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9|回复: 3

拜登公布首批内阁人选:非裔、拉丁裔、女性统统都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24 06: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拜登公布首批内阁人选:非裔、拉丁裔、女性统统都有

来源:观察者网
2020-11-24 16:39:14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特朗普虽未正式承认败选,但拜登组阁的脚步从未停歇。当地时间11月23日,拜登阵营的“政府过渡网站”(buildbackbetter.com)公布了首批内阁名单,此份名单中的人选将主要负责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事务。

其中,美国前副国务卿布林肯被拜登提名为国务卿,前国务卿克里则将出任总统气候特使并进入国家安全委员会。此外,美国或将迎来一名非裔女性常驻联合国代表,以及首位女性国家情报总监和首位拉丁裔国土安全部部长,多个“首位”引人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拜登的名单正好也体现了民主党近年来注重“身份政治”的特点。美媒分析称,拜登的这一系列提名反映出其希望内阁“多元化”和“专业化”的想法。下一阶段,包括华裔民主党总统初选候选人杨安泽和前美联储主席耶伦都有可能进入拜登所组建的内阁。

a442.png

CNN报道截图

拜登公布首批内阁成员

根据拜登阵营“政府过渡网站”所显示的信息,在最引人关注的国务卿一职上,拜登将提名自己在外交事务上的长期助手、前副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领导美国国务院的日常工作。

其他的提名为:琳达·托马斯-格林菲尔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将出任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将出任白宫国家安全顾问;亚历杭德罗·马约卡斯(Alejandro Mayorkas)将出任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艾薇儿·海恩斯则将出任美国国家情报总监。


a443.jpg

a444.jpg


拜登阵营“政府过渡网站”截图

据福克斯新闻网(Fox News)23日介绍,布林肯现年58岁,在过去的30年间,他曾在两届政府中担任过高级外交政策顾问,并从2002年起就为拜登提供外交事务方面的建议,两人也因此关系颇深。在奥巴马政府时期,布林肯曾担任美国副国务卿,主要负责国家安全事务。而在奥巴马的首个任期内,他则担任了拜登的国家安全顾问。

除此之外,这份名单中还有一些其他亮点

托马斯-格林菲尔德是一名资深的非裔女外交官,她将担任的常驻联合国代表一职会重新被提升至内阁职位;沙利文是数十年来出任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最年轻的一位;而海恩斯和马约卡斯则将分别成为美国的首位女性国家情报总监和首位拉丁裔国土安全部部长。

美国总统气候特使地位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早已强调将在当选总统后领导美国重返《巴黎气候协定》的拜登,还提名了前国务卿约翰·克里(John Kerry)担任美国总统气候特使,克里长期是该协定的支持者。

据福克斯新闻网介绍,总统气候特使将会进入国家安全委员会(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这是该委员会首次将一位专门负责气候变化问题的官员纳入其中。报道还特别说明,克里的这一职位并不是拜登的内阁职位。

a445.png

福克斯新闻网报道截图

拜登过渡团队在宣布相关提名的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安全委员会首次将一位气候官员包括在内,这反映了‘当选总统’(拜登)致力于将气候变化问题作为最紧迫的一个国家安全问题来处理。”

而克里则在推特上表示:“美国很快将会有一个将气候危机视为最紧急国家安全威胁的政府。我很自豪能与‘当选总统’、盟友以及气候运动的年轻领导者合作,以总统气候特使的身份处理危机问题。”

美媒:拜登内阁“多元化”、“专业化”

对于拜登的这一系列提名,CNN认为,这些选择反映出拜登希望组建一个“多元化内阁”,其中人选应该是精通公共政策和具有丰富政府工作经验的专家。

像是提名托马斯-格林菲尔德出任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美国“Axios新闻网”报道称,这将会有助于拜登兑现其建立多元化政府的承诺。

拜登在一份声明中强调,23日当天的提名对一个团队来说至关重要,在特朗普做出切断多边外交、破坏伊核协议等举动之后,这一团队将使美国重新取得在全球舞台中的领导地位。

尽管目前特朗普仍在就大选结果作“困兽之斗”,但据美国媒体23日的最新报道称,美国总务管理局(GSA)通知了拜登团队,已准备好启动正式过渡进程,特朗普实际上也开始做出“让步”。

