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6|回复: 0

[军事] 《校场》2020-11-04:巨资采购美国过气导弹,台军要闹什么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7 11: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校场:巨资采购美国过气导弹,台军要闹什么妖?
2020年11月04日 10:15


1-compressed.jpg
近日,美国国务院批准了一笔军火交易,预计将以23.7亿美元的价格向台匪军出售100套鱼叉岸防导弹系统和与其配套的400枚鱼叉Block II反舰导弹。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简陋的反舰导弹之一,鱼叉反舰导弹在大部分军迷的眼中都只能算是古董和破烂,这也不免让我们疑惑,台匪军花这么多钱,买这么多破烂到底意欲何为?



2.png
这次台匪军采购的鱼叉导弹是美国历史上发展出的第一型反舰导弹,于1977年服役,至今已经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这型导弹于1965年开始立项研发,但在有限的投入和巨大技术难度下,鱼叉导弹的研制一度极为缓慢。一时间,美国人还开发出了使用黄铜骑士防空导弹打水面舰艇的备胎用法。毕竟不同于又是惯导又是主动雷达末制导的鱼叉,把驾束制导的黄铜骑士直接拿来反舰在技术上要简单的多,唯一的问题就是,黄铜骑士只能在视距内使用。



3.png
平心而论,作为一种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列装美军的导弹,鱼叉导弹在其刚刚诞生时的性能还是够用的。当时俄罗斯最先进的巡洋舰卡拉级仅仅装备了M-11风暴和M-4黄蜂-M防空导弹,两种导弹都是无线电指令制导,虽然抗干扰能力强,但作战效能很差,必须依靠舰艇本身的雷达持续跟踪目标,才能将导弹引导向正确的方向,然而这时的苏联舰载雷达对掠海目标的探测能力很差,很难发现掠海飞行的鱼叉导弹。类似的问题也在数年之后的马岛海战中让英国吃了大亏(虽然当时英国的21型是世界上唯一一种具有较强掠海防空能力的舰艇)。



4-compressed.jpg
不过就在鱼叉导弹服役的这几年,苏联相继开工建造了基洛夫级巡洋舰、光荣级巡洋舰(搭载S-300F)和现代级导弹驱逐舰(搭载3S90飓风),这些现代化舰艇也瞬间将苏联海军的防空反导能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另一边的美国则在这些年里推出了宙斯盾战斗系统,引领了后来几十年内海军防空武器的发展。此后,以鱼叉、飞鱼、鹰击-83等为代表的亚音速反舰导弹进入历史的垃圾堆只是时间问题。



5-compressed.jpg
相比于苏联人热衷的超音速重型反舰导弹,鱼叉这类亚音速反舰导弹飞行速度实在太慢,突防过程中留给敌舰的反制时间太长,又不像防空导弹一样动辄可以在数马赫的超高飞行速度下做出几十G的高过载机动,因而突防效率极差。虽说学习苏联人,通过“万弹齐发”彻底阻塞敌舰的火力通道从而轻松突防也不失为一种办法,但美国人又并没有像苏联人一样解决了大量反舰导弹同时使用雷达导引头搜索目标时的电磁干扰问题。



6.png
近些年来,美宙斯盾系统,俄棱堡系统和我国的中华神盾系统等高精尖舰载防空武器系统遍地开花,过时的鱼叉反舰导弹也开始为美国人所抛弃。2009年,美军启动了长程反舰导弹(Long Range Anti Ship Missile,LRASM)的研制。最初LRASM分为亚音速的LRASM-A和超音速的LRASM-B两个分支。但因为美国在超音速反舰导弹领域几乎一片空白,最终美军还是选择了基于AGM-158 JASSM的亚音速隐身设计方案。



7.png
相比于鱼叉这种传统亚音速导弹,隐身设计的LRASM在高空巡航时很难被发现,这可以使其更多地选择高巡航弹道来提升自身的射程,射程提升了,作为发射平台的飞机也就不需要冒险进入敌舰的防空圈里。而在突防时,虽然隐身已经基本失效,但图像识别、红外成像、被动雷达相结合的无源制导模式允许美军的LRASM反舰导弹执行类似中苏两国的饱和攻击,可以通过挤爆敌舰的防空火力通道来强行突防。虽然突防效率未必赶得上中、俄、印的超音速反舰导弹,但好歹是有了对抗现代防空舰的手段。



