软钢丝、梅花桩、蹬伞等,以期能带给观众全新的、独具特色的艺术享受,尤其是全剧对于肩上芭蕾的运用,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从而烘托出“生死相随,皆缘和你永远徘徊缠绵”以及“旷世蝶恋,只为在你肩头片刻停留”的独特的艺术效果。

当代杂技剧《化·蝶》将于2021年3月5日-6日(周五-六)19:30在广州大剧院“2021女性艺术节”上正式公演。

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原广州杂技团)成立于1959年,是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下属国有艺术院团,现有演职员工近二百人。

该剧院历年来创作了《南粤风采》、《羊城金色少年》、《南风粤韵》、《金木水火土》、《紫禁光华》、《聊斋》、《西游记》、《笑傲江湖》等大型主题杂技晚会和杂技剧。其中,杂技剧《西游记》2007年参加第八届中国艺术节,获得文化部第十二届“文华大奖”,2009年被文化部和财政部评为2007—2008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剧目。

该剧院创作的二十几个精品杂技节目参加国内国际各类大型杂技比赛荣获上百个大奖。先后参加法国“明日”国际杂技节、蒙地卡罗国际马戏节、摩纳哥初登舞台国际杂技节、比利时“希望之路”国际杂技节和俄罗斯国际马戏节等重要比赛中获得金牌,其中《升降软钢丝》节目赢得第32届蒙地卡罗国际马戏节比赛“金小丑”奖及第41届“明日”世界马戏节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两项国际最高奖,2017年参加第十届全国杂技比赛获“金菊奖”,入选文化部2020“百年百部”艺术精品工程。2009年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广州杂技团应邀到祖国大江南北和世界几十个国家及地区演出,受到国内外观众的热烈欢迎,曾受文化部表彰“为繁荣发展杂技艺术做出突出贡献的杂技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22 02:26 AM , Processed in 0.05984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