另一方面,拜登组建新政府的步伐也从没有停止,且动作很迅速。

早在当地时间11月11日晚,拜登已宣布其新一届政府的重要职务之一——白宫幕僚长,这一职位将由追随他多年的心腹、曾主导应对埃博拉疫情的资深民主党人罗恩·克莱因(Ron Klain)担任。

当地时间11月17日,拜登又公布了一份白宫幕僚团队9名核心人员名单,包括5名女性。其中,拜登竞选经理珍·奥马利·狄龙(Jen O'Malley Dillon)将出任白宫副幕僚长一职。

除了已公布的人选以外,美媒也披露了其他一些潜在的提名人选。

据CNN22日报道称,此前曾参加2020年总统大选民主党初选的华裔杨安泽,可能出任美国商务部部长一职。而《华尔街日报》23日则独家爆料称,前美联储主席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或将成为美国首位女性财政部部长。

a446.png

《华尔街日报》报道截图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4 06: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布林肯将任美国国务卿 印媒:对中国不利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20-11-24 06:38 AM 编辑

布林肯将任美国国务卿 印媒:对中国不利

文章来源: UDN
于 2020-11-24 00:23:45
a447.jpg


国总统当选人拜登提名布林肯(Antony Blinken)出任国务卿,印度媒体今天分析,这项任命对印度有利,但对印度的潜在敌人中国和巴基斯坦不利。


在美国总统川普政府准备展开交接之际,拜登(Joe Biden)23日宣布多项外交、国家安全人事任命,包含提名布林肯出任国务卿。


印度对拜登的人事任命相当关注,印度斯坦时报(Hindustan Times)、Mint、Zee News等媒体撰文分析,指这项任命对中国和巴基斯坦不利,对印度有利。

印度斯坦时报和Zee News表示,布林肯在总统大选期间一次印度裔美国人社群竞选活动中提到,「我们面临一个共同的挑战」,要应付日益自信的中国,包括在中印实际控制在线「对印度的侵略」,及利用自身经济实力胁迫他国取得利益。

布林肯说,拜登就任后,大家会看到美国民主将更新,与印度等亲密伙伴合作,维护民主价值观,以实力与中国打交道;印度则成为此一努力的关键伙伴。

Mint的文章表示,布林肯7月接受彭博电视(Bloomberg Television)访问时曾批评川普政府退出多个国际组织和多边贸易谈判等政策,已帮助中国推进关键战略目标,因此美国首先必须从川普的战略赤字中脱身;且与中国「完全脱钩」是错误的,因为这「不切实际且会适得其反」,但布林肯对中国并非鸽派。

这篇文章指出,布林肯曾公开表示,将透过暴露中国干预台湾的举措来保卫台湾的民主;布林肯说,在亚洲必须捍卫民主价值,不能给镇压香港民主与侵害维吾尔人人权的北京政府一种「犯罪却不受惩罚」的感觉。

布林肯说,美国的退出让中国填补(权力)空缺,中国可为了维护在国际机构中的领导地位而牺牲美国利益;因此,布林肯在有关外交政策的出版物上发表的几篇文章都提到,要推翻川普「美国优先」政策,让美国恢复川普政府否决的全球协议,与好战的中国打交道。

对印度控诉巴基斯坦不断对印度进行跨境恐怖主义,印度斯坦时报和Zee News都表示,布林肯重申美国对致力于打击恐怖主义的承诺,强调对「南亚或其他国家与地区的跨境恐怖主义没有宽容」,将共同努力强化印度国防,增加印度成为反恐伙伴的能力。

至于美印关系,印度媒体认为,布林肯是印度的老友。

Mint表示,布林肯7月在美国智库「哈德逊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一场论坛中说,加深与印度的关系是非常优先的事务,因为这对印度太平洋地区的未来很重要,对「应对全球性挑战中的某些挑战」更是至关重要。

他还说,美国与印度的关系是两党「成功案例」,可追溯到前总统柯林顿、小布什和欧巴马政府;且欧巴马-拜登政府在一系列强化美印关系的措施中取得具体进展,包括让印度成为美国的「主要国防伙伴」。如果没有印度,美国将无法解决共同的全球挑战。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4 06: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拜登首批内阁人选中无防长候选人,媒体:她与军工企业走太近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20-11-24 06:51 AM 编辑

