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释烦恼及其分类 原创 林悉照 实证的佛教 今天
浅释烦恼及其分类
林悉照
佛教修行的目的,是开智慧、断烦恼、了生死、得涅槃。这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但这四点具体是指什么,也许很多人都还抱有误解,比如:认为智慧就是为人处事的方法,认为烦恼就是悲伤、烦躁的情绪,认为涅槃就是对高僧大德的死亡的尊称。这些观念不能说完全错误,但与真正的义趣还相距甚远。特别是对于烦恼的认识,在佛教的修证上有着重大的意义,如果修行人在这一点上有误差,他修行的方向一定会偏离正轨,甚至南辕北辙,导致越“修”烦恼越多,更不用说证得果位、转凡为圣了。可见,“烦恼”是佛法修行人必学的功课。
然而,烦恼二字所包含的法,相当微细深广,佛教经论在表述、讲解时,又常用不同的分类法来归类,造成文字上的繁复,比如有时说二烦恼,有时说三烦恼,有时说四烦恼,有时又说一百二十八烦恼,在名相上就容易使人迷惑,不知其所云。因此,本文试图浅释烦恼,并大致梳理经论中烦恼的主要分类,以期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 烦恼
佛教所说的烦恼,是扰乱众生心,令其流转生死、不得涅槃的这一类染污法的总称,按大乘百法明门的判位,烦恼属于心所有法,是依心法而有。
对于初学佛法的学人,有两个基础认知在这里先简单强调一下。其一,佛教认为,众生在六道轮回的洪流中沉浮、翻滚,经历一次又一次的生命,这件事本身就是大苦大患;只有离开生死的系缚,得入涅槃,究竟到彼岸,才是真正的安乐。相比之下,从一般人眼中看来,生命是如此绚丽多彩,离开生死的状态是他们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他们要追求幸福和快乐,享受美好的生活,而这种渴求,正是引发未来世生死的主因之一,是烦恼。所以,佛教说的烦恼,既包括一般众生能够体察的忧悲恼苦,也函盖世间人难以体察的爱渴喜乐。
其二,涅槃的“体”,不是证入涅槃的那一刻才起发而有,而是无始以来的存在,是常住法、不坏法、无漏法、无为法,依于这个 “体”,才有涅槃可说。[1]声闻、缘觉乘学人,厌弃生死,欣乐涅槃,所以他们求证的涅槃,是完全断掉生命在三界中的现起,不再在六道中轮回漂流,而仅有此“体”独存的状态,称为无余依涅槃[2]。而佛乘的境界,是已经证知生死与涅槃等无差别,所以佛证的涅槃,是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称为无住处涅槃,这种涅槃只有究竟佛才能证得。可见,同样是从生死的系缚中解脱出来,声闻缘觉乘是断绝生死、住于涅槃,佛乘是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在形式和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
回到烦恼上来,如前所述,大、小乘证入的涅槃不同,相应的,所需的智慧便有深浅之分,所断的烦恼也有多少之别。要趣入无余涅槃的声闻人,在世时常常住在“空、无相、无作”的三昧中,尽量止息六识的攀缘,所以,知道太多的分类和定义对他们取证无余涅槃并没有多大用处,有时反而是障碍。
