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0|回复: 0

[影乐之声] 好久不见,电影院...|乌鸦电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17 07: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20-7-17 07:08 PM 编辑

好久不见,电影院...

原创 写字的乌鸦 乌鸦电影 2020-07-17


终于,终于,终于,终于,电影院要复业了…

昨天(2020年7月16日)国家电影局发布通知,疫情低风险地区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复开放营业…

距离国内电影院停业,已经过去了170多天…

1895年12月28日,在法国巴黎的一间咖啡馆的地下室里,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

片长只有一分钟,情节就是火车站人们上车下车,相聚和分离…

31DDE72B-7F4D-4EEB-ABCC-8465FA7875A2.jpeg
0BA5C984-D889-480B-999A-9109A1858D0F.jpeg
《火车进站》剧照

后来发生的事,我们都知道…

在诞生至今的120多年里,电影,这种古老的讲故事的方式,深刻影响并改变了这个世界,始终受到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喜爱…

在这漫长的120多年里,这个世界发生了很多事情,两次世界大战,无数局部战争,大海啸和大地震,经济大萧条和大危机…

在这不平凡的120多年里,电影也从默片变成了有声,从黑白变成了彩色,从小众变得大众…

即便是在困难重重的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电影票房始终都能够逆风飞翔,美国总统罗斯福说过:只花15美分,美国人就可以去看电影,看看婴儿的笑脸,忘记生活的烦恼,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5E9529BB-1368-4AF6-BD93-949FF4038261.gif
B012956B-F6AA-49EB-8903-DAA19879CCCD.jpeg
《天堂电影院》剧照

然而,这一次,当新冠疫情袭来,世界电影却遭受了史无前例的摧毁…

在长达170多天的时间里,无数电影院歇业停工,无数电影工作者彷徨无助…

2020年,不是美好的一年。

这一年,我们看见了太多生命消逝,我们遇到了太多糟心的事情…

除了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还有我们曾经坚信不疑的人类文明大融合也在逐渐崩塌…

据说,每个电影迷,都会记得《天堂电影院》中的一段台词…

艾佛多对多多说:生活和电影不一样…生活,艰难多了…

如果,你把这段台词反过来想,它似乎有另一层意思:电影和生活不一样…电影,美好得多…

E152431E-AF7C-4AFE-A232-D69896D2683D.jpeg
3CE3828C-C5F2-452E-8D67-B8988C1EB2D6.jpeg

灯光熄灭,银幕亮起,外面那个喧嚣而蛮横的世界渐渐隐去,眼前这个如梦似幻的世界却逐渐清晰…

电影院是一间神奇的小黑屋,外面的世界越不堪,这间小黑屋就越显得弥足珍贵…

无论怎样,现在,笼罩在中国电影院头顶上的乌云,即将散去,而我们,也终于能够再次走进那间神奇的小黑屋…

当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从电影院复工到恢复正常,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据说,有业内人士表示:影院如果要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可能需要一整年的时间…

现在的影院,就好比是一位休克已久的病人,终于活了过来,但要完全恢复健康,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以及充足的时间…

42B9185A-7A62-44F1-8E8D-6341C2DB42F8.jpeg

0D3F3749-7042-4B9A-8566-464EA365C473.jpeg

16E81652-5764-419A-8E70-923F6AA983C5.jpeg


电影院需要的营养是什么?

毫无疑问,是优质的电影,是用优质的电影激活市场,将观众拉回到电影院里…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已经复工的国家大多采用“经典电影复映”的方式来激活市场,在中国内地的“复映”名单里,我们也看到了:《中国合伙人》《狼图腾》《战狼2》《流浪地球》《何以为家》…

然而,与其他国家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相比,这份“经典电影复映”名单显得有些薄弱,它至少存在两个问题:

1、这些电影下线时间不久,最老的《中国合伙人》也是在2013年下的线,观众记忆犹新,缺少新鲜感…

2、这些电影不是不好,但不够“经典”,缺少“情怀”,难以调动起观众“再次被感动”的情绪…

对比中国台湾地区的“经典复映”,我们看到这样一份片单:《肖申克的救赎》《辛德勒的名单》《步履不停》《末代皇帝》《霸王别姬》《阿飞正传》《东邪西毒》…

以及,诺兰版《蝙蝠侠三部曲》,朴赞郁的《复仇三部曲》(《我要复仇》《老男孩》《亲切的金子》)…

坦白说,这个排片就比内地有吸引力多了…


我认为,内地完全可以在结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拿出更有魅力的经典复映排片…

比如,当年公映规模不大,但口碑炸裂,影响力巨大的经典国产电影:《霸王别姬》《钢的琴》《万箭穿心》《洗澡》…

比如,上世纪90年代因历史原因未能在内地公映,但曾经在录像厅里流行的经典香港电影:周星驰电影、徐克导演作品、杜琪峰导演作品、吴宇森导演作品、王家卫导演作品…

比如,有大量铁杆粉丝,陪伴几代人成长的经典好莱坞电影:《指环王》系列、《哈利波特》系列、诺兰《蝙蝠侠》三部曲、《黑客帝国》系列…


另外,在此危急存亡之际,电影局是否能在引进片方面,提高一些效率,放开一点尺度…

比如,目前正在韩国热映的《釜山行2:半岛》,有没有可能第一时间引进?


比如,今年下半年好莱坞的几部“强片”,能不能早一点确定是否能与北美同时公映:《花木兰》《信条》《007:无暇赴死》…


其中诺兰的《信条》官方宣布片长150分钟,与国家电影局通知 “片长不得超过两小时”的规定有冲突...

能否早点协商,尽量达成一个既符合防疫要求,又让观众满意的解决方案…


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国产电影…

事关中国电影的生死存亡,事关千千万万中国电影人的饭碗生计,怎么上?什么时候上?谁先上?谁后上?

这些问题,是对中国电影产业相关人士的智慧、道德、职业素养一次大考…


就在前几天,电影局宣布复业之前,有一部国产文艺电影率先站了出来,把公映时间定档为:复业第一天。

这是一部比较小众的文艺电影,东京电影节「亚洲未来单元」最佳影片,柏林电影节「新生代儿童单元」最佳影片:《第一次的离别》


说起来,这部电影去年送往柏林电影节之前,我就受片方邀请提前看了片,坦率的说,这是一部典型的作者电影,缺少商业元素,节奏舒缓,不是让观众很“爽”的那种片子…

但我觉得,它站出来定档复业第一天,很有种…

原因不必多说,按照防疫要求“上座率不得超过30%”“排片减半” ,以及“观众必须全程佩戴口罩”等前置条件,影院复业的第一批排片的票房前景,是不乐观的…


但是,你不上,我不上,总得有人上吧…

以目前的局势看,也只能是小成本电影先上,当市场逐渐稳定,观众逐渐安心之后,《唐探3》《姜子牙》《夺冠》《紧急救援》这样的大制作大投资再上,也许才能相对稳妥…


恰好,这部电影的名字也很应景:《第一次的离别》…

是啊,这是一场长达170多天的离别,归来时,已经物是人非,但我们还是希望,当灯光熄灭,当银幕亮起时,电影的那份美好如故…

就像《第一次的离别》海报上所写:所有的离别,都有重逢的一刻。

祝电影好运!

祝中国电影好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8-5 12:24 PM , Processed in 0.04484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