拜登首批内阁人选中无防长候选人,媒体:她与军工企业走太近

来源:观察者网
2020-11-24 14:36:33


【文/观察者网 郭涵】当地时间23日,拜登过渡团队公布首批内阁成员名单,外交、国家安全领域的一批重要职务人选揭晓。可颇为显眼的是,执掌美国联邦政府最庞大机构的国防部长人选,并未出现在名单中。


“政客”新闻网站23日爆料,数月来热传的下一任防长候选人米歇尔·弗洛诺伊(Michèle Flournoy),仍然没有得到拜登的正式认可。值得一提,弗洛诺伊曾撰文宣称要维持“72个小时内摧毁350艘中国军舰”的对华常规威慑能力。而她支持对外军事干涉的立场,引发了民主党内的质疑。

a448.jpg

CNN等媒体曾预测,拜登将宣布弗洛诺伊为防长 图自:美国国防部

弗洛诺伊曾先后在克林顿、奥巴马两届民主党政府的国防部工作,官至副部长。4年前,希拉里就计划在获胜后安排她担任防长。美媒曾预测,这个“未竟”的安排将在拜登政府实现,弗洛诺伊可能成为美国首位女防长。

但知情人士透露,拜登团队目前仍在“寻找其他人选”,弗洛诺伊可能不会被选中,理由有三:与军工企业关系过于密切、“不够进步”以及曾在阿富汗增兵问题上与拜登分歧。

弗洛诺伊有着在政府、智库与企业之间任职的典型“旋转门”经历。本世纪初离开国防部后,她进入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并协助创办保守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两家机构都接收过军工企业的大量资助。

2012年从奥巴马政府离职后,弗洛诺伊又加入波士顿咨询集团。3年内,这家公司从军方拿到的合约金额翻了20倍,从160万美元暴增到3200万美元。2017年,弗洛诺伊参与创办了政治战略咨询公司WestExec Advisors,帮助军工企业向五角大楼推销订单。

a449.jpg

“政客”形容,WestExec Advisors公司已经成为拜登内阁人选的“预备班”


值得一提,拜登刚刚公布的国务卿人选布林肯、国家情报总监人选海恩斯,均是该公司创始人之一。事实上,已经有媒体开始盯上WestExec Advisors,形容是拜登内阁的“预备班”。

知情人士曾透露,这家公司“干的就是游说的活”,但WestExec Advisors从未公开客户资料,并且特意没有将弗洛诺伊列为“说客”,因为拜登提出的施政计划,就包括禁止游说人员担任政府高级职务。

“政客”认为,这些都增加了拜登任命弗洛诺伊的难度。

a450.png

拜登宣布的国务卿人选布林肯,与弗洛诺伊同为WestExec Advisors公司创始人 视频截图

弗洛诺伊曾主持撰写1997年版的美国《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主张通过单边使用军事力量来捍卫美国利益。“防务新闻”提到,她的对华态度强硬,视中国为“美国头号竞争对手”,希望美国联合地区盟友对中国施压。今年8月16日,弗洛诺伊在《外交事务》上撰文称,美军对华常规威慑建立在“72个小时内完全摧毁350艘战舰”能力上。

民主党内则有“进步派”质疑她支持海外干涉的立场,一些拜登团队成员也担心她“深陷体制”,无法带来“进步的变化”。

前桑德斯竞选团队副主席、众议员罗·卡纳称,弗洛诺伊曾支持美国入侵伊拉克、空袭利比亚以及反对奥巴马不干涉叙利亚的决定,质疑她是否能兑现从阿富汗全面撤军、对沙特采取武器禁运等承诺。

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滚石》杂志报道,当年正是弗洛诺伊说服奥巴马向阿富汗增兵,但时任副总统的拜登曾明确反对增兵,两人产生分歧。

6名拜登过渡团队成员透露,虽然弗洛诺伊仍然是防长人选强有力的竞争者,拜登“从未对她特别热心”。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4 07: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布林肯若任国务卿 "中国是挑战但不应完全脱钩"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20-11-24 08:08 AM 编辑

布林肯若任国务卿 "中国是挑战但不应完全脱钩"


a492.jpg

  2015年时任美国副国务卿的布林肯答复记者提问 (路透社 2015年4月30日)

  
选总统乔·拜登11月23日宣布提名其长期外交政策臂膀安东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担任国务卿一职。布林肯随后在推特上表示,如果提名获得确认,这将是他“全身心投入的使命”。如果布林肯最终得以成为美国外交巨轮的掌舵人,他是否会带领这艘巨轮改变航向?这又会给美中关系带来怎样的变化?我们或许可以从布林肯过往的经历及表述中管窥一二。