而菩萨是要求证佛果,在菩萨学地中,要广学一切诸法的细微差别相,这样才能成就佛地的一切种智,以无碍智慧度脱众生。因此,佛陀在教化时,会随顺弟子的根器来讲法。比如,从《阿含经》的记载看,佛陀在为声闻弟子说法时,经常是以“贪瞋痴”三毒作为烦恼的代表;而在大乘方广诸经中,对于烦恼的描述就细致、复杂了许多,甚至很多名相只有名称,没有详细定义,如果不借助论典,很难知道其具体的涵义。这都是佛的方便善巧。所以,现在我们看经教,大乘经论与小乘经论在解说烦恼时,会有不完全一致的地方,原因之一就是因为针对的“学生”不同,并不是佛陀胡乱说法、自相矛盾,这一点需要我们注意。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云:
所说法要,有略有广。略者谓说三结永断证预流果,广者谓说八十八随眠永断,及说无量苦断证预流果。如略说、广说,诸不分别说、分别说,总说、别说,无异说、有异说,不遍说、遍说,顿说、渐说。[3]
这就是在说,佛在讲解某一法时,既能简略概述,也能广演分别。比如,佛在解说声闻初果时,可以简略地说初果是断除我见、疑见、戒禁取见三结而证的果位,也可以较广泛地说初果是断除了八十八种烦恼而证的果位,甚至说是断无量种苦而证的果位。这仍然是佛陀对不同根性的众生而设的方便,同样是声闻人,也有利根钝根、勇猛怯弱的差别。声闻法的法义比较粗浅,都能够“略说、广说,诸不分别说、分别说,总说、别说,无异说、有异说,不遍说、遍说,顿说、渐说”,广大深细的菩萨法自然更不必提。以佛、大菩萨的智慧,任何一法都能广演出无量的分别法义,有限的经论文本不能尽载。就烦恼一法而言,依不同的角度,有多种分类,每一种分类又可以衍生出若干差别法,这些差别法还可以继续往深处、细处展开,或者用别的分类方法再来归类、往下开演。所以,烦恼的差别诸义,惟有成就一切种智的佛方能究竟开示。本文篇幅有限,笔者亦才疏智短,只得从粗浅处入手,略说烦恼最主要的几种分类。
二 烦恼的分类
在研习烦恼分类时,首先,有两个问题需要我们予以注意:第一,一词多义的情况。世俗语言中常有一词多义的现象:同一字汇,有本义和引申义,甚至在特定学科中还是专业术语。佛陀通过语言文字而行教化,自然要随顺世人的使用习惯。而且,佛教不提倡强制限定字汇意义的做法,因为这么做容易增长众生对名相的执取,反而形成障碍。因此,佛教经论所使用的名相,常常有多种意涵,不一定只限定一个意义,烦恼分类中的名相文字自然也是如此。当然,这些名相文字,在大部分情况下,是代表着一个相同或相似的意义,从这层意义上说,具有专有术语的性质,否则佛在讲法时就要一一解释之前提到的名词,这样下去会没完没了。这里只是提醒大家,佛菩萨在广演佛法时,会随顺文字的基础义,或比喻说义,或象征说义,赋予其不同的意涵[4],如果我们死抱着一种定义来读经,就很容易落入迷惘。所以,我们要避免将烦恼分类中的名相认定为独表一义的专有名词,以免增加不必要的障碍。第二,前文有述,大、小乘对烦恼的解说不完全一致,此乃深浅之分,并非完全相违,不必因此迷乱。
如前所说,烦恼在经教中有多种分类。不过,最重要、也是最常见的分类有三种:第一、依次第,分为见所断、修所断;第二、依主次,分为根本烦恼、随烦恼;第三、依状态,分为缠、随眠。这三种分类通于三乘,常见于诸经论,故本文略说如下。
(一)见所断烦恼与修所断烦恼
佛教将一切法分为见所断、修所断与非所断三种。也就是说,在一切法中,无为法、无漏法、非染污法等法,是不用断掉的,是为“非所断”;而那些有为、有漏、染污的法,即是烦恼,属于当断之法,其中,又有见所断、修所断之分。
见所断烦恼,又称见惑,是只要具有正确的知见就能断掉的烦恼,可以说是顿断之法;修所断烦恼,又称思惑,是仅凭见地尚不能断、需经修行对治才能断尽的烦恼,可以说是渐断之法。如《楞严经》云:
