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86|回复: 5

热评:中印如果全面开战 中国赢了也是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25 06: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热评:中印如果全面开战 中国赢了也是输

来源:多维
2020-6-25 09:19

 
  z483.jpg 去一个多月以来,中印两国军队在边境多地出现对峙、冲突,其中6月15日爆发的冲突更是造成两国自1975年以来首次人员伤亡,引发舆论强烈关注。眼下中印两国国内的民族主义都在快速升温,尤其是印度(专题)国内的情绪已经十分高涨,而中国国内舆论虽然被政府有效管控,但要求给印度教训的声音,也不鲜见。


  
不过,与各自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相比,中印两国高层都相对克制、理性,在外交和军事渠道尝试降温。尤其是中国政府,一方面为了不点燃国内民族主义情绪,不公开中方伤亡人数,另一方面在向印度表达抗议和交涉的同时,坚持主张通过和平对话解决争端,呼吁维护中印关系大局。6月23日,中印俄三国外长还就如何给局势降温举行了视频会议。

  就中印目前的实力对比,毫无疑问,如果两国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印度讨不到任何便宜。印度已经不是1962年的印度,同样,今天中国更不是1962年的中国。1962年的中国在那么贫穷落后、刚经历大饥荒的情况下,尚能在与印度的边境战争中,取得压倒性胜利。那么,在经历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崛起,综合国力获得爆炸式增长,与印度的差距大幅度拉大的情势下,中国已经处于绝对优势。


  但中国人知道冲突、战争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明智方式,以今天两国的综合实力差距来看,中国倘若和印度爆发战争,固然有极大概率获得全面胜利,但战争的损失恐怕也没法弥补,如果中印发生战争,两国边境数十年相对和平的环境会被立刻破坏,两国关系将彻底不复以往,变为仇寇,造成双输局面,对中国来说会得不偿失。

  保持区域和平,发展和睦邻国关系,本就是中国外交政策的一大目标和作为大国的责任。中国文化历来倡导和平、仁义、民胞物与,以战争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不符合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对于亚洲邻国来说,中国是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庞然大物。尽管中国反复阐释自己的文明传统和价值追求,但因为综合国力不断崛起,周边邻国的焦虑、疑惧有增无减。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倘若无法管控与印度的边境矛盾,甚至爆发战争冲突,必然会坐实和空前加深周边邻国的恐惧。

  正如中国古语所说“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印度虽然是区域大国和南亚次大陆的霸主,但相比于中国,属于偏“小”,中国倘若能以大事小以仁,尽最大努力管控矛盾,和平解决问题,肯定有助于区域和周边稳定。当然,这句话对印度来说也有重要劝诫意义,身为“小”的一方的印度,应该正确认识中印实力差距,脱离从殖民地时代带来的区域霸权与扩张思维,回归理性与务实,展现出和中国相处的智慧。

  中国当前最主要工作是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鸦片战争一百多年以来的民族复兴目标,所有对外政策都应服务于这一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有可能构成中国外部最大挑战的是美国。近年来中美结构性矛盾愈演愈烈,两国关系不断趋向历史低点,双方在各领域进行激烈的战略和战术博弈。

  为了集中力量应对来自美国的压力,确保国家实现民族复兴的进程不被阻断,中国应该要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广交朋友,构建国际统一战线,纵使实在不能团结的国家,也绝对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轻易将对方推向敌对阵营。而印度身为亚洲大国,是能影响全球秩序的重要力量,中国在处理与印度的矛盾时固然不能一味忍让,要能压得住印度,保持威慑,但更要尽可能避免和印度发生大规模冲突,没必要为逞一时之快,“小不忍乱大谋”,影响到中国崛起进程。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中国应该警惕内部这些年不断激昂的民粹民族主义情绪,继续保持克制和理性,尽可能与印度维持和睦关系。只要能有效管控与印度的矛盾,和平解决问题,就是功在国家的胜利;反之,如果被民粹民族主义情绪裹挟和印度开战,中国纵使赢了,从整体外交战略和国家长远发展来说已经输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6-25 07: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爆发冲突后 中国避而不谈 印度却高调做这事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20-6-25 07:03 AM 编辑

爆发冲突后 中国避而不谈 印度却高调做这事

来源:香港01
2020-6-25 00:35

 
  z488.jpg 印边境5月以来再陷入紧张关系,6月15日的加勒万河谷(Galwan Valley)冲突罕见导致双方人员伤亡,中国低调处理,印度(专题)6月24日则向参与冲突的士兵颁发奖状。

