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怡是一位成功的女明星,可以成为大家的共识;而郝蕾究竟是不是一个好演员,则是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
在关于郝蕾演技的讨论下面,有人说这个(烂片泛滥)的时代,根本不配拥有郝蕾(这样的好演员);但也有人说,郝蕾的演技被极大地高估了,她多年来在配角中打转,根本没什么商业价值。
说郝蕾没有商业价值,我服,我也没觉得“商业价值”对于演员是个好词儿~
郝蕾曾经短暂地走过时尚路线,但很快她自己可能也意识到不合适。
对于这个易胖体质、六瓶红酒不倒的东北姑娘来说,美美哒走红毯、穿着性感地拍杂志,无比努力地去扮演商业化的女性美,再去承受大家对于这位女性,身材与衣品方面的挑剔,观众看着难受,她自己恐怕也痛苦。
有人为红毯而生,有人为角色而生。红毯上的郝蕾,与她在角色中的自信截然相反,时常显出笨拙与不合时宜。
但是,演员是为角色而生,不是为红毯、封面而生的。即使演一辈子的配角,说郝蕾没演技,恐怕也很难服众。
如果说演技封神的《颐和园》和《恋爱中的犀牛》,郝蕾只是恰巧演了她自己;《少年天子》里的皇后,离郝蕾的现实生活应该十分遥远。
皇后这个角色是反派,霍思燕饰演的乌云珠才是感情戏的正主。
但郝蕾深入角色的内心,挖掘人性,将人物的“可恨”合理化,不仅碾压了老戏骨潘虹,也让想看乌云珠与顺治帝爱情戏的观众,忽然被郝蕾圈了粉。
一位渴望爱情却在政治婚姻中沦为工具的后宫女性,她的嫉妒与跋扈,本质上是对女性丧失话语权命运的反抗。
郝蕾演出了旧时代的女性,被局囿于情感的牢笼时,心底的痛苦与绝望。于是,她的任性,变得可被同情和原谅。
从很年轻的时候,郝蕾就用艺术家的标准要求自己,给自己的定位是“要进演技教科书”;而艺术家身上,通常具有某种自毁的气质。
郝蕾不是一个可以很好地掌控自己情绪的女演员。
与邓超分手时,她濒临崩溃的边缘,一度想要自杀;与李光洁离婚,她再次崩溃,被拍到在路上边走边哭。
离婚后,郝蕾在微博上与“黑粉”大战三百回合,盛怒之下,犯了公众人物最不该犯的错:地域黑。
作为公众人物,郝蕾身上无疑存在着各种槽点;但作为演员,她是合格甚至优秀的。
在明星与演员这两个身份的撕裂与拉扯下,星途不顺的郝蕾,招惹了很多争议,也贡献了很多闪光的“小角色”。
内地演员在港台剧中水土不服的年代,她就是毫无违和感、洋气的“十三姨”。
编剧史航说,《黄金时代》里面,汤唯不像萧红,但郝蕾的每次出场,都是丁玲。
电影《亲爱的》,郝蕾饰演一位失去孩子的母亲。在极度的痛苦下,母亲身上的钝感与杀气,她拿捏得恰到好处。
郝蕾还与何冰演过一部电视剧叫《情满四合院》,网友说五星全给郝蕾与何冰。
哪怕不看这些影视剧,单看剧照,大家也能感觉演员与明星的区别——每一个剧照里的郝蕾,都不一样。
真正的演员,永远活在角色中,很难拥有当下大环境里,明星与爱豆的商业价值。
演员演的是角色,人们记住的也是角色,这种记忆会随着角色的变换而改变;
而明星与爱豆,永远在演自己,人们更容易记住的是他们本人,虽然这个“本人”,可能是一个从来都不脱下戏服的“角色”。
脱下戏服的郝蕾,做的是她自己;而一个做自己的人,通常很难满足公众对于“完美”的执念。
2015年,在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颁奖典礼上,郝蕾作为评委,上台给郭涛、段奕宏、邓超颁奖。
众目睽睽下,她与段奕宏拥抱后,越过前男友邓超,站在了郭涛面前。
这个场面,非常郝蕾也非常天蝎(郝蕾生于11月1日)——想演的东西,她会拿命去拼;不想演的,哪怕是命,她也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