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8|回复: 0

染疫后特朗普的"义和团举动" 科学遭民粹抛弃下只剩"天佑美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9 08: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10-06 15:09 联合报 / 记者黄国梁。



川普乘直升机返回白宫,步下直升机后穿过草坪、走上白宫门前的阳台,随即脱下口罩,做双手竖起拇指、行举手礼等动作。 路透。

川普染疫了! 全世界只是将这个事情当成大新闻看,并不觉得这是一个重大危机,这实在是一个十分诡异的现象。

直到今天为止,美国仍然是全球的单一超强,虽然它已经有了挑战者,且美国也正全力进行对这个挑战者的围堵,但美国的单一超强地位仍然没有改变。 这个单一超强的领导人染上了可能致命的新冠肺炎,整个世界却只是将它看成一场精采的秀。

社群时代去现实化 声势、形象重于一切。
这是如今社群媒体时代「去现实化」的一个独特特症。 凡事只要在社群媒体上维持声势、保持形象,一切就会像它希望呈现的那样运行。

至少特朗普是这样想的,他不顾一切地在入院治疗仅仅两天后,就驱车去看军医院外为他守候的粉丝,回到医院再发出一段视频,说明他为什么想去看外头热情的粉丝;隔了一夜,一大清早就连续发出了18篇推文,接着在同一天傍晚坚持出院,返回白宫。

这位素人总统好像认为,他的意志是可以超越一切的,就像2月的时候他宣称美国15个个案很快就会变成0,全球的病毒也会随着天气变热,在4月就消失了。 然而事实并未照他说的运作。 但他还是一点没变,这次他出院前发出的推文又说,「别怕这个病毒,别让它支配你的人生。 」

美国总统特朗普(左)四日搭车在马里兰州华特里德军医院外向支持者挥手。 法新社。
美国总统特朗普(左)四日搭车在马里兰州华特里德军医院外向支持者挥手。 法新社。
白宫已被疫情攻陷 特朗普却没注意到。
他没有注意的是,白宫其实已经沦陷了。 一个控制全球安危、经济、政治,甚至是人们生活方式的神经中枢,已经受损了。 它成了一个病毒蔓延的处所,白宫的主人伉俪、特朗普美丽的近身幕僚希克斯、总是在镜头前为特朗普辩护的新闻秘书麦肯内尼和她的两个副手,甚至这次为他主持竞选大计的竞选经理史特平,全数中镖。

不只如此,在那天在白宫举行的新大法官提名记者会,以及后来的首场辩论会里头的参与人士,也已多人确诊。

白宫的疫情在防疫医生眼中,已经是一个典型的群聚感染的地方,不只是第一代感染,甚至已经进入第二、第三代的感染,它事实上就是一个疫情的新震央(epicenter),但不只是特朗普,整个白宫都没有看见一个严谨的防疫秩序与步骤被建立起来。

防疫标准程序 在特朗普、潘斯身上都看不到。
乘直升机返回白宫的特朗普,在步下直升机后,自行穿过草坪、走上白宫门前的阳台,随即脱下口罩,做了一些表现英勇的动作,包括双手竖起拇指、行举手礼等,然后走入白宫,但显然没有再戴上口罩,也完全没跟已在白宫内的人员保持安全距离,这一切的行径都显得匪夷所思。

而人们还进一步得知,按照专业防疫应该进入14天检疫期的副总统潘斯,也仍将按照日程,7日将与民主党的副手贺锦丽辩论。 连未康复、甚至按新冠病毒病程即将进入危险期的特朗普,也将于15日与拜登进行第二场辩论。 这场民主盛宴的超现实程度,完全到达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川普已于当地时间5日傍晚出院返抵白宫,甚至还一度摘口罩供媒体拍照。 美联社。
川普已于当地时间5日傍晚出院返抵白宫,甚至还一度摘口罩供媒体拍照。 美联社。
美国的科学已被政府与公民集体唾弃。
百年前的中国曾爆发的「五四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是当时五四青年喊出的最响亮救国口号;但百年后作为民主典范的美国,「民主」似乎活得很好,但「科学」却在民粹风潮下被毫不迟疑地抛弃了。 美国确诊感染新冠肺炎死亡的20余万人,不只是死于病毒,还死于这个政府与公民对科学防疫的集体唾弃。

现在特朗普染疫之后,情况显然并未有丝毫改善,特朗普继续用行动告诉人们,新冠病毒没什么好怕的。 如果这是特朗普真实的想法,只能说这样的意识状态,已经十分接近于清朝末年自以为刀枪不入的义和团。

最令人觉得惊奇的是,这里是美国! 这里是全球霸权的中央地带,而这个疯狂的行动正是出自于白宫的主人。

但似乎没有人真的担心,一只黑天鹅可能从这里飞出来。 譬如,一场恐怖攻击,一场突袭战争,都可能让已经发过高烧,两度血氧低于正常标准的特朗普,难于作出可靠、精准的应对。 在全球权力最核心的位置发生了领导层的生命疑虑时,美国宪法规定的权力移转制度,未必真的可以像好莱坞的电影一般,在圣经前念上一段誓言就可以奏效。

现在或许只能像特朗普最喜欢的那个方式祈祷:「天佑美国」,天佑川普。 这不是为了美国,而是为了人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22 05:35 PM , Processed in 0.04440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