  印度陆军参谋长纳拉万(Manoj Mukund Naravane)6月23日至24日前往中印冲突的前沿拉达克(Ladakh)视察。印度陆军6月24日在官方Twitter上说,纳拉万当天访问拉达克东部的前沿地区,评估当地的地面行动情况。纳拉万赞扬部队士气高昂,并劝吿他们继续带着热情和激情工作。

  据《印度时报》报道,纳拉万还给那些在拉达克东部地区对峙中,与中国军队冲突的士兵颁发奖状。


  纳拉万正在拉达克展开为期两天的访问,以评估当地局势以及加勒万河谷冲突后与中国军方谈判的进展。6月23日,纳拉万在列城(Leh)军事医院,探望6月15日加勒万河谷流血冲突中受伤的印度士兵。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25 07: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事了?曝中印达成协议缓解边境紧张局势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20-6-25 07:09 AM 编辑

没事了?曝中印达成协议缓解边境紧张局势

来源:华尔街日报
2020-6-24 13:58


  
度(专题)和中国安全部队本月第二次达成协议,试图缓解两国在喜马拉雅山脉有争议边界的紧张局势。

  
z489.png

  周一,印度军队的卡车开往印度北部的中印边境的拉达克地区。中印两国上周卷入了一场致命的冲突。

  双方军事指挥官周一在长达11个小时的会谈中敲定了这项协议。6月15日,20名印度士兵在其中一个有争议地区的冲突中丧生。印度方面已表示,有多达40名中国士兵也在这场冲突中丧生。中国尚未证实中国士兵的死亡人数。


  这些军事指挥官在上述冲突发生前曾进行会面,均表示有意缓和过去几个月来不断加剧的紧张局势。然而,仅一周多之后,这两个拥核邻国的安全部队就在喜马拉雅山脉一个海拔1.4万多英尺(约合4,300米)的偏远地区发生了冲突,他们用拳头、石块、警棍以及缠绕了带刺铁丝网的棍棒相互攻击。

  在周一的会谈结束后,一位拒绝透露姓名的印度高级官员形容此次会议是“友好、积极和有建设性的”。他说,双方达成了一项从摩擦和争议最大的问题上抽身的协议。

  印度和中国均未透露从喜马拉雅山西部的拉达克地区有争议边界点撤军的细节。

  分析人士认为,上述最新一轮军事会谈是朝着减少由近期暴力行为造成的不信任而迈出的积极第一步。

  驻德里的国防分析师比平德拉(N.C Bipindra)表示:“实地执行双边军事协议并恢复到5月1日之前的状态,对于实现和平并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至关重要。”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25 07: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印谈了 但是印度向中国提出这七点要求

本帖最后由 Hutong9.net 于 2020-6-25 07:34 AM 编辑

中印谈了 但是印度向中国提出这七点要求

来源:补壹刀
2020-6-24 10:43


 
 中印两军发生致命肢体冲突、印军20人死亡事件爆发后,中印军长级谈判22日首次恢复。


  
由于这两天不断传来印度(专题)陆军和空军向拉达克增兵的消息,而且印度向边境一线官兵放权,给了他们在“必要时开枪”的权限,所以很多人担心印度很可能再次点燃中印边境战火。

  而恢复中印军长级谈判,能让中印避免陷入一场战争吗?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恢复谈判后,印方代表——第14集团军军长竟然向中方提出了7项要求,比之前更加强硬了!

  印度军队到底想干什么?


  01

  在印度军方不断向拉达克地区调遣更多兵力的同时,印度媒体23日传出的最新消息是,印度陆军参谋长纳拉瓦尼召集陆军全体高级指挥官参加为期两天的会议。据印度媒体消息,会议结束后,纳拉瓦尼将直奔拉达克。

  
z490.png


  在这一背景下,在中印爆发致命肢体冲突后,刚刚恢复的军长级谈判引人关注。

  北京时间6月23日,中国外交部证实,中印军方在22日举行了11个小时的军长级会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称,6月22日,中印两国边防部队在边境地区举行了第二次军长级会晤,

  这也是6月15日加勒万河谷(Galwan valley)事件发生后的首次军长级会晤

  赵立坚称此次会晤的举行表明中印双方希望通过对话磋商妥处分歧,管控事态,缓和局势。

  
会晤期间,双方在第一次军长级会晤共识的基础上,就当前边境管控中的突出问题,坦率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同意采取必要措施推动事态降温。

  
z491.jpg

  此外,双方还同意将保持对话,共同致力于促进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但是,印媒方面的报道似乎有些不同。

