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4|回复: 0

[军事] 《校场》2020-12-23:中美两军的三种合成旅各自有什么差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23 0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校场:中美两军的三种合成旅各自有什么差别
新浪军事  2020年12月23日 09:08


1.png
昨天,我们简单介绍了我军和美军中型合成旅(斯特瑞克旅)装备的远程支援武器。这也让很多网友好奇,为何我军和美军都把旅一级的作战单位分为轻、中、重三个不同的量级?三种合成旅分别装备了什么武器?肩负着什么任务?中美的这三种合成旅又有着什么样的差别和特点呢?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话题。



2.png
其实陆军主战部队分“轻”、“重”两种编制结构自一战结束之后就开始了。坦克在一战中出现后不久,富勒、李德·哈特等装甲作战先驱就提出并完善了“坦克应集中使用”的作战概念。在间战期间到二战早期,各强国陆军纷纷建立起了独立的装甲师和装甲旅,这其实就是今天重型旅的雏形。以纳粹德国为例,其装甲师通常由一到两个装甲团和一到两个装甲掷弹兵团组成(共凑齐3个团)。其中坦克团顾名思义,主战武器就是坦克。而装甲掷弹兵相当于我军现在的装甲步兵,就是坐着装甲车作战的步兵,之所以要坐在轮子上,主要是为了跟上坦克的速度,更好的辅助其进行战斗。



3.png
自二战时期到上世纪90年代,装甲师/旅就一直是各国陆军执行高烈度作战的最主要力量。可以肩负突破、攻坚、重点区域防守等几乎所有类型的作战任务。在现代战争中,这类部队最为经典的一次战役就是1991年沙漠风暴行动中联军发起的左勾拳攻势。当时联军在伊沙边境中部地区集中了美第1、第3装甲师、第1骑兵师、第2装甲骑兵团,英第1装甲师共计4个装甲师和外加1个装甲团的庞大重装集群。在不到100个小时的时间内跨越200多公里,完全切断了伊拉克与科威特的陆上交通线,奠定了联军的胜局。



4.png
90年代之后,世界几大军事强国的斗争形势发生了变化。首先是苏联解体让西欧爆发大规模地面战争的风险陡降,传统的以坦克团、步兵团组成的师一级单位在新的斗争形势下显得十分臃肿。这一时期美军、法军开始探索把专业兵种的编制变小的合成化编制模式。简单说就是原来是坦克团、步兵团,组成一个合成化的,有独立作战能力的师。但是现在,要用坦克连、步兵连组成一个合成化的、有一定独立作战能力的营。再用这些营,组成一个有更强独立作战能力的旅。在美国,这种军改后的部队被称为装甲旅级战斗队(ABCT)。



5.png
从具体编制来看,一个正常的ABCT包含3个合成营、一个营级编制的侦查分队、一个旅属工兵营、一个炮兵营和一个旅属支援保障营。其中每个合成营包括两个坦克连、两个步枪连和一个营部连。顾名思义,坦克连装备的主战武器就是M1A1和M1A2系列主战坦克,步枪连其实相当于我军的装甲步兵连,本质上是机械化步兵,装备的主战兵器是M113装甲运兵车和M2步兵战车。



6.png
骑兵分队算是美军ABCT里一个名字比较有特色的编制,从功能上来说相当于其他国家的装甲侦察兵。一般每个骑兵分队下辖1个营部连和3个骑兵连,装备的主战武器是M3骑兵战车。这是一种衍生自M2步兵战车的装甲车。这两种战车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主要是M2会装载4名步兵,而M3只装载2名侦查员。因此M3封住了车体侧面的射击孔,同时用原来放步兵的地方多装了一些导弹。




7.png
我军重型合成旅的功能与美军ABCT十分类似,但编制上还是有一定区别的。首先是我军的合成旅编制要略大,一般会比美军的旅级战斗队多出一个主力合成营。此外,美军旅一级并没有专门的防空部队,而我军师从苏联传统,旅一级有专门的防空营,装备防空炮、防空导弹等武器,对合成营进行伴随防空保障。



8.png
在具体装备上,我军重型旅的主战装备繁冗庞杂,坦克有99A、15、96A、96、88甚至59D。步兵载具则有04A、86步战、89装输、63装输等。除了这些主战载具,辅助装备也基本都是履带式底盘,比如07式自行加榴炮、95自行高炮、09自行高炮、道尔(红旗-17)防空导弹等等。现在判断一支部队是不是重型旅,只要看他们使用的载具是不是履带底盘即可。