佛告阿难:汝今已得须陀洹果,已灭三界众生世间见所断惑;然犹未知根中积生无始虚习,彼习要因修所断得。[5]
有时,会将见所断烦恼依四圣谛细化为:见苦所断、见集所断、见灭所断、见道所断四种,加上修所断(或称修道所断、思惟使),称为五种烦恼。
佛教主张以真实正智断除烦恼,而不是仅靠定力压制烦恼不起。 《中阿含经》记载佛的教示:
以知、以见故,诸漏得尽,非不知、非不见也。……云何有漏从见断耶?……多闻圣弟子,得闻正法,值真知识调御圣法。知如真法,知苦如真,知苦习、知苦灭、知苦灭道如真。如是知如真已,则三结尽──身见、戒取、疑,三结尽已,得须陀洹。[6]
此中反复提到“知如真”,可见,真实正智,是听闻圣贤的开示(得正教量)后,再自己观察诸法、思惟诸法而得到的现量,是客观的事实,佛教称之为“正见”。光是认识到这个事实,就能断除一部分烦恼,即身见、戒取、疑三结,证得声闻初果,由凡转圣。然后,依此正见修行,自然顺断所余烦恼,命终证入无余涅槃。所以,从有见断、修断的分类,我们就应该知道佛教主张的修行次第,以及正见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正见、不除灭见所断烦恼,就算修行再精进,也不可能完全断除修所断烦恼,只是用定力暂时降伏一部分烦恼罢了,这样是不能断尽烦恼、证入涅槃的,就像佛陀成正觉前曾随学的外道老师一样,即使证得了四禅八定,命终后依然在六道中轮回,受生死苦。
见所断烦恼与修所断烦恼这一种分类,在经论中很少进行专门的解释,而是主要和其它的烦恼分类结合在一起解说,所以此二烦恼的内容留待下文叙述。
(二)根本烦恼与随烦恼
根本烦恼,又名本惑,顾名思义,即指诸多烦恼中最主要、最根本的烦恼;随烦恼,又名随惑,即是次要的、依根本烦恼而生发现起的烦恼。如果把诸烦恼比作一棵树,根本烦恼就是树的根基,随烦恼是树的干、枝、叶。除掉根基,枝末也会随之枯坏;仅砍去枝干,剩下的树桩仍会萌发枝芽。所以,如果要摧毁烦恼的大树、证得涅槃,就必需从根本烦恼下手,这样,诸随烦恼也会相应地一并被消除。是故佛说:
若人不断根本烦恼及随烦恼,由烦恼故,损减善根,障碍智慧,覆盖涅槃真寂静法。彼人若了四念处者,无有是处。若人断除根本烦恼及随烦恼,善能了解四念处法,求趣涅槃者,斯有是处。[7]
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不修断[8]根本烦恼、随烦恼,他就不可能正修四念处,更不用说证得涅槃;如果修断这二种烦恼,他才能够正修四念处,进而证入涅槃。
1. 根本烦恼
根本烦恼可以说是烦恼的代表,所以经论中有时直接用“烦恼”二字指代之。那么,既然根本烦恼这么重要,它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其实,佛菩萨在说法时,依照不同的角度与标准,或简或详,为根本烦恼安立了多种条目品数,简说如下:
(1)三根本烦恼
指贪、瞋、痴。贪是贪爱,瞋是瞋恚,痴是无明。众生因无明颠倒,妄计执着诸有为法是实有,进而生起贪瞋,造作众多染污行,感召未来世的生死业果,像这样一直在六道中轮回受苦。反过来,只要除灭了这三毒,就能证入涅槃,如《杂阿含经》云:“涅槃者,贪欲永尽,瞋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诸烦恼永尽,是名涅槃。”[9]《瑜伽师地论》也说:“是故虽有众多烦恼及随烦恼,然佛世尊但立三种根本烦恼,谓贪、瞋、痴。”[10]
贪、瞋、痴三法,言虽简而意不赅,函盖了很广的法义。不过,也正因为这三字能摄归诸多烦恼,便成为了最常用、最有代表性,也最为人所知的根本烦恼分类。