  “莫迪修改交战规则后中印举行军长级谈判,印立场强硬。”22日,中印两国代表团在两国边境地区拉达克的莫尔多再次举行会谈,


  印度媒体以上述标题做了总结,印度方面的态度核心就是两个字:强硬。

  据印度媒体报道,昨天的会谈持续了11个小时,印度方面由第14集团军军长哈林德·辛格中将率团参加。会上,印度方面向中方提出:

  1、中方从班公湖北岸撤军。

  2、中方从加勒万河谷撤军,并在重要战略地区恢复原状。

  3、中方减少有争议边界一侧的“纵深地区”部署。

  4、恢复基阿姆温泉地区原状。

  5、中方停止在争议地区的的军事集结。

  6、中方恢复4月初之前的部署。

  7、印军已做好全面战争准备,不再遵守两国军队在对峙时不使用热兵器、锋利冷兵器的有关协定,并已经授权印军前线指挥官在中印边界上与中方打交道的“完全自由”。

  有消息称,印方还要求中方提供具体的撤军时间表。


  所以,从上述内容看,印度方面的立场确实更加强硬了。

  02

  先来说说这个第14集团军军长哈林德·辛格吧。

  
z492.jpg


  第14集团军主要负责驻防拉达克,指挥部设在列城。在加勒万河谷和班公湖方向,印度第14集团军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这个军长也显得很重要。

  哈林德·辛格军长的军旅生涯早期,主要活跃在印巴查谟-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LOC)及东锡金分水岭沿线,因擅长处置特殊情况而获得提拔,然后担任驻北克什米尔的一个步枪营的营长。

  后来哈林德·辛格的人生好像“开了挂”,也有人说他在印度外交部和国防部受到高层的青睐和支持,所以他被安排进入国防参谋学院深造,出来后相继担任印度国防部军事情报局局长、军事行动局局长、行动后勤与战略行动局局长。

  2011年,他当上联合国刚果(金)维和部队的旅长,还和中国维和军人共事过。在刚果(金),哈林德·辛格不得不用少得可怜的维和部队,去隔离多达五国武装势力,还要制止地方民兵抢劫,表现的中规中矩。

  根据和哈林德合作过的欧洲军官回忆,这位印度籍军官“很会为人处世,更像个外交官”。在维和任务结束后,哈林德回国又出任第8山地步兵师师长,长期驻防与中国接壤的拉达克地区。

  可能是因为长期在边境驻扎的原因,哈林德满脑子里充斥“强邻等同强敌”的思维,信奉德国宰相俾斯麦的一句话,“只在乎别人的实力,而不是意愿”。

  
z493.jpg


  2010年,哈林德公开发表《印度新兴陆战理论和能力》一文,里面居然提到“从中长期看,印度军队必须做好与强大邻国对抗的充分准备”。正是基于这一思维,哈林德上任后,积极加强14军在拉达克的前进部署,为现在的对峙事件埋下伏笔。

  从这个第14集团军来看,实际上,这是一个比较新的部队。

  
z494.jpg


  在1999年卡吉尔战争之后,印度国防部门立即在拉达克地区开始着手军事基础设施和战备力量的建设,并在列城驻扎了一个新的集团军(第14集团军)。在此之前,驻扎在斯利那加(Srinagar)的第15集团军负责防守拉达克的责任。

  有人说,第14集团军的出现,与印度对周边形势的认知密切相关。说白了,就是组建一支专门针对中国的部队。

  军部就设在拉达克首府列城,控制锡亚琴冰川直到楚舒勒山口的高原地区。

  第14集团军,在印度陆军中也被称为“火与怒”军团,总编制约5.7万人。下辖第3步兵师,第8山地师,一个独立的“锡亚琴冰川旅”,一个装甲旅和一个预备役步兵旅。第3步兵师有三个步兵旅分别驻扎在Tangste、凯里(Kairi)和道拉伯格玉尔地(Daulat Beg Oldie)。在道拉伯格玉尔地的步兵旅也有一个坦克团。以及配备30架直升机的陆航中队和4架“苍鹭”无人机的无人机分队。

  第3步兵师,也被称为“三叉戟(电视剧)师”(Trishul),其指挥部位于卡鲁(Karu,距离列城约40公里),拥有一个额外的炮兵旅。

  其中,第8山地师是印军盯防中国西部边境的重点,师部位于德拉斯。几十年来,印度重视高海拔山地部队建设,现有12个山步师,人数超过15万,规模堪称世界第一。

  作为“十二金刚”之一,第8山地师无论人员还是武器装备,都要优于印度陆军其他平原步兵师,再加上奉行“先发制人”的进攻理念,因此在印度军内都以“骄横”闻名。但是这个师在作战中的表现实在差强人意。

