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如果说晚会、青歌赛是登上主流舞台的唯一途径,那么歌厅,就是民间高手发光发热的绝佳场所。80年代末90年代初,北上广这三个先锋改革城市,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歌厅。上海有“JJ”,广东有“卜通100”。
北京有四大歌厅:台湾饭店、王府饭店、和平house,以及大富豪。
其中尤以“和平House”为盛,甚至不少港台明星,都去那里溜达过。
许多好嗓子,就在这些歌厅驻唱。比较著名的,广州有杨钰莹、陈明,北京这边,韩磊在“香港美食城”,满文军在“台湾饭店”。后来周迅赴京,在歌厅唱《亲密爱人》,一晚上能赚150块钱。这么高的收入,对会唱歌的人,自然是不能不去。
其中就包括铁路文工团的吴秀波。
吴秀波本来在团里演话剧,一个月才25块钱。自从去了和平House后,心就不在演戏上了。普通工薪阶层,月薪才200块。“和平”的门票居然高达80元,且天天爆满。吴秀波入驻后,日渐成为“和平”一哥。
全北京混夜场的,没几个不认识他。也就在“和平”,他结识了刘蓓。也就是因为结识刘蓓,日后穷困潦倒,他才有机会复出演戏。
吴秀波唱一晚上几百块,最高收入过万。每天夜里都有一大帮人来看他演出,呼声不断,频频献花。风光无限,可想而知。
「当年著名夜场之一,卡萨布兰卡」
那时,金钱是巨大诱惑。不少文工团歌手,都偷偷在歌厅干过。只要唱到歌厅常驻或头牌,就意味着能收获无数掌声、银子。沙宝亮在公主坟“卡萨布兰卡”做一哥时,别人骑自行车去跑场,他已经开上汽车了。
不过队伍里,也有混得一般的。
众所周知,黄影帝当年在青岛,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后来青岛无法满足梦想,就组了个“蓝色风沙”,全国各地走穴。
学渣黄渤得到音乐自信,主要是初中元旦晚会唱了《再回首》,赢得全校师生赞叹。后来他参加“龙城杯中学生卡拉OK比赛”,为学校捧回一个三等奖。赛后,举办方搞了个夏令营。就在那里,黄渤遇到了高虎。
从此,黄渤梦想做一名真正的歌手。以他的资质,上不了“青歌赛”,恰逢歌厅鼎盛,开始频繁走穴。走出青岛,黄渤雄心勃勃,拉着一支队伍,打算闯出一片天地。结果天南海北,三教九流,被坑数次。为了多赚点钱,他跑去东北演出时,假装是香港明星,结果坐公交被观众撞见。
人家问你不是港星吗,他说:
“我这是来体验生活的。”
有次去南京,对方说好给2000块。表演完,人跑了。离开南京前夜,金陵大寒,黄渤心也结冰,不知这种日子,何时是个头。
「卡萨布兰卡头牌,沙宝亮」
驻唱时,黄渤这种长得不帅的,可不像吴大叔那么受欢迎。什么傻逼都会遇到,什么刁难都有。啤酒,人家要你喝十瓶,你得喝,人家叫你唱《青藏高原》,你得唱。场子稍微一冷,老板就让你走人。
这也是歌厅歌手和晚会歌手的差距。
晚会,那是出道,叫腕儿。歌厅,服务业,卖艺、卖脸。在歌厅,总有大款出言不逊,或拿钱冒犯歌手尊严。你想继续唱吗?那就得笑脸相迎。许巍当年在南方演歌厅,受不了这个,扭头回西安组了“飞乐队”。
杨坤也吃了不少脾气上的亏。
杨坤辍学很早,差点成了混混。幸好参加包头市一个唱歌比赛,才把梦想寄托在音乐上。由于嗓子好,他考上了当地武警文工团。团友工资几十块,他跑去驻唱,月入三四千。但杨坤并不满足在歌厅驻唱。
抱着无限憧憬,手持800块现金,他跑到了北京。结果在保利大厦唱歌,没两天就被炒了。幸好一司机不要他钱,给他拉到“卡萨布兰卡”。杨坤用仅剩的100元点歌上台。沙宝亮一听,惊了。赶紧跟老板说:
“必须把这小子留下来。”
但因为脾气倔,不买客人账,不混圈子,没多久,他又被老板炒了。之后几年,他在北京睡地下室、睡澡堂子。相恋2年的女友实在跟他过不下去,只能分手。前前后后算起来,北漂期间,杨坤搬家55次。
「驻唱时期的杨坤」
1992年,杨坤去北京前,团友曾在厕所里给他录过自制带。带子里,他唱了《再回首》。团友开玩笑说了这样一段话:
“大家好,下面让我为你介绍我的朋友,杨坤。几年来的舞厅伴唱生涯,使他对人生失去了信心,他为没人为他写歌而苦恼,有如一只海上漂泊的孤舟。他绝望了,他悲伤了。看着过往的人群,看着明亮的华灯,他流泪了。他最大的痛苦是老唱别人的歌,最大的愿望,是人们会唱他的歌。”
1992年,很多歌厅歌手和杨坤一样痛苦、绝望。看着风光的晚会歌手,他们更希望能站上真正的舞台,唱属于自己的歌。
但从一个普通夜场卖唱,成为一名专业歌手,这中间的路,何其难也?
好在这时,时代给了他们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