(2)四根本烦恼
这一分类比较特殊,仅在大乘法中宣说,指的是第七识末那识(意根)的四种根本烦恼:我痴、我见、我慢、我爱。《成唯识论》云:
我痴者,谓无明;愚于我相,迷无我理,故名我痴。我见者,谓我执;于非我法,妄计为我,故名我见。我慢者,谓倨傲;恃所执我,令心高举,故名我慢。我爱者,谓我贪;于所执我,深生耽着,故名我爱。……此四常起,扰浊内心,令外转识恒成杂染。有情由此,生死轮回不能出离,故名烦恼。[11]
第七识意根是第六识意识的俱有依,第六识依它而生起,前五识又依第六识生起,从某种意义上说,意根是前六识的统领。它的了别功能没有前六识精细,但又因为这四种烦恼,特别喜欢攀缘,并常常将其它识执取为自己(“我”),驱使它们造作不善法。就算有情身坏命终,五阴全部坏灭,意根也仍然继续运作,这个时候,它还想继续了别外境,不肯善罢罢休,于是第八识就依它的愿望,生起未来世的名色。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意根的这四种烦恼令有情流转生死、不得涅槃,所以将其立为根本烦恼。
这四种烦恼都是修所断烦恼,要从前六识(特别是意识)下手进修,才能调伏、断除。
(3)六根本烦恼
从这一条往下,是细化又细化的分类,内容上没有特别大的差异。另外,依喻意或代表义,由此处往下,“根本烦恼”四字也换称为“使”、“随眠”等。
六根本烦恼是:贪、瞋、痴、慢、疑、恶见。
(4)十根本烦恼
十使是将六使中的“恶见”一条,细化为五见:我见(又称萨迦耶见、身见)、边见、邪见、见取、戒禁取。加上六使中的前五使,合为十使。
(5)九十八根本烦恼
九十八使是将十使划分到三界之中,并配以细化的见、修所断五种烦恼而得。如经云:
正杀烦恼声者,杀者,除断义,烦恼者,九十八使。欲界苦所断十使,习、灭七使,道谛八使,思惟四使;色界苦所断九使,习、灭六使,道七使,思惟三使;无色亦如是。[12]
也就是说,欲界中,见苦谛断十使,见集谛断七使(十使中去掉我见、边见、戒禁取见),见灭谛同样断七使,见道谛断八使(十使中去掉我见、边见),修道断四使:贪瞋痴慢。[13]这是欲界所断的烦恼,偈颂中常说“十七七八四”,就是指这些数字,加起来是三十六使。色界与无色界没有瞋这个烦恼,所以,从“十七七八四”五类中各减去一,加起来是三十一,这是色界的数,无色界也同理。将三界的汇总起来,就是九十八使。
为什么把修所断的贪瞋痴慢也放到见所断里去呢?因为修所断烦恼也是由见所断开始起修,在思惟、见道时已经断了一部分。细化到苦、集、灭、道四谛,可能也是因为思惟不同的圣谛时,所断的烦恼也相应有细微的差别。
这其中,见所断烦恼有八十八使,即欲界中见所断的三十二使,加上色界、无色界的各二十八使,这些是声闻初果就能断除的;修所断烦恼有十使,即欲界修所断的贪、瞋、痴、慢四使,加上色界、无色界的各贪、痴、慢三使,这要到阿罗汉果才能断尽。
( 6)一百二十八根本烦恼
一百二十八根本烦恼与九十八根本烦恼的分类方法相同,只是每一类的数目计算不同。欲界中,见“苦、集、灭、道”四谛所断的烦恼都是十个,修所断烦恼是六个:俱生我见、边见、贪、瞋、痴、慢,用数字表示就是“十十十十六”,加起来是四十六。色界、无色界依旧是每一类都减去瞋这一法,两个都是“九九九九五”,即四十一。三界的加起来,就是一百二十八。其中,见所断烦恼有一百一十二,修所断有十六。[14]