  以卡吉尔冲突为例,第8师因为进攻缺乏章法,又因为步兵与炮兵、航空兵协同不力,屡屡被依托山顶、山腰坚固工事的对手用轻武器打得溃不成军,最后只是靠持久的消耗战和空袭才迫使对手放弃阵地,全师超过400余人阵亡,几乎占到印军在卡吉尔死亡人数近一半。

  虽然印军常对其山地战能力“大吹特吹”,但是美国陆军一名高级将领曾经说出了真相,印军三个山地步兵师都不是美军一个山地步兵师的对手,原因就在于后勤保障等方面乏善可陈,只是靠数量优势在南亚称王称霸。

  从装备上看,第8山地师,其实就是一个轻步兵师,主要武器是榴弹炮,旅级是迫击炮,无后坐力炮,营级是迫击炮,高射机枪,自动榴弹发射器和火箭筒。步兵连以下是步机枪和迫击炮。在山地机动能力比较强,但是缺乏坦克装甲车辆。非常依赖炮兵力量。

  同时,说是山地师,但是第8师非常缺乏直升机,很难进行一场旅级单位的空中机动和调运师属炮兵榴弹炮。印度购买的CH-47支奴干直升机,印度陆军的现役重型直升机都是俄罗斯制造,比如米17与米26直升机,但数量都非常有限,在与强大对手交战时难发挥正常作用。

  第3步兵师属于快速反应部队,拥有1个装甲旅。因此,在拉达克地区,印度还有3个装甲部队,分别是,第4骑兵团,第85装甲团和第2枪骑兵团。主要装备印度生产的T-72M1坦克,还有1个机械化步兵营配备BMP-2步兵战车。

  因此,通过简单计算可以得出:印度军队目前在拉达克,大约部署有约150辆主战坦克、100多辆步兵装甲车和100多门大炮。

  03

  在这次双方军长级会晤中,印度为何展现出更为强硬的态度?

  为此,刀哥特地请教了一位研究中印问题的专家。专家称,说到底,还是因为印方觉得在与中方的“肉搏战”中吃了亏,很没面子。

  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反对党以及民间迭起的民族主义情绪,印方势必压力山大。为了不落下话柄,无论是政府还是听命于政府的军方都必须硬起来,至少表面上要如此。

  
z495.png


  但是嘴巴怎么说跟实际怎么做,这两者之间的确存在不小的空间。

 
 第一,从谈判本身来看,印度一贯的做法就是在一开始的时候把自己的价码抬得特别高,给人留下了漫天要价的印象。但是,最初掏出来的通常不是底牌,双方谈判还在继续,之后为了达成一致,印度极有可能要往回找的。因此,我们不必过分纠结22日谈判中印方提了什么条件。


  第二,在莫迪政府声称要给予印军一线指挥官使用枪支武器的自由后,中方势必对其一举一动保持警惕,严阵以待。印方想必也知晓利害,明白中国不是任由它欺凌、侵略的小国,在对中方实施冒险行动之前,印度首先要掂量一下,会不会面临比6月15日更加严重的后果。


  不过,从最近的消息及动态来看,中印双方都在释放积极信息。

  
z496.jpg


  
一个比较明显的迹象就是,在此次军长级会晤上,双方同意采取必要措施推动局势降温。

  今天下午,中俄印外长通过视频会议方式举行了三边会晤。会议虽然没有提及中印边境问题,但商定三国国防部长将在疫情缓和后,于今年举行首次会谈。

  另外,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魏凤和将赴俄参加24日举行的红场阅兵。与此同时,印度防长也正在俄罗斯进行访问。外界分析认为,中印防长在莫斯科举行会谈的可能性非常大。

  专家告诉刀哥,从上述迹象可以看出,冲突事件发生后,双方还是希望通过谈判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同样印证了中印管控、对谈机制的健全。

  因此,未来事态大概率会朝着缓和的方向发展。

  但无论怎样,我们都要坚持两点原则:

  一是以大局为重,朝着稳定局势的方向努力,不主动采取任何挑衅行动;

  二是明确底线,倘若印方铤而走险,采取入侵行径,我们势必会毫不犹豫进行反击。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26 02: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6-26 04: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9-23 02:49 PM , Processed in 0.05861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