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9|回复: 0

印象派开山之作《日出·印象》即将首次空降上海,专家解读来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29 03: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印象派开山之作《日出·印象》即将首次空降上海,专家解读来了!

搜狐文化
2020-07-29 16:28

澎湃新闻消息,莫奈最具声誉的经典画作《日出·印象》9月将空降魔都,亮相上海外滩1号美术馆“莫奈《日出·印象》”展,展期为今年9月17日至2021年1月3日。除《日出·印象》外,还有9件法国巴黎马摩丹莫奈博物馆镇馆之宝,分别是《伦敦查灵十字桥》《雾中烟云印象》《帆船,夜晚印象》《特鲁维尔海滨》《海滩上的卡米耶》等经典之作,将全面重现莫奈的创作故事。


a624.png

《日出·印象》


为了让大家对本次展览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搜狐文化特邀北京大学艺术学博士、艺术推广人罗米老师谈谈她的看法。

搜狐文化:罗老师,您认为本次展览的看点是什么?《日出·印象》这幅画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点?

罗米:这个展览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日出·印象》,它被誉为印象派的开山之作,准确来说应该是得名之作,因为在此之前,早在19世纪60年代,这些画家就已经开始尝试用这种新方法来画画了,但在它被展出、被讽刺之前,这个流派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名字。现在我们欣赏它已经没有困难了,因为我们通过印象派慢慢理解,一个瞬间里的物象一旦被分解成色彩的组合,就是画面中的效果。

a625.jpeg

莫奈


传统绘画里坚实的轮廓、固定的色彩遵循的是经验,印象派尊重的是眼睛,是“分辨率”更高的眼睛,这些作品其实是改变了我们观看的方式。如果你愿意在有雾的清晨出去走走,看太阳微微晃动投射在水面上的影子,你会发现眼前的风景就是莫奈画中的效果。

搜狐文化:印象派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有人说它是个意外,到底意外在哪里?

罗米:印象派这个词出自参观报道1874年展览的记者,最初饱含讽刺,意思是画面太“潦草”,模糊不清,没有稳定感,完成度也很低。现在却成了对这种艺术风格最准确传神的概括,或许这算得上是一个美丽的意外。另外,如果大家去了展览现场,可能还有一个意外——这幅“传说中”的作品尺寸竟然这么小,只有48×63厘米,当年要不是记者眼尖,在展览中发现了它并加以讽刺,印象派很可能就不叫印象派了。

搜狐文化:据了解,《日出·印象》这幅画曾有过一段波折的故事,能具体讲讲吗?

罗米:这幅画现在在巴黎马摩丹莫奈博物馆,在1985年曾经从博物馆失窃,1991年才找回并修复,出国展览的经历极其有限,这次和莫奈的其他杰作来沪展出相当难得。马摩丹莫奈博物馆也是收藏莫奈睡莲系列和其他印象派画家作品的著名博物馆,这些杰作的藏在底下展厅,且不许拍照,所以也更显低调神秘。对于这个展览和这幅画,借用海子的一句诗:“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23 02:03 PM , Processed in 0.07264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