  安东尼·布林肯其人

  安东尼·布林肯1962年出生于纽约,他的父亲在克林顿政府时期曾担任美国驻匈牙利大使,叔叔则是驻比利时大使。除了家庭的外交渊源,布林肯的海外生活经历也深刻影响了他的外交理念的形成:布林肯在少年时曾随母亲长期旅居法国,他的高中同窗、国际危机组织总裁罗伯特·马利(Robert Malley)对《金融时报》表示,这段经历使得布林肯非常理解美国的政策如何影响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也善于体悟其他国家如何审视美国,这让他成为重塑美国国际信誉的不二人选。

  布林肯本科毕业于哈佛大学,并于1988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取得法学博士学位,随后开始在纽约和巴黎两地做律师,并参与一些政治活动。

  布林肯的外交政策生涯开启于克林顿政府时期。他在1993年进入国务院,担任负责欧洲和加拿大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的特别助理,并于次年进入白宫,成为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工作人员。

  在小布什政府时期,布林肯转战参议院,成为了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助手总管(staff director),而彼时该委员会的主席正是时任特拉华州参议员的乔·拜登。从那时起,布林肯就和拜登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早在2008年拜登第二次向民主党总统提名发起冲击的时候,布林肯就是他竞选团队的成员。在那次竞争中,拜登虽然输给了民主党内的政治新星奥巴马,但被奥巴马选做了竞选搭档,最终成功当选副总统,布林肯也随之进入了奥巴马-拜登的总统交接团队。

  在奥巴马政府时期,布林肯先后担任副总统拜登的国家安全顾问和总统奥巴马的副国家安全顾问,并于2015年1月上任国务院的二号人物——副国务卿。这段时间里,布林肯作为奥巴马的外交政策团队的核心成员,在回应俄罗斯入侵克里米亚、猎杀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打击伊斯兰国、与伊朗签订核协议等重大外交事件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在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布林肯离开公共服务领域,创办了一家名为WestExec Advisors的地缘政治和政策咨询公司。这家公司的业务包括在“战略竞争时代管理和中国相关的风险”,为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经营活动提供策略建议。其合伙人还包括如今被外界广泛预测会成为拜登政府的国防部长米歇尔·弗劳诺(Michèle Flournoy)。在拜登决定第三次向白宫迈进之际,布林肯从这家公司暂时离职,担任拜登2020竞选团队的高级外交政策顾问。

  分析人士指出,在华盛顿政策圈摸爬滚打数十年的经验使得布林肯深谙官僚体系以及政治体系的运作之道,这有助于他在上任初期有效开展工作。此外,布林肯与拜登长达20年的亲密关系,使得他成为拜登在外交事务上最为信赖的人,这也意味着他有可能成为一个能对总统的决定产生较大影响的国务卿。



  布林肯的外交理念

  布林肯被许多分析人士称为外交政策上的“中间派”,比如他既对美军在海外的军事行动持谨慎立场,又多次支持一些被进步派人士称为“干涉主义”的海外军事行动;再比如,虽然布林肯承认多边国际组织的不足,但又认为美国发挥自身效力的最佳途径就是借助这些多边组织,而退出则意味着放弃自己的影响力,“很可能会出现更大的问题”。

  因此,分析人士预测,由布林肯掌舵的美国外交巨轮或回归多边主义的航道,布林肯在上任后或以恢复美国与盟友的关系,增强盟友对美国的信赖为首要事项,并重返在特朗普时期退出的多边协议和组织,比如巴黎气候协议、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在政治上更为困难的伊朗核协议。

  不过,对于是否要重返“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布林肯并不曾作出正面回应,毕竟现有的TPP条款被质疑会伤害美国工人阶层的利益,也受到一些人权和环保组织的批评。“自由贸易”的概念如今在美国政治光谱的“左”、“右”端均不受欢迎,面临很大的政治压力。


  此外,分析人士还认为布林肯会更多地践行以价值为基础的外交政策,更加重视人权议题。

  《华尔街日报》称布林肯具有“非意识形态化的共识缔造者”的声望,这也是拜登试图在他的政府中塑造的风格。

  布林肯如何看待中国?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如果布林肯上任国务卿,他所面临的美中关系已经跟他效力于奥巴马政府时大不一样,这将是布林肯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布林肯今年9月在CBS的访谈上表示,中国对美国构成“最大的挑战”。他说:“我们都认识到,中国对我们构成了越来越大的挑战,可以说是我们在经济上、技术上、军事上,甚至外交上所面临的来自另一个国家的最大挑战。”