9.png
不过,重装部队战斗力强归强,但也有自身的问题。首先是太贵——坦克、步战车这些东西不仅造价昂贵,而且容易坏,日常维护费用也非常高昂;其次是补给压力太大,1990年代美军一个装甲师在作战时,一天的燃油消耗量就高达1000~2000吨;最后是运输难、战略机动难——一辆M1坦克的重量高达60吨以上,一辆M2步战车的重量接近30吨,一架次C-17运输机最多只能运1辆M1坦克或2辆M2步战车,但如果运悍马,却可以运8~9辆。同时60多吨的坦克对桥梁等公路设施的要求也较高,在进攻时往往会因为地形原因受阻。



10.png
鉴于这些原因,从二战时期开始,各国陆军中数量最多的部队都是没有或者只有少量坦克的步兵师/旅。这也是后来美军步兵旅级战斗队和我军轻型合成旅的雏形。在功能上,步兵旅主要肩负着快速反应、治安战、防御战等低烈度的,据险而守的作战场景。同时,在诸如丛林、山地、城市等装甲部队难以施展的地形上,步兵部队也有相当强的泛用性。



11.png
在美军中,军改后的轻装步兵编制被称为步兵旅级战斗队(IBCT),在旅一级编制上与ABCT相仿,都由3个合成营,1个炮兵营,1个骑兵分队及其他支援保障营组成。只不过这里的合成营不再由4个战斗连组成,而是由3个步枪连和1个武器连组成。其中武器连主要装备重机枪、迫击炮等重型武器,可以帮助步枪连聊补没有坦克、步战车的缺憾。在主战装备方面,IBCT主要装备悍马、全地形防雷车、军卡、牵引式火炮等武器。我军轻型旅与美军类似,但编制同样要更大一些。装备主要由各类猛士、军卡、买菜车、82毫米自行迫击炮、09式卡车炮、牵引火炮等。



12.png
但在实战中,美军发现对于某些战斗任务来说,装甲部队太重了无法快速投入战斗并展开,而轻装步兵火力太弱了,难以适应高烈度的作战。为此,1999年美国陆军参谋长新关·埃里克提出要使用一种中等重量的作战载具填补装甲部队和轻装部队之间的空白。一开始,他看好的是把整个装甲部队的作战功能全都集成在步战车等级的底盘上的未来地面作战系统(MGV)。但这种载具的开发尚需时日,因此为做过渡使用,他们以海军陆战队装备的LAV III八轮装甲车为原型,放大设计出了一种新的8x8装甲车,取名叫做斯特瑞克家族。后来随着MGV项目的流产,斯特瑞克也就从过度产品扶正了。



13.png
在原本的计划中,斯特瑞克旅级战斗队(SBCT)的合成营编制应该仿照ABCT,为每个营都配备突击炮(相当于ABCT的坦克)连和步枪连。但在实行起来时,美军发现自己没有足够多的钱去采购M1128斯特瑞克突击炮,因此便将SBCT的编制改为了不带武器连的IBCT合成营编制,每个旅仅配备1个连的突击炮。加之我们昨天说到的没有自行火炮的问题,实际编成的SBCT战斗力并没有显著强于IBCT,是至今美军三种标准BCT中最失败的一种。



14.png
相比之下,我军的中型旅则遵从了美军的“原教旨”,中型旅的合成营编制基本仿照重型旅,由突击炮连和装甲步兵连组成。全旅主要装备了08装甲车车族和92装甲车家族(WZ551)中的步兵战车、突击炮、加榴炮、侦察车以及装甲猛士底盘的红旗-17A防空导弹等越野性能较好的轮式载具。在武器配置上全面优于美军的SBCT(甚至我军连侦察营都能配上11轮突)。



15.png
整体而言,我国陆军与美国陆军在旅一级编制上非常相似。或者说我国军改的陆军编制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美国的军改。两国的轻型合成旅/IBCT作为传统轻步兵,没有太大的差别。两国旅一级的差别主要在于美国的ABCT编制齐全,武器现代化程度较高,而我国重型合成旅装备参差不齐,比美军有较大差距。而我军的优势主要在于中型合成旅的编制体制更好,装备也更齐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11 09:15 AM , Processed in 0.03267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