8.png
回到这次台匪军的军购,既然鱼叉已经过时了,既然美军有更好的LRASM,为啥台匪军不买呢?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用不上。其实台匪军也完全清楚,一旦两岸开战,他们会瞬间丧失制空权和制海权,任何空基、海基的武器都难以发挥作用,唯有把反舰导弹藏在岸上,才有可能躲过解放军的海空打击并伺机开火。基于这个原因,此次台匪军采购的400枚鱼叉导弹全都是用卡车发射的岸基版本,而基于美军的现实情况,美方并没有为LRASM设计这样一种岸防系统。



9.png
上文已经说过,像鱼叉反舰导弹这种武器早已不能适应当前的战争需要,在来袭导弹不多的情况下,我军现役的绝大部分驱护舰均有较大的把握对这种老式导弹进行拦截。而既然台匪军要选择将导弹发射系统隐蔽在岸上,就势必会选择化整为零,各自为战的战术,很难组织分散隐蔽在全岛各处的单位对我海军舰艇进行集火攻击,更何况鱼叉导弹也没有这种饱和攻击的能力。



10.png
因此,在战时这些导弹大概率不是用来攻击我军的作战舰艇,而是会选择对我军正在组织登陆行动,或者装卸物资的登陆舰艇和运输舰艇进行偷袭——事实上台匪军采购的鱼叉Block II也正是改进了对沿岸目标的攻击能力。这些舰艇虽然在横渡海峡的时候可以得到护航舰队的有效保护,但在海岸附近行动时,护航舰队难以维持队形,难免让台匪军有可乘之机。此时,我军这些自卫能力薄弱的登陆舰艇仅靠自身将很难对这些反舰导弹进行反制。



11.png
在当前的斗争形势下,台匪军负责这类岸基反舰导弹的是下辖8个发射中队的海锋大队。其下辖的每个中队约有32枚反舰导弹。不过这8个发射中队中,只有海锋机动中队装备了能够进行隐蔽机动作战,躲避我军短程弹道导弹攻击和空袭的的雄风-2型反舰导弹,严格来说其作战能力并不算强。而这次一次采购100部岸基机动发射装置,可令海锋大队直接扩充10个机动发射中队,巨幅增强其作战能力,这是我们不得不防的。



12.png
一般来说,对付这种隐蔽偷袭的战法,直接为登陆舰艇和运输船安装如红旗-10、1130近防炮这类的近防武器,增强其自卫能力是最好的办法。但这些近防武器造价高昂,对安装平台也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想要普及有很高的难度。加之这些舰艇大部分时候都有专门的护航舰艇保护,离开海岸后就不再需要自卫武器,为其安装近防武器性价比较低。



13-compressed.jpg
此时,我们不妨借鉴一下俄军的土办法——陆军防空武器上舰。俄军曾尝试将陆军的道尔防空车直接绑在护卫舰上使用,而我军也装备了大量的道尔M1、红旗-6、红旗-17等单车就能遂行任务的防空武器系统,战时临时将这些防空车固定在如072型坦克登陆舰等近岸舰艇光秃秃的甲板上,就能够对低空目标形成不错的拦截效果。



14.png
另外,登陆舰艇缺乏保护的情况主要出现在活动在驱护舰难以施展的浅水区域,因此只要登陆舰艇不直接冲摊,而是保持在护航舰艇的掩护范围内进行活动即可。比如在距离海岸5~10公里的距离上打开坞舱让两栖突击车和两栖步战车使用自身的动力开上海岸即可。等到先头部队在海岸上站稳了脚跟,再由少量登陆舰将陆军的防空系统运送上岸,即可在海岸上建立稳固的防空阵地来掩护登陆舰队的行动。



15.png
最后,我们还是要说一句,海峡两岸的军力对比越来越悬殊,并不是台当局高价在美国收破烂就能够“平衡”的了的。台当局如果真的以大局为重,以台湾同胞的利益为重,就应该趁早放弃这种虚无缥缈的幻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2-11 01:02 PM , Processed in 0.08967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