以上就是最常见的根本烦恼分类差别。因为篇幅有限,较详细的解释,若有机会,将在今后的文章中展开。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无明意指“无知、无现观”,二乘人取证无余涅槃,仅需要知、现观相应的法即可,就算不知道大乘的深法,也不障碍无余涅槃;而大乘的菩萨,要成就一切种智,如果对任何一个微细法不能知、现观,就是没有断尽无明,不能得证佛的究竟涅槃。所以,虽然不少分类条目通于大、小乘,但具体所含的法却有很大的差别。
2. 随烦恼
《阿毘达磨俱舍论》云:
此诸烦恼亦名随烦恼,以皆随心为恼乱事故。复有此余异诸烦恼染污心所行蕴所摄,随烦恼起故亦名随烦恼,不名烦恼非根本故。[15]
随烦恼有两种意涵:第一,指一切烦恼,因为一切烦恼都随逐于众生心而作恼乱,如《大宝积经》:“无明住地,与于一切所应断法诸随烦恼为生处故。”[16]
第二,相对于根本烦恼而言,从根本烦恼的染污心行而起的“附加产物”,称为随烦恼,这一意涵较为多见。经教中又将此随烦恼大致归纳为二十法:
ⅰ. 忿、恨、覆、恼、嫉、悭、诳、谄、憍、害,这十法,《成唯识论》云:“各别起故,名小随烦恼。”
ⅱ. 无惭、无愧,此二法,《成唯识论》云:“遍不善故,名中随烦恼。”
ⅲ. 惛沉、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失念、心乱、不正知,这八法,《成唯识论》云:“遍染心故名大随烦恼。”[17]
这二十随烦恼,从名相上就能大概知道意思,篇幅所限,就不展开解释了。
以上是对根本烦恼及随烦恼的大略介绍。可以说,根本烦恼的断除,即是佛法修证的主要方法与途径,佛菩萨的教法,绝大部分都是在指导我们怎样去认识并断除根本烦恼。所以,它在佛法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值得学人深入研习,直至成佛。
(三)缠及随眠
缠与随眠这一分类,是从烦恼所处的状态而立。《瑜伽师地论》云:
ⅰ.数起现行,故名为缠。[18]
ⅱ.云何现行?谓诸烦恼缠。云何睡眠?谓诸烦恼随眠。[19]
ⅲ.谓烦恼起时,先恼乱其心,次于所缘发起颠倒,令诸随眠皆得坚固,令等流行相续而转。[20]
也就是说,当烦恼在生起、现行造作的时候,称之为缠;反之,不生起、现行的时候,称之为随眠。比如,一个人好喝酒,每餐都要喝上几盅,一边品味一边满足地说:“真是好酒啊!”这个时候,可以说是他对酒的贪爱正在现行,是贪爱缠。但他总会有忘记酒这件事的时候,如专心工作、集中精神打电子游戏、熟睡等等,这种情况下,他对酒的贪爱烦恼并没有生起现行,而是处在随眠位。
缠与随眠的关系,就状态而言是对立的;就因果而言,可以说是相辅相成,互熏互助──烦恼一次又一次地现行,令随眠增长;随眠增长后,又生起更粗重的烦恼现行,如此展转相续,染众生心,障涅槃道。
缠与随眠是状态的分类,一切烦恼都可以归摄其中,现行时说为缠,不现行时说为随眠,无论处于哪一位,都还是烦恼。所以经论中,有时会依想表达的侧重点,将其中之一说名为烦恼。如“善知识者,如金刚剑,能截烦恼及随眠故。”[21]这里把缠说为烦恼,侧重烦恼的现行;又如“世尊观察所化有情意乐随眠为说法要。意乐者,谓善根;随眠者,谓烦恼。”[22]这里则是把随眠说为烦恼,侧重烦恼的随眠。其中,用随眠来指代烦恼的情况比较多,原因下文中会有解释。
烦恼是心所有法,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色法,对其进行观察、思惟已经很不容易,而立缠与随眠二位,就更是深细的智慧。所以这种教法,主要出现在大乘经论中,如《大般若经》:“菩萨摩诃萨,欲永断一切缠结、随眠,当学般若波罗蜜多。”[23]那么,缠与随眠的断除也像见、修所断和根本、随烦恼那样有主次先后之分吗?