  在如何应对中国这个挑战的问题上,布林肯的主张也体现出他一贯坚持的外交理念的核心——加强盟友关系,重塑美国的国际领导力,重视民主和人权的推动。

  首先,布林肯认为应对中国的关键在于加强美国自身的盟友关系,借助盟友共同对中国施压。

  布林肯今年7月在哈德逊研究所的讲话中提到,中国一直以来将美国所拥有的联盟视为美国的核心力量来源,而这“正是中国不曾享有的”。他批评特朗普的政策削弱了美国的联盟,尤其是在亚洲,“正中中国下怀”。

  《纽约时报》指出,布林肯对多边合作的重视意味着他或许会花更多精力来加强美国与印度以及整个印太地区的关系,并且努力加深与非洲各国的接触——中国正试图在这些地区增加影响力。而且布林肯还会像他曾表述的那样,将欧洲视为美国在应对挑战时的合作伙伴的“第一选择,而非最后选择”。

  其次,在应对中国的问题上,布林肯还主张借助国际组织施展美国的影响力,并提升在国际组织中的领导地位。他指出,中国一直试图在国际组织中提升自己的领导力以抢占美国的利益,而特朗普政府放弃在这些组织中的领导地位,为中国提供了可乘之机。


  此外,布林肯强调将民主和人权摆在对华政策的关键位置,并在这些问题上更有力地回击北京。他认为,全世界目前正出现“民主的衰退”,而中国正试图利用这一点。因此,美国在这个时候更需要担当自由世界的领导角色。他说:“如果我们在国内复兴我们的民主,在世界范围内首先重振我们与民主国家的联盟,这将为我们的行动奠定基础。”

  在北京强推香港《国安法》之际,布林肯誓言,拜登政府会对北京侵犯香港人权与自由的行为施加新的制裁。他警告说,如果不能挑战中国在香港侵犯人权的行为,“让中国收到了可以不受惩罚的信号”,那么“中国可能认为自己可以对台湾采取同样的做法”。

  在台湾问题上,布林肯曾表示,拜登政府会“通过曝光北京试图干预的努力”,加强对台湾民主的防御。今年8月,布林肯在推特上鼓励美国和台湾之间加强经济关系,称这将“支持我们共同的民主价值观和我们对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共同承诺”。早在2015年蔡英文作为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访问美国时,布林肯就在美国国务院会见了她,并安排她造访白宫,这是首次台湾总统候选人进入美国国务院总部和白宫。

  不过,布林肯认为,在特朗普政府之前,美中对台湾问题的应对是“稳定的来源”,属于美中关系中的一个“成功的故事”,未来的美国政府应该“恢复这种平衡”。

  在南中国海问题上,布林肯曾表示,拜登政府会在一定程度上比特朗普政府更积极地参与南中国海的领土争端,但会是从坚持国际法、确保自由航行、以外交手段解决领土争端的角度出发。

  在经贸和科技竞争问题上,布林肯认为特朗普政府与中国签订的第一阶段贸易协定是“一场惨败”,未能解决两国经贸关系中的系统性问题,未来拜登政府会更重视中国利用科技加强政府管控的问题,更致力于打击中国的网络间谍及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并联合盟友共同制定国际技术标准。他还曾力主拜登政府积极且连贯一致地执行美国的贸易法,在必要时动用关税,并以整体战略作为支撑,力图行之有效而非“假装强硬”。

  除了美中竞争,布林肯也多次表示美中在气候变化、武器管控、疫情等全球议题上合作的必要性。今年4月,100多名前官员和学者发表声明,认为中国应对新冠疫情负责,但同时呼吁美国在抗击疫情上与中国合作,布林肯就是这封公开信的签署人之一。

  不过布林肯强调,美中合作的前提是美国要“站在强势地位上与中国接触”,这需要美国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他说:“这样两国关系就会更多地按照我们的条件而不是他们的条件向前发展。”

  今年9月,在美国商会的一场活动上,布林肯称美中完全脱钩是一个“错误”。他表示,这是“不现实的”,而且最终会适得其反。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22 09:02 AM , Processed in 0.07708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