是的。虽然缠、随眠是状态的分类,但二者并非完全同等。实际上,依大乘法,随眠即是含藏于第八识中的染污种子,当种子遇到缘,便在三界当中现起作用,这,便是烦恼的现行,如论云:“一切世间增上种子之所随逐,故名随眠。”[24]“随逐有情,眠伏藏识,或随增过,故名随眠,即是所知、烦恼障种。”[25]从这个意义上说,随眠是缠生起的缘[26],是比缠更微细、更难断的法;反言之,看不到烦恼现行,不能保证已经断除了随眠。按照这个道理,如果一个人要断除某种烦恼,这个过程中的状态一定是:有现行、有随眠→无现行、有随眠→无现行、无随眠。所以,这二种烦恼的断除,是缠在先,随眠在后,通过断缠,最终断掉随眠。
也正因为随眠是缠生起的缘,经论才常用随眠来代表烦恼,说名六随眠、七随眠、十随眠、八十八随眠等等。其实,六随眠就是六根本烦恼,七随眠是把六随眠中的“贪”再分为欲贪和有贪(欲界贪和色界、无色界贪)而成七法,十随眠就是十根本烦恼,八十八随眠就是八十八见所断烦恼。
缠与随眠的分断,也依大、小乘而有不同。小乘所需断除的缠、随眠烦恼,在无学位断尽。大乘的情况,如佛在《解深密经》中说:
微细随眠,谓于第八地已上。从此已去一切烦恼不复现行,唯有所知障为依止故。……我说永离一切随眠位在佛地。[27]
也就是说,菩萨到八地,永断一切现行烦恼,所剩的微细随眠,是尚待证知的微细所知障[28]。只有到了佛地,才是永断一切随眠。
三 结语
以上,是对烦恼及其主要分类的浅述。
烦恼名相众多,是佛学辞典的常客。不过,年代较近的辞典中,常会说:“某某法相,是A宗的法义;某某法相,B宗这么说,C宗那么说”等等,给人一种佛法的法义七零八落、互有抵牾的印象。但实际上,不少被说成是某宗特有的名相,有的能够在佛经中找到,有的虽然没有一模一样的文字,但意涵能够对应上;很多在佛经中找不到定义的字汇,结合经义、诸论及自己的现观,也大致能够找到合乎义理的解释。佛解说烦恼,是要弟子们在现实中去观察、思惟,找到对应的法,继而断除之,并不是凭空玩的文字游戏。所以,我们在研习经教、观察烦恼时,不能执着于文字、拘泥于宗派,而要以实证的方法和心态来修习,这样,才能有实质的进步。谨以此文,与大家共勉。
[1]《大般涅槃经》:“涅槃之体,非本无今有。若涅槃体本无今有者,则非无漏常住之法。”《大般涅槃经》卷21〈10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 (CBETA, T12, no. 374, p. 492,a16-17)
[2] 也称作“无余涅槃”。
[3]《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46 (CBETA, T27, no. 1545, p. 238, a10-15)
[4]比如“结”字,经中依比喻义将诸烦恼说名为结,而有时,“三结”又特指初果人断的我见、疑见、戒禁取见三结。又如“缠”字,也是依比喻义而有的运用,但有时又专指现行烦恼,与“随眠”相对应,类似专有名词的用法。佛经中这种依比喻义、象征义运用的词汇还有很多,它们的用法是很灵活的。对于烦恼一法,无著菩萨也曾在《大乘阿毘达磨集论》中总结道:“谓诸烦恼,依种种义立种种门差别:所谓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暴流、轭、取、系、盖、株杌、垢、烧、害、箭、所有、恶行、漏、匮、热、恼、诤、炽然、稠林、拘碍等。”《大乘阿毘达磨集论》卷4〈1 谛品〉 (CBETA, T31, no. 1605, p. 676, b24-27)
[5]《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4(CBETA, T19, no. 945, p. 123, a17-19)
[6]《中阿含经》卷2〈1 七法品〉 (CBETA, T01, no. 26, p. 431, c15-p. 432, b3)
[7]《佛说四品法门经》卷1 (CBETA, T17,no. 776, p. 713, c9-13)
[8]这里解释为“修断”,而不说“已断除”,是因为根本烦恼中,包含有依四念处等法精勤进修才能断掉的烦恼,依前后文,这样解释更合乎逻辑。
[9]《杂阿含经》卷18 (CBETA, T02,no. 99, p. 126, b3-4)
[10]《瑜伽师地论》卷66 (CBETA, T30,no. 1579, p. 663, c15-16)
[11]《成唯识论》卷4 (CBETA, T31,no. 1585, p. 22, a28-b6)
[12]《文殊师利问经》卷1〈14 字母品〉 (CBETA, T14, no. 468, p. 501, a2-5)
[13]“问:此欲界系三十六使,十见苦断,七见集断,七见灭断,八见道断,四修断,云何见苦断十使? 答:谓身见、边见、见苦断邪见、见取、戒取,疑、贪、恚、慢、无明。云何见集断七使?谓见集断邪见、见取、疑、贪、恚、慢、无明。云何见灭断七使?谓见灭断邪见、见取、疑、贪、恚、慢、无明。云何见道断八使?谓见道断邪见、见取、戒取、疑、贪、恚、慢、无明。云何修断四使?谓修断贪、恚、慢、无明。”《众事分阿毘昙论》卷3〈5 分别诸使品〉 (CBETA, T26, no. 1541, p. 641, a13-20)
[14]“欲界见苦所断具十烦恼。如见苦所断见集灭道所断亦尔。色界见苦等四种所断。各九烦恼除瞋。如色界无色界亦尔。如是见所断烦恼众。总有一百一十二烦恼。欲界修所断有六烦恼。谓俱生萨迦耶见边执见。及贪瞋慢无明。色界修所断有五烦恼除瞋。如色界无色界亦尔。如是修所断烦恼众。总有十六烦恼。”《大乘阿毘达磨集论》卷4〈1 谛品〉 (CBETA, T31, no. 1605, p. 678, c7-14)
[15]《阿毘达磨俱舍论》卷21〈5 分别随眠品〉 (CBETA, T29, no. 1558, p. 109, b10-13)
[16]《大宝积经》卷119 (CBETA, T11,no. 310, p. 676, a2-3)
[17]“此二十种,类别有三。谓忿等十,各别起故,名小随烦恼。无惭等二,遍不善故,名中随烦恼。掉举等八,遍染心故,名大随烦恼。”《成唯识论》卷6 (CBETA, T31, no. 1585, p. 33, b6-8)
[18]《瑜伽师地论》卷8 (CBETA, T30,no. 1579, p. 314, b26-27)
[19]《瑜伽师地论》卷13 (CBETA, T30,no. 1579, p. 346, b22-23)
[20]《瑜伽师地论》卷8 (CBETA, T30,no. 1579, p. 315, a2-4)
[21]《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3〈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CBETA, T10, no. 293, p. 812,a1)
[22]《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46 (CBETA,T27, no. 1545, p. 238, a4-5)
[23]《大般若波罗蜜多经001-200卷》卷36〈8 劝学品〉 (CBETA, T05, no.220, p. 200, a29-b1)
[24]《瑜伽师地论》卷8 (CBETA, T30,no. 1579, p. 314, b25-26)
[25]《成唯识论》卷9 (CBETA, T31,no. 1585, p. 48, c4-5)
[26]“解脱诸缠所缘随眠故。”《瑜伽师地论》卷11(CBETA, T30, no. 1579, p. 332, a16)
[27]《解深密经》卷4〈7 地波罗蜜多品〉 (CBETA, T16, no. 676, p. 707, c18-25)
[28]佛说二障:烦恼障与所知障。烦恼障,恼乱众生心,是染污法,障碍涅槃;所知障,是无知,不是染污法,障碍成佛,不障碍涅槃。二乘极果断烦恼障,大乘极果二障皆断。
(本文摘自电子佛学杂志《实证佛